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增敏治疗放疗后复发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连永华;杜娟;冯洋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宫颈癌, 顺铂增敏, 吉西他滨增敏
摘要: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增敏化疗,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们将收治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的患者104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58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1年生存率及急性毒副反应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2.6%,有效率(cr+Pr)为86.9%,腰骶疼痛缓解率75.0%、下肢疼痛缓解率82.4%、下肢水肿缓解率8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症治疗后均得以缓解。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增敏化疗效果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优质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并发症改善等预后情况,指导糖尿病的护理实践,探索有效护理模式。结果优质护理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糖控制、并发症改善、治愈率、心理焦虑情况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利于疾病治疗与恢复,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姣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析老年期大肠、肛管癌的临床诊疗

    目的:探究老年期大肠、肛管癌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病理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总结出治疗老年期大肠、肛管癌的对策。结论大肠、肛管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我国的老年期大肠肛管癌则占全年龄组大肠肛管癌的10%~20%。老年人肛肠癌因并发症多,各器官的老化,应激能力减弱等因素,使手术的危险性增加,应加强手术期的处理,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文岩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析气囊止血带在上肢佳充气压力

    目的:探讨气囊止血带在上肢佳充气时压力方法将血氧检测仪的感光探头夹在中指上,然后按该处的动脉压力在相加10%、20%、30%等依次作为止血带加压的气压力。用驱血带驱血后快速充气,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相加10%的充气压力其学氧饱和度测得在75%~95%,能见到比较规则的波形,相加20%的充气压力其血饱和度在6%~87%,有时没有出现血氧饱和度数字,能见到不规则的波形。相加30%的充气压力其血氧饱和度未测出,波形为一直线。结论经临床使用,上肢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时,根据术前测量的上肢血压,上肢压力高于收缩压4-6.7kpa,即为较合适的压力。

    作者:柳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宫腔病变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我院收诊的宫腔病变患者共58例,给予 Ge 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包括23例为宫腔内胎物残留,14例为子宫内膜增生,1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各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者52例,准确率是89.7%。结论为宫腔病变患者提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尽早确诊并治疗本病有重要意义,并且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政府在医保中的责任

    1 案例描述赵某家中因煤气泄漏发生大火,致两死一伤。患者赵某被消防员救出,由120救护车送入当地县医院,给予对症处理,因病情危重,急送至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以“重度烧伤、吸入性损伤”被收入院。患者全身多处烧伤,烧伤面积达55%,创面痛觉迟钝,部分创面见大小不一水疱,大部创面可见焦痂形成;患者咳黑色痰,声音嘶哑,诊断为吸入性损伤。入院后给予对症处理,患者安全度过休克期,后期多次行烧伤削痂术、清创植自体皮、皮瓣移植等手术,患者经治疗后创面大部愈合良好,左下肢可见2×3cm 大小骨外露。入院2月后,患者创面因细菌耐药开始破溃,经医护人员解释及患者当地政府相关领导协调,患者同意转至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出院时患者大部分创面已愈合,小部分创面破溃,左下肢仍可见2×3cm 大小骨外露。2011年12月10日患者再次至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要求行左下肢皮瓣移植术,经相关治疗后患者左下肢骨外露部愈合,但左下肢功能受损严重。

    作者:金涛;李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贲门癌的x线征象

    本文收集本院2011年以来 x 线诊断为贲门癌并经胃镜病理证实的45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易造成误诊的情况。

    作者:刘松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并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经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和分析,采取随机的方式来进行分组,将8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应用情况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除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同时还可提升手术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孙铮;孙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以咽峡炎为首发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患者男,45岁。咽部、扁桃体红肿疼痛半年。半年后阴囊部位出现丘疹,经检查 tPHa(+),rPr1:64(+).诊断为二期梅毒。因青霉素皮试阳性,予多西环素0.3g,静脉滴注,1次/1日,连续10天治疗后治愈。

    作者:池瑞兰;张翠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电解质在产程中改善胎儿宫内窘迫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解质在产程中改善胎儿宫内窘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7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解质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30min 胎心率和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结果观察组30min 胎心率恢复正常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1min apgar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 apgar 评分≥8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解质在产程中能够有效改善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陈丽;关鑫;范宏图;林海丽;齐月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大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大学5个专业1000名学生,大一大二各500名。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防治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均采取自填式问卷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合格率仅为24.8%,干预后分别为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不同,但90%以上的同学接受微信及课堂健康教育。结论大一新生是结核病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不同专业在知识获取的途径上略有不同,但微信是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工具,应以此为重点进行知识的普及。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镇疼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低浓度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8例产妇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剂量为100ml,浓度为0.1%,芬太尼剂量为2μg/ml;以同期接受38例产妇为对照组,给予0.2%罗哌卡因联合2μg/ml 芬太尼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情况。结果经过镇痛之后,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达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仅78.9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小,作用时间较长,并能明显促进运动阻滞分离,对分娩影响更少,联合芬太尼作用于无痛分娩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聂智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增敏治疗放疗后复发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增敏化疗,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们将收治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的患者104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58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1年生存率及急性毒副反应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2.6%,有效率(cr+Pr)为86.9%,腰骶疼痛缓解率75.0%、下肢疼痛缓解率82.4%、下肢水肿缓解率8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症治疗后均得以缓解。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增敏化疗效果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连永华;杜娟;冯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医疗及预防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措施。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调查显示大约有7%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反流症状,而15%的人每月至少出现一次。所以胃食管反流病是非常普遍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治疗方面注重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加以药物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中医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优质护理等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结果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作指导,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护理观念和施护原则。结论中医护理是一个很有研究的一门科学,有待于中医护士不断学习和探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7例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5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3.11±0.17)天,平均住院时间(5.34±1.88)天,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8.34±2.34)天,平均住院时间(11.33±3.05)天,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比率8.11%,对照组并发症比率3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切口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李绍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受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自我能力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改变的比较上,P 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用中取得显著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心理情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陈雪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基层医院55例药物不良反应汇总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避免或减少 adr 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上报的 adr 报告,依据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科室分布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全年上报共计55例,在年龄构成比中,发生 adr 以41-60岁为多,占49.09%;在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发生 adr 多,占70.91%;在药物种类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 adr 占首位,占32.73%,其次是抗菌药物,占27.27%。收集的报告均为一般 adr,无新的 adr 报告。adr 报告主要来自医师,其次为临床药师,护士位居第三。结论继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瑞霞;陈多湖;任晨晨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的不同病情开展孕期、院内、出院健康教育,进行饮食、胰岛素治疗等护理。结果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加强健康教育和相关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许云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微创、操作杆复位技术治疗内踝骨折伴软组织闭合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操作杆复位手术技术在治疗伴有软组织闭合损伤的内踝骨折的中优势。方法避开损伤软组织,取内踝前外侧长约1.2cm 纵行切口,暴露内踝远端骨折块及踝关节面,清除嵌入折端骨膜及筋膜组织,取一枚1.5mm克氏针,由前向后横穿骨块,直视下以克氏针为操作杆直接复位骨块,于内踝前丘、后丘处平行经皮柠入两枚4.0mm 中空螺钉固定骨折端。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均获得骨愈合,时间为2.6-5.1月。结论此技术将手术创伤尽量减小,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可直视直接复位骨折端达解剖复位,降低骨不连及伤口感染的概率。

    作者:束伟平;孔丹辉;王遥伟;王树金;吴树华;高炳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采取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采用针对性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8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无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在出血量(500±23.5) ml 以及住院天数(5.0±1.5)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出血量(900±35.0)ml 以及住院天数(8.5±1.2)d,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在治疗泌尿系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创伤小,康复时间短,疤痕少、住院时间短等显著微创优势,为患者减少了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季晓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