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CT图像的特点及检查方法总结

孙永涛

关键词:CT图像, 特点, 检查, 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CT图像的特点及检查方法。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CT检查方法进行讨论、分析。结论CT图像突出的优点是密度分辨力很高(大约为普通X线平片的l0~20倍),CT对X线吸收系数的测量精确度可达0.1%~0.5%。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妇科炎症发病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女性妇科炎症发病相关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通过物理、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治疗的120例妇科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患者中手术治疗15例,物理治疗32例,药物治疗73例,治愈90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98%,无效2例。结论广大女性朋友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人工流产,切忌长期服用抗生素及避孕药物,每年定时对妇科进行常规检查,以预防妇科炎症的发生,发现妇科炎症时,应积极采取物理、药物等方法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经积极预防及治疗,绝大多数妇科炎症是可预防可治愈的,以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王昭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52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53例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此组患者认真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状态,并制定出改善心理状态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使患者的焦虑、抑郁值明显的得到改善与护理前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徐志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科室护士绩效考核的应用

    护士绩效考核是卫生部医政司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中,要求“各家医院应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护士的绩效考核各家医院应根据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忽视的薪酬分配应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1]。我科在护理部总体规划与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期望能给共同努力同仁提供微薄经验。

    作者:张海燕;魏维;陈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状况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的关系。方法筛选出87例早期PD患者入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表(UPDRS)和Hoehn-Yahr评价运动症状,采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编制的抑郁量表(CES-D)对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采用36条目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HR-QOL。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状况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的关系。结果87例早期PD患者中有51例存在抑郁状态(CES-D≥16分),无抑郁状态患者36例(对照组)。抑郁状态组患者除躯体疼痛(BP)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分值较对照组均下降。躯体功能(PF);躯体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E);精神健康(MH)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状严重影响早期PD患者的HR-QOL,是导致早期PD患者HR-QOL恶化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玉梅;秦悦洋;房秋;李晶鑫;魏亚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T表现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CT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真菌感染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和X线检查,观察患者肺内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48例患者的X线检查阳性率为12.5%,CT检查阳性率为75.0%。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的意义。CT检查患者真菌性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结论发生真菌性肺部感染的患者的肺部表现较为多样,CT检查对真菌性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为患者早期进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辜忠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液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确定规范采集血液标本的意义!方法以前来我院体检的210例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对210例人员进行2次取样,第一次静脉采血均出现溶血现象,第二次采血取得合格血液标本,比较2次采集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溶血样本与正常样本的钾、氯、钠三种金属离子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γ-转肽酶、尿酸、磷、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注意规范采集血液标本,保证生化检验的可靠。

    作者:徐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39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人工瓣膜置换术,完善术前各项护理准备,术后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术均成功,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34.29±6.29d。结论对于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术,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度上升。

    作者:兰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减少小儿口鼻腔吸痰患者损伤护理方法的改进

    目的:减少小儿口鼻腔吸痰患者损伤护理方法的改进。方法选取我科小儿口鼻腔吸痰的患者4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吸痰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吸痰护理方法改进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粘膜损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吸痰护理方法改进的措施后吸痰前血性痰液以及吸痰后的血性痰液均较对照组少,经比较粘膜损伤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口鼻腔吸痰实施有效的护理改进方法能够明显降低吸痰所造成的粘膜损伤程度,提高吸痰效果,有效的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旭瑶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1临床资料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127例,年龄21岁~72岁,平均51岁;30岁以下6例,31岁~40岁14例,41岁~50岁41例,51岁~60岁58例,60岁~72岁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身化疗和局部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徐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

    目的:浅谈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方法对患有破伤风的新生儿童进行护理。结论做好新生儿破伤风要点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邵莉霞;刘敏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以及日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5天后比较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对于老年支气管哮喘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0引言抗生素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重要药物,为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抗生素,笔者抽查本院自2010年至2012的病历200份,重点分析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作者:凯赛尔·伊卜拉伊木;安外尔·阿卜杜喀迪尔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66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经有效的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刘爱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迄今病因未明。此病属中医“肠癖”、“痢疾”、“滞下”、“肠风”、“脏毒”、“泄泻”等范畴。

    作者:曹杰;邱祖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我院2010年至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目的:统计我院临床用血情况,探讨规范临床用血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及成分输血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10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人均用血量和手术台均用血量持续下降,分别为0.905U、0.887U、0.718U和0.696U、0.657U、0.502U成分输血率持续上升,分别为99.74%、99.91%、99.96%。结论通过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临床用血行为,很大程度避免了血液浪费。

    作者:尤俊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患者120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相关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并注重转运中的护理安全,到达院内实施急救护理。结果此组患者中110例均安全转运到院内进行实施急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在转运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关于特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效果,在转运过程中加强护理,能够使患者安全到达院内继续急救治疗与护理,提高整体医疗团队精神。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危急重症病人院前转运的急救护理防范

    0引言危急重症病人是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此类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常因检查,治疗等方面原因需要进行院前转运。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及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作者:李革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手术室带教的难点对策和体会

    0引言手术室是一个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外科医疗工作场所,性质及所涉及的护理技术等与其他病房不同,护生在手术室实习四周,让她们在四周内熟悉工作环境、性质,掌握术中配合等较为困难。随着现代化手术室管理观念不断新,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复杂方向发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手术室护生圆满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针对手术室带教存在的难点,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预期的带教效果,笔者将带教工作中对策与体会分享给大家。

    作者:王许平;张利婷;刘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静脉留置针采血标本与静脉穿刺同步进行方法及健康宣教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是材料韧性好,对血管刺激性小,操作简单,保护血管,减少患者每天因输液时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为采集血标本,输血,输液提供了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用静脉留置针为病人穿刺成功后退出针心,用透明敷贴固定针柄。其优点是:①简单方便快捷,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②避免反复穿刺采集血标本,减少病人痛苦,保护血管。③减少了因输液及用药因素对化验结果影响。在留置针期间加强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穿刺部位有无红肿、触痛,有无渗血渗液、脱落等,如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秦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熏蒸在治疗颈椎病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在对12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及中药熏蒸为主的物理疗法过程中进行观察并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93例,好转24例,无效3例。结论此方法是利用针灸治疗标本同治,补泻兼施的原则,治以清上补下,辅以补气、祛风寒、通经络之药物,使经络畅达,气血流畅,散寒除湿,通过系统的全程的护理配合,对患者进行观察、评估和分析,使护理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作者:杨芳;琼梅;陈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