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佐辛减少术中牵拉性疼痛的应用研究

庄灿锋;汪志勇;方进龙

关键词:地佐辛, 镇痛
摘要:目的:探讨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地佐辛应用于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妇科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地佐辛组在插管后进行0.15mg/kg地佐辛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5ml安慰剂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记录手术、患者苏醒及插管拔出时间;对患者术后1、6、12、24小时疼痛进行VAS评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地佐辛组手术时间为121±46分钟,苏醒时间为7±5分钟,插管拔出时间为12±5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9±41分钟,苏醒时间为11±5分钟,插管拔出时间为16±7分钟.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苏醒与插管拔出时间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地佐辛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镇痛效果显著.在手术前给予患者佐辛行静脉注射,方便安全,镇痛效果良好且成瘾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产时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2004年1~10月应用10%葡萄糖酸钙产时静滴,防止产后出血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雪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探讨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的日益发达,人员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许多新的传染性疾病在流行[1],如几年前的SARS、近几年的禽流感、甲流感等;而且之前的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性病等发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对我国居民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有利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临床的常见病、特殊性病种,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是必需的和必要的,而健康教育对传染病患者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2].现就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掌握传染病知识的必要性及防控的长期性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劲松;何艳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与护理经验.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50例,成功止血48例,成功率96.0%,出院随访3个月未发生再次出血,患者平均住院7.0±1.0天,平均住院费用2614±710元,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满意48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8.0%.结论:及时止血,加强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管国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锥形束CT在上颌后牙区种植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牙种植术前进行CBCT检查,辅助手术完成.结果:100例患者,通过CBCT检查均存在种植骨高度不足问题,其中种植区上颌窦存在骨性分隔28例,术区上颌窦黏膜增厚40例,术区上颌窦存在真性囊肿14例,术区上颌窦无异常18例.结论:CBCT应用于上后牙区种植,能够使手术更加安全,保证了牙种植手术的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宝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社区服务中心对有致病因素高危人群的护理策略

    具有致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是指那些目前仍然健康,但本身存在某些致病生物因素、不良行为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这类人群发生某些疾病的几率高于一般健康人群,而他的致残、致死率不亚于已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人群.

    作者:武新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检测意义

    目的: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hs-CRP的测定对AMI的临床意义.方法:设立AMI组与正常对照组,AMI组为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正常对照组为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测定法,分别测定AMI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s-CRP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AMI组阳性率81.3%;正常对照组阴性率95.0%.AMI组血清hs-CRP水平(10.49±6.52mg/L)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1.31±1.25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升高,间接提示炎症可能参与了AMI的发病过程,血清hs-CR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一项良好的指标.

    作者:钟军;文家远;欧秀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拟止咳散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止咳散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将其分为口服自拟止咳散佐治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自拟止咳散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腊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天智颗粒治疗失眠症引起的记忆障碍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治疗失眠症引起的记忆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失眠症伴记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给予维生素B族、谷维素、豆腐果苷、解郁安神及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组加用天智颗粒口服,疗程8周.两组分别于用药后4周,8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表测定[1],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8周时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天智颗粒治疗失眠症引起的记忆障碍有明显疗效.

    作者:贾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院手术感染的预防

    近年来医院感染已引起足够的重视,怎样才能减少感染,本文就手术方面谈几点看法.

    作者:金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地佐辛减少术中牵拉性疼痛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地佐辛应用于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妇科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地佐辛组在插管后进行0.15mg/kg地佐辛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5ml安慰剂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记录手术、患者苏醒及插管拔出时间;对患者术后1、6、12、24小时疼痛进行VAS评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地佐辛组手术时间为121±46分钟,苏醒时间为7±5分钟,插管拔出时间为12±5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9±41分钟,苏醒时间为11±5分钟,插管拔出时间为16±7分钟.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苏醒与插管拔出时间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地佐辛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镇痛效果显著.在手术前给予患者佐辛行静脉注射,方便安全,镇痛效果良好且成瘾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小.

    作者:庄灿锋;汪志勇;方进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门诊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查找不合理用药因素,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1560张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0例中,男860例(55.1%),女700例(44.9%),抗菌药物涉及6类15个品种,其中静脉给药处方998例(63.97%),口服给药处方562例(36.03%),根据药物类别从高至低分别为:头孢菌素类608张(38.97%),大环内酯类523张(33.52%),青霉素类333张(21.35%),林可霉素类42张(2.69%),氨基糖苷类33张(2.12%),磺胺类21张(1.35%).156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单一使用1349张(86.47%),两种抗菌药物联合211张(14.53%),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648张(41.5%),其中1种抗菌药物与1种抗病毒药物联用570张,两种抗菌药物与1种抗病毒药物联用78张.不合理使用处方145张(9.3%).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静脉用药过多、给药频率低等问题.

    作者:龚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用整体护理观念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的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佳护理.现就如何在基层医院搞好整体护理的实施与应用工作探讨如下.

    作者:乔淑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刺调神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3例体会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疼痛多由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逐渐扩散到2支,甚至3支;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临床上无确切病因的疾病.本病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目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以针灸治疗该病23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任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前置胎盘出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

    前置胎盘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2010~20011年收治前置胎盘孕妇38例;其中17例伴发出血性休克.在无充足血源的条件下,成功地抢救17例前置胎盘出血性休克孕妇,现将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利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规范口腔护理方法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措施在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冲洗法与擦拭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结果: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降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积极规范的口腔护理措施,可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杨淑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12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128例,对其护理措施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周密的护理,123例均顺利度过急性期,进入康复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改善.123例生存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90例,良好33例.结论:临床护理中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加强心理护理;重视对糖尿病的监测,严密观察血糖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重视饮食控制;加强康复护理,促进疾病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适应证、手术方法、评估其安全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胆囊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继发出血、胆漏及胆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8~48个月,无胆总管残石及胆道狭窄.结论: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避免了大部分需中转开腹手术的LC患者行开腹手术.

    作者:王文海;徐瑞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增生常用药物药理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常用药物药理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方法:治疗乳腺增生患者270例,分为乳癖消组、新癀片组及三苯氧胺组各90例,分别给予口服乳癖消、乳病消片和三苯氧胺治疗.结果:三苯氧胺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0.00%和48.89%,明显高于乳癖消组的73.33%和6.67%以及新癀片组的73.33%和7.78%(P<0.05),而乳癖消组与新癀片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

    作者:王伟;王英;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院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诊断早治疗是为创伤患者后续的确定性治疗-手术干预赢得时间的可靠保障.

    作者:田兴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和患者的健康水平.方法:通过问卷形式,对100例患者的临床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临床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随机抽取20名护理人员就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探讨.结果:住院患者对用药相关知识、各项护理操作、预防疾病发生的诱因、自我护理功能锻炼的知晓率低.对口头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施教护士的相关知识、教育方法满意度低.结论:临床健康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护理、管理和患者及家属3个方面,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作者:白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