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军;文家远;欧秀成
病历资料患者,女,26岁,因停经38+3周,上腹部阵发性隐痛3天,阴道流水1小时.患者入院前3天经常出现阵发性上腹部隐痛,尤以餐后为重,无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现象,患者既往有胃痛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10/70mmHg,体温37.2℃.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未见异常,全腹无压痛;宫高30cm,腹围115cm,胎儿头位,跨耻征(+),腹心140次/分,有宫缩,骨盆测量未见异常,肛诊查,宫口开大2.0cm,羊水清S-3.辅助检查:彩超示BPD:9.8cm,羊水平段3.5cm,胎盘分级Ⅲ级,血常规正常,产前检查肝功、肾功、病毒、传染病指标无异常.临床诊断:①1胎0产,孕38周,枕前位,临产;②头盆不称;③慢性胃炎.入院后经常规术前准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段剖宫产术,切开腹膜见腹腔内有乳白色似牛奶状液体均匀散在肠管及腹腔间隙,肠管充血,部分肠管表面见有膜状物覆盖.清除腹腔内白色液体共约300ml,取20ml送检,以两块大纱垫分别置于子宫两侧,常规切开子宫下段行下段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取出一成熟女性正常婴儿,1分钟Apgar′s评分10分,常规缝合子宫,取出大纱垫,观察30分钟,再次清除腹腔内白色液体约200ml.此时请外科医生上台会诊,术中探查腹腔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标本送检报告:外观乳白色液体,不凝固,镜下见许多脂肪球,比重1.020,pH 7.45,白细胞数3.1×10/L,以淋巴细胞为主,苏丹脂肪染色呈阳性反应.台上观察两小时,无明显液体出现,行腹腔引流,关腹,术毕.术后给予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术后前两天共引流出乳白色液体约30ml,第3天无明显液体流出,拔管.术后7天,母婴无不适.切口Ⅰ期愈合,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
作者:孙万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常用药物药理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方法:治疗乳腺增生患者270例,分为乳癖消组、新癀片组及三苯氧胺组各90例,分别给予口服乳癖消、乳病消片和三苯氧胺治疗.结果:三苯氧胺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0.00%和48.89%,明显高于乳癖消组的73.33%和6.67%以及新癀片组的73.33%和7.78%(P<0.05),而乳癖消组与新癀片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
作者:王伟;王英;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适应新的护理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法由带教老师讲授儿科各岗位专业知识.结果: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即调动了实习同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实习同学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加深了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
作者:安宝荣;钟秀宏;赵莹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地佐辛应用于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妇科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地佐辛组在插管后进行0.15mg/kg地佐辛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5ml安慰剂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记录手术、患者苏醒及插管拔出时间;对患者术后1、6、12、24小时疼痛进行VAS评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地佐辛组手术时间为121±46分钟,苏醒时间为7±5分钟,插管拔出时间为12±5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9±41分钟,苏醒时间为11±5分钟,插管拔出时间为16±7分钟.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苏醒与插管拔出时间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地佐辛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镇痛效果显著.在手术前给予患者佐辛行静脉注射,方便安全,镇痛效果良好且成瘾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小.
作者:庄灿锋;汪志勇;方进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11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烧伤患儿33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爱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水细胞中上述肿瘤标志物在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2009年收治不同TMN分期的NSCLC患者56例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6例,均合并有胸腔积液.分别检测其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其中CEA、CA125采用化学发光法、CYFRA21~1采用ELISA法检测.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上述患者胸水细胞CEA、CA125及CYFRA21-1的表达.结果: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水平在肺癌组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的表达水平,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25、CYFRA21-1在癌性胸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疾病胸水中的间皮细胞.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胸水细胞肿瘤标志物其敏感性较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高,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其特异性较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胸水细胞肿瘤标志物高,两种检验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率.
作者:罗虹烈;谢占强;程可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分娩过程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孕产妇心理因素对分娩期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心理护理,对促进产程,稳定心率、血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孕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永静;卜美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年来外科各领域向微创方向迈进,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美容效果明显、安全、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良好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细致的手术室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支持和保证.
作者:郭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出生缺陷的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10.55%,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缺陷前5位是手足及四肢畸形,总唇裂、腹部消化系统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教咨询,重视婚前、孕前、孕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陈忠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修复.结果:随访0.6~3年,基牙无松动,咀嚼功能好,稳定性佳,患者感到舒适美观,修复体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套筒冠固位体修复牙列缺损优点突出,效果良好,临床应用范围较广.
作者:樊晓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急性期脑出血时高血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7例死于原发性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及发病后72小时内血糖浓度的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高血糖在急性期脑出血的危害性进行研究.结果:27例死亡患者血糖浓度均在正常以上,其中血糖值在6.2~10.0mmol/L10例,17例血糖值在>10.0mmol/L,低血糖值为6.2mmol/L,高血糖值为92.3mmol/L.高血糖是视丘下部损害的客观指标,同时意味着患者预后不良.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控制血糖水平是保证病情好转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早期干预,积极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作者:杜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好发于颅底动脉环的分支或分叉处.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死亡率高达25%~26%,且再出血死亡率极高.目前介入栓塞已成为脑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脑动脉瘤患者30例,通过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红;冯桂萍;冯春;周玉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为哮喘的影响因素及发生率.方法:对58例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21例发展成为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特应性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过敏史、人工喂养,父母吸烟等因素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过敏原因素、个体特应性体质、环境因素等影响哮喘的发生.高危因素应尽量避免,早期防治.
作者:关玉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21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21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发作时间7天~2年,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18例.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早期主要是缺血、缺氧造成脑水肿和代谢障碍,晚期多由于癫痫病所致,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范爱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颈部与腰部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其活动度较大,承受力也较大,故发生扭挫伤的几率也较多,其共同特点是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近年来,用针刺人中、后溪的方法,同时让患者配合自身局部主动活动治疗此病,疗效明显,体会如下.
作者:岳大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儿童抽动症主要特点是经常出现日间不自主、难自控的快速抽动表现和不协调动作,常有瞬目,作怪相,摇头,缩颈,耸肩;上下肢局限性抽动.重者还有发声抽动,如犬吠声,出气声,清嗓声,秽语等.环枢关节半脱位是枢椎齿状突与环椎两侧块结构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斜颈,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向枕部、耳部放射,颈部活动受限等.虽然目前尚无权威资料显示二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约有70%的抽动症患儿伴有环枢关节半脱位.2009年1月~2011年3月使用针刺与推拿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中华;黄任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与护理经验.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50例,成功止血48例,成功率96.0%,出院随访3个月未发生再次出血,患者平均住院7.0±1.0天,平均住院费用2614±710元,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满意48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8.0%.结论:及时止血,加强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管国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点之一,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医院实际,对基层医院感染科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变对策.
作者:彭文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的腹部疾患,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随着高分辨率彩超的广泛应用,对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大大减低了临床剖腹探查手术率[1].本文就2006~2010年经超声诊断急腹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林文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经桡/尺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虽其远期疗效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无明显差异,但其创伤小、痛苦小、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众多冠心病患者选择该手术的重要原因.2007年8月~2008年6月用经桡/尺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56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荀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