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仙;钱迎芳
0 引言乙型肝炎的传染性强,传播面广,导致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程度的受到歧视,患者常常产生恐惧、自卑、孤独、忧虑等情绪。所以对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积极面对人生,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以我院2010年01月01日到2012年12月01日收治的60例临床已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机获得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查结果,并与60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心电图诊断60例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全部不正常(100%),对照组3%不正常;鉴别诊断为心室肥大者43例,占71%,对照组无一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效果较好,值得推广。高血压心脏病由于左心室肥厚导致心电图继发性 ST - T 改变。
作者:尹乐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 CT 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重点分析皮下纵隔气肿、胸部异物、胸部骨折、血气胸、肺萎陷、肺挫伤、肺撕裂伤-假囊肿及血肿、气管与支气管断裂、胸内主动脉及大血管损伤、心脏外伤、食管损伤、外伤性膈疝等的 CT 影像。
作者:高井海;高凌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进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计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在关节镜下应用膕绳肌肌腱与缝线钢板施行韧带重建,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访1个月~长3年,疗效较好,患者均满意。结论由于意外事故增多患者的膝关节容易损伤,护士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康复指导非常重要,是患者完全恢复的关键。
作者:刘燕;韩娓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先天性唇腭裂的患儿132例进行分析研究,给予修复手术治疗,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儿唇裂术后5 d 拆线,住院7~9 d;腭裂不需要拆线,住院18d。唇裂均为 I 期愈合,腭裂手术有1例患儿发生软硬腭交界处穿孔。结论对于先天性唇腭裂的患儿做好术前护理以及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运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进行测定。结论同时对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进行比较,对诊断就更有意义。
作者:贾宏;李祚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总结影响肺结核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果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0种因素可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影响肺结核治愈的因素有5个。结论临床上应加强患者的全程督导率,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长龙;鲁卫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讨论肺癌患者 PICC 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入院治疗的50例行 PICC 置管的肺癌患者,分析 PICC 常见的并发症及原因与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所选50例患者 PICC 后有8例发生不同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根据其发生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导管局部感染5例、静脉血栓1例、静脉炎1例、单纯上肢肿胀1例。结论在行 PICC 置管术时,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同时配合给予严密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使 PICC 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王凤荣;孙振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和发生不良反应少以及清除迅速等优点,进而使得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地应用。但是丙泊酚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全麻醉药物的作用能够使得人体中枢抑制性神经传递得到加强或者使得人体中枢神经兴奋性神经传递降低或者两种情况都存在。为此,对丙泊酚对人体中枢神经的抑制性和兴奋性受体的作用做一综述,探讨和分析其的麻醉作用机制。
作者:罗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支气管哮喘以阵发性发作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声、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病理变化以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粘膜分泌亢进,粘膜肿胀为主。冬春季节发病率较同。大多数病人是由于过敏因素引起,过敏源多数为吸入性物质,如花粉、螨虫、真菌孢子、刺激性气体等,部分病人由食入鱼、虾、蛋、奶类食物所致,还有少数病人由药物引起,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等过敏所致,统称为外源性哮喘;有些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冷空气刺激、精神因素等使副交感神精兴奋,释放乙酰胆碱类介质等引起的内源性哮喘,还有一部分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混合性哮喘[1]。
作者:贡惠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的基本常识和具体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睡眠做全面的监测,结合身体指标的全面检查,制定出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睡眠的质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睡眠的护理,以免诱发其他病征。
作者:邹纪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云克联合双醋瑞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给予云克联合双醋瑞因治疗3月;对照组给予双醋瑞因治疗3月,以 Lequensen 总指数和血沉(ESR)等作为疗效判断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 Lequensen 总指数和血沉(ESR)均下降,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云克联合双醋瑞因治疗可明显改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
作者:董焱;柴国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专业临床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腹泻患儿予以口腔护理、饮食护理、臀部皮肤护理及补液护理等一系列专业临床护理。结论治疗小儿腹泻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专业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推广。
作者:陈绍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生理指标的全面检测,总结出全面的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严重的烧伤病症,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掌握科学的全面的诊疗措施尤为重要,必须深入的探究和实践,把危害降到低限度。
作者:田枫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针对麻疹的病情及并发症,总结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麻疹患者应用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分析麻疹患者的年龄分段及并发症等状况,总结归纳相关护理措施及愈后效果。结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作用。
作者:刘陆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严重的肾病,通过一般的常规护理结合药物治疗护理可有效的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科学全面的护理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作者:苏玉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究羟氯喹结合糖皮质激素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1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实验组要比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高, P <0.05。结论使用羟氯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作者:蒲彦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口腔科对35例(42颗牙)损坏至前牙龈缘下1.5~3mm 残根的患者采用正畸牵引后再行烤瓷桩冠修复的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牙周情况、牙龈形态、断牙稳固度。结果对35例(42颗牙)患者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烤瓷桩冠进行修复治疗后,随访24个月,成功32例(37颗牙),占91.43%;失败3例,占8.57%。失败3例中2例(3颗牙)稳定度小于 I 度,1例(2颗牙)牙周Ⅰ度。结论对前牙龈下残根患者采用正畸牵引后联合烤瓷桩冠修复治疗,既有效保留自然生长的牙根,维持了牙齿的美观度,又能更好的保持牙齿的咀嚼功能。
作者:宋宏文;王丽梅;杨如存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在老年人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进行抗 TP抗体检查的患者1830人,按年龄分组,统计各组抗 TP 抗体人阳性率。结果老年组阳性率为6.54%,中青年阳性率为2.09%,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梅毒血清学实验阳性,只提示其体内有抗类脂抗体或抗 TP 抗体存在,不能作为感染梅毒螺旋体的绝对依据[1]。年龄因素是造成老年人梅毒抗体易发生假阳性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云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因为心肌缺血存在的时间太长而且呈持续的状态而导致的部分心肌产生的急性坏死的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主要症状为存在持续性的胸骨后的疼痛且疼痛剧烈、急性的循环功能发生障碍、心律绝对不齐、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上升与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上升、心肌急性损伤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呈坏死状态[1]。此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的上升趋势,而且患病的年龄越来越小[2]。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病死率也不断的下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护理也是不容忽视的[3]。笔者现将自己多年来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常大千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