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王君艳;尤志刚
目的:探讨儿童肺隐球菌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并分析这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儿童肺隐球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针对患者的隐球菌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并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使用抗真菌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8.52±1.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1.26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际的对儿童肺隐球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隐球菌检查以及对患者进行抗真菌治疗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儿童肺隐球菌患者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周磊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分析 CT 与 B 超在经皮肺活检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肺部外周肿块患者在CT 或 B 超引导下行经皮肺活检,其中 CT 组39例,B 超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可以取得较为合适的标本,并发症 CT 组患者中3例痰中带血,6例气胸;B 超组患者中1例痰中带血,3例胸痛。结论对肺部外周肿块患者来说,采用 CT 或 B 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均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作者:依马木江·阿西木;阿布都热依木·克然木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究微创 LISS 钢板对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58例胫骨颈段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普通钢板进行固定,观察组 LISS 钢板进行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优良率为89.65%,对照组优良率为72.41%,通过比较,以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微创 LISS 钢板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缩短了患者中的恢复时间。
作者:姜文彦;赵韶春;闫飞;陈绍龙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分析探讨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之间接诊的全部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丹参注射液。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莹;刘灿;杜占华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月2月间来我院进行妇科咨询及就诊的女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指导,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 HAMD 总分、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HAMD总分、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赖巧英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原代大鼠 BMSCs,传代培养至第3代,采用 CCK-8法检测 GBE 对 TGF-β1作用下的 MSCs 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α-SMA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GBE 对 TGF-β1作用下的 MSCs 增殖无明显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GBE 各剂量组对大鼠 BMSCs 的α-SMA 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40mg / L)降低α-SMA 阳性细胞比例为明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TGF-β1诱导的大鼠 BMSCs 纤维化。
作者:张君 刊期: 2015年第44期
急诊在日常生活中和在整个医院体系中的重要性,各位坚守在急诊前线的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对相关事件的应急措施。
作者:吴筱玲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我院产科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产科门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健康宣教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进行产科门诊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强化孕期健康教育。统计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和产后出血率。结果健康宣教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和产后出血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产科门诊孕期健康教育效果确切,能有效减少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由于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清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分析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相关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以及干预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经过护理完成后均能够有着相应的护理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此过程中的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美容修复中正畸治疗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口腔美容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所选患者划分为干预组36例(行正畸治疗)和对照组36例(行常规口腔美容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明显低于干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明显高于干预组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患者口腔美容修复治疗中应用正畸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疗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减少,患者也能够尽快恢复口腔健康,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张春鹏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通过对109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总结分析,评价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109例 AVM 患者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6例于入院后行急诊手术。83例在进行了较充分的术前检查后行择期手术,其中7例于 AVM 切除术前行栓塞治疗。对本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共对72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复查。复查结果显示68例未发现 AVM 残留。本组109例患者出院时良好63例,轻残27例,重残16例,死亡 3例。对出院的106例病人进行了随访,共50例病人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个月~209个月,其中 GOS5分30例(60%),GOS4分10例(20%),GOS3分7例(14%),GOS1 分 3例 (6%)。结论1.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可以有效预防其再出血,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2.对 AVM 患者是否进行手术干预应根据其发生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和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相对比进行综合评估。3.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经验的总结对改善 AVM 患者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池国男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痫前期提前终止妊娠的早产30例,并以同期自发性早产(SPB)19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地塞米松的使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分娩孕周分布、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存活率。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年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 SPB 组,分娩孕周< SPB 组(P <0.05);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存活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但低于 SPB 组(P<0.01);新生儿体重、NRDS 及肠炎发生率< SPB 组,窒息、吸入综合征发生率> SPB 组(P <0.05)。结论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的特点及结局并不同于 SPB,适当延长孕周对于改善子痫前期早产儿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明清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亲情化护理在重症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亲情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之后的配合度、康复度、护理满意度以及基护落实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都产生了一定的护理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配合度、康复度、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基护落实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必要的亲情化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配合度以及康复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减少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戴雪慧;蒋春霞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66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对其中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6例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66例患者中有 6例患者发生了颅内感染,感染率为9.09%,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年龄、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持续的时间、放置引流管、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以及无菌操作不完全等。结论找出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又铭;李维伟;何尧 刊期: 2015年第44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社会,口腔科老年患者也在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在接受牙科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以及对疼痛的恐惧感,即所谓的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 DA)[1]。为了有效的防治 DA,使患者能够舒适、愉悦的接受牙科治疗,我科护理人员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需求,改变以往的“我实施什么护理,患者就接受什么护理”,变为“患者需要什么,我就护理什么”,充分以病人为中心,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护理经验和实施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王雪燕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使用 CO2点阵激光对于面部浅表性瘢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之内收治的面部浅表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相同,同时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 CO2点阵激光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此过程中的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面部浅表性瘢痕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进行 CO2点阵激光的治疗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44期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并多多少少带有一定程度的息肉,导致鼻孔严重缩小,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就是:呼吸不顺畅,躺着的时候,情况会加重,影响入睡,同时,由于鼻粘膜充血导致鼻腔会有过多分泌物,分泌物流入咽部,久而久之,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慢性咽炎,常常感觉到咽部有异物感,吞,吞不下去,吐,吐不出来等等症状。本文从运动、饮食、生活习惯和穴位按摩等方面简要介绍慢性鼻炎的治疗。
作者:郭秀青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方法与误诊原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延迟性脾破裂患者102例,其中误诊24例,对该24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方法病情得到控制,终康复出院。结论病史询问、全面检查、辅助诊断与综合评析可降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误诊几率。
作者:赵林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血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在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临床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86例(51例细菌感染、35例病毒感染),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均采集血清样本检测 PCT、hs-CRP,并结合细菌培养以及临床诊断,对比分析各组的 PCT、hs-CRP 水平。结果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组的 PCT、hs-CR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且细菌重症感染组显著高于轻症感染组(P<0.05)。结论 PCT 及 hs-CRP 检测对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辉;田敏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和体会,降低产科护理缺陷,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健全和落实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围绕质量抓好落实,重视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强调和强化护理质量的“零缺陷”意识和院感意识,提高护理安全性。结果增强了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和防范能力;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结论通过一系列护理管理措施,降低了产科护理缺陷,保证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栾士清 刊期: 2015年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