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案追踪法在医院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孙海燕

关键词:追踪法, 护士规范化培训, 护理管理,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追踪方法学的个案追踪法设计了个案追踪考核评价表,对患者依据护理病历的路径进行追踪,考核评价护士对涉及的规章制度专业知识等内容的知晓和落实情况。结果个案追踪法实施后,发现以下突出问题:①部分规章制度与本医院的实际工作不符。②护理人员的学习方法有待改变。③不理解护理程序。结论个案追踪法应用于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能够准确发现护理工作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管理者有针对性的实施措施,不断改进工作,可以进一步观察证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X 线数字体层融合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与数字摄片比较探讨 X 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岛津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 Satire Ⅱ下,进行腹部平片 KUB 和静脉尿路造影 IVU 检查,常规摄 KUB 平片及其断层融合成像,然后在透视下选择适合时机行造影摄片同时应用 TOMOS 成像并评价。前后的影像质量和泌尿系统结石检出结果。结果50例患者经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行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成像前常规 KUB 和 IVU 摄片共175张,影像优35张,良100张,差40张,确诊结石25例,可疑16例,漏诊9例,行断层融合技术后选取后处理图像共80张,影像优64张,良12张,差4例,确诊结石44例,可疑4例,漏诊2例,经统计学分析:行断层融合技术后成像的质量和结石检出与常规数字摄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适时应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够消除重叠伪影的干扰,从而获得高清晰高对比度的优质图像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

    作者:王一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硫糖铝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片治疗高原地区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片治疗高原地区糜烂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原地区92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给予泮托拉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腹胀、腹痛缓解时间、Hp 阴转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腹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Hp 阴转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片对于高原地区糜烂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沙热甫拉孜·卡达木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异位妊娠早期超声诊断的表现及漏诊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早期超声诊断效果及漏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0例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诊断,按照检查的不同部位分为阴道超声组和腹部超声组,每组各70例。将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阴道超声检查发现阳性包块65例,2例误诊为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符合率为92.86%;腹部超声检查发现阳性包块57例,6例误诊,符合率为81.43%。(2)阴道超声检查出破裂型33例,流产型11例,未破裂型21例,总检出率为92.86%;腹部超声检查出破裂型31例,流产型10例,未破裂型16例,总检出率为81.43%。结论早期超声诊断能较好的反映异位妊娠患者的真实病情,有助于患者及时治疗,值得开展应用。

    作者:高慧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2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与分析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在实施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后的效果,为乙肝的母婴阻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孝感市孝南区辖区内2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提供规范化的阻断措施,并随访跟踪18个月,了解乙肝阻断效果。结论97^%的新生儿在实施乙肝综合干预措施后成功阻断乙肝,95%的新生儿在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一个月后产生乙肝抗体,2%的新生儿在两个月左右产生抗体,3%的新生儿感染乙肝。讨论3%的新生儿为宫内感染;母乳喂养不会对乙肝的感染率产生影响;乙肝疫苗的接种只需要1到2针刺即可达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

    作者:王红霞;刘璐;吴端;王胜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药保留灌汤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药为:红藤、败酱草、黄芩、蒲公英、鸭草跖、地丁、鱼腥草、莪术、三棱、桃仁、延胡索、茯苓、香附、附子各6~30g;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颅脑外伤致颅内压升高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结合头颅 CT 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致颅内压升高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与头颅 CT 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对6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记录敏感参数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的数值,每次检测后行头颅 CT 检查并计算头颅 CT 图像计分,两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选取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第3天的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数值与头颅 CT 图像计分之间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 r=0.82和 r=0.86(P<0.05),两者具有相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结果与头颅 CT 图像计分变化呈正相关,两者结合应用可以更好的指导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与判断预后。

    作者:孙波文;刘永玲;袁华;夏庆华;全世杰;朱美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目前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原因,并通过原因分析出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全年之内进行收治的在 ICU 病房中需要通过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患者的数量为100例。对于患者在临床上出现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在患者实际的发病过程中的护理方法。结果本次研究中出现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数量为20例,占所有患者的20%,同时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的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以及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结论对于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而言,发病率和患者的通气时间以及患者的年龄有着较大的关系,需要在此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作者:赵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重症HFMD 患儿198例,其中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患儿9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组患儿的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肌钙蛋白增高和EV71感染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EV71感染为进展为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症 HFMD 合并心肺功能衰竭主要的危险因素有 EV71感染、血流动力学改变、呼吸急促,而早期的给予患儿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补液方法进行院前急救治疗的观察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采用两种补液方法所取得的不同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7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传统补液法,观察组:亚休克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各时段的病死率,临床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病死率高于观察组(P<0.05),严重并发症率(37.14%)高于观察组(22.86%);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相对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收缩压上,两组差异性较小(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采用亚休克疗法有助于减少并发症、输液量,提升患者生存几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谷岩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前列腺增生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3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采用干预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的情绪,提高护理有效率。

    作者:王志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院供应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中常见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作为对照阶段,分析护理风险且制定防范措施;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作为观察阶段,落实防范措施,比较分析两阶段医院供应室护理情况。结果观察阶段供应室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护理风险的防范,可确保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问题的发生。

    作者:马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治疗42例胫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带锁髓内针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记录其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随访,骨折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32例患者在术后4周复查 X 线可见连接骨痂形成,10例患者在术后4周复查 X 线可见连接骨痂形成,患者无骨不连发生。结论采取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艾久宝;赵艳红;刘雪骄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89.66%),对照组为(59.38.%),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恢复均较好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患者身体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麦麦提敏·麦提赛伊迪;艾力·图尔逊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脑血管介入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前60例根据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共同发生头晕、头痛7例,颅压升高3例,尿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静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其发病因素与病人年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和是否正规孕期保健的关系;与终止妊娠时机和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9月至2015年5月昌黎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有详尽病史资料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2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时对病人详尽查体,仔细询问病史,同时就病人平时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及是否进行正规产前检查进行登记整理。完善相关的如胎儿 B 超等辅助检查,产后新生儿的即时随访,确诊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分析:1.发病年龄同该病的关系;2.发病与病人居住,饮食习惯和是否正规孕期检查的关系。3.积极解痉降压同时干预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予以氟美松肌注促胎肺成熟的孕周、结束妊娠的时机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1.年龄过大过小是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病存在明显关系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居住环境差,饮食不规律,平时喜油腻饮食,营养不均衡且无正规产前检查是发病的主要因素。3.结束妊娠孕周与新生儿预后有明显关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龄怀孕,良好的居住环境,均衡合理饮食及正规的产前检查,可以降低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病率,适当延迟孕周和早期诊断及孕期积极干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作者:马静;卢艳娜;安丽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92例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B超和腹部B超诊断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经阴道 B 超和腹部 B 超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部 B 超及经阴道 B 超检查,并比较两项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92例患者中经阴道 B 超检查诊断符合率高达94.57%(87/92),腹部 B 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仅81.52%(75/92),两项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23.2, P<0.001)。结论异位妊娠经阴道 B 超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 B 超。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上经阴道 B 超检查具有更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艳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小儿急诊惊厥的特点及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急诊惊厥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惊厥患儿120例,并根据患儿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短暂性惊厥患儿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并给予口服布洛芬药物治疗;简单性热性惊厥患儿采取间歇服药法进行治疗,并配合甘露醇脱水药物进行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采取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痫酮以及丙戌酸钠等药物治疗,观察对比所有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92例惊厥患儿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复杂性惊厥患儿中有1例患儿因病情严重,而演变为癫痫症。结论由于小儿惊厥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发病原因多与小儿发育有着莫大联系,而除去外伤性及先天性而引起的惊厥病例,其余病例治疗及预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高鲁平;周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观察和分析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需要麻醉的患儿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喉罩麻醉,对照组使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手术之前和手术中以及手术之后的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拔管时间和喉痉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相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之前的心率变化没有显著的差别,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中的心率变化没有显著的差别,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之后的心率变化没有显著的差别。实验组的拔管时间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喉痉挛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应用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婴儿进行喉罩麻醉比气管插管麻醉更加简便,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晓峰;赵艳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喜炎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艳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鼻出血107例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7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患者经鼻内镜电凝止血或鼻腔填塞止血联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98例患者经止血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良好出院;3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后成功出院;3例血液病患者转至血液科接受治疗;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确诊患有尿毒症后成功转至肾内科接受透析治疗;1例鼻咽癌患者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对鼻出血患者在采取专业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联合积极的原发病治疗措施的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作者:苏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