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妇科异位妊娠、阑尾炎与腹部CT及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

高瑞筠;肖黎

关键词:妇科异位妊娠, 阑尾炎, 超声检查, 腹部CT, 病理
摘要:目的:基于腹部ct、病理检测的对照结果,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异位妊娠、阑尾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妇科异位妊娠、30例阑尾炎的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参照腹部ct的检测结果,分别分析各自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3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者27例,诊断符合率为90%(27/30),1例误诊为阑尾炎,2例未能诊断;30例阑尾炎诊断正确者25例,诊断符合率为83.3%(25/30),超声对于早期的单纯性阑尾炎诊断阳性率低,腹部ct可以发现超声检测阴性的阑尾炎,诊断妇科异位妊娠的准确性与超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高于超声(P<0.05)。结论超声检查是妇科急腹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对于女性右下腹痛患者,超声对鉴别诊断异位妊娠、阑尾炎的存在一定的局限,诊断需要结合腹部ct、其他方法共同协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痛经的中医治疗

    目的:探讨痛经的中医治疗。方法对痛经的中医治疗办法进行剖析。结论功能性痛经,经及时、有效治疗,容易痊愈;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然只要坚持辨证施治,也可取得较好的消减疼痛作用,甚至治愈。

    作者:韩丽;宋词;宋会官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经肛门扩大全层切除早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经肛门扩大全层切除早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经肛门扩大全层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5年。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远期疗效方面的不同。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位直肠癌应用经肛门扩大全层切除术治疗可以获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的生存率,并具有小创伤、快恢复等优越性,值得推广。

    作者:柴素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便秘的蒙医药治疗

    目的:了解便秘对机体的危害和蒙医病因、分型与临床疗效。方法首先依据蒙医基础理论查出便秘的病因,进行辨证分型,确定治疗方案,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便秘,结合病人的个人体质确定具体用药及疗程。结果蒙医分型治疗便秘疗效好,能改善机体整体功能。结论蒙医药治疗的远期效果好。

    作者:新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新护士培训选拔招聘的新模式

    本文通过探讨新护士培训招聘的新模式,进而得出结论:新护士通过选拔-培训-再选拔-招聘的新模式,是选拔适用性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毛崇秋;王玉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

    目的:简述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方法对心包积液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结论超声是诊断心包积液首选简单、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X线和心电图。并且是介入穿刺治疗、动态监测、判断预后的佳方法。

    作者:万莹;朱笑飞;王洪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慢性肾衰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血液透析(Hd)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进行治疗,比较治疗临床疗效、血生化指标及尿毒症并发症的改善。结果经两组治疗后,Hd和Hd/HP对清除小分子无差异,但Hd/HP清除中分子显著优于Hd(P<0.05),Hd/HP治疗后一些并发症明显改善。结论Hd/HP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Hd。

    作者:唐丽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温病清透治法古今探源

    温病学是一门理论性、临床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和医学家与温热病做斗争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具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很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所包含的理、法、方、药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和内科杂病做出了重要贡献。清热透邪法作为温病的治疗大法之一经过历史的沉淀,在临床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研习“清透法”的历史渊源对其临床应用加以概述。

    作者:金川;王乐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糜蛋白酶致严重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

    目的:重点探索临床上采用糜蛋白酶是否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判断患者病情,寻找对症治疗方法。方法2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采用糜蛋白酶,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诊断,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给予患者患者对症治疗,观察两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例患者接受糜蛋白酶后均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给予患者抗休克治疗后均痊愈,并且3天后即可出院。结论临床上使用糜蛋白酶时一定要谨慎,好采用雾化吸入,而且好要做过敏试验,防止全身严重反应。用药后需严密观察半个小时后,待患者无特殊情况后方可离开。

    作者:常麦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配合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3年7月114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的手术及护理配合过程。结果所有手术在医护的共同努力及配合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未增加穿刺孔,无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2.4±11.4)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1.8±0.4)d,术后住院时间(5.4±3.4)d。术后无切口感染、气胸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安全、微创、可行的,掌握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步骤、方法及配合,是保证护理质量、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柯丹纯;肖勇;吴正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30例的整体护理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整体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并且及时进行高压氧疗,可以有效减少后遗症,降低死亡率,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丽俐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为了使待产妇可以顺利地分娩,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待产妇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心理护理的方法。

    作者:谢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三腔二囊管的安置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特点,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顺利应用三腔二囊管。结论应用三腔二囊管是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法,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安全。其中护理是重要环节,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应当根据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特点,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使其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唐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张佩青教授治疗发热经验举隅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中医学从病因而论,临床上可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张佩青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基于对发热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运用辨证论治以及以方测证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治疗发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宫悦;张佩青;陈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存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胃癌作为我国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察觉后往往已经成了晚期,护理干预如果不及时的话对于胃癌患者手术后的存活将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手术患者日后的存活质量进行观察,以探索其影响。方法针对我院56例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随机抽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于护理干预组除了正常的护理之外,加强了护理干预工作,如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康复训练、合理调整患者饮食等多方面进行。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护理干预组在情绪焦虑方面比常规护理较低,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上强于常规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后的胃癌术后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由此可见,采用不同的疏导策略进行心理安慰,从而增强自身应激能力。综上所述,对于胃癌手术后的患者给予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质量。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医用空气消毒净化器的应用与维护

    医院病人繁多而且复杂,空气流通阻滞,是空气传播传染病的高危区,阻断或消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显得尤为重要,而空气消毒净化器正是阻断或消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比较行之有效的手段,医院有应用空气消毒净化器的必要性。

    作者:吉玲;赵传青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方法治疗的护理措施及其体会。方法分析40例患者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护理资料。结果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3.7d,无一例发生胰周感染及腹腔感染。结论非手术治疗基础之上配合一定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与其发生和预后的关系,为cnsl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2例cnsl患儿的临床表现、分型及预后。结果我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75例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12例,发生率16%。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18.97%),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例(6.2%)。10例all中4例为B-all,6例t-all,t-all合并cnsl发生率(31.5%)高于B-all(10.1%)。cnsl常伴随骨髓复发,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 cnsl是影响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其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儿童al治疗的关键之一。

    作者:郄丽萍;刘建平;侯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目的:对手术室中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找出防范措施,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方法分析手术室中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手术室中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次数有所减少,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证。结果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应当对手术室的护理加强管理,建立相关制度,杜绝和防范手术室安全隐患。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抗病毒药物对于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对于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给予带状疱疹患者局部或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结论抗病毒药物对于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明显,且可终生免疫。抗病毒药物带状疱疹也有显著效果但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无糖型)、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慎用。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消毒供应室实施零缺陷管理探讨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控制,在其管理中有必要引入“零缺陷”管理理念,探讨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追求和实现“零缺陷”质量目标,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诊疗、抢救工作的需要,让消毒供应室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毛举桂;钟灿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