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钱海英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 老年高血压,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BP及DBP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6.02%,与对照组的48.3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脑卒中、心律失常及血肌酐升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降低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探析

    目的:分析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9例。试验组采用含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皮质激素治疗方式,对照组组采用口服泼尼松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尿蛋白阴转以及血生化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含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廷读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36例瘙痒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36例瘙痒症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瘙痒症患者经临床治疗,痊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8%。结论镇静止痒,可用各种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赛庚啶、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辅以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多种钙等。寻找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热水洗烫。

    作者:李绪光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BP及DBP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6.02%,与对照组的48.3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脑卒中、心律失常及血肌酐升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降低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5~7天后,视力>0.5者23例,视力为0.4~0.6者5例,视力为0.2~0.4者2例。结论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白内障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作者:叶洪娜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探索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妇幼保健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且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使妇幼保健工作更加规范化,提高工作质量水平,提高妇幼保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开展科研以及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信息化管理模式正处于初级阶段,在资金、公共卫生地位、人员积极性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解决。

    作者:曲光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0例体会

    目的:探讨对10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巧。方法以回顾性的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经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10例,并对其开展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巧与其中注意事项加以分析总结。结果10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占到10%,后经护理与治疗明显好转,经术后回访,3个月到2年内,患者均未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以及勃起功能障碍,90%的患者得到一次性治愈,局部复发率为0,远处转移率为0。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根治术,医生熟练技巧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郎建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水平及与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的关系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水平以及与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0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压力源诊断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调查,分析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水平,比较医、护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技术职称级别之间的职业压力差别。结果医务人员整体职业压力水平以轻度压力比重高,应付方式以解决问题-求助为主的成熟型得分高,其有效性也以这两个因子比例高。医、护之间医生职业压力多数因子得分高于护士、压力水平等级也高于护士。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部分压力因子得分高于初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同专业间职业压力差别不明显。结论医务人员整体职业压力以轻度为主,部分压力因子达中度水平。医生压力因子得分和压力水平等级高于护士,整体应付方式较为成熟,有效性高。

    作者:戴敏;周朝当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心血管内科感染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80例,并且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因素,探究其临床治疗的方法。结果经过调查发现内科患者感染率为4.09%,不超过心血管疾病患者者的10.19%的感染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感染因素有以下几个因素:侵入操作感染、药物感染、心功能不全感染以及病房病菌感染。另外患者的感染部位也不同,有39例是呼吸道感染、2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1例胃肠道感染、5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病发症,但是经过相应的临床治疗,大都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引起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因素多种多样,面对不同的感染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才能避免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危险,并且对干预预防患者并发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立军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脑梗死采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效果和药理分析

    目的:就脑梗死疾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其中主要研究不同剂量的辛伐他丁的作用,并对辛伐他汀进行相应的药理分析。方法以过去两年接诊的50名脑梗死的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把这50个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研究组,共25例病例,另一组是对照组,也有25例病例。对于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也就是大约应用20mg辛伐他汀/天;与对照组不同的是,研究组辛伐他汀的用量会多20mg,也就是40mg。对患者的情况、指标以及临床的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并进行SPSS分析,分析其差异的显著性。在实验之前,就相关指标的相关性P>0.05,表明两组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而在实验之后的分析中,P<0.05,也就表明其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在差异性比较中,其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于脑梗死的疾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但是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加大辛伐他汀的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神经损害,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所以关于辛伐他汀的研究对于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云峰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疾病中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不良反应率为6.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8%,不良反应率为18.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锡宏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自制饮食指导处方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饮食指导处方在胃肠外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口头宣教同时发放饮食指导处方,对照组常规行口头宣教。结果发放饮食指导处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更好的保证了胃肠外科患者遵嘱合理饮食。

    作者:张惠芳;彭会岚;张晓芳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膈肌弓状韧带的应用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寻找肾动、静脉的方法。方法术中通过肌肉韧带定位法快速找到肾蒂,尽早处理肾动脉。结果依膈肌外侧脚的内,外侧的弓状韧带寻找肾蒂部位平均需要5-7分钟。结论肌肉韧带定位法是寻找肾动、静脉的方法之一,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对于初学者不适为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快速找到肾动脉。

    作者:王建文;高利军;赵赟;程书栋;张文毅;王慕华;闫惠忠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床边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床边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1例患者对其行床边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观察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并且对其术后护理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21例患者行床边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均取得成功,并且医护人员配合良好,临床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床边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高度的配合度能够大程度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仇建华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乡镇卫生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的体会与探讨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的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乡镇卫生院开展计划免疫的5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500例儿童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儿童250例,对照组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中不给予健康信息系统管理,实验组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中给予健康信息系统管理,并对比两组的人为错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儿童的人为错误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乡镇卫生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健康信息系统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能有效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

    作者:史飞勤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长托宁联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重度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长托宁联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重度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有机磷重度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以及氯解磷定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长托宁。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治疗总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托宁联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重度中毒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同时也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管红玉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循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至014年7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6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30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采用循症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患儿的康复,还可以有效减少患儿住院的时间,循证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论心理护理对病人及家属的作用

    在我们为病人服务中,我们发觉只为病人做心里护理一般是达不到理想的反应的,我们只有不断的和家属不断的合作,利用家属和病人之间的那种亲密关系来表达,会让病人的在心理上的治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可以让护理在病人上可以很顺利的实施,这样对病人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患纠纷在医院的不断发生,本文将对心理护理对病人及家属的作用进行初探。

    作者:陈春波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情景模拟训练在提高低年资护士专业能力方面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对低年资护士专业能力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低年资护士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与观察组30名,对照组实施单项操作及理论培训,观察组实施情景模拟培训,培训结束后,同一对两组护士进行综合能力评估。结果两组护士的专业能力评估合格率无差异,但是观察组护士培训后优秀率为83.00%,对照组为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的自我评价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年资护士实施情景模拟训练,可有效提高其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对改善护士职业技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晶;李艳萍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两种肠造口术在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术后确诊的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危直肠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回肠袢式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结肠造口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I期手术后实验组的术后禁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Ⅱ期手术后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状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刘进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10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抽取方法,将这10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左心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被推广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戴世煜;肖宪杰 刊期: 2015年第5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