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萍;韩勇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77例患者脊髓功能较手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无明显改善,2例瘫痪。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要积极评估患者整体状况,依据损伤情况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争取早期手术,以及早恢复患者脊髓功能,增强术后效果。
作者:李绪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癫痫病人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要长期服用苯妥英钠来治疗癫痫,但是长期服用此药会对全麻手术中肌肉松弛药产生影响。本文对应用剂量递增法检测全麻时癫痫患者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罗库溴铵ED95剂量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抽取该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5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发挥药学人员的专业特长,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秦德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对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监护收治的中风患者88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改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中风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使患者并发症降低,致残率降低,大限度的回归于社会。
作者:郑晓青;赵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心理与健康。本文对125例患者用灭滴灵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乌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及对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1次/8h,鼻饲大黄,根据病情酌情调整大黄剂量;对照组50例,按常规给予西沙必利等胃肠动力药。治疗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 MODS发病率以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MODS病死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MODS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并能有效降低休克后MO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红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胃内的PH值为6.4±0.5,对照组患者胃内的PH值为5.5±0.5。结论药物半托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占杰;白素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急诊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死亡率高,病因复杂。CAP的诊断及治疗一直为急诊科医师重视。本文结合共识对近年来CAP的诊疗新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李淑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骆驼蓬又名骆驼蒿、苦苦菜、臭草、臭牡丹,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全草,主要活性成份为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去甲氧基骆驼蓬碱等。骆驼蓬生物碱具有抗肿瘤相关作用。本文对其药用作用进行系统总结,并为骆驼蓬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作者:金杨君;王晓东;蒋望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优势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9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腹腔镜临床治疗过程。结果94例手术中,内膜异位囊肿剥除93例,1例中转开腹,美兰通液术24例,输卵管造口术14例。术后随访24例不孕症患者受孕15例,受孕率62.5%;5例确认术后复发,复发率为5.3%。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盆腔视野清晰、可松解盆腔粘连增加不孕症患者受孕率,应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急性乙醇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和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5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急救等治疗措施。结果50例患者在1天内痊愈出院,3例在住院2天出院,1例患者因并发急性单纯性胰腺炎住院7天后出院。结论对急性乙醇中毒及时、正确的诊断,给予针对性的抢救治疗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秋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药由于成分复杂,因而常常是一药多效,但中医治病往往又不是利用药材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需要通过炮制对药物原有的性能予以取舍,权衡损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力求符合疾病的实际治疗要求。因此合理的炮制工艺,恰当的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炮制不依法者屡见不鲜,如苍术、白术需炒制的未炒制,龟板鳖甲未酥透,肉豆蔻未去油,石决明不煅不淬等,若要这样一并入药则难于达到治疗的目的。本人据多年工作经验谈几点中药炮制与否和临床疗效的关系,仅供同仁参考。
作者:姜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脑干CT扫描中Hypodepse暗带是一种常见的CT图像伪影,对中枢神经疾病的诊断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分别阐述了CT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和Hypodepse暗带及其产生的原因,叙述了脑干CT扫描中Hypodepse暗带的处理方法,通过错层体位扫描可较为有效地降低Hypodepse暗带的出现率。
作者:李远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肩周炎是由于老年退行性变及外伤、劳损等因素,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产生了以肩关节的疼痛与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由于本病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也称“冻结肩”、“漏肩风”、“肩凝症”。女性多发,有自愈倾向。肩周炎虽然可以自愈,但时间较长,可达数年之久,病人十分痛苦。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病程。笔者自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浮针+圆利针+拔罐+主被动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46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此疗法立竿见影,止痛快,恢复快,疗程短,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值得推广。报告如下:
作者:郑修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措施。方法对子宫内膜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效果。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佳莲;满玉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减少护患纠纷。方法护理工作中较多使用身体语言,有助于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结论非语言沟通是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在护患之间的交流中,如果能充分应用非语言沟通,可以弥补护患在语言沟通方面的不足。
作者:满翠;李秋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手足口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及手足皮肤、口腔黏膜、臀部出现水痘样疱疹。本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疾病,柯萨奇病毒A16型(Cox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常见的两种病原体,易感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2009年山东菏泽地区曾经大范围出现手足口病疫情,疫情严重时,山东大学齐鲁儿童院住院患儿达到180多例。因抗病毒药物在24~48小时内使用佳,很多患儿被确诊为手足口病时,已错过佳治疗时期,病毒侵犯心、脑、肾等人体比较重要的器官,患儿并发心肌炎、肺水肿、病毒性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弛张性麻痹等。虽然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多数情况下是对症治疗,但对早期治疗和联合用药对并发症还是很有效的。现将手足口病的治疗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桑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癌NCSLC)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32例晚期非鳞癌NCSLC患者,培美曲塞(500mg/m2)进行静脉滴注,每三周重复一次,并配合其它药物以减轻其毒副作用,主要为地塞米松、叶酸及维生素B12,每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2例患者均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为CR0例, PR5例,SD12例,PD15例,有效率15.6%(5/32),疾病控制率53.1%(17/3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3个月,中位生存期8.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鳞癌NCSLC疗效肯定,副作用可耐受。
作者:张玉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对孕产妇的危害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出现的症状及并发症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及疗效的总结。结果12例自然分娩中1例死胎,63例剖宫产中死胎1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积极地做好孕期检查,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此种疾病。提高孕产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识,重视其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危害,
作者:王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病情、治疗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008至2012年18例爆裂性眼眶骨折病情、治疗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没有出现明显复视或眼球转动受限的早期眶壁骨折6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牵拉或活动眼球、功能锻炼。对肌肉嵌顿于骨折缝隙者或已经出现眼球明显凹陷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复视、眼球运动、眼球内陷等情况。结果早期牵拉或活动眼球、功能锻炼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眼眶骨折患者复视或眼球转动受限。对12例眼外肌嵌顿于骨折缝隙者或已经出现眼球明显凹陷者进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将嵌入骨折缝隙的眼外肌及眶内容物复位,植人钛板或Medpor骨片遮盖骨折缺损区。术后眼球运动改善,眼球内陷改善,复视基本消失。结论早期牵拉或活动眼球功能锻炼能很大程度缓解眼眶骨折患者出现复视或眼球转动受限。手术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眼外肌嵌顿于骨折缝隙者或已经出现眼球明显凹陷者的首先方法。术中充分松解嵌顿的眼外肌及防止术后再粘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疗效与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填充物相关。
作者:符晓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