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痛规范化治疗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蔡金凤;向艳;张仑

关键词:癌痛, 规范化治疗, 示范病房,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评估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癌痛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肿瘤中心二科癌痛示范病房癌痛患者71例作为研究组,本科未创建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时的6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一般护理和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无显著差异。入院2周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能够提高对癌痛患者疼痛管理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行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行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9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规范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管堵塞及导管留置时间的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行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关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有机玻璃软镜固定板的制作和使用

    随着内镜技术地不断完善和发展,各类内镜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临床。通常内镜的灭菌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器或者等离子灭菌器灭菌,由于价格昂贵、审批困难等原因,消毒供应中心低温灭菌器配置较少[1]。我院是一家以腔镜技术为特色的三甲综合医院,日平均低温灭菌的器械约550~600件,大量的内镜涌入使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工作更艰巨;软镜因易打折、易弯曲、易损坏、配备的灭菌盒过大等原因处理更困难。为了既不影响灭菌效果,又能更好利用灭菌器的空间,完成每日工作任务,我们于2014年5月制作并开始使用“有机玻璃软镜固定板”,截止2015年5月止,投入使用692次,灭菌合格且未造成软镜的损害。

    作者:杨晓华;王恺;赵钰媚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从2009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诊断为哮喘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液和异丙托溴氨雾化液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评估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及咳喘症状消失时间,以反映两组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4.37±1.33)d;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11.43±1.2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儿童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切可降低复发率,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很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光辉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与护理的进展

    阐述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的保守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新进展,其中包括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的禁忌症、适应症及保守治疗后的判断标准,总结了护理干预的主要进展,并指出护士应针对异位妊娠病人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

    作者:邱丽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肢痛体安汤应用体会

    0引言中风后肢体疼痛是中风后遗症中比较复杂难治的一种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促进中风后焦虑及抑郁的发生,妨碍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对于中风后肢痛的病因病机,现代中医医家多责之于瘀血阻络,而笔者经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仅从瘀血论治本病,疗效甚微。鉴于此,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我科自拟肢痛体安汤,从风、寒、湿、瘀论治中风肢痛,每获良效。

    作者:张岩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急性骨关节创伤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骨关节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对比2组患者骨折检出率的差异性。结果100例患者临床明确诊断骨折150处,其中,治疗组患者检出骨折140处,检出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检出骨折72处,检出率为48%,治疗组患者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直观的、有效的发现微小骨折病变,提高了影像检查的准确率,减少了漏诊以及误诊的几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文丽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针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共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给予观察组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能够提升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韩秉和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Pph治疗混合痔70例诊疗分析

    探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吻合器吻合术治疗(pph)混合痔诊疗效果。我院从2007.8至2012.6共收治混合痔病人70余例,均采用pph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0分钟、住院时间5.8天,治愈率98%,有效率100%。术后并发症;尿储留16例(23%),肛门疼痛21例(30%),术后出血2例:一例术后3天钛钉脱落出血,一例术后12天大便干燥出血均经出血处丝线缝合后痊愈。术后回访两年内无复发、无大便失禁、狭窄发生。结果pph手术治疗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连荣;王庆明;史佳轶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癌痛规范化治疗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估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癌痛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肿瘤中心二科癌痛示范病房癌痛患者71例作为研究组,本科未创建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时的6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一般护理和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无显著差异。入院2周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能够提高对癌痛患者疼痛管理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蔡金凤;向艳;张仑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精神科病人噎食的风险评估与护理对策

    住院精神科病人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或电休克治疗中,有时会出现食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为降低精神科病人的噎食危害,保障护理安全,本文通过运用噎食风险因素量表进行动态评估,分析和干预,落实针对性护理对策,有效的减少噎食的发生机率。

    作者:于美丽;王玉坤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葛根素的非常规应用及毒副作用

    列举葛根素的非常规应用,如抑制组织细胞凋亡和对平滑肌的保护作用,对外围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影响,调控骨代谢,治疗突发性耳聋、强制性脊柱炎、肺病、帕金森病及椎。基底动脉缺血等。后还列举了葛根素的毒副作用。

    作者:刘秀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所选取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实施传统健康宣教,观察组38例实施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正常孕妇和不良产史夫妇HCMV-IgM,IgA的检测

    本文报道HCMV的感染在人群中非常普遍,通过用间接ELISA测HCMV-IgM, IgA,发现HCMV-IgG人检出率为70~98%,HCMV-IgG的检出表示HCMV的潜伏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性传播疾病.HCMV是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毒,对成人是低致病性,对胎儿却危害极大。胎儿感染病毒后,可引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obj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IUGR)、流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

    作者:刘琳娟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医院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患者200例(未应用PDCA循环模式),将其设为A2组。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200例(应用PDCA循环模式)将其设为A1组,对比A1组与A2组完成护理质量管理后获得的结果。结果在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及健康教育评分等方面,PDCA循环模式实施后优于实施前非常明显(P<0.05)。结论医院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并且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性,成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安明媛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腹部带蒂皮瓣术后护理

    手部外伤在是手外科是一项基础的病种,本院年至今,采用腹部带蒂皮瓣急诊修复手部创面29例,男性1例9,女性10例,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例均成活,供皮区与受皮区伤口均愈合良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诗慧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宫颈炎患者调查和护理对策剖析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宫颈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宫颈炎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宫颈炎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炎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宫颈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庆云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35例中暑患者的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中暑患者,观察临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02月中暑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中暑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所有中暑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护理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暑患者完成中西医结合护理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中暑患者,临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终获得显著的护理干预效果,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常忠琴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急性小肠梗阻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小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治疗前取得患者同意后,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实验组(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的人数均为52例,统计并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为80.77%(42/52),差异显著(P<0.05);②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小肠梗阻的治疗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疗效确切。

    作者:姜义鹏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浅谈医用X线检查的放射防护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及各级医院管理的不断提高,对X线检查的放射防护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与完善;为了减小X线工作人员及接受X线检查的患者所接受X线照射剂量,免受X线损伤,必须规范放射防护管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是我们放射从业人员的责任。

    作者:谢金凤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孕产妇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妇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初产妇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5例,对照组孕期行常规检查,未接受任何健康教育,观察组孕期接受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29.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前检查次数及为围生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4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