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杨爱忠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的住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的治疗中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来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感染病情的程度。结果根据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远远要低,观察组患者感染病情的程度要轻,表明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具有积极的意义,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强迫症病人认知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强迫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缺陷与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关系。通过对强迫症病人认知功能的评估进一步了解该病的神经解剖特点。方法30例病人及正常对照组人群采用神经心理测试及事件相关电位进行评估。结果强迫症病人在视觉空间认知方面存在缺陷尤其在慢性病例更明显。病人在对相关刺激的发起和转换、集中注意均存在障碍。对相关刺激的选择性注意也延迟。结论强迫症病人认知功能的缺损方面有一定特征性。这体现了该病的皮质-纹状体-丘脑通路异常。因此强迫症从临床到病生学都是一种多元化的疾病。

    作者:程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附28例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对28例甲亢患者(甲亢组)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测定甲亢组及3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糖、胰岛素值,并计算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2组的上述指标。结果甲亢组糖耐量正常4例,糖耐量减低14例,糖尿病10例。甲亢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甲亢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甲亢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甲亢患者大部分存在糖代谢异常,对胰岛素敏感性较低,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

    作者:倪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超薄瓷贴面与传统树脂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超薄瓷贴面与传统树脂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氟斑牙、四环素牙导致牙体间隙扩大或缺损患者76例(136颗前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6-24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齿存留率及患者满意度,并应用牙齿的着色、折断或脱落、颜色匹配、边缘密合度、牙龈健康、修复体完整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牙齿敏感度、牙龈健康、边缘着色以及颜色匹配有效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边缘密合度以及修复体完整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磨损,着色、牙龈反应和牙髓反应,仅1例因操作粘合剂调和不当,复合粘连过程中操作失误出现脱落。结论采用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边缘密合度以及修复体完整度明显优于传统树脂贴面,牙龈反应、牙髓反应和脱落。

    作者:唐雪梅;徐晗鑫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并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效果评价

    目的: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并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住院病人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34例和在护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的观察组52例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的方法后发作及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对预防发作及预后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探析临床实习带教中的问题及措施

    0 引言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所教学医院,医院每年担负着来自省内医学院校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及临床实习任务。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带教经验,针对影响实习生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郭玉凤;田宝玲;崔春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ida)和地中海贫血(tHa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正常组40例,ida 组50例,tHal 组50例,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常规。结果ida 组和 tHal 组的 rBc、rBc/HB、McV、McH、McHc、rdW 均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da组与 tHal 组的 rBc、HB、rdW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检测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地中贫血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而且简便、快速、价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云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乳房按摩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乳房按摩预防产后发生乳汁淤积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4至8月期间足月分娩400例产妇,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均实行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及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加用热敷及乳房按摩,对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量、乳汁淤积情况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天发生乳汁淤积情况比对照组少,效果理想。结论乳房按摩可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的发生,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苏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浅谈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引起产妇产后出现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指导如何为产后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方法收集4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分析得出引起疾病的因素包括遗产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内分泌因素、社会因素等,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有助于改善与避免产妇抑郁症的出现,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呼吸内科收住的4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以上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本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应用价值。结果400例患者中有36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为90.0%,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360例患者中,完全治愈的患者有140例,比例为38.89%,好转的患者有201例,比例为55.78%,未治愈的有23例,比例为6.32%。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0例,发生率为5.58%。以上使用抗生素的360,例患者,共使用11个品种。用药选择为,一联用药173例,占44.30%;二联用药160例,占40.94%;三联用药48例,占12.4%;四联用药13例,占3.46%。结论抗菌药物在我院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侯玉辉;赵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重视疏肝解郁法在治疗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中的应用

    0 引言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因素密切关系的躯体疾病,它是由情绪影响和人格因素所引起的心身疾患。由于消化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着特殊密切的神经解剖关系,其心身疾病发病率居于心身疾病的首位。中医学对心身疾病的研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属中医“郁症”范畴,多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等七情所伤,导致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我们认为七情因素所致消化系统心身疾病中,“肝郁”应为发病的核心因素,中医学认为“郁证未有不伤肝者”,因此本病的治疗多用疏肝解郁法。本文对疏肝解郁法在治疗消化系统心身疾病中的中医机理和现代医学机理分别作一浅探。

    作者:徐道君;刘舒音;张景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螺旋 CT 在前颅底沟通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对前颅底沟通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我院影像科接诊的24例前颅底沟通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 ct 检查根据肿瘤沟通途径诊断为颅-鼻沟通瘤15例,颅-鼻-眶沟通瘤6例,颅-鼻-眶 -口腔沟通瘤3例。根据肿瘤主体的部位、沟通途径、范围及比邻关系分为颅源型沟通瘤16例,鼻源型沟通瘤6例及眶源型沟通瘤2例。ct 表现为肿瘤组织呈等或略高密度,边界清楚,有分叶。病灶内有囊变或斑点状钙化。肿瘤大直径达10cm,增强扫描肿瘤强化明显,囊变区无强化。脑干、中线结构移位。相邻结构骨质有破坏。结论螺旋 ct 对前颅底沟通瘤的有较高诊断价值,螺旋 ct 的 MPr 图像可以清楚显示肿瘤主体的部位、沟通途径、范围及比邻关系,为临床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张喜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舒缓音乐对患儿静脉输液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舒缓性音乐对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液患儿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操作)和观察组(n=50,常规操作基础上播放舒缓音乐)。观察两组患儿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静脉穿刺前后1min 心率、疼痛表情持续时间、穿刺结束后1min 内哭闹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静脉输液中播放舒缓音乐干预可有效减轻患儿的紧张与疼痛,并且可提高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作者:汪如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毒蕈中毒11例临床治疗与护理

    毒蕈又称毒蘑菇,俗称野生蕈。农村地区自采新鲜野生蕈食用者较普遍。食用毒蕈可导致中毒,严重者可致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1]。现对我院于2013年8月31日收治因食用蘑菇汤而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的11例患者(后诊断为毒蕈中毒)的救治过程,进行报告。

    作者:宋芳芳;张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普遍应用,关节材料和手术技术不断提升,同时人们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手术适应证也不断放宽,高龄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也越来越多,这无疑给手术和护理带来高风险。我科2年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通过对高龄老年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有效地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林;纪小方;贾晓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新型口服抗凝剂可降低房颤患者心腔内血栓的患病率

    该研究分析了643例有非瓣膜性房颤病史的患者,这些患者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内血栓的患病率,以便比较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与维生素 K 拮抗剂治疗时的效果。研究发现,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相比,应用苯丙香豆素的患者心腔内血栓患病率更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药物针灸拔罐相结合对肩周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对肩周炎患者实施药物针灸结合拔罐疗法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肩周炎患者共11例,给予针灸、拔罐与我院自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1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包括8例痊愈,3例好转,一般需治疗1个疗程,长治疗2个疗程,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为肩周炎患者实施中药针灸配合拔罐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普及意义。

    作者:崔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曲靖市麒麟区美沙酮门诊受治人员入组后高危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入组后高危行为影响因素,为更高效的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法选取曲靖市麒麟区美沙酮门诊所有入组服药的受治人员为调查对象,本调查为横断面研究,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 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入组后高危性行为影响因素为入组前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情况,是否接受过性病知识培训;入组后高危注射行为影响因素为是否认知共用针具是 HiV 传播途径,第一次使用毒品年龄。结论继续加强美沙酮门诊受治人员使用安全套,使用清洁针具防治艾滋病传播的意识,避免高危性行为,高危注射行为的发生。

    作者:邓会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腹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56例

    目的:观察腹针配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腹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56例,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愈45例,占80.36%;好转11例,占19.64%;总有效率100%。结论说明腹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陈丽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脾胃型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作者:张劲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优质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介入放射科住院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明显比观察组低,护理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效果显著,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鲍婉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