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161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张聪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 高血压病,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特点: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分析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6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分析,进行讨论.结果:对161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多见,112(70%)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42(26%)、窦性心动过缓7例(6.0%)等.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电生理学的改变,心肌易感性和应激性增加.导致各类型的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中甚为常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早产儿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总结护理早产儿的经验,提高各方面的护理质量,降低早产儿的生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在新生儿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早产儿的特殊护理,将早产儿放置于暖箱中,保证温度和湿度的适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其进行合理的喂养,积极预防感染和加强亲子亲密接触.结果:早产儿出院时身体健康,各方面反射灵敏度均良好,出院时可以自己吸吮乳汁并达到每日低吸入量,在21~24℃的正常室温内能保持体温正常,体重已达到2300g且平均每日增长10~30g,无任何感染症状,无贫血及缺乏营养的其他疾病症状等.结论:早产儿护理的重点是做好保暖工作,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合理的喂养是早产儿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早产儿成活率提高的关键.

    作者:王雅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产妇的心理护理概论

    本文通过医护人员言行、服务态度、熟练的业务技巧给产妇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解除了产妇的心理障碍,明显减轻了产妇的心理压力.心理护理在解除产妇对分娩的紧张、恐惧情绪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12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128例,对其护理措施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周密的护理,123例均顺利度过急性期,进入康复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改善.123例生存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90例,良好33例.结论:临床护理中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加强心理护理;重视对糖尿病的监测,严密观察血糖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重视饮食控制;加强康复护理,促进疾病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部病灶直接注药治疗复治肺结核176例疗效观察

    空洞型肺结核由于血液循环差,药物难到达病灶或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不能杀死结核菌,致使痰菌阴转慢或造成复发.2008~2010年对复治肺结核空洞的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穿刺向空洞内注入抗结核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曹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诺和锐30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诺和锐30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分别于第0周、4周、8周、12周时测体重,空腹血糖(FBG)、3餐后血糖(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治疗12周后,所有治疗患者的血糖均得到很好的控制,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有良好的应用性及依从性,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李春华;芦萍;阿曼古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甲泼尼龙静滴1周,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1周.结果:显效28例,有效10例,总效率9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明显(P<0.05).

    作者:杨庆仁;梁鹏;杨浩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护理效果.方法:对61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分别顺利完成6周放化疗程后,均出现胃肠道反应和放射性直肠炎;其中出现骨髓抑制35例和肾毒性反应8例,仅4例出现过敏反应.结论:正确预处理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精心护理,对减轻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和顺利完成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颜明明;徐志渊;陈华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院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诊断早治疗是为创伤患者后续的确定性治疗-手术干预赢得时间的可靠保障.

    作者:田兴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目的:强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风险教育,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贺慧玲;刘建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和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例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天麻素注射液60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14天1疗程.高压氧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压力0.23~0.25MPa,加压20分钟,稳压70分钟,减压30分钟,治疗总长2小时,1次/日.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72.2%.高压氧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和高压氧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作者:叶靖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血栓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肺血栓栓塞(PTE)已成为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是继冠心病和脑卒中后的第三大死因,也是产褥期和手术后首位死因.引起肺血栓栓塞的血栓栓子90%来自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国际上把PTE与DVT作为同一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本文通过对肺血栓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预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素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APN排班模式在护理改革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评价APN排班模式在儿科中的实施.方法:将护士13人,每天设A、P、N 3班,A班4人(A1、A2、A3、A4),上班时间8:00~16:00;P班2人(P1、P2),上班时间15:30~23:00;N班1人,上班时间22:30~8:00.结果:与传统排班模式比较,APN排班模式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APN排班模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升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曹(瑜)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中的分析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中的价值.方法:对55例小腿不同程度肿胀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小腿静脉丛内血栓的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静脉丛血栓52例,小腿肌肉撕裂伤形成血肿1例,贝克囊肿破裂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小腿静脉丛血栓并能做出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包金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乳糜腹水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26岁,因停经38+3周,上腹部阵发性隐痛3天,阴道流水1小时.患者入院前3天经常出现阵发性上腹部隐痛,尤以餐后为重,无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现象,患者既往有胃痛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10/70mmHg,体温37.2℃.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未见异常,全腹无压痛;宫高30cm,腹围115cm,胎儿头位,跨耻征(+),腹心140次/分,有宫缩,骨盆测量未见异常,肛诊查,宫口开大2.0cm,羊水清S-3.辅助检查:彩超示BPD:9.8cm,羊水平段3.5cm,胎盘分级Ⅲ级,血常规正常,产前检查肝功、肾功、病毒、传染病指标无异常.临床诊断:①1胎0产,孕38周,枕前位,临产;②头盆不称;③慢性胃炎.入院后经常规术前准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段剖宫产术,切开腹膜见腹腔内有乳白色似牛奶状液体均匀散在肠管及腹腔间隙,肠管充血,部分肠管表面见有膜状物覆盖.清除腹腔内白色液体共约300ml,取20ml送检,以两块大纱垫分别置于子宫两侧,常规切开子宫下段行下段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取出一成熟女性正常婴儿,1分钟Apgar′s评分10分,常规缝合子宫,取出大纱垫,观察30分钟,再次清除腹腔内白色液体约200ml.此时请外科医生上台会诊,术中探查腹腔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标本送检报告:外观乳白色液体,不凝固,镜下见许多脂肪球,比重1.020,pH 7.45,白细胞数3.1×10/L,以淋巴细胞为主,苏丹脂肪染色呈阳性反应.台上观察两小时,无明显液体出现,行腹腔引流,关腹,术毕.术后给予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术后前两天共引流出乳白色液体约30ml,第3天无明显液体流出,拔管.术后7天,母婴无不适.切口Ⅰ期愈合,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

    作者:孙万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挫伤的CT诊断

    目的:分析肺挫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的认识.方法:84例肺挫伤患者,均于伤后1~3小时内行螺旋CT检查,其中33例行CT复查(1~4次),51例行X线胸片复查.结果:肺挫伤大多数位于肺的表面,靠近或紧贴胸膜.轻度肺挫伤63例,重度肺挫伤21例.CT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4例,小点状影6例,斑片状影30例,小片状影5例,磨玻璃影18例,大片状或肺段影6例,广泛性云絮状影15例.结论:螺旋CT检查可快速、准确诊断肺挫伤,同时可检出合并伤,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孙留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应用紫杉醇药物化疗的观察及护理

    紫杉醇药物,是应用于临床的抗微血管抗癌药,常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乳腺癌和食管癌的二线治疗,将紫杉醇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现将化疗过程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爱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多结节甲状腺肿的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分析

    本研究着重探讨、分析多结节甲状腺肿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及鉴别诊断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凯;张元立;夏大玉;张闯伟;陈菊花;王建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产后管理体会48例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是指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小时;血肌酐≥106μmol/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科医生不能仅限于满足每例重症孕产妇的救治成功,更要关注母儿双方佳预后和生存期健康问题.

    作者:陈素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未成年人未婚先孕相关因素分析18例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未婚先孕相关因素.方法:对18例未成年人未婚先孕女孩进行饮食、性知识、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18例女孩,年龄12~15岁.其中12岁1例,13岁3例,14岁6例,15岁7例.饮食情况:18例女孩,有15例偏好吃肉,有的还喜欢吃肥肉,喜欢吃鸡、鸭等,并用化妆品,另外3例,荤素食物较为均匀,但常喝饮料.家庭情况:18例中离异2例,其中跟爸爸1例,跟妈妈1例,12例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跟随爷爷或奶奶,成为留守儿童,母亲去世1例,父亲去世1例,2例孩子的妈妈或爸爸在本地打工或忙生意,约1周~10天回家1次.在校情况:11例孩子晚上住校,6例走读,1例辍学.小学生1例,中学生9例,技校及职业中专学校7例.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18例未成年未婚先孕中了解性知识5例,不了解6例,稍微了解7例.看过黄色影片7例,看过黄色刊物、书籍、网络小说15例.结论:饮食、家庭因素、淫秽出版物、性知识缺乏等是导致未成年人未婚先孕的主要因素.

    作者:罗绍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前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观察两组负性情绪及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护理后降低值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41例,其中观察组13例,发生率28.26%;对照组28例,发生率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