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的治疗进展

桑吉

关键词:手足口病, 小儿, 治疗, 进展
摘要:手足口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及手足皮肤、口腔黏膜、臀部出现水痘样疱疹。本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疾病,柯萨奇病毒A16型(Cox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常见的两种病原体,易感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2009年山东菏泽地区曾经大范围出现手足口病疫情,疫情严重时,山东大学齐鲁儿童院住院患儿达到180多例。因抗病毒药物在24~48小时内使用佳,很多患儿被确诊为手足口病时,已错过佳治疗时期,病毒侵犯心、脑、肾等人体比较重要的器官,患儿并发心肌炎、肺水肿、病毒性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弛张性麻痹等。虽然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多数情况下是对症治疗,但对早期治疗和联合用药对并发症还是很有效的。现将手足口病的治疗进展概述如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引产、催产的临床方法及适应症

    目的讨论引产、催产的方法及适应症。方法在对妊娠者进行引产、催产的过程中注重总结其具体方法,并对相关措施进行讨论、研究。结论随着现代围生医学的发展,对于正常妊娠晚期引产的指征有所放宽,明确孕龄已达预产期,通过产前检查及B超等辅助检查,证实胎儿已成熟,即可引产。如果宫内环境不宜于胎儿发育或孕妇不宜继续妊娠,则更是引产的指征。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AFP方案化疗联合八珍汤辅助治疗食管癌疗效分析

    对136例食管癌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予以治疗,通过对疗效进行比较,得此结论:AFP方案化疗联合八珍汤治疗食管癌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新芳;刘俊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褥期健康指导

    产褥期是产妇分勉后处于身心恢复阶段的一个重要时期,产褥期内母体各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变化很大,尤其是子宫和乳房的变化易导致感染及并发其他并发症,给产妇的身体与心理上带来不良的影响。加强产褥期的健康护理与指导,对产妇的健康恢复与婴儿的健康有积极作用,也能够显著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探讨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和心理护理措施,并对健康指导策略进行分析。

    作者:侍雪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23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给予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和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症状,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干预后,终救治成功的患者21例,其中2例新生儿救治无效临床死亡。结论对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实施重症监护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钱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诊治进展

    目的探究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总结治疗经验。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并存疾病、认知状态、预期寿命、患者意愿,评估获益、风险确定治疗策略。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临床经验点滴谈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中医中药在增强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延缓糖尿病患者的衰老,防治糖尿病各种常见并发症方面发挥着西医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罗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肺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11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56例患儿针对其病因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将两组患儿疗效做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疗效、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缓解肺炎患儿的病情,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盆腔内生殖器官的超声图像

    目的对盆腔内生殖器官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方法超声检查盆腔疾患,首先须作检查前准备,即适当充盈膀胱,以便通过声窗观察盆腔脏器。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妇科临床晚于产科。近年来,灰阶与实时技术的出现,使超声图像质量提高,更主要是发现充盈膀胱是个良好的声窗,其透声性能良好,可以看清盆腔脏器。目前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与经验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提高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效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口腔科门诊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操作,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献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分析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规律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此次收治的184例患者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之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并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多,占58.7%。此外,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结论在临床上,给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同时要严格遵医嘱,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同时要正确地选择药物服用途径,保障用药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和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学萍;韩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5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52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都进行积极的病因治疗、控制钠盐摄入、利尿、扩血管等减轻心脏负荷措施。个体化治疗患者的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瓣膜性、糖尿病性)心脏病和各种(如肥厚型、扩张型、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结果按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1例,Ⅱ级14例,Ⅲ级7例。经过积极对症的治疗,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DHF临床特点是心脏大小无异常,但心肌肥厚,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及左室舒张期充盈减少,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有效延缓或阻止心室重塑,很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树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肌酶增高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增高在判断缺氧程度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窒息的新生儿62例在入院的24h内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与HIE患病率及轻重程度比较。结果心酶谱活性的变化和新生儿窒息程度有正相关关系,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即心肌酶(CK-MB)明显升高的情况下,HIE患病率越高程度越重。结论心肌酶对判断缺氧程度、判断病情、治疗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姚志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骨伤科混合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骨伤科混合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96例骨折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骨伤科混合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占36.5%)、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占21.9%);与单一菌种感染茵株耐药性相比,混合感染组合菌株耐药性明显升高。结论骨伤科易发生混合感染,且多重耐药和不对称耐药现象较为严重;故应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有针对性的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增加而延长带菌状态。

    作者:姜永广;刘文良;王子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前瞻性观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

    目的前瞻性观察用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的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87例患脑卒中偏瘫后出现的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治愈25例,显效2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77%;有3例治疗后肩痛加重,发生率为3%。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现的肩关节半脱位,用康复治疗能明显减轻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但应注意过度训练会导致肩痛加重,治疗中应加以预防。

    作者:潘卫萍;黄捷;梁锋;黄恒炯;雷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继发性癫痫患者40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血管疾病引发的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418例脑血管疾病继发癫痫的住院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发病特点。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年龄多在30至75岁之间;发生继发性癫痫的病灶位置在脑叶的机率高于其他位置。且脑出血引发继发性癫痫的概率高于脑梗死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继发性癫痫。结论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表现不同,与脑卒中的部位、发作时间等有关,临床治疗方案要根据其发病的类型不同而不同;脑血管疾病中脑出血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的概率高,病灶主要位于脑叶位置,以单纯性位置发作为主。

    作者:何洪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特点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内分泌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治疗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126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且并发症多而严重。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不但具有普通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还伴有其它老年病的临床特征,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作者:付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致剧烈头痛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以及致剧烈头痛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为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而导致发生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结果在对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头痛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或消失,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普春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变化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及相关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监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样本脉压差存在较大差异,经治疗改善后脉压差多减小,血脂指标也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如脉压差增高幅度较大,提示冠心病存在的可能,建议临床常规予以相关检查,及时干预。

    作者:喻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蒙、汉族高血压患者相关因素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蒙、汉族高血压患者食肉量、钠盐饮食含量、高血压知晓情况、服药情况、血压达标率、体重指数、血脂指标之间差别与高血压相关因素大对比。方法本研究以问卷,体检和实验室检测为主:①问卷:调查患者平均每日食肉量、钠盐饮食含量、高血压知晓情况;②医院患者的服药情况、血压达标率;③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身高,体重腹围;④实验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结果蒙族高血压患者食肉量明显高于汉族患者,钠盐摄入含量明显高于汉族患者,体重明显高于汉族患者,血脂含量明显高于汉族患者;汉族患者对于高血压的了解情况明显高于蒙族高血压患者,汉族患者服药情况好于蒙族高血压患者,服药比蒙族高血压患者规律,治疗后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蒙族高血压患者。结论该调查展示了蒙、汉饮食差异以及对待疾病的态度,提供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理论数据。

    作者:纪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部平片与螺旋CT对急性胃肠穿孔的不同诊断价值

    胃肠道穿孔是常见的急腹症,往往继发于胃肠道溃疡创伤性破裂,炎症及肿瘤。临床起病骤然,持续性上腹剧痛。腹部平片是诊断急性胃肠穿孔的首选检查方法。影像为膈下游离气腹;其次是螺旋CT,主要对网膜囊包裹的气体显示不佳,腹部平片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现据我院搜集2009至2012年56例急性胃肠穿孔患者,其中腹部平片明确诊断41例,螺旋CT诊断15例,以探讨腹部平片;螺旋CT在诊断急性胃肠道穿孔中的不同价值。

    作者:张金英;孟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