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对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

郑晓青;赵红艳

关键词:重症监护, 中风, 早期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对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监护收治的中风患者88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改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中风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使患者并发症降低,致残率降低,大限度的回归于社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内科收治的患者140例进行讨论分析,针对此组患者调查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此组患者在入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问卷调查,6个月后再次进行随访调查,比较患者在宣教后的慢性病控制率以及行为改变。结果患者的慢性病控制率及行为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入院时,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住院期间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丰富患者的疾病预防及保健知识,能够从行为方面的改变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体会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种植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被子宫肌纤维及瘢痕组织所完全包绕,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的延误可能导致发生子宫破裂、致命的阴道大流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从诸多方面做出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鲁奇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胁痛中医的分证论治及治疗原则

    目的探讨胁痛中医的治疗原则和辨证治疗措施。方法在对胁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总结治疗经验。结论病史的采集都可以通过望、问、闻、触、叩、听等来收集,但主要通过望、触、叩等来采集,临床医生应注意询问病史结合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了解疼痛的部位、程度、缓急、时间、起病方式、诱发因素、疼痛与体位的关系、既往病史及伴随症状等。

    作者:房莹莹;宋彩红;潘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酸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为使患者选择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积极控制疾病,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及防止并发症发生,必须重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日趋延长,老年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就越来越多[1]。护理人员进行专门细致的护理,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2]。单靠药物难以达到全面有效地控制血糖,而饮食控制在治疗手段中居于首位。为了使老年糖尿病患者得到正确合理的饮食,我科对4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钱绍媛;马玲;李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期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救治当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早期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7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0例危重患者中,有58例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其成功率达到了83%;有12例患者在第二次插管中获得成功,插管的时间小于5分钟。经过早期气管插管之后救治的患者,均得以存活,并且已经安全转到相关专科中继续治疗。结论救治危重患者时,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气管插管,对确保下一步的心肺脑复苏,提升危重患者救治成功概率,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邱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盆腔内生殖器官的超声图像

    目的对盆腔内生殖器官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方法超声检查盆腔疾患,首先须作检查前准备,即适当充盈膀胱,以便通过声窗观察盆腔脏器。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妇科临床晚于产科。近年来,灰阶与实时技术的出现,使超声图像质量提高,更主要是发现充盈膀胱是个良好的声窗,其透声性能良好,可以看清盆腔脏器。目前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时期的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探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形势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又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并积极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成为基层计生工作者比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张应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措施。方法对子宫内膜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效果。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佳莲;满玉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眼眶爆裂性骨折1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病情、治疗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008至2012年18例爆裂性眼眶骨折病情、治疗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没有出现明显复视或眼球转动受限的早期眶壁骨折6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牵拉或活动眼球、功能锻炼。对肌肉嵌顿于骨折缝隙者或已经出现眼球明显凹陷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复视、眼球运动、眼球内陷等情况。结果早期牵拉或活动眼球、功能锻炼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眼眶骨折患者复视或眼球转动受限。对12例眼外肌嵌顿于骨折缝隙者或已经出现眼球明显凹陷者进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将嵌入骨折缝隙的眼外肌及眶内容物复位,植人钛板或Medpor骨片遮盖骨折缺损区。术后眼球运动改善,眼球内陷改善,复视基本消失。结论早期牵拉或活动眼球功能锻炼能很大程度缓解眼眶骨折患者出现复视或眼球转动受限。手术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眼外肌嵌顿于骨折缝隙者或已经出现眼球明显凹陷者的首先方法。术中充分松解嵌顿的眼外肌及防止术后再粘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疗效与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填充物相关。

    作者:符晓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住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宇彤;胥广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耳穴压贴法缓解肺胀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压贴法在肺胀治疗过程中对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肺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比较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法在缓解肺胀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佳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临床经验点滴谈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中医中药在增强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延缓糖尿病患者的衰老,防治糖尿病各种常见并发症方面发挥着西医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罗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施加人性化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比较其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温晓宁;丛爱霞;王洪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幼儿眼健康检查的意义和方法

    据调查数据表明,在我国造成幼儿视力残疾的眼病中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占47.95%,屈光不正、弱视占17.95%,角膜病占10.26%,视神经疾病占6.92%,先天性白内障占3.08%,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眼外伤占10.26%,其他占3.58%。根据以上数据说明,在基层医院或保健所开展幼儿眼健康检查应走向程序化、正规化。从初生即开始对幼儿进行视力评估,并按年龄阶段进行跟踪检查,为每一个幼儿建立眼健康档案。因为幼儿不能表述或表述不完全,一些眼病往往被忽略,错过了治疗时机。有些眼病如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不仅仅是提高视力,为视功能的建立也将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应加强每一个小儿眼科医生的责任感,不要因为小儿的哭闹,不配合放弃检查。同时,也要加强每一位家长的眼健康教育,提高对小儿眼病的认知度。给孩子健康的眼睛,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造就孩子一生的幸福。所以,对幼儿眼健康检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作者:孔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疆民营医院现状与经营方式的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民营医院成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1]。近几年以来,民营医院的发展非常迅速,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服务内涵由单一转向多元化[2]。从民营医院的现状来看,已经显示出了一种蓬勃发展的局面,绝大部分医院办出了一定的特色[3]。目前我国的民营医疗机构主要由医院、诊所、卫生所、门诊部等组成[4]。根据其经营主体和投资的不同,民营医院可分为私营医院、合资医院、个体医院[5]。但是多年来,全国民营医院尤其是新疆的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显现出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

    作者:热孜万古丽·买买提;姚华;姜小明;欧阳静;李英;杨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年青妊娠合并II型糖尿病患者的108例早期临床发病特点

    目的对年青妊娠合并II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临床发病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08例正常年青孕妇为对照组,另外选择108例年青妊娠合并II型糖尿病孕妇为试验组。对两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FBG)以及血清锌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计算。结果两组各个时点的血糖值得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试验组的血锌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青妊娠合并II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非常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锌缺乏现象,对患者进行适当锌补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进而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琴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在社区管理中的防控效果分析

    传染病的社区防控,属于社区管理的一个部分;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可以保障社区的安定团结,保障社区的健康发展;都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及时有效的实施各种防控措施,普及相关知识,做好应急处理,均有赖于到位的社区管理进行协调、调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我们社区工作者应注重学习,吸取先进的社区管理经验,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为社区居民更好的服务。

    作者:王雅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在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中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观察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疤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4例;对照组:给患者使用依沙吖啶注射羊膜腔内;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结果两组患者宫缩的发动时间以及宫缩发动到胎儿娩出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时的出血量(使用卫生纸称重法收集阴道出血量),胎盘和胎膜残留情况以及产道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终止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的回顾与分析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抽取该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5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发挥药学人员的专业特长,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秦德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治疗加药物在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1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106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项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康复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晓杰;杨丽光;吴丽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