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ora-Century诊治技术及生物治疗在结肠癌、膀胱癌术后多发转移1例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孙家兵;梁喜才;邓志梅

关键词:Mora-Century诊治技术, 生物治疗, 结肠癌, 膀胱癌术后多发转移, 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Mora-Century诊治技术及生物治疗在结肠癌、膀胱癌术后多发转移的治疗效果,研究中晚期癌症并发症的诊治问题。方法对1例结肠癌、膀胱癌术后多发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结肠癌、膀胱癌术后多发转移患者经过生物治疗及Mora-Century诊治技术治疗后,象患病前一样健康生活。结论 Mora-Century诊治技术及生物治疗对结肠癌、膀胱癌术后多发转移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性、可推广性的有效治疗措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妈富隆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妈富隆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2013年6月至2015月4月期间收治的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补佳乐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用于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娜;卫丽辉;董海琦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探讨不同牙体剩余量与石英纤维桩冠抗折性能的关系

    目的:对不同牙体剩余量和石英纤维桩冠抗折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牙科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正畸治疗拔除的100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牙体剩余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牙齿的牙体冠部保留完整,实验组的牙体剩余量从1毫米至3毫米不等。所有牙齿都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修复材料为石英纤维桩。结果经比较,实验组牙体的平均荷载力为(975±50)牛顿,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80±27)牛顿,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体剩余量为2毫米时,采用石英纤维桩冠进行牙齿修复的抗折性能和牙体冠部全部保留的抗折能力没有显著差别,所以在使用石英纤维桩冠等非金属修复牙齿时,可以将2毫米作为桩箍的临界值。

    作者:冯艳;姜日文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浅谈护士心理因素与差错事故的发生及对策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护士心理因素与发生差错事故的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在防范差错事故,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以优质服务来满足社会各界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方面起到积极效果。

    作者:周淑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综合治疗预后探讨

    目的:探究综合治疗对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西药,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低于对照组(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方法对妇科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实际参考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韵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影响

    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护理要点。方法以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44例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遵医嘱给予治疗护理、环境管理、生活干预,并做好VSD、外固定支架专项护理,确保VSD、外固定支架持续有效,适应康复治疗计划。结果二期行皮瓣修复术14例,平均换药(5.8±0.7)次,创面愈合时间(29.0±6.1)d,骨痂出现时间(6.8±1.1)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9.0±3.0)周,骨折愈合时间(8.5±1.3)月;神经感觉障碍57.14%(8/14),出汗正常,并发症例次率52.27%。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效果较好,临床专项护理需做好细节管理,配合基础护理、康复治疗,专项护理内容基本成熟。

    作者:段惠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融合基因TEL/AML1阳性患儿的预后。方法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技术检测TEL-AML1融合基因,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骨髓中微小残留病(MRD),根据对此类患儿治疗的随访,联合基础危险度分层方法及动态微小残留病检测,评估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与结论 t(12;21)B系ALL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预后较好的一种亚型。

    作者:顾敏儿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血液检验在100例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血液检验在100例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至2014年08月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分别有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采用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对所有研究人员进行血液检验,对其血液检验结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试验一组、试验二组以及对照组三组研究人员的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五项指标结果两两对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患者通过血液检验工作开展,可以准确的诊断出贫血情况和贫血类型,有助于在临床中实现及早诊断和对症治疗过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蒙药复方治疗76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蒙药复方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按常规吗丁啉治疗。观察组蒙药毛勒日达布苏-4味汤及五灵脂-9味散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蒙药毛勒日达布苏-4汤及五灵脂-9味散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极高。

    作者:乌力吉吉日嘎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睑缘炎患者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在治疗睑缘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门诊睑缘炎患者50例92眼,患者均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方案,疗程1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结果治疗后睑缘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等临床体征均改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值分别为1.39±0.610分和0.22±0.415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值分别为1.43±0.684和0.20±0.399,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是睑缘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密密;洪宇波;其其格;金宝泉;乌云;胡础图;郭振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探究与分析妇产科中米非司酮应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究与分析妇产科中米非司酮应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6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米非司酮使用者的数量及治疗效果。结果286例妇产科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36例,米非司酮使用率为47.55%。136例患者中,终止妊娠者40例,其中有效36例;子宫性疾病38例,其中有效33例;紧急避孕29例,其中有效24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其中有效11例;其他疾病15例,其中有效10例。136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中,绝大部分在服药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仅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恶心等,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妇产科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可能应用到米非司酮,其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效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形状记忆合金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及自体骨植骨治疗11例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病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术后随访10~20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无骨不连,肩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固定稳定,利于骨折愈合,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作者:马民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维汉民族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差异性研究

    目的:比较新疆维汉民族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伴有糖尿病(DM)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性。方法分析300例维吾尔族(维族)与汉族确诊糖尿病并首次行冠脉造影的ACS病例,应用Gensini积分对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定量分析,DM诊断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结果维族组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P<0.05),而3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组(P<0.05);维族组Gensini总积分高于汉族组(P<0.05);维族组患者左主干、左回旋支病变的发生率高于汉族组(P<0.05),而其他血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吾尔族ACS伴糖尿病患者以3支病变率高,且左主干及左回旋支病变的发生率较汉族高,冠脉病变程度较汉族患者严重。

    作者:祖丽比娅·艾萨;廖光冲;姜述斌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科2011至2013年共收治新生儿窒息12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566例(47%)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愈550例,共死亡16例,使用CPAP12例,死亡4例。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从诊断、治疗、康复治疗存在较大争议,应尽早制订统一的诊疗标准,为患儿的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帅培源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扶正祛邪法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切口感染患者1例的报道

    因肛周脓肿引起的大范围坏死性筋膜炎,切开引流后,配合应用泰能20天,感染控制不理想,后给予中药扶正清热解毒等治疗,外用湿润烧伤膏,切口明显好转,通过该病例探讨中医中药内服外用的治疗的优势。

    作者:王景;郭伟光;于洋;麻继超;张海丽;回雪颖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中西医治疗进展

    睡眠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睡眠障碍对脑卒中的预后有明显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甚至增加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黄永军;刘国成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不同分度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高危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分度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根据临床分度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分析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高危因素。结果出生体质量<1500g、胎龄<32周早产儿随着BPD程度加重,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三组胎膜早破>8h、孕期感染、羊水污染、机械通气、用氧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早产是减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基础,其关键是减少产前、出生后感染,同时应缩短氧疗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路凯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经七叶皂苷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将采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和的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72例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七叶皂苷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肿胀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1.27)分、(3.61±1.35)分和5.56%,均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95±0.51)分、(3.83±0.72)分和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丹参注射液对比,采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更显著,消肿效果和安全性更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史继红;邢跃刚;姚士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42例甲状腺结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沈伯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成人胃肠道穿孔的螺旋CT诊断教学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及病因诊断价值,为教学提供动态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5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穿孔10例,小肠感染炎性坏死穿孔7例,阑尾穿孔6例,外伤性肠穿孔3例,异物穿孔4例,术前CT正确诊断消化道穿孔符合率为100%,术前正确诊断穿孔原因和部位35例,符合率约为62.5%。穿孔部位估计错误5例,找不到穿孔部位8例。无腹腔游离积气患者因见到异物横穿胃肠壁及腹腔异物提示穿孔可能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及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准确的判断腹腔游离气体的多少,能更早地确定胃肠道穿孔的部位,为外科手术提供临床动态信息,为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

    作者:曲洪源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大型成批车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成批车祸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参与救治大型车祸,共抢救患者102人,其中男性58人,女性44人,年龄1~72岁之间,均给予快速、有效进行急救护理。结果通过快速有规律的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后,成功抢救患者99人,其中1人因肝脾破裂导致大出血和2人因颅脑严重损伤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熟练运用各种急救护理技能快速、有效、规律性的对患者进行抢救是保证成批伤病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曾海燕;卢志琴;范浩萍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