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胥光亮

关键词:质量控制, 免疫检验,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178例乙肝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在行临床免疫检验中采取常规控制,研究组在行临床免疫检验中采取严格质量控制,比较两组质量控制结果。结果临床上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88%明显大于对照组89.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的应用效果显著且良好,通过严格质量控制可以通过直接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检测准确度,从而间接地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行为纠正护理在减轻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症状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行为护理方法在缓解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症状方面有何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行为纠正护理方法,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有何变化。结果在进行行为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精神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科学合理的行为纠正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交际和生活,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霞;韦冬青;董钦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儿童舌系带过短语音异常及矫治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舌系带过短对儿童发音的影响及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采用多媒体Dr.Speech软件对326例确认为舌系带过短的患儿行语音评估,对有发音错误的222例行舌系带松解术,术后复查语音情况,已恢复者不再语训,对没有改善的140例进行语训并对其发音清晰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舌系带过短引起发音错误有222例,占68.1%(222/326),手术配合发音训练后发音改善有效率达98.6%。结论舌系带过短导致舌前部运动障碍,影响儿童的语音发育。舌系带松解术有利于语音清晰度的改善,配合有效的语音训练疗效更好。

    作者:江茹;刘芸;王莉;赵毅斌;蔡永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患者换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溶血患者18例临床换血治疗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换血后,其体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下降,血糖水平升高,换血后胆红素再次升高行第二次换血3例,治愈出院15例,黄疸症状缓解自动出院3例。住院时间8~14天。结论溶血病换血可及时移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同时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内环境稳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永强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胶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的15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中7例属于急性出血,8例属于近期出血,按照Sarin分型显示6例患者为胃底静脉曲张Ⅰ型,9例患者属于胃底静脉曲张Ⅱ型,为患者实施组织胶注射治疗,每次注射1~3点,每点1~2ml,对患者进行为期12~18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7例急性出血患者全部止血,止血率为100%,8例近期出血患者全部止血,15例患者中出现复发出血的患者为3例,其中1例患者因为肝癌死亡,1例患者因为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针对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实施组织胶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急性出血,还能够预防再次出血,患者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属于现在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安全、简便以及有效的止血方式。

    作者:杨晓旭;何夕坤;陆铭;邓艳瑜;高航;戴润瑞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42例行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142例患者手术过程中行麻醉处理。观察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及麻醉,无死亡病例发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患者身体器官系统功能衰退,并存疾病较多,手术麻醉风险较高,因此,在麻醉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麻醉处理、选择合理有效的诱导药物,这对老年手术来说极其重要。

    作者:阿布力米提;郑有菊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科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精神科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人住我院的100例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BMI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BMI指数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BMI指数降低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药物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肥胖指数,临床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更佳。

    作者:李磊;杨俊华;刘定群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进展性脑血栓行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性脑血栓7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行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比对照组54.29%高,且总体健康评分(78.53±11.89)分比对照组(64.35±10.03)分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血栓患者行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秉新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72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胞二磷胆碱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独应用胞二磷胆碱,对两组间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神经功能及脑血流速度上存在优势。结论尼莫地平不仅能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病,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患侧脑血流速度。

    作者:戚明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64例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4例临床手术治疗,手术前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63例痊愈出院,死亡1例(高龄,病情危重,有严重并发症)。结论矫正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失常和解除梗阻。患者腹胀、呕吐症状缓解,痛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皮肤弹性、黏膜干燥状况改善,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尿比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口腔清洁,无异味,口腔黏膜组织无异常。

    作者:翟洪云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胃溃疡患者131例,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以常规护理同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6.96%(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4%(53/65)],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中病情复发患者1例(1.52%),对照组病情复发8例(12.31%),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慢性胃溃疡患者,效果显著,病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房玉珍;蓝昌丽;林秀彩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继续给予中药辨证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两组的安全性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相结合疗法能显著改善高血压的治疗有效率,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见增高,所以得知该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应用价值。

    作者:石淑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护理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对设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临床护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今后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建立的PIVAS前后护理的各项工作包括配液时间、药物质量管理以及处方缺陷等进行回顾分析,比较在中心建立前后护理的安全性以及护理效率的变化。结果在PIVAS中心建立后,我院药物质量出现管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处方缺陷发生率也明显下降,各科配液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 PIVAS中心的建立对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负荷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围绕PIVAS中心加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曲玉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7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并发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和针刺治疗,疗程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和中药汤剂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胡水勋;林炳茂;邓荣龙;郑尔洪;奚丽龙;朱少君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探讨流程再造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将流程再造应用于护理工作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实施流程再造后,护理工作的流程被优化,减轻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加强了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心,使得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就将论述护理工作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并对其取得的效果进行阐述。

    作者:尹茹;刘晓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断指再植的护理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22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精心护理对指体血运的密切观察,成活率达96.5%。结论做好术后断指再植病情观察与护理,对断指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钰蓉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气道护理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急诊呼吸衰竭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行气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23.9±4.7)d少于对照组患者(29.7±4.8)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气道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冯碧霞;张会文;朱福君;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乳腺脂肪坏死放射X线的特征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以增强对脂肪坏死的认识。方法本文选择2013年至2015年间的45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脂肪坏死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6~58岁。对其进行诊断治疗,观察其X线表现。结果在病因与时期不同的情况下,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有多种表现:①脂性囊肿4例;②结节2例;③肿物9例;④斑片影4例;⑤不对称致密3例;⑥脂肪层内索条状、星芒状、网状影15例;⑦片状、颗粒状多形性钙化、不规则性钙化1例;⑧结构扭曲2例;⑨未出现任何阳性X线表现5例。在多种X线的表现中,皮下脂肪层内索条状、星芒状、网状影与腺体内脂性囊肿属于乳腺脂肪坏死的典型表现。结论紧密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要先考虑发生乳腺脂肪坏死的可能性,能够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乳腺X线检查结果对脂肪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宝昌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血栓心脉宁应用于62例心绞痛临床治疗的效果评定

    目的:进一步对血栓心脉宁应用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24例心绞痛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等,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1.14±0.87)次/周,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3.25±1.36)次/周,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人数6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人数47例,总有效率为75.81%,比较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单一的西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但从长远来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栓心脉宁胶囊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聪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对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运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运用中医补肾活血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0.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法在治疗骨折患者当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得患者的骨骼愈合速度大大加快,且骨密度显著提高,应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万江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有效护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护理的肾小球肾炎患者90例进行护理情况分析,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后期遵医行为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在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遵医行为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护理当中,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取得患者高度满意结果,且可以规范患者后期遵医行为,促进患者早日痊愈,护理效果相对来说比较显著,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作者:文艺 刊期: 2015年第5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