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 线数字体层融合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王一钢

关键词:尿路结石, 数字断层融合成像, 腹部平片, 静脉尿路造影
摘要:目的:通过与数字摄片比较探讨 X 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岛津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 Satire Ⅱ下,进行腹部平片 KUB 和静脉尿路造影 IVU 检查,常规摄 KUB 平片及其断层融合成像,然后在透视下选择适合时机行造影摄片同时应用 TOMOS 成像并评价。前后的影像质量和泌尿系统结石检出结果。结果50例患者经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行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成像前常规 KUB 和 IVU 摄片共175张,影像优35张,良100张,差40张,确诊结石25例,可疑16例,漏诊9例,行断层融合技术后选取后处理图像共80张,影像优64张,良12张,差4例,确诊结石44例,可疑4例,漏诊2例,经统计学分析:行断层融合技术后成像的质量和结石检出与常规数字摄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适时应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够消除重叠伪影的干扰,从而获得高清晰高对比度的优质图像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评价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至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 II 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用药治疗,对照组利用单纯的西格列汀进行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两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两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结果分别是(7.13±0.88) mmol/l、(11.12±2.35) mmol/l 以及(6.14±1.77)mmol/l;其各项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 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式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培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医药综合治疗膝关节损伤疗效分析

    目的:对部队体能训练中出现的膝关节损伤,通过运用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方法,分组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合理、有效、快速的治疗方法,避免在今后的训练中造成更多地损伤,指导部队官兵自我保护和救治的能力。方法在部队训练中统计膝关节损伤情况,对新、老兵进行分组对照,时间三个月,训练科目及方法基本一样;然后运用中医药综合治疗与常规治疗进行分组比较,得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新兵组与老兵组经统计学分析,膝关节损伤率有明显差异(P<0.05);中医药综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组对膝关节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严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针刺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进行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自我随意的锻炼。结果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作者:王静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血管循环、应用激素、高压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另给纳洛酮、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结果对照组平均苏醒时间(h)5.51±2.99,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14.3%,死亡率5.71%。治疗组平均苏醒时间(h)3.17±1.58,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6.97%,死亡率2.32%。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奥拉西坦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起到综合治疗作用,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秦朝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抗乙肝病毒中西药物发展近况分析

    乙型肝炎疾病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发病率以及传染性,如果未经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抗乙肝病毒中西药物的发展近况进行分析,以研究有效药物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王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位临床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调查发现,近几年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现阶段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研究发现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异常等方面有关。现阶段临床上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手段。本文出于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功能失调性子宫发病机制、治疗进展两方面展开了阐述。

    作者:王国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内科疾病和单一西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小儿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内科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以呼吸内科疾病为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西药治疗,实验组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6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P<0.05)。结论小儿内科疾病类型较多,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患儿疗效和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雪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在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升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糖尿病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于患者出院6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7.67%,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73.8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器官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等指标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章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皮肤坏死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研究探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皮肤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的方法。方法对27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3足愈合优良,切口裂开1例,浅表软组织感染皮肤坏死3例,均行换药治疗,其中1例迁延不愈,后行皮瓣修复。结论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坏死较为常见,但只要严格把握手术时机,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规范术后处理,皮肤坏死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王鹏儒;周翔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作用评价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受彩色超声检查的且发现胎儿脐带绕颈的8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思维超声诊断检查。结果通过将超声诊断检查与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手术结果比较,证实脐带绕颈的82例,显示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6.47%。结论当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已经成为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有效方法,通过检查可有效了解胎儿绕颈程度,为临床做及时处理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宋锐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Survivin 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检测 Survivin 在不同胃癌组织中表达,分析 Survivin 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胃癌标本中 Survivin 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四格表 Chi-square 检验和 Fisher 确切概率法分析 Survivin 在不同组织类型胃癌中的表达是否有差异;采用 Spearman 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分析 Survivin 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 Kaplan-Meier 法和 Log-rank 检验进行生存期分析,分析 Survivin 分别表达对胃癌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在34例胃癌组织中 Survivin 表达为阳性者为21例(61.8%),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中表达无差异。Survivin 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 Survivin 表达阳性的患者无病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结论Survivin 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 TNM 分期相关。在胃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Survivin 阳性表达者生存期劣于阴性表达者。

    作者:何红梅;徐爱国;孙秀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结果我科收住2013年收住57例异位妊娠中,经腹腔镜成功手术治疗55例,一例因停经60天,宫角妊娠,B 超提示:可见胎心,镜下探查见包块4cm,近宫角,中转开腹,卵巢妊娠伴失血休克1例,行卵巢清胚修补术,镜下见绒毛组织,成功率98%。,结论腹腔镜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康复快、术后镇痛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巧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目前对于肱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文献报告较多,但对其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较少。对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分析研究。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对73例肱骨干骨折及16例肱骨骨不连的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随访12-34个月,平均25.4个月。男56例,女33例,平均39.3岁。74例肱骨干骨折中62例为闭合性骨折余12例为开放性骨折,12例骨不连患者有手术史。骨折病例闭合复位髓内钉定固定,骨不连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及同体骨植入。53例采用顺行髓内钉固定,37例采用逆行髓内钉内固定。结果17例发生明显并发症,发生率20%。其中骨不连5例,肩关节撞击征2例,骨折断分离3例肩关节损伤3例,医原性损伤2例,成角畸形2例,一过性桡神经损伤3例,深部感染1例。骨折端存在明显间隙者有较高骨不连发生率。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有较高的医原性骨折的可能性,但只要选用合适的内植物,提高手术技巧,就能把并发症发生率降至低。

    作者:杨素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常规切口改良根治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常规切口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口改良根治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手术时间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切口小、临床效果显著,对于乳腺癌患者的身心恢复更加有利。

    作者:李江;王晓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与防治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对523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流行特征分析;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进行有效的防治。结果皮疹发病率100%,发热55.07%,口腔溃疡21.05%,白细胞升高40.13%,中性细胞升高18.81%,淋巴细胞升高71.39%。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幼儿园及托管所等儿童集中的地方发病率较高。523名患者中,2~5岁发病率为87.38%。结论手足口病的流行与年龄及环境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治必须针对其流行环节及特征,才能有效控制其传播。

    作者:刘坤;王玮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肺动脉栓塞的螺旋 CT 诊断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 CT 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及 CT 资料。结果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双侧同时受累5例,栓塞位于周围肺动脉段2例,主肺动脉、肺叶及段动脉广泛栓塞1例,左肺动脉4例;共受累肺动脉68支,其中主肺动脉2支,左右肺动脉11支,肺叶动脉20支,肺段动脉22支,肺亚段动脉13支;MPR 后处理重建方法在肺叶动脉、肺段动脉、肺亚段动脉检出支数明显高于MIP、VR。结论双排螺旋 CT 增强扫描可准确显示肺栓塞部位、形态、间接征象,MPR 技术可作为图像后处理主导方法。

    作者:马利平;赵东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治疗42例胫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带锁髓内针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记录其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随访,骨折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32例患者在术后4周复查 X 线可见连接骨痂形成,10例患者在术后4周复查 X 线可见连接骨痂形成,患者无骨不连发生。结论采取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艾久宝;赵艳红;刘雪骄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35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回顾分析方法进行跟踪访谈,调查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手术感染率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走势来看,手术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院的感染处理水平提高。两组患者在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两组患者在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是否术前用药以及有无植入物上,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应该严格执行,加强操作的无菌处理,适当采用抗感染药物,对术中预防感染进行严格控制,对手术的切口的无菌护理以及手术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手术的措施应该认真操作,严格落实,进而降低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作者:刘奋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中风后患者尿失禁的现象使用艾灸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中风后患有尿失禁的患者一共8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艾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使用艾灸进行治疗的患者排尿的情况明显优于使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并且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尿失禁的后遗症,使用艾灸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玲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新发展传染病的预防医学情报研究

    新传染病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对它的严重程度还没有形成很深的认识,对此,本文先是谈了一下新发传染病的危害,接着就指出当前预防医学情报对新发展传染病的应对措施,希望对此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