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张凤敏
目的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外伤昏迷患者49例分析研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并采取相应急救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9%,因并发症严重死亡的患者2例。结论外伤性昏迷的患者病情严重发病快,应及时早期采取急救措施,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是至关重要,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临床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金霞;李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干骺端骨折(Jones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例 Jones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3个月,平均8.3个月,均在6~10周内骨性愈合,按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分,25例优,6例良,优良率100%。结论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干骺端骨折(Jones 骨折)的简单有效办法。
作者:魏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至2012年21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考试问答。结果护生中存在的问题举不胜举,在210名临床实习护生中有50%的护生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结论我们必须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出对策,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人才。
作者:陈碧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0年至2013年间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报告。报告分为两组,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收集261份不良反应报告,其中174份阿莫西林不良反应报告,87份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报告。在采用两种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效果较好。结论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杜艳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通过对我国护士价值观和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的综述,得出对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和启示,帮助护理人员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淑杰;陈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流的流产率,发现其配伍联用完全流产率高。方法第一天早晨150mg,第二天早晨75mg,口服米非司酮片,第三天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umg。如无宫缩或宫缩乏力,4小时后阴道后穹窿放米索前列醇50ug,视宫缩情况2小时后追加1~2次,所有患者服药前2小时空腹。结果52例孕中期引产中完全流产者49例,无需行清宫术;52例者均未发生大失血,产后2小时出血少约50ml,多300ml。结论米非司酮的主要作用是拮抗孕酮,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能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而米索前列醇片有促进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的双重作用,两者合用,用于中期引产有出血少、组织残留率低、引产成功率高的优点。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急诊新护士的带教质量。方法结合急诊专科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带教计划,对带教老师进行严格挑选,对新护士进行系统带教,带教内容包括医德教育、专科知识、技能培训、良好工作方法的培训、团队精神的培养等。结果通过上诉带教、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新护士职业能力。结论科学的带教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实践能力强的护理生力军。
作者:佘莉蓉;王雪莲;樊金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依达拉奉是一种合成的自由基清除药和抗氧化药,多用于脑出血、脑缺血的抗氧自由基、抗炎的临床治疗,其临床联合应用已渐渐扩展到神经系统以外领域,且临床疗效显著。该文对依达拉奉的临床联合用药进行系统性论述。
作者:张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POEMS 综合征的发病率比较低,分析在我院确诊的1例 POEMS 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POEMS 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张桂英;刘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肠瘘患者36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后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肠瘘患者早期实施临床护理配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进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计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在关节镜下应用膕绳肌肌腱与缝线钢板施行韧带重建,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访1个月~长3年,疗效较好,患者均满意。结论由于意外事故增多患者的膝关节容易损伤,护士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康复指导非常重要,是患者完全恢复的关键。
作者:刘燕;韩娓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讨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赫莹莹;井君;刘新;李秀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的方法措施和进展。方法确诊为 AOPP 后,进行常规毒物救治,反复洗胃持续引流,短期内使用达阿托品化和长托宁化,预防并发症。结果通过治疗,AOPP 的治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且长托宁伍以氯磷定优于阿托品伍以氯磷定。结论治疗 AOPP 的关键是要反复洗胃并持续引流、尽早重复应用复能剂与抗胆碱能药。
作者:石鉴;关轶涛;吴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理常识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测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况,并研读患者的病历资料。结论缺铁性贫血是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铁的摄入量不足,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结构中注意铁的摄入,并做好应急的护理知识的准备。
作者:彭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 CT 影像。方法回顾患者的完整影像资料,观察患者放疗前、后肝脏 CT 影像改变。结论放射性肝损伤 CT 影像改变与肝脏原发疾病相关。
作者:刘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盆腔脏器在超声诊断过程中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总结图像特征。结论超声诊断在各种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广泛,因此学会对超声图像进行是医护必备的基本素养。
作者:张艳霞;曾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纠纷的发生即损害了医务人员的社会形象又给医院管理及医务工作本身带来了诸多的麻烦。这就警醒医务工作者、医学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意识。然而,护生是医疗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工作能力、素质,服务态度等等都间接体现医务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和反映医技、护技水平和医学教育成效。因此,护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强护生对医疗纠纷的认识和防范。
作者:赵云仙;钱迎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8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6%,呼吸道感染占58%,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0.7%,其次为泌尿系占29.6%;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使用、意识、心功能。结论适宜地控制精神疾病、积极治疗基础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注意手卫生及无菌操作等,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韦玉华;赵梅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对其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96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和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缓解疼痛等不适。结论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配合达到佳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刘宁;于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合并用药的合理性及临床应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国内报道的79例应用卡马西平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卡马西平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为多见,可占34.2%左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7.8%),神经系统损害(15.2%),18.9%的患者联合使用了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不当易导致不良反应。结论卡马西平在临床应用中易出现较多类型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应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谢飞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