刘彩莲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无钢板或假体松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均达到一期愈合。与手术前比较发现,患者手术后Harris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可保持良好的力线,获得假体稳定,起到良好的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刘凯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类固醇注射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骨囊肿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类固醇注射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与对照组的91.67%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7%(P<0.05)。结论类固醇注射治疗骨囊肿,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彩红;张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助产士心理调整与护理的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法将近期到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在分娩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由助产士配合进行心理调整与护理,研究两组的临床干预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总产程时间明显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期间由助产士给予心理调整与护理,可有效调节产妇情绪,增加自然分娩率,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叶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妊高征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病人进行一般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产后出血和子痫发生率等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先兆子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人实施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避免妊高征病人发生先兆子痫和产后出血的现象,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肌源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肌源性上睑下垂患者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实验组患者予以针刺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法,6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疗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治疗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肌源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使用以及推广。
作者:金永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了解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具体操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儿科收治静脉留置针治疗患儿53例为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内容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25例,其护理措施为常规儿科护理,观察组患儿38例,其护理措施为静脉留置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针留置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儿科临床上应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情况较为常见,在治疗过程中全面细致的护理有利于留置成功率,降低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出现概率,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刘彩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加强护生的岗前培训,对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进行强化,注重选拔带教老师,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学内容不断得到规划,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结果儿科的教学管理制度得到了改善,带教老师及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护生的实习情况也保持优良水平。结论儿科护理带教质量得到了提高,从而使教学互长,使师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作者:何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普外科护生的临床带教经验。方法根据护生的个人特点,将实施一对一带教的护生设为实验组,将传统的带教法设为对照组,两组护生出科后在满意度及考核方面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实验组都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熟悉并掌握普外科疾病的诊疗及护理常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结论选择带教能力强的资深护士实施一对一的带教,能较快较好地帮助普外科护生完成实习任务,为护生今后走向护理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金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妇科急腹症进行盆腔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宫外孕符合率为91.1%。结论超声检查对宫外孕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陆淑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分析头针治疗面瘫、面瘫后遗症上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48例患有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头针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传统针灸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面瘫后遗症复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采用头针技术治疗的患者显效占比75.00%(18/24)和总有效率95.83%(23/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的45.83%(11/24)、70.83%(17/24),并且观察组的无效占比4.17%(1/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17%(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分别治疗后一个月对两组患者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4.17%(1/24),对照组复发率为25.00%(6/24),观察组患者面瘫后遗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头针技术相较于传统针灸技术在面瘫、面瘫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面瘫后遗症的复发率,在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红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了解恶性淋巴瘤病人完成化疗后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情况。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化疗方案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护理干预措施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化疗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50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对2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对比,观察组患者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主要治疗方案为化疗,但该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会造成严重影响,患者会产生焦虑绝望的心情,治疗依从性低,对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内容满意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唐惠;张竹;刘华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通过针对临床带教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带教中的难点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医院、带教老师、实习生三个方面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结果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得医院能够集中资源支持临床实习任务,解决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及无私奉献精神。结论对临床带教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及解决,利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慧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蒙医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108例经蒙医治疗脑血管疾病引起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蒙医药治疗后患者有105例(97.22%)便秘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3例(2.78%)慢性便秘患者症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便秘患者给与蒙医药综合护理措施和方剂黄三味汤、六味安消散、角蒿二味汤、四味地丁汤等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便秘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那木吉力·巴生加甫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肺结核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增强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古丽夏提·居尼斯;阿美娜·阿不都许库尔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介绍化疗泵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化疗泵埋置于患者皮下,其导管置入荷瘤胀器供血血管内。严格按无菌操作,注化疗药物与泵腔内对肿瘤进行治疗。护理上注意观察泵体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出血、积液,注药后的毒副反应及有无药液外渗。按时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结果35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经化疗泵注药化疗后,疗效明显,毒副作用显著减少。结论应用化疗泵进行化疗可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给药方式,而优质的护理是置泵成功和顺利经泵化疗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者:陈爱玲;崔嘉陵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本人接收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实验组增加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 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复发率,值得普及。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不安全隐患和管理对策。方法寻找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对症处理。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出现,使护士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大大提高。结论增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保证手术护理工作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有效实行,使护理安全管理更具制度性。
作者:张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遵照“改模式、建机制、重临床”的原则,加大力度科学的管理手术室,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质量。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大大提升了每项观察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大提升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护理质量、手术医师及病患的满意程度。
作者:孙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医院药房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相关解决措施。方法收集我院中药房、中药库存室、中药调配发放处等中药管理资料,分析相关数据信息,调查中药房炮制的规范性、购货渠道规范性、存放养护规范性、制剂调配状况等,总结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医院药房中药管理常见的问题有:药材选购不严谨,入库药物质量不合格,药材存放环境和管理标准不符,过期中药较多,部分中药存在短缺现象,药剂调配中存在质量误差、药物配漏、药物错配等;红花、茯苓丁、菟丝子等几种药材真伪品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加强药物采购验收、库管养护、审核炮制管理,做好工作人员培训工作,进而提高中药管理水平和质量,为患者提高佳的中药治疗效果。
作者:邱礼高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实施预防性管理前后不同类型临床标本的微生物阳性检出率、阳性标本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间的差异,并总结检验偏差预防措施。方法将经我院微生物学检验的样本共12562份作为分组对象,根据样本的检测时间将以上样本分成观察组(6003份,实施管理后)和对照组(6560份,实施管理前),对比两组间不同类型样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粪便样本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更高(P<0.05),而血培养样本及呼吸道样本的阳性检出率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我院通过预防性管理,有效地提升了我院对于粪便样本、血培养样本、呼吸道样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为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判断提供依据,值得实践。
作者:韦宏文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