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综合康复治疗200例疗效观察

李建德;司威

关键词:中枢性协调障碍, 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200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评价疗效。结果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有效率98%。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疗效确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戊乙奎醚和阿托品在全麻前用药的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戊乙奎醚和阿托品作为全麻前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将60例纳入观察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戊乙奎醚组)和对照组(阿托品组)各30例。分别于全麻诱导前30min 静注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各0.01mg/kg,观察并记录两组给药前、给药后5min、10min、30min 的 Hr 变化情况,记录两组口干程度 Vas 评分和插管后即刻、拔管时的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量。结果观察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 Hr 明显慢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口干程度Vas 评分及拔管时分泌物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戊乙奎醚作为全麻前用药,更能有效抑制腺体分泌,且能维持稳定的心率,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连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14例救治体会

    0引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基层医院及社区门诊常见急诊病症之一,其中患者约50%的死亡是在发病后住院前延误造成。因此,首诊医生急救意识应是及时就地争分夺秒进入救治程序,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关键,对预防心室颤动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1~3],本组14例首诊医生就地抗凝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文龙;罗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口腔颌面部外伤78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人口学特点、致伤病因及致伤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病年龄、致伤病因及致伤部位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以男(76.9%)为主,发病年龄段以20~29岁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为主,分别为21.8%和37.2%;主要的致伤原因为交通伤(59.0%),其次为摔伤(16.7%)和斗殴伤(12.8%);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45例(57.6%),以多部位损伤为主(33.3%),以唇区(20.0%)常见;34例患者合并有骨折(43.5%),骨折部位以下颌骨为主(50.0%);17例患者合并全身损伤(21.8%),其中常见的合并伤是颅脑损伤。结论青中年男性为颌面部外伤发病高危人群,交通事故伤为其外伤主要病因,软组织损伤以多部位软组织为主,下颌骨为主要骨折部位,颅脑伤为其常见的合并伤。

    作者:范忠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职医学生网络道德培养初探

    高职医学生肩负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基层群众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寄予很高的期望。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使高职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等受到网络文化的熏陶与冲击,这就对高职医学院校开展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医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高职医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加强培养高职医学生网络道德的措施。

    作者:郝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儿童用药安全

    0引言儿童是迅速生长发育中的群体,儿童生理解剖与成人不同,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物反应性亦有差异。同时一些在成人少见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在儿童身上出现,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早产儿、新生儿时期由于某些生理物质缺乏,对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成年人高。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肝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全,可使某些药物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引起蓄积[1]。儿童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反应各有不同,就同一个体而言,完全相同的给药方案,也可能随患儿发育的情况使药物作用发生变化。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做到合理用药,关系到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2]。儿科药师应对患儿做好正确的用药指导,提供良好的服务。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观察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护理组60例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60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反应、血压以及学率变化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护理组出现焦虑、恐惧等的患者明显减少,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进入手术室后五分钟,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护理组患者只有心率明显加快(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妇科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对于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正常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平;付东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疗法监护与护理

    0引言重度颅脑外伤由于下丘脑或延髓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导致中枢性高温,使身体在受伤后段时间内圣旨39.5~41C,各种降温措施效果较差,高温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使脑组织继发性损伤,应用亚低温疗法,可使低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并可选择性地压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减少热增加散热,明显降低病死病残率,目前国外有些医院的神经外科已经将亚低温质料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常规;广州医学院对神经外科对颅脑损伤及开颅手术后高热病人普遍采用亚低温治疗,上海华山、天津环湖医院已建立新型的亚低温治疗中心;亚低温疗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综述如下。

    作者:盛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眼睑美容整形的36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究眼睑美容整形的临床特点为以后临床整形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眼睑美容整形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31例患者伤口在1个月内完整愈合,余下5例患者在2个月内伤口恢复;患者对治疗效果均非常满意;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轻度血肿和青紫等现象,对症处理后现象消失。结论对眼部美容可以应用眼睑成形术,具有突出的临床整形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腹痛治验赏析

    妊娠期间,出现以小腹疼痛为主的病症,称为“妊娠腹痛”,亦称“胞阻”。妊娠腹痛是孕期常见病,若情况不严重,一般预后良好。若痛久不止,病势日进,也可损伤胎元,甚则发展为堕胎、小产,因此,要及时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在治疗肛肠科疾病中的重要性

    肛肠疾病在临床极为常见,中医药疗法对多种肛肠疾病疗效确切。中药具有止痒止痛、抗炎消肿、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创民恢复的作用,在肛肠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冯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状腺癌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论甲状腺癌术后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

    作者:于艳秋;金鑫;张杰;焦鑫;梁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的诊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针对性系统性诊疗方案。结论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的治疗措施主要是补液、胰岛素治疗、补钾、纠正酸中毒及治疗诱因与并发症,通过针对性的药物等治疗措施,可达到有效的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王华;吴宏;王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的对策以及防治措施,并分析相关的病因,为今后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将我科收治的产后出血的76例病人进行回顾,并分析其临床护理对策、防治措施和相关病因。结果入院后76例产后出血病人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采取对症护理和预防感染,经过急救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加强孕前的生殖健康教育,加强保健措施,及时的诊断并处理产后出血,尤其是做好产后2 h 内的观察工作,这有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何莉;余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的98例护理配合

    目的:本次研究对98例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并采取全方位护理配合。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配合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2.5±0.2)h,经过护理配合,手术中患者死亡率为0,手术后死亡5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由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紧急,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护士积极配合护理,协助医生快速将患者颅内的血肿和坏死脑组织进行清除,从而提供抢救率。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蒙医学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认识及治疗

    0引言再生障碍性贫血(aplestic anemia,简称 AA)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等。[1]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再障发病与免疫机制异常、造血微环境缺陷、造血干/祖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缺陷以及基因水平异常有关。再障的亚洲国家发病率为(3.9~5.0)/106,欧美国家发病率为(2.0~2.7)/106。现代医学对再障的治疗主要为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抑制、雄激素治疗、造血细胞因子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作者:布仁满达;布仁巴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总结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26例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结论注重将心理护理、症状护理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保证。

    作者:赵宇;王洁;苑春荣;张继;马洪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髋动力锁定钢板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60例

    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科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大于75岁)60例,根据 evans 分型,分别采用髋动力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得到较好结果。目的降低骨折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创伤及患者痛苦,降低手术费用。方法根据 evans 分类,股骨距完整的Ⅰ、Ⅱ型为稳定型骨折,采用髋动力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此法手术切口小,手术过程时间短,内固定坚强可靠,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骨折累及股骨距的Ⅲ、Ⅳ、Ⅴ型为不稳定型骨折,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随着人工股骨头材料的不断更新,它的使用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多数在使用十年以上,针对高龄老人大多不必翻新。结论根据 evans 分型选择合适的术式,在确保术后髋关节稳定,功能可靠的基础上,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患者痛苦,通过60例观察证实,在内科治疗的参与下,大多数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备手术适应症。实现高龄老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完全适合手术治疗。下床早,减少卧床时间,提高高龄骨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法操作简单易行,便于在基层推广。

    作者:张万勇;李显峰;乔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心肌酶谱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心肌酶谱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期间17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及转归情况。结果64.80%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心肌酶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各项检测指标显著高于正常组(P <0.01),其中检出率高的指标为 ldH(85.34%)。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儿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心肌炎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作者:李天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功能紊乱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发生垂体前叶功能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3年救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垂体前叶功能紊乱者与正常垂体激素水平进行比较,以找出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有66例出现垂体前叶功能紊乱,占82.5%。由 logistic 回归分析我们得出,本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患者的 Glasgow 昏迷指数低于8分、中线结构移位超过0.5cm 有关。结论颅脑损伤后患者多有垂体前叶功能紊乱的现象,准确掌握导致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临床预防与救治的重点。

    作者: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脾静脉置管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术中脾静脉置管预防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需行脾切除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脾切除后,术中脾静脉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经腹膜后经侧腹壁引出,术后经该导管泵入肝素盐水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应用常规脾切除,术后监测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超过正常,开始服用阿司匹林,潘生丁,并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治疗组手术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术中脾静脉置管可以有效预防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甄萍;许丙辉;刘昭明;齐双玉;杜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