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和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结论根据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特点,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杰艳;杜艳;杜金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在 i 临床护理工作中,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人才和好的规章制度就会使护理作变的杂乱不堪,既影响了护理的效果,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所以对于护理管理作的管理不仅关系到了患者的健康,也直接影响了医生的治疗工作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完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Diabetes Obes Metab 杂志提前在线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探讨了肠促胰岛素类降血糖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该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涉及超过130万例患者,其中有5195例患者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研究者发现,肠促胰岛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比值比为1.03,提示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肠促胰岛素类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瑞典隆德大学临床代谢病研究所 Bo Ahrén 教授对此进行了点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下腹部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48例老年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9.6%(43/48),患者麻醉过程中血压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存在轻微变化,心率基本稳定。患者经过针对性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老年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医师需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世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微泵输注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对循环系统、应激反应与呼吸系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在硬膜外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人,随机平均分为持续输注组和间断输注组,给患者静脉滴注咪唑安定和杜冷丁,浓度分别为0.05~0.07 mg/kg 和1 mg/kg,持续输注组患者采用微泵持续输入,速度保持在每小时0.03~0.01 mg/kg,间断输注组以初始剂量的1/3~1/2间断性的输入,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性能参数。结果微泵持续结用药的麻醉效果更好,用药后的清醒时间较短,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由于另一组。结论通过微泵输注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效果和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好,使患者保持比较稳定的麻醉状态。
作者:刘金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从而使动脉压差增大,常表现为“高压高、低压低”现象,医生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以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劲秋;张英;史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心律失常病例共48例,按简单抽签法分组,将24例实施心电图监护、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等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增加美托洛尔服用的2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评估2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5.8%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明显(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值恢复效果更理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为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显著效果,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陈君华;沈湘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本文就肛瘘的病因、病理,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表现及高频线阵超声、腔内超声显像、内镜超声、超声造影、三维超声等超声诊断高位复杂性肛瘘近些年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简单总结,旨在与同行共同学习提高。
作者:周瑞莉;常剑锐;乔羽;万兴霞;王玉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西医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的方法。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本身无须处理,治疗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结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及时去除诱发因素,此外,在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往往因效果不佳而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为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无心脏起搏条件的应急情况。因此,对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者,应及早给予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作者:王月;徐京育;兰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给予整体化、系统化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后,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和总得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王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继发胆管结石的预防措施与技术要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手术的病例1000余例,术后发生8例继发胆管结石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4例在 lc 术后近期出现梗阻性黄疸,其中2例在术后3d 还同时出现胆漏;1例近期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急性胆管炎症状,终均经过行 MrcP 检查而确诊为胆管结石。4例出现胆漏的患者均于术后3 d 急诊行“剖腹探查,胆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术中见引起胆漏的原因是由于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梗阻,使胆道内压力升高,致钛夹结扎的胆囊管断端漏胆。结论 lc 继发胆管结石重在预防,预防的关键是术前必须认真做好相关的辅助检查及病情的评估;术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操作原则。术中做好胆囊管结石的处理,也是预防 lc 继发胆管结石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
作者:赵宏升;杨保强;王有凯;李云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简述急性风湿热患者的临床诊疗精要。方法根据病例,结合临床实际,查阅资料对急性风湿热的患者进行诊疗。结论急性风湿热缺乏对诊断有决定意义的实验室材料,掌握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排除一些其他病种是诊断关键。风湿热期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应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作者:陈丽丽;徐广枫;白儒琳;肖发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肺脓肿病理常识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和护理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肺脓肿的护理要有针对性,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征表现,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确保诊疗效果。
作者:吴立杰;李晓凤;吴立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的一种综合征,心衰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心悸、水肿等。针对于水肿的治疗为心衰的重要治疗大法。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诊疗效果。不论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利水利尿都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故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和中医临床证候观察总结中医治疗心衰的利水三法。
作者:祖德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推拿手法的原理及临床运用,推拿是祖国医学之祖,经络学是中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穴位,穴位来源于推拿。推拿手法的临床运用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作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所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治愈出院返所的3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病情给予院外保健指导,每3个月随访一次,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日常保健效果。结果通过对已痊愈患者进行日常保健护理指导前后比较,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保健指导后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9%,采用保健指导前的总有效率仅为72.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保健护理能够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缓解病情,有效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及时控制病情。
作者:丛学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周围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按发作时血清钾的含量的变化可分为低钾型、正钾型和高钾型三种[1]。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指发病机理至今不明了和具有遗传倾向者。继发性则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钾改变而致病者。周期性瘫痪通常是指前者。现将我院近几年以来收治68例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杨劲晔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为避免交叉感染,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清洗消毒与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法分析了影响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效果的原因。结果选择正确的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方法。结论严格执行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技术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
作者:肖云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肠肿瘤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01月至2014年06月,高龄患者(≥80岁)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治疗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高龄患者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术前充分准备、熟练规范的手术操作、全面综合的术后处理等,高龄患者胃肠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黄楚忠;郝永钟;谢健;方忠荣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