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洁;钟燕;李明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案在治疗甲状腺瘤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甲状腺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开放式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满意度、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以及护患满意度等相关比较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案在甲状腺瘤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的运用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抑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满意度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作者:秦东强;郝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对523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流行特征分析;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进行有效的防治。结果皮疹发病率100%,发热55.07%,口腔溃疡21.05%,白细胞升高40.13%,中性细胞升高18.81%,淋巴细胞升高71.39%。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幼儿园及托管所等儿童集中的地方发病率较高。523名患者中,2~5岁发病率为87.38%。结论手足口病的流行与年龄及环境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治必须针对其流行环节及特征,才能有效控制其传播。
作者:刘坤;王玮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至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 II 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用药治疗,对照组利用单纯的西格列汀进行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两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两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结果分别是(7.13±0.88) mmol/l、(11.12±2.35) mmol/l 以及(6.14±1.77)mmol/l;其各项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 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式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培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自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h后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效率93.35%明显高于对照74.42%(P<0.05);观察组Barthel 评分、Fugl-Meyer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5.5±26.5 vs 47.4±25.2,66.2±21.6 vs 46.2±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谢群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肺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采用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可评估疗效,无 CR 患者,PR 患者13例,客观缓解率为26.0%,SD 患者30例,疾病控制率86.0%。经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显示,年龄<75岁,没有吸烟史及一线治疗策略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年龄≥75岁,具有吸烟史及二线治疗以上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例患者服用吉非替尼后出现皮疹13例(26.0),腹泻9例(18.0%),疲劳(6.0%)、皮肤干燥(4.0%)、肝功能不全(2.0%)、瘙痒(8.0%)、恶心(2.0%)、虹膜炎(2.0%)。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肺腺癌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翠平;王玮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结果我科收住2013年收住57例异位妊娠中,经腹腔镜成功手术治疗55例,一例因停经60天,宫角妊娠,B 超提示:可见胎心,镜下探查见包块4cm,近宫角,中转开腹,卵巢妊娠伴失血休克1例,行卵巢清胚修补术,镜下见绒毛组织,成功率98%。,结论腹腔镜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康复快、术后镇痛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巧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重症感染患者的 ICU 治疗时间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5月至2015年5月来我科接受治疗的44例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住院<48小时的有13例,>48小时的有31例。运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慢性健康状态、急性生理学评分、年龄、氧合指数、乳酸水平、MODS 以及DIS发病率对患者的ICU治疗时间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和探讨。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慢性疾病史、SOFA评分、MODS 以及 DIC 发病率和患者的乳酸水平是造成患者 ICU 治疗时间长短不同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在临床治疗活动中加以重视。结论重症感染患者的 ICU 治疗工作属于较为系统的一个工程,在临床治疗活动中,医护人员需要对各种影响患者 ICU 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进行确定,并实施有效全面的干预以及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保证其 ICU 的治疗时间能够得以缩短,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康复率。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贫血的早期干预与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80例正常单胎孕妇作为观察组,对妊娠的第12周开始对其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并且在孕周达到29周时补充硫酸亚铁进行贫血干预;同时选取同期180例正常单胎孕妇作为对照组,未实施预防及干预措施。对两组孕妇妊娠孕28周、32周、36周及39周时的贫血发生率进行记录与分析,并且分析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观观察组孕28周、孕32周、孕36周、孕39周时的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妊娠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的孕妇实行早期的营养干预能够有效防止贫血及由贫血诱发的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魏晓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5例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降低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蒋爱琼;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实施优化产后指导后对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效果。方法将爱婴区收治的400例产妇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新生儿护理、产褥期知识掌握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问卷调查项目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产后指导,让产妇掌握更多的母婴保健知识,对提高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率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融洽了护患关系,大大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梁彩珠;王志明;刘琴;李丽英;吴秀珍;黄艳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致颅内压升高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与头颅 CT 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对6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记录敏感参数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的数值,每次检测后行头颅 CT 检查并计算头颅 CT 图像计分,两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选取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第3天的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数值与头颅 CT 图像计分之间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 r=0.82和 r=0.86(P<0.05),两者具有相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结果与头颅 CT 图像计分变化呈正相关,两者结合应用可以更好的指导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与判断预后。
作者:孙波文;刘永玲;袁华;夏庆华;全世杰;朱美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护理不安全隐患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和手段。结果科学有效的妇产科风险处理措施,可以很好的解决妇产护理中所遇到的困惑和冲突,大限度的避免护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安全隐患。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大限度的降低护理中各种护理差错,提升医院自身的管理水平。
作者:崔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乙型肝炎疾病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发病率以及传染性,如果未经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抗乙肝病毒中西药物的发展近况进行分析,以研究有效药物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王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静脉全麻药丙泊酚近年来常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由于其镇痛作用弱,因此需要配伍一些镇痛药,但药物的组合各不相同,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在确保安全;无痛和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缩短苏醒时间,提高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工作效率是门诊手术麻醉追求的目标。
作者:刘元平;喻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慢性病住院患者344例,对照组、观察组各纳入172例,前者给予粗放式、经验式健康教育,后者给予程序式、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周慢性病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住院前,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对照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6个月内再次获取医疗资源率、服药依从性差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保障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治疗意愿、信心,改善长远预后。
作者:田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程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对60例患者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结论采用护理程序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进行全程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放化疗对患者引起的副作用及副反应,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桂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针对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对在2012年1月到2015年3月底来我院救治的90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4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对照组用硫酸镁对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进行静脉注射,实验组的孕妇则在注射硫酸镁的同时进行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口服使用,并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硫酸镁来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萍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血管循环、应用激素、高压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另给纳洛酮、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结果对照组平均苏醒时间(h)5.51±2.99,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14.3%,死亡率5.71%。治疗组平均苏醒时间(h)3.17±1.58,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6.97%,死亡率2.32%。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起到综合治疗作用,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秦朝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通过与数字摄片比较探讨 X 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岛津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 Satire Ⅱ下,进行腹部平片 KUB 和静脉尿路造影 IVU 检查,常规摄 KUB 平片及其断层融合成像,然后在透视下选择适合时机行造影摄片同时应用 TOMOS 成像并评价。前后的影像质量和泌尿系统结石检出结果。结果50例患者经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行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成像前常规 KUB 和 IVU 摄片共175张,影像优35张,良100张,差40张,确诊结石25例,可疑16例,漏诊9例,行断层融合技术后选取后处理图像共80张,影像优64张,良12张,差4例,确诊结石44例,可疑4例,漏诊2例,经统计学分析:行断层融合技术后成像的质量和结石检出与常规数字摄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适时应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够消除重叠伪影的干扰,从而获得高清晰高对比度的优质图像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
作者:王一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在手术前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6例患者在手术及护理后均获得随访,结果显示43例患者痊愈,其余3例患者复发,后经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值得推广。
作者:董莹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