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红
目的:分析16例与醉酒相关案例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方法:受理各类刑事、民事案件151起,其中与醉酒相关的刑事案件16例,通过对其16例与醉酒相关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分析.结果:对其进行精神疾病和法学能力界定,结果为复杂性醉酒6.25%,普通醉酒62.5%,精神发育迟滞(轻-中度)、心境障碍(轻躁狂)和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赖)者的普通醉酒均6.25%;完全责任能力占鉴定案例数75.0%,限定责任能力18.75%,无责任能力6.25%.结论:与醉酒相关案例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鉴定工作必须全面客观,不仅要从本专业领域出发,还要示踪法学发展前沿,将医学要件与法学要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提高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的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李宁;胡忠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高度的致残性,使患者丧失生活及工作能力,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语言、心理等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其生活和工作质量.国内外康复医学证明,恰当的治疗、护理与康复训练,可大程度地减少脑部病变对正常活动的影响.
作者:王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早期干预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挽救生命、降低残疾、预防复发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脑出血好发年龄50~70岁,死亡68例,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37.78%,冬春季高发.结论:脑出血主要是因高血压病合并小动脉硬化所致,少部分由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所致.
作者:郭新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总结护理早产儿的经验,提高各方面的护理质量,降低早产儿的生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在新生儿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早产儿的特殊护理,将早产儿放置于暖箱中,保证温度和湿度的适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其进行合理的喂养,积极预防感染和加强亲子亲密接触.结果:早产儿出院时身体健康,各方面反射灵敏度均良好,出院时可以自己吸吮乳汁并达到每日低吸入量,在21~24℃的正常室温内能保持体温正常,体重已达到2300g且平均每日增长10~30g,无任何感染症状,无贫血及缺乏营养的其他疾病症状等.结论:早产儿护理的重点是做好保暖工作,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合理的喂养是早产儿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早产儿成活率提高的关键.
作者:王雅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肺底积液是胸腔积液的一种特殊表现,指液体位于肺底和横膈之间的胸膜腔内,多为感染性.报告肺底积液患者36例,分析其临床X线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艳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充血性心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44例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抗心衰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3%,观察组总有效率93.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充血性心衰疗效确切,可增加心衰患者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特点: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分析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6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分析,进行讨论.结果:对161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多见,112(70%)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42(26%)、窦性心动过缓7例(6.0%)等.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电生理学的改变,心肌易感性和应激性增加.导致各类型的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中甚为常见.
作者:张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乳腺癌是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其手术方式由早期的Halsted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到保留乳房术式的发展.随着临床技术、自我保健及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早期病例逐渐增多,伴随人们对美学及生活质量的追求,保乳手术将成为早期乳癌患者的首选方式,并逐渐替代改良根治术.现就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开展、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详述如下.
作者:黄星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前主动提供护理干预对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及病人离院时的满意度.方法:选择门诊无痛人流患者540例,将其单日就诊患者作为试验组,术前1天由门诊手术室护士主动进行护理干预;双日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由门诊医生告知相同内容的注意事项让患者自行执行.两组均于次日实施手术,观察统计两组间的差别.结果:试验组使用笑气吸入的患者达到麻醉状态占92.3%,对照组占71.2%,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使用静脉全麻患者能达到麻醉状态两组分别为97.7%和98.1%,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85.1%和59.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无痛人流术前主动提供护理干预,对提高笑气吸入的麻醉效果及病人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作者:颜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是护理专业学习的主要科目,是护生实习前向临床过渡的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在实验室内完成.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护理学基础>,为<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包含了各种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学生们只有掌握了各种护理技能操作才有可能顺利走向护理工作岗位,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由此看出护理实训技术实验课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实验课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各种操作技能.
作者:王淑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询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从心理、饮食、休息活动、用药、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询证护理.结果:观察组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询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住院费用,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自理能力.
作者:戚青花;段幼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注射液用于慢性皮肤感染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皮肤感染换药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用5%碘伏消毒皮肤,清创处理后加用维生素B2粉末,阿托品0.5mg,无菌包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庆大霉素8万U/2m,与阿托品0.5mg按1:1的比例混合,上敷维生素B2粉末,无菌敷料覆盖,外胶布固定,1次/日,直至伤口愈合.结果:两组治疗比较,对照组痊愈24例,痊愈率85.7%,显效3例,显效率10.7%,总有效率96.4%;对照组痊愈11例,痊愈率39.3%,显效11例,显效率39.3%,总有效率78.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庆大霉素注射液换药治疗慢性皮肤感染,痊愈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英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14例.结果:14例患者中经面罩BiPAP通气,气促、气急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缺氧症状迅速消失.2例意识不清的患者经过通气1小时后,意识清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PO2/mmHg、PCO2/mmHg、pH)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覃毅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测胆红素(TCB)在新生儿早期诊断、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监测血中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中的应用及观察.方法:收治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分别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检测法、血清胆红素测定法,再对结果进行对比,探讨经皮胆红素仪检测法的准确性.结果: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数据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较血清胆红素测定,无创伤,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地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筛查、动态观察、判断疗效等的方法.TCB动态测量对预防新生儿特别是新生儿早期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翟慧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执业药师是医院药房、药品零售使用领域中,保证药品和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不可替代的药学技术力量.同时执业药师在临床指导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物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作者:宋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给予全方位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患关系.
作者:陈立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及献血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献血反应,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惊厥、抽搐、失去知觉及低血压等症状,这些献血不良反应严重制约着无偿献血活动的健康发展,所以做好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是保障无偿献血活动健康发展及采集血液质量和数量的保证,本文对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以保证无偿献血活动健康发展.
作者:殷响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症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近年来老年低血糖症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临床表现多样.10例误诊为脑梗死;6例误诊为精神病;6例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例误诊为脑出血;2例误诊为癫痫;1例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误诊为酒精性肝病;1例误诊为肝性脑病.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应重视血糖监测,提高临床医师对低血糖症的认识.
作者:陈美琳;陈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年来医院感染已引起足够的重视,怎样才能减少感染,本文就手术方面谈几点看法.
作者:金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中的正性作用与负性作用、用法,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更好地治疗或延缓糖尿病肾病及其它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作者:李鹏;汪丽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