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选良;韩春茂
大面积烧伤后机体组织分解、蛋白质丢失、能量消耗增加、代谢率升高可持续数周.当烧伤总面积超过60%时,代谢率可高达正常的两倍左右[1].因此,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临床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重要措施.肠内营养方便、经济、安全,是烧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首选途径,大面积烧伤患者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2].我科对28例重度烧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潘选良;韩春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CT检查提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7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脑内血肿21例,脑室出血9例,混合性出血18例).患者进一步行CTA检查.其中47例随后进行了DS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行急症脑室外引流术11例,脑内血肿清除术8例,动脉瘤栓塞术8例,动脉瘤夹闭术9例,保守治疗35例.结果 CTA检查提示动脉瘤28例,动静脉畸形(AVM)16例,烟雾病3例,CTA检查阴性24例.DSA检查提示动脉瘤23例,AVM 8例,烟雾病5例,脑膜动静脉痿2例,DSA阴性9例(其中1例CTA检查为动脉瘤).本组患者共死亡3例,重残6例.结论 CTA对于自发性脑内血肿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对于是否采取急症手术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更有价值.对于动脉瘤的诊断有帮助,但决定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行DSA检查.
作者:潘仁龙;夏鹰;蔡德群;严玉金;刘智强;何惟高;张斌;周家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为20%~30%[1].近年来,子宫的生理功能和机体器官的完整性受到更多的关注,使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日益增加,尤其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开始施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myomectomy.LM).但到目前为止,对LM的推广仍有争议.现收集我们两家医院妇产科近年来行LM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abdominalmyomectomy,AM)的92例患者作一对照,旨在探讨LM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玲燕;黄晓燕;吴炜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功能性便秘是由大便硬结、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1].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多是对症治疗,根据便秘的治疗原则,首先进行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补充足量膳食纤维.小麦纤维素颗粒(非比麸)是瑞典Recip AB公司研制的纯天然药物,是世界胃肠病学组织推荐防治便秘的首选药物.为了观察非比麸对成人功能性便秘的确切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30例成人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尤志富;范玉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合理有效的引流是外科控制感染、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我科自2004年3月以来,将滴水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技术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松永;应佑华;童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TEN、caspase-3、p7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73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caspase-3、p73的表达情况.结果 (1)PTEN和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29/73)和21.9%(16/73);p73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49.3%(36/73);(2)PTEN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增多、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P<0.05或0.01),青年组比中老年组低表达(P<0.05);(3)caspase-3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P<0.05或0.01);(4)p73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个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5)胃癌组织中PTEN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p73与PTEN、caspase-3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TEN、caspase-3、p7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均可作为判定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临床参考指标.
作者:程骏;韩少良;陈晓曦;姚建高;朱冠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电脑比色与视觉比色的相关性及其差异.方法 采用ShadeVision牙比色仪和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分别对120例健康志愿者上颌前牙漂白前及漂白后10d、20d、3个月及6个月进行比色.ShadeVision牙比色仪分别对牙冠切1/3、中1/3、龈1/3进行比色,并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比色结果相比较,统计两者间的异同比例,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整个牙冠比色的5个不同时期中,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3、0.739、0.682、0.705、0.730;相关系数高的是视觉比色与比色仪对整个牙冠和牙冠中1/3的比色,而低的是视觉比色与比色仪对牙冠龈1/3的比色.比色结果一致的比例为19.6%~34.0%,≤2个色阶差别的比例为51.5%~71.0%.≤1个色阶差别的比例为41.0%~58.4%;漂白前两种方法存在4个色阶差的比例为20.3%,而漂白后仅为0.4%~0.8%,一致性比例较漂白前有所提高.结论 电脑比色和视觉比色间既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合理选择,亦可结合使用.
作者:陈宏;黄建静;W zhang;S Lee;张秀华;J Kim;李一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临床上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melanoma,ARMM)比较少见[1],其恶性程度高,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均不敏感,治疗效果极不理想.现将我科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作一分析.
作者:袁世超;刘凡隆;林建江;徐加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青春期卵巢肿瘤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其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治疗等方面与成年人相比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并容易误诊、漏诊.能否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对于保留卵巢及生育功能、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33例青春期卵巢肿瘤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宋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循环血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9例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52例性别、年龄相当、具有同类基础疾病的非脓毒症ICU患者(对照组).抽取其静脉血测定PAPPA、前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BNP)、心脏肌钙蛋白I(cTnl)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等指标,比较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ll).并将PAPPA水平与PCT、BNP、cTnl、CK-MB水平及Apachell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脓毒症患者PAPPA、PCT、cTnl和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Apachel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PPA水平与BNP水平、Apache Ⅱ评分、PCT和cTnl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CK-MB无相关性(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液中PAPPA水平增高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APPA可望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心肌抑制和心功能不全的生化标志物.
作者:戴海文;张召才;严静;龚仕金;蔡国龙;虞意华;吴亮;胡才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是指癌灶大直径在4cm以上的黏膜内癌以及黏膜肌无破坏或黏膜肌轻度破坏的黏膜下癌.此型癌有在黏膜内或黏膜下层广泛扩延的倾向,且其病变面积的大小与浸润深度并不一定有平行关系,即病变面积很大,但侵及深度可能很浅.由于癌变组织面积较大,且病变与周围正常胃黏膜界限多不清楚.为术前明确诊断及手术切除范围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对明确诊断并行手术治疗和获得较长时间随访的29例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作一分析.
作者:刘文广;王坚;都丽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126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记录斑块数目,目测斑块的密度,测量病变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不同类型斑块的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 检出57例患者存在111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其中31例为多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钙化斑块79处,20处伴冠状动脉狭窄≥50%;软斑块13处,10处伴冠状动脉狭窄≥50%:混合斑块19处,15处伴冠状动脉狭窄≥50%.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伴冠状动脉狭窄≥50%的比例明显高于钙化斑块(均P<0.05).结论 16层CT能同时检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尤其是无狭窄的斑块.并发现冠心病患者常存在多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采用目测斑块密度的方法,16层CT还可以方便的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初步分类,发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以钙化斑块居多,但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也较常见,并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作者:杨斌;高炎;陈文辉;俞一歆;张郑炜;童国新;杨建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体倒置大隐静脉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首选术式之一.我科采用该术式治疗下肢ASO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子衡;郑祥韬;黄景勇;倪海真;焦元勇;虞冠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乳腺分叶状肿瘤旧名分叶状囊肉瘤,发病率比较低,国外文献报道其占所有乳腺肿瘤的比例<1%和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3%[1-3],国内尚未见有大样本报道.现对近年我院收治的2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姚敏亚;刘小焦;吕可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乳腺脂肪坏死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良性病变,但其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容易造成误诊、误治[1-2].随着乳腺穿刺活检、乳腺癌保乳手术及乳房成形术等医源性损伤的增多,以及胸部外伤如运动器械损伤和汽车安全带损伤的增加,使乳腺脂肪坏死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我院近年来收治乳腺脂肪坏死9例,均行乳腺钼钯X线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后病理检查证实,现就其钼钯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作一分析如下.
作者:吴玉林;黄抒佳;张燕;王增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是乳头溢液常见的病因,好发于乳头及乳晕区大导管内,钼靶X线导管造影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有效的检查方法[1].笔者搜集近三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6例,回顾性分析其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认识.
作者:张弦;赵晓君;杨月萍;严志汉;虞志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许多研究显示,重度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动态变化与伤情呈对应关系,并能反应患者的预后[1].笔者对重度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动态变化,观察其对患者血浆β-E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异丙酚的脑保护价值和可能机制.
作者:卜文良;潘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原发于海绵窦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2%,临床上以神经鞘瘤、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等良性肿瘤多见.由于海绵窦区域复杂且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切除海绵窦肿瘤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肿瘤全切除[1-2]常较为困难.近几年经眶颧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海绵窦肿瘤1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兵;陈书达;王天华;王卫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外伤性小肠破裂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小肠占据腹腔的大部分,分布广,所处位置相对较表浅,又缺乏骨骼的保护,因此,外伤性小肠破裂在腹部损伤中较为多见.一般预后良好,但临床上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也可导致病情恶化,应当引起外科医生的重视.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因腹部闭合伤所致小肠破裂(不包括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李潘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牵张成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时骨组织再生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选取25只成年健康家兔,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分别行一侧下颌骨缺损牵张成骨术,实验组在牵张第4、8天及固定期第1、3、5周,分别处死4只兔子,对照组在相应时间分别处死1只兔子,均取骨组织标本并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 牵张第4、8天实验组家兔牵张区均为纤维结缔组织,并存在成纤维细胞,骨基质周缘可见大量活跃增生的成骨细胞;固定期第1、3周牵张区两端可见大量新骨形成,但中间仍为纤维结缔组织,新形成的骨组织表面始终附着大量活跃增生的成骨细胞.成行或以复层排列;固定期5周,成骨细胞明显减少,并逐渐呈现出哈佛系统.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对照组截骨间隙处的成骨过程与一般的骨折愈合情况类似,以软骨化骨为主.结论 牵张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以膜内成骨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软骨化骨.
作者:赵翚;谢志坚;何剑锋;林坚;胡济安;倪凌晨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