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逆因素的分析探讨

王亚新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可逆因素, 探讨
摘要:0 引言慢性肾衰竭(简称肾衰)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随着肾实质持续受损、肾小球滤过率(GFR)不断降低,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许多因素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加速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速率,发现和纠正这些因素每可延缓肾衰发展,提高生存率。本文就我院多年来住院病人300例慢性肾衰竭病人,对其可逆因素分析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高压泵一次性使用雾化器雾化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使用高压泵一次性使用雾化器雾化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心得进行总结。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接诊的4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接受高压泵一次性使用雾化器雾化治疗,临床医护人员结合患者个人病情,给予周到、细致的临床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病状积分、大呼气流量(Pef)以及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结果对比分析终发现,相较于雾化治疗前,患者哮喘病症积分明显下降,Pef 明显上升,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雾化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检测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高压泵一次性使用雾化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同时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提高预后质量,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于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旭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螺旋 CT 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 ct 对急腹症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经螺旋 ct 检查的急腹症患者106例。结果106例患者经螺旋 ct 检查充分显示病变,及其周围组织的改变。结论螺旋 ct 检查急腹症敏感、准确性高,可以明确病变部位,程度及其周围的情况,还可以明确脏器血管有无栓塞及脏器坏死,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螺旋 ct 作急腹症检查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袁忠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取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颈椎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淑红;韩杰;戚继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肝性水肿的形成机制及治疗措施

    目的:认识肝性水肿的形成机制,探讨肝性水肿的治疗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治疗经验。结论肝性水肿是心血管疾病之一,治疗肝性水肿除改善肝功能和控制原发疾病之外,可根据发病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限制钠盐和水摄入、利尿、腹腔穿剌、门-腔静脉吻合分流术等。

    作者:周秀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应用阿立哌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后果,探讨该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利培酮药物诊治,而实验组患者则接受阿立哌唑诊治,观察上述两组间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对相关指标进行χ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出现 P 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例数为47例,其治疗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为45例,治疗有效率为90%。比较两组间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间药物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为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而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8例,占该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16%。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脑气质性精神障碍,阿立哌唑的治疗效果与利培酮相当,但是比较利培酮而言,阿立哌唑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因此,该类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可以作为患者考虑的首选药物。

    作者:祝昂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刮痧法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运用

    刮痧疗法具有简、便、易、廉、疗效显著等优势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分析、归纳了刮痧疗法在社区临床上应用的病种,并分析了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刮痧疗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学生自主授课”在中高职衔接《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中高职课程构建体系下,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学生自主授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备课到授课,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导”。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等等,适合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教学中应用。

    作者:张振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益肾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使用益肾健脾化淤汤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0.9-2013.9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50例患者使用益肾健脾化瘀汤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50例患者使用包醛氧淀粉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肾功能恢复情况均比对照组更好,P <0.05。结论益肾健脾化瘀汤对于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方海娇;李庆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3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资料,并与同期单一血液透析治疗2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对照,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 scr、β2-MG、PtH、BUn 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scr、BUn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食欲、皮肤瘙痒、睡眠等症状明显好转,对照组治疗前后食欲、皮肤瘙痒、睡眠等症状略有改善,但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较好,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诊疗原则

    目的:分析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冠心病临床诊疗原则,为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诊疗原则。结果35例患者中高血压占37.14%,高血脂占20%,糖尿病占8.57%,肥胖占14.27%;长期吸烟占45.71%、酗酒占34.29%。结论冠心病不可变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史等;可变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等。为了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对冠心病进行科学防治,做到正确认识,规范治疗,合理干预,长期监测。

    作者:刘燕;牛春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宫腔病变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我院收诊的宫腔病变患者共58例,给予 Ge 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包括23例为宫腔内胎物残留,14例为子宫内膜增生,1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各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者52例,准确率是89.7%。结论为宫腔病变患者提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尽早确诊并治疗本病有重要意义,并且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一般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成人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6KPa(95mmHg)为高血压。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乏力等。严重时出现烦躁、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确诊为高血压病就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高血压病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如压抑、敌意、攻击性或依赖性矛盾性格,心情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少数病人甚至会出现兴奋、躁动、忧郁、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家庭成员要充分认识此症的特征,除了积极帮助就医诊治外,还要体贴照顾,减少其精神上和工作上的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紧张的工作和压抑的心理往往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注意保持室内的安静及清洁,减少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也可通过解释、说服、鼓励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和压抑心理。

    作者:李东雪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三仁汤的临证应用浅谈

    三仁汤来源于《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温病条辨》明确地记载了三仁汤的主治与证候: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作者:郭晓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脱水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8mg 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5天。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患者治疗后15天、30天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的差别。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总体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死亡率,安全性好。

    作者:魏博;王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a 组采用免疫胶体金定量测定12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与 B 组12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结果 a 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B 组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中阳性率42.62%,B 组无一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宗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的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它对维持周围和中枢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分化及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类多发生在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以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ft)为主要病理改变。近年研究发现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及其受体 trkB 水平的下降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密切相关,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婷婷;新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微创、操作杆复位技术治疗内踝骨折伴软组织闭合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操作杆复位手术技术在治疗伴有软组织闭合损伤的内踝骨折的中优势。方法避开损伤软组织,取内踝前外侧长约1.2cm 纵行切口,暴露内踝远端骨折块及踝关节面,清除嵌入折端骨膜及筋膜组织,取一枚1.5mm克氏针,由前向后横穿骨块,直视下以克氏针为操作杆直接复位骨块,于内踝前丘、后丘处平行经皮柠入两枚4.0mm 中空螺钉固定骨折端。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均获得骨愈合,时间为2.6-5.1月。结论此技术将手术创伤尽量减小,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可直视直接复位骨折端达解剖复位,降低骨不连及伤口感染的概率。

    作者:束伟平;孔丹辉;王遥伟;王树金;吴树华;高炳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肺胀的中医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肺胀的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方法对肺胀患者进行诊断,就肺胀的主要类型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阳虚水泛做针对性分析。结论肺胀是慢性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理和症候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作者:刘兴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医院财务管理与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的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医院全球性竟争进程的加快,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加深,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服务的产业化,医疗需求的个性化,多变化,医疗市场日趋风起云涌,大医院低成本扩张,企业医院主辅分离,军队医院举棋不定,区级医院苦苦挣扎,个人诊所鱼目混珠,民营医院咄咄逼人。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更新财务管理理念,以成本管理为主线,优化各管理系统,并积极引入战略成本管理,这已经是大势所趋。

    作者:陈春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肝内胆管结石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结石的存在,容易继发感染,使病情反复发作,病人长期受疾病折磨,常常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等消极不良情绪,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做好结石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可以消除、转移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肝内胆管结石症患者共50例,男16例,女34例随机分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和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每组25人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与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有显著的差异,并且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较低。结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症病人的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黄清秀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