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娥
目的:探究拉米夫定与替比夫定在孕期抗病毒乙肝母婴阻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75例,分成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及对照组。对三组产后新生儿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乙肝疫苗接种;拉米夫定组和替比夫定组在孕期对孕妇分别给予拉米夫定与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三组新生儿HBsAg、HBsAb阳性率及孕妇分娩前HBV-DNA水平。结果对照组HBV-DNA水平、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HBsAb阳性率低于拉米夫定组与替比夫定组;拉米夫定组与替比夫定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拉米夫定与替比夫定在孕期抗病毒乙肝母婴阻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其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李志刚;刘鑫 刊期: 2015年第55期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预防是全球范围急待解决的公众健康问题。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标志性指标(既A期心衰)。发现有心衰的高危因素的个体是心衰预防的关键步骤。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衰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脏瓣膜病、血脂异常及肾功能不全与心衰的危险性高度相关。但无论是有这些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A期)或已经有心脏结构异常但还无临床症状的患者(B期),还是已经发展为有临床症状的心衰患者(C期及D期),都可能被忽视而不能快速诊断及适当治疗。因此,提高公众关注心衰意识将有助于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患者对心衰指南的依从性,而且更重要的是重视易导致心衰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治疗。
作者:杨春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抽取我院的96例髌骨骨折患者分为A、B、C三组, A组患者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粗丝线环形缝合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相关手术情况差别不大, A组总有效率比B组和C组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方式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好,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更快地恢复,尽快的康复出院。
作者:沈小亮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滴虫性阴道炎对象纳入本次研究,分组方式遵循随机原则,分为甲硝唑组和奥硝唑组,每组24例。甲硝唑组口服药物为甲硝唑,奥硝唑组病人口服药物为奥硝唑,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治愈比例和复发比例。结果用药后,奥硝唑组治愈比例显著高于甲硝唑组,复发比例显著低于甲硝唑组,P<0.05,数据经卡方统计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硝唑在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唐燕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行包皮环切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中出血极少,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包皮系带,阴茎外型美观,治愈率100%。结论包皮环切术适用于包皮口有纤维性狭窄环,反复发作阴茎头包皮炎,5岁以后包皮口重度狭窄,包皮不能退缩而显露阴茎头。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出血极少、应用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肖忠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户外活动护理在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智能及行为障碍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室内护理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护理人员的监管下增加户外活动内容,包括步行、简单的体操活动、日光浴等。每天持续1小时,2个月后进行智能及行为能力的评价。结果两组入组时HDS得分大致相同,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HDS得分为(11.16±2.02),对照组为(8.91±1.85),两组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但组间比较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组时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由(50.65±4.98)上升为(69.16±7.02),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由(52.76±5.91)上升为(59.91±6.8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情与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户外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智能水平,提高日常行为能力,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潘向荣;张琴 刊期: 2015年第55期
将流程再造应用于护理工作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实施流程再造后,护理工作的流程被优化,减轻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加强了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心,使得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就将论述护理工作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并对其取得的效果进行阐述。
作者:尹茹;刘晓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适宜体位在分娩时第二产程中矫正枕后位的临床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医院分娩的初产妇3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178例。两组产妇I临产后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进行体位矫正,对照组不作体位矫正。结果观察组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枕后位产妇通过改变体位矫正枕后位,不但能降低难产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且有助于提高分娩质量和减少产儿受伤的风险。
作者:范永华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清开灵分散片与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与发烧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病毒性感冒与发烧的患者73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所需要的时间,并且对患者治疗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在临床症状缓解所需要的时间、治疗有效性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病毒性感冒与发烧的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清开灵分散片与连花清瘟胶囊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医院整体治疗的有效率,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临床推广意义较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董国彪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综合护理的全科护理意识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树立全科护理意识前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观察,促进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改进,从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健康教育宣教、规范护理流程三个方面落实全科护理意识。对树立全科护理意识前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树立全科护理意识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4例投诉,占4%;树立全科护理意识后满意度上升为97.5%,在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基础工作落实情况等方面的满意人数显著增加,无人投诉。结论我国基层医院树立全科护理意识,从护理人员自身素养、健康宣教等方面加强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整体医疗水平。
作者:梁桂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调查我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从HIS系统调取我院2014年使用神经节苷脂的住院病历有2926例,按6.9%的比例抽取各科室的病例,按照说明书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评价。结果用药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外伤(脑外伤和脊髓损伤)为主,存在无适应症用药及用量偏大的现象。结论我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应用上大致合理,也存在些不合理使用的现象,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作者:徐燕芳 刊期: 2015年第55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儿童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做好筛查工作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分析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现状,探讨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措施,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翁秀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环境心理因素与护理干预对手足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手足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疼痛缓解例数为61例,总有效率为91.04%,对照组中疼痛缓解例数为51例,总有效率为76.12%,x2=3.9205,P=0.04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外科手术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环境心理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意义重大。
作者:谭艳;兰美云;蓝昌丽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72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胞二磷胆碱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独应用胞二磷胆碱,对两组间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神经功能及脑血流速度上存在优势。结论尼莫地平不仅能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病,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患侧脑血流速度。
作者:戚明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分别使用开腹取石保胆术以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16例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采用开腹取石保胆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7%、18.97%,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开腹取石保胆术对于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好,且并发症明显较少,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富军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房颤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中药学监护的工作要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心血管内科1例房颤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方案的制订与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给药监护,保证了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的用药安全,提高其长期抗凝治疗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的依从性,使患者注意影响华法林疗效的因素。结论参与华法林个体化方案的制订及用药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作者:王松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评价不同屏障膜在前牙缺失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成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前牙缺失需要骨增量种植手术病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PRF膜,对照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生物膜,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CBCT观察成骨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病例临床效果满意,骨结合良好,CBCT显示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较术前明显增宽,垂直向和水平向成骨良好,两组成骨效果观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区牙槽骨植骨手术中使用PRF膜和bio-gide作为屏障膜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PRF取自患者静脉全血,制取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岳增文;曹选平;刘进忠;闫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衰弱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数字法把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均为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全面且系统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和和焦虑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干预组下降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同时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施予全面且系统的优质护理干预,便于其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的改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苗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以增强对脂肪坏死的认识。方法本文选择2013年至2015年间的45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脂肪坏死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6~58岁。对其进行诊断治疗,观察其X线表现。结果在病因与时期不同的情况下,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有多种表现:①脂性囊肿4例;②结节2例;③肿物9例;④斑片影4例;⑤不对称致密3例;⑥脂肪层内索条状、星芒状、网状影15例;⑦片状、颗粒状多形性钙化、不规则性钙化1例;⑧结构扭曲2例;⑨未出现任何阳性X线表现5例。在多种X线的表现中,皮下脂肪层内索条状、星芒状、网状影与腺体内脂性囊肿属于乳腺脂肪坏死的典型表现。结论紧密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要先考虑发生乳腺脂肪坏死的可能性,能够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乳腺X线检查结果对脂肪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宝昌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社区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综合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芳 刊期: 2015年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