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俭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延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行早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APACHE II评分、预后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时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一般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仁强;陈云端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急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68例急性咳嗽老年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3.5%),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鸣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急性咳嗽,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且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雨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化核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月经前2周口服化核汤治疗本病,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47例;好转17例;4例,总有效率94.1%;结论化核汤对乳腺小叶增生治疗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宋金芳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普外一病区70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给予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胰岛素规范使用和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较理想,其中2例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并配合抗生素治疗加红外线照射,调整饮食,胰岛素剂量,使切口愈合。68例手术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切口愈合良好,平均住院天数7-18天。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规范降糖用药相关知识及注射技术,使患者的血糖能更快更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手术效率性和安全性,从而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对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中,对其心理状态及分娩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产后心理状态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莹莹 刊期: 2015年第53期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气管切开术已由单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急救办法,逐步成为各科室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作者:王静茹;李拉秀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住院100例呼吸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细心护理,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无创通气临床效果。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和提高治疗配合率。
作者:董奇峰;黄艳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择取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使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参照组,共有52例)以及使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共有53例)。结果研究组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肛门功能、术后局部复发、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其近期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时借鉴使用。
作者:孙金峰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总结产后出血原因,发病原因和防治对策,提高产科生存质量。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108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8例产后出血患者在同期分娩中占分娩总数3.5%,导致产后出血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发生和分娩方式、孕产次有直接关系。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早期筛查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如何避免全麻术后患者躁动及如何针对性护理处理。方法通过回顾分析82例躁动患者发生躁动时的状况,得出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比例、年龄、麻醉药物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发生比率的关系。结果导致全麻术后躁动的主要原因有手术类型、药物、年龄、心理应激、导尿管刺激、疼痛等,主要的处理对策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控制疼痛、减少不良刺激、合理用药等。结论充分认为导致全麻术后躁动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躁动的发生,使得术后患者安全渡过苏醒期。
作者:段群颖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通过对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4年间收治的14例肠造瘘患儿进行临床护理,配合患儿进行治疗,为患儿早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14例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研究,找到治疗患儿的佳效果。结果肠造瘘患儿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临床分析研究我们得知主要有一是对疾病预后的担忧;二是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适情况;三是担心高额的医药费用;四是担心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五是自理能力的下降;后是担心患儿自我形象的破坏。结论儿童肠造瘘进行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够促进患儿治疗效果,在护理方面要加强对患儿情感的支持,重新医疗塑造自我,并进行认知重建,同时建议护士对患儿加强造瘘口的护理。
作者:李晓岩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在临床上妇外科腹部切口裂开二次缝合术。方法对于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妇外科普通开腹手术术后切口裂开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金因肽、丁胺卡那,地塞米松用于二次缝合术中、术后用远红外线理疗,表面喷金因肽,隔日局封。对照组:治疗方法待切口充分引流无渗出时,全层减张缝合术,术后只用抗生素。结果患者治愈率由原来普通缝合数的69.17%提高至99.17%,治愈率明显提高,手术拆线时间由14天以上缩短为7-10天,大大缩短疗程。结论新的二次缝合术安全,无痛,手术恢复时间缩短,简单易学,费用少,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江滨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吸烟对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吸烟和非吸烟两组:每一组分别接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结果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位PFS分别为12个月和18个月,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293);吸烟者吉非替尼和厄洛替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0.0个月和11个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276)。ORR(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66.6%(P=0.266);DCR(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和83.3%(P=0.861)。非吸烟者吉非替尼和厄洛替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7个月和19个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293),但厄洛替尼组略显优势。ORR分别为76.9%和80.0%(P=0.711);DCR分别为92.3%和90.0%(P=0.751)。结论无论吸烟非吸烟均可以从EGFR-TKI治疗中获益,且不吸烟者能导致疗效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不稳性骨盆骨折患者骶尾部压疮的预防,为护理同仁提供经验。方法根据对我科5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给于适宜预防措施及相关护理。结果5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未发生骶尾部压疮。结论适宜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优化门诊西药房取药流程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自2014年1月起优化门诊西药房取药流程,对比分析实施优化措施前后3个月内差错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施优化措施后3个月内门诊西药房取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西药房工作中优化取药流程可改善药学服务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繆洁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究分析IMC联合双内标PCR-ELISA定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结合研究需要,制备能特异性捕获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磁珠,继而运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群IS611序列及结核分枝杆菌Mtp40基因序列,设计2条与PCR扩增片段等长的内参照片段和2对特异性性引物、3套捕获探针。结果联合检测的全过程历时4h,检测限为5×103copies/mL,高内标模板浓度在8000~12000copies/mL,且低内标模板浓度在30~70copies/mL时,实际加入的目的模板浓度与计算出的浓度间呈线性关系(r?=0.998),无非特异性反应出现。结论 IMC联合双内标PCR-ELISA定量检测具备了特异、灵敏及快速、可定量的特点。
作者:王国俭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钠与美卡素联合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都按原则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美卡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罗格列酮钠与美卡素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罗格列酮钠与美卡素联合对糖尿病早期肾病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微量白蛋白水平。
作者:钟燕;李明;褚洁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总结分析12例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探求产科失血性休克科学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12例失血性休克孕产妇,通过采取手术缝合、剖宫产、输血、使用缩宫素等抗休克护理措施,同时根据情况进行急诊手术。结果本组资料12例产科失血性休克共抢救成功11例,成功率为91.67%,11例中8例通过手术缝合、缩宫素和输液、输血等措施抢救成功,占72.72%;2例行剖宫产或者子宫切除手术止血以纠正休克,占18.18%;1例因产后出血从他院转入我院过程中发生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占9.09%。结论在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时,通过医护人员熟练的配合,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急诊手术,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可有效的提高救治失血性休克的成功率。
作者:李颖;宋焕娟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物理疗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成A组、B组与C组,A组13例,B组13例,C组14例,A组患者采用物理疗法,B组患者采用物理疗法外加普罗帕酮,C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外加物理疗法,观察比较三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有效率23.08%;B组患者的有效率84.62%;C组患者的有效率50.00%,经过比较发现,B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A、C两组的有效率,P<0.05,统计学有显著意义;而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比较发现,三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单纯应用物理疗法的效果不及物理疗法联合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且比较来看,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先行物理疗法,无效后再使用普罗帕酮,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提倡及推广。
作者:王浩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收治114例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治疗时病情程度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研究组54例患者为慢性阑尾炎,两组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首次排气、进食、下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41.67%。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江昆;叶仁静 刊期: 2015年第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