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化治疗

吴华香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丧失劳动能力, 滑膜细胞增殖, 炎症反应, 骨质破坏, 肌肉功能, 关节骨, 病治疗, 致残, 抑制, 特点, 软骨, 人群, 病情, 病变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而难治的疾病,是导致我国人群丧失劳动能力与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是以关节的炎症和滑膜细胞增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终可引起关节骨和软骨的破坏.本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的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和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持关节和肌肉功能,并达到病情缓解.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初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产肠毒素株FRS6B)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初期,细胞骨架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制备菌液,分别感染HUVEC,1、2、4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应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种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HUVEC共育1h后即有凋亡细胞发生,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两种细胞作用1h后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均发生了改变,作用4h后细胞内聚集大量细菌,细胞骨架微丝、微管部分开始解离.结论 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HUVEC初期,产肠毒素菌株FRS6B诱导细胞凋亡明显高于ATCC25923,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

    作者:苗正友;徐营;李平;徐水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和血清TNF-α的影响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和血清TNF-α浓度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DXM)对其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A组)、脂多糖(LPS)模型组(B组)、DXM+LPS治疗组(C组),各组在2、4h和6h时观察8只大鼠肾组织大体外观及病理学变化,测定血肌酐浓度的变化,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的表达,以及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变化.结果 B组肉眼观肾脏表面色泽暗红,可见包膜下点状、片状出血;C组肾脏表面有轻度充血、水肿;与A组比较,B组肾脏病理呈急性炎症改变,C组肾脏病变较B组明显减轻.在4、6h时点,B、C组血肌酐浓度与A组比较明显上升(P<0.05),但在4、6h时点B组血肌酐浓度高于C组(P<0.05).B组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量(平均荧光道数)和血清TNF-α浓度较A组明显升高(P<0.05),C组较B组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量和血清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DXM可以通过下调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量和血清TNF-α浓度,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肾脏的浸润而保护脓毒症大鼠的肾功能.

    作者:阮战伟;郑旭东;何国鑫;罗文朝;苏群;方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连枷胸28例护理体会

    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连枷胸常合并肺挫伤,而且又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因素.2000年2月至2007年2月本院收治连枷胸患者28例,现将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施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因芯片筛选早期子宫颈鳞癌淋巴转移相关基因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早期子宫颈鳞癌淋巴转移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代表人类全基因组的Affymetrix U133 plus 2.0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淋巴转移的早期子宫颈鳞癌组织、未转移子宫颈鳞癌组织及正常子宫颈上皮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与未转移子宫颈鳞癌相比,淋巴转移宫颈癌2倍以上差异表达的基因322条,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82条,表达下调的基因140条;4倍以上差异基因37条,其中在淋巴转移组织中上调基因21条,下调基因16条.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包括:DNA依赖的转录调节基因、发育基因、免疫反应基因、蛋白质水解基因和细胞间信号传导基因等.而三组间两两比较发现,在正常子宫颈与无转移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无差异的基因中,发现转移组和未转移组表达水平具有2倍以上差异的基因有23条,其中在转移组中,上调基因16条,下调基因7条.与正常子宫颈相比,未转移组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有8条基因在转移组表达下调;与正常组相比,未转移组中表达下调的基因中有6条基因在转移组表达上调.在所有未转移宫颈癌组织较正常宫颈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未发现在转移组有进一步表达上调的基因;在所有未转移宫颈癌组织较正常宫颈组织表达下调的基因中.也未发现在转移组有进一步表达下调的基因.结论 早期子宫颈鳞癌淋巴转移是复杂的多基因作用的结果.本实验初步提供了宫颈癌发生淋巴转移的总体基因表达改变图谱.

    作者:林颖;吕卫国;叶枫;傅云峰;朱长锟;谢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腔道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中央型(髂-股静脉)、周刖型(静脉以下的静脉)及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由于极易并发肺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因此早期诊治日益受到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显示静脉形态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且可复性强,无创伤性,近年来已成为下肢深静脉栓塞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蒋伟;杨守和;许旭东;楼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甲钴胺行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它是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9%~50%[1].因其疼痛剧烈而顽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常需双泵联合治疗[2]或CT引导下脊神经背根节射频热凝神经毁损治疗[3]才能奏效,因而预防PHN的发生极为重要.

    作者:戴仪;黄冰;曾振华;顾新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干预性早产80例临床分析

    中国的早产发生率约为5%~15%[1],早产是造成围生儿死亡和婴幼儿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当孕妇和胎儿存在某些合并症或并发症时,就需采取必要的医学干预措施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妊娠结局导致的早产,即干预性早产,现将我院8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冬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绿茶多酚对环孢素A所致慢性肾毒性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反应在环孢素A(CSA)所致慢性肾毒性中的作用,以及绿茶多酚(GTP)对CSA慢性肾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A组和CsA+1.0%GTP组、CsA+1.5%GTP组,并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肾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S-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GSH-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活性,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CsA组大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而CsA+GTP各剂量组水平均较CsA组降低(均P<0.05);CsA组肾组织GSH、SOD、GST、CAT、GSH-Px活性均较对照组降低,CsA+GTP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均较CsA组增高(均P<0.05);CsA组肾组织MDA含量和尿NAG活性均较对照组增高,而CsA+GTP各剂量组水平则均较CsA组降低(均P<0.05);CsA组肾组织中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而CsA+GTP各剂量组则均较CsA组降低(P<0.05).结论 氧化应激反应在CsA慢性肾毒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各剂量的GTP则可预防CsA慢性肾毒性作用.

    作者:高文波;任雨;楼江涌;祁洪刚;李昌水;姚许平;翁国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患者止血带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患者止血带性肺损伤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28例年龄≥65岁,对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L组)15例和乌司他丁组(U组)13例.U组在上止血带前15 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万U/kg,第1次松止血带前5 min再次静脉推注20万U,第2次松止血带前5 min再次静脉推注20万U.L组以等量乳酸林格液代替.并分别于术前面罩给氧前(T0)、松止血带后5min(T1)、30min(T2)、4h(T3)采桡动脉、颈内静脉血行动静脉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肺内分流率(QS/QT)值,并检测血清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T0时点比较,L组患者T1、T2时点血A-aDO,明显增加(P<0.05),OI明显下降(P<0.01);T1、T2、T3时点血浆MDA、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1);但T1、T2、T3时点OS/Q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者T1、T2、T3时点血A-aDO2、OI及QS/QT值与该组T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T1、T2时点血A-aDO2明显降低、OI明显增高(P<0.05);T1、T2、T3时点血浆MDA及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问各时点QS/Q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血带性再灌注后早期老年患者的肺换气功能降低,氧合功能下降,肺内分流率无明显影响.乌司他丁可以减轻再灌注对肺换气功能和氧合功能的影响,与抑制TNF-α炎症因子的产生,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有关.

    作者:樊理华;李军;连庆泉;黄萍;平永美;卢向红;季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瘤1例并文献复习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合并泌乳、不育临床上比较少见.部分患者可继发垂体腺瘤,容易造成误诊、漏治.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彭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产前超生诊断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价值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属肺错构瘤之一,是末梢支气管呈腺瘤样过度生长,并损害肺泡,可以造成纵隔移位,心血管受压,胎儿水肿,羊水过多[1].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分析CCAM的产前超声征象和随访超声变化,评价产前超声对CCAM的诊断及预后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静;许川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术后远期干眼症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远期干眼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3组患者[其中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组29例(58眼)、角膜瓣蒂位于鼻侧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N-H-LASIK)组51例(102眼)、角膜瓣蒂位于上方的LASIK(S-H-LASIK)组13例(26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出现干眼症相关指标[包括末次随访等效球镜、角膜曲率以及角膜切削厚度、残留角膜厚度、中央角膜敏感度(CCS)、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 I)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等]异常的中位时间以及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术式下出现CCS、ST I、BUT异常的中位时间以及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无上述干眼症指标异常的中位时间均为PRK长、S-H-LASIK短,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均为PRK高、S-H-LASIK短.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CCS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术前等效球镜、术前平均角膜曲率、随访时角膜曲率、角膜切削厚度以及手术方式:ST I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眼别、术前平均角膜曲率以及手术方式;BUT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术前等效球镜、术前平均角膜曲率、角膜切削厚度以及手术方式.结论 近视激光手术可导致术后远期干眼症的发生,相对于PRK,LASIK尤其是S-H-LASIK是术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另外术中激光切削的角膜组织的面积和深度也是术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吴苗琴;罗浩;黄小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TRAIL蛋白联合吉西他宾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体(TRAIL)和吉西他宾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联合作用.方法 将生长良好的肝癌细胞接种于96不能奈孔板,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TRAIL和吉西他宾,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非同位素细胞增殖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结果 (1)TRAIL组、吉西他宾组、TRAIL和吉西他宾联合用药组24h后肝癌细胞几乎全部从培养瓶壁脱落:(2)TRAIL与吉西他宾对10株肝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ch-hep-2对TRAIL及吉西他宾敏感,其IC50分别为24.33ng/ml和3.28mg/ml;当TRAIL蛋白浓度为500ng/ml时,吉西他宾对ch-hep-2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IC50为0.65mg/ml,其细胞毒作用增强5倍,流式细胞仪检测两者作用后的细胞,均可检测到细胞调亡峰.结论 TRAIL和吉西他宾协同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调亡,TRAIL蛋白可明显增加吉西他宾的杀伤效应,它可作为临床肝癌化疗的辅助药物.

    作者:宋水川;董静尹;陈达伟;江晓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比较

    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是以老年人为主,而目前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率日趋增加,全身各系统代偿功能较差,术后容易发生呼吸和心血管并发症,因此要求麻醉尽量平稳,术后镇痛好,患者术后尽早活动以改善术后.本文旨在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并比较其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郭小文;黄蓉蓉;金海燕;邹建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脏移植17例随访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的疗效.方法 1997年6月至2009年8月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17例,其中1例为心肾联合移植.随访接受心脏移植患者术后的劳动力、生活质量以及精神和(或)身体的并发症.结果 2例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另有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术后2年半因停服免疫抑制药物而引发急性排斥反应死亡,另1例为ABO血型不合者,在术后6个月因急性排斥反应死亡.长期生存11例,其中4例已生存10年余.心肾联合移植患者也已生存近9年.除近1例(正在康复中),其余11例术后半年心功能均达到1级,并保持至今,且均已恢复工作.前9例生存达1年的患者均作冠状动脉造影,每例均表现冠状动脉变细,侧支减少,有4例于术后4、5年心肌ECT扫描显示左心室前壁或后壁局部缺血,但这些生存者临床上均无冠心病症状.2例出现糖尿病.术后早期每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功能不全、口腔溃疡及服用环孢素后血压升高.11例均因此需长期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第一例患者术后12年出现恶性淋巴瘤,用CHOP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较多,有的影响生活质量,有的甚至可危及生命.术后密切的随访,预防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将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许林海;倪科伟;朱理;钱文伟;严志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疗效分析

    业已证实,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乙肝病毒(HBV)则在其病情进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肝功能损害严重,且并发症较多,病情易反复,预后较差.

    作者:韦炜;申屠桥民;李云亭;陈红梅;刘俊;杨静;陈爱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RAGE在宫颈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癌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取宫颈鳞癌患者40例、CIN患者50例及正常宫颈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患者鳞状上皮组织和间质中RAG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RAGE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CIN、宫颈鳞癌中均有表达,在三者中的表达逐渐增高;(2)RAGE蛋白在CIN Ⅰ、CIN Ⅱ、CIN Ⅲ中的表达逐渐增高;(3)只AGE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不同分化的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依次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而其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血管侵犯无关.结论 RAGE在宫颈鳞癌的癌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分化密切相关.

    作者:朱雪洁;陈慧君;郑飞云;朱雪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60例治疗体会

    脑血管病是高病死率、高病残率的一类疾病,而缺血性卒中占其中的70%~80%.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常见的原因.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年卒中率可以高达13%,无症状者为1%~2%,与狭窄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关.

    作者:蔡学礼;邱伟文;程伟进;黄跃金;焦力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诊断

    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2%,多源于中线附近,以松果体区常见,可占松果体区肿瘤的50%以上[1].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因其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多样,常易误诊,我们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作者:石乃昌;陈培友;邱雷雨;严福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氯诺昔康或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骨科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且术前多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采取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术后患者的静脉白控镇痛(PCIA)多主张采用联合用药,以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边兴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