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

魏秀芝

关键词:缺血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 CT检查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方法将我院20例缺血性脑梗死(ICI)患者与15例出血性脑梗死(HCI)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以后的6h~7d内进行CT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CT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例ICI患者所检查的CT图像上,有8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边缘较为清楚的带有高密度脑回状影称为“脑回征”。9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部出现淡片状且略带高密度影,即为“浮云征”。15例HCI患者CT图像显示,8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呈现不规则斑片形状与条索形状的高密度影,7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边缘具有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结论有效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检测不同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遵义市2005至2012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遵义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疫情,科学制定肺结核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至2012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至2012年全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040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92.18/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遵义、仁怀、桐梓、红花岗、习水等县、区(市),占总病例数的55.61%;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季发病居多;20~6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1.01%;男性为发病主体,男女性别比为1.84:1;发病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9.64%。结论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仍在农村,应充分发挥基层结防医生作用,以抓病人管理为核心,强化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病人规则治疗率,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的流行与蔓延。

    作者:瞿彬;王世平;沈月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用中心正压代替医用雾化吸入机(医用空气泵)

    0引言我院原来在辅助治疗儿童呼吸道疾病时使用的是超声雾化吸入器,后来改用医用雾化吸入机(医用空气泵)作为辅助治疗,较之前的优点时是:仪器内部结构简单,相对报修率降低;做治疗时,由于仪器无需加水,方便了使用和搬运,主要的是治疗效果也相当不错。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它的一些缺点也暴露了出来:不论哪家的机器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噪音大,故障率高,价格高,并且售后服务不及时(售后垄断,都要寄回厂方维修,而且各厂家产品的配件不通用),影响临床的使用。为了改进医用空气泵的不足,保证气动雾化器的良好的治疗效果,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替代方法,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反映很不错。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桂枝茯苓汤加味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74例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加味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74例淋巴瘤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37名。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味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β-HCG降到正常指标所需时间、患者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3.64%,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仅为73.33%;实验组患者血β-HCG指标降到正常值的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味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我们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文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

    目的:调查研究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方法将我院20例缺血性脑梗死(ICI)患者与15例出血性脑梗死(HCI)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以后的6h~7d内进行CT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CT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例ICI患者所检查的CT图像上,有8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边缘较为清楚的带有高密度脑回状影称为“脑回征”。9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部出现淡片状且略带高密度影,即为“浮云征”。15例HCI患者CT图像显示,8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呈现不规则斑片形状与条索形状的高密度影,7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边缘具有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结论有效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检测不同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魏秀芝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康复护理对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瘫痪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患儿。甲组患儿采取以家庭护理为主要训练的方案,对其进行康复治疗。乙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训练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训练效果比较, P<0.05,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的意义。结论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较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慢性盆腔炎的88例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诊断特点,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添加中药妇炎消胶囊进行治疗;每组4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我院2010年至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目的:统计我院临床用血情况,探讨规范临床用血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及成分输血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10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人均用血量和手术台均用血量持续下降,分别为0.905U、0.887U、0.718U和0.696U、0.657U、0.502U成分输血率持续上升,分别为99.74%、99.91%、99.96%。结论通过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临床用血行为,很大程度避免了血液浪费。

    作者:尤俊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期间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并以大耗氧量、CI值、ST段改变、无氧阈值为治疗效果参考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84%,其中,优秀28例,良好14例,一般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6%,其中,优秀42例,良好6例,一般2例,无效0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补中益气丸对治疗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枫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肺栓塞动脉CT血管造影在临床诊断中的56例应用

    目的:探讨动脉CT血管造影在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肺栓塞患者的lfash双源CT血管造影。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血管造影检查,血管截断征9例,肺动脉腔内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30例,肺动脉管壁增厚17例,肺梗死8例,马赛克征10例,楔形或不规则形磨玻璃样高密度影15例。结论 lfash双源CT动脉血管造影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肺栓塞,是一种相对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晓林;袁亚波;刘文涛;许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主动脉夹层25例急诊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断与误诊情况,为临床中下一步治疗更好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2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特点,早期诊断,误诊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本组病例首次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占48%),误诊其他疾病13例,误诊率达52%。其中误诊为冠心病5例,误诊为瓣膜病3例,误诊为脑血管疾病3例,误诊为急腹症2例。所有2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按De Bakey[2]法分型:Ⅰ型5例,Ⅱ型3例,ⅢA型2例,ⅢB型2例。结论 A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其临床特点,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才能及时诊断本病。

    作者:刘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3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思密达联合维生素B6治疗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静滴阿奇霉素,观察组在静滴前和中间给于思密达和维生素B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45例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于用药30min以内者占85.2%,发生于用药30min以上者占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阿奇霉素胃肠道轻度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维生素B6能明显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o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针对术后并发症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9天。结论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34例进行分析讨论,针对患者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气胸的发生。结果此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终自发性气胸症状均治愈,并且病情得到控制,终均出院采取家庭式氧疗。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早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气胸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康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尿通卡克乃其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尿通卡克乃其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患者给予尿通卡克乃其片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三金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7.6%、94.1%,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0%、85.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也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临床痊愈者停药后6个月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通卡克乃其片治疗尿路感染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其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可做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首选用药。

    作者:阿克拜尔?阿不都热衣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健脾温肾饮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习惯性流产27例

    目的:探讨健脾温肾饮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4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叶酸、维生素E胶丸和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健脾温肾饮。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9%,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健脾温肾饮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效果,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吴俊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产后出血的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15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病情观察,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4T,即张力(tone)、组织物(tissue)、创伤(trauma)和凝血酶(thrombin)。结论引产、巨大儿、剖宫产、胎盘滞留或第三产程延长、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未用宫缩药等是高危因素,都可增加产后出血几率。

    作者:李莉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超声对孕妇前置胎盘位置变化的观察

    我们从2010到2012年对我院门诊孕妇超声检查发现孕期在22-32周以内为前置胎盘的孕妇40例。其中低位胎盘1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0例,部分前置胎盘7例,中央性前置胎盘9例,各类型前置胎盘诊断标准如下:低位胎盘:胎盘占据宫腔下1/3,胎盘边缘未达子宫口内。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位于子宫下1/3,胎盘边缘已达到子宫内口。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部分覆盖子宫内口。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全部覆盖子宫内口。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51例CT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增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影像学认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1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T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病灶部位为83个肺段,其中,结核好发部位57个肺段(68.7%),少见部位26个肺段(31.3%)。35例(42.7%)累及多肺段病变,16例(19.3%)为单个肺叶或肺段。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是有大片团块状实变影、结节影、斑片状、肿块影等病灶。本组病变以大片状实变影为主17例、树芽征15例,空洞9例、肿块影8例、结节影13例和斑片影8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具备多灶性、多形性、多叶、多段性影像学特征。病变形态以大片状实变影、较大空洞者多见。

    作者:张晓甫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析心导管射频消蚀术介入性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的护理工作。方法选择佳心血管病诊疗方式,进行人性化护理。结论。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乳腺癌保乳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2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患者评价实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等措施,促进患者恢复。结果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结论采取连续整体的护理措施是乳腺癌保乳手术成功的保证,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彭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