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35例

宋宏文;王丽梅;杨如存

关键词:前牙, 龈下残根, 正畸, 修复
摘要:目的:探讨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口腔科对35例(42颗牙)损坏至前牙龈缘下1.5~3mm 残根的患者采用正畸牵引后再行烤瓷桩冠修复的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牙周情况、牙龈形态、断牙稳固度。结果对35例(42颗牙)患者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烤瓷桩冠进行修复治疗后,随访24个月,成功32例(37颗牙),占91.43%;失败3例,占8.57%。失败3例中2例(3颗牙)稳定度小于 I 度,1例(2颗牙)牙周Ⅰ度。结论对前牙龈下残根患者采用正畸牵引后联合烤瓷桩冠修复治疗,既有效保留自然生长的牙根,维持了牙齿的美观度,又能更好的保持牙齿的咀嚼功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士急救护理思维的建立与应用

    急诊患者多为突发疾病及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时多以一种或多种重症危象为首发临床表现,病因尚未明确,病情发展迅速,医护人员提供的是一种未知的高风险服务。因此,在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中,护士的急救护理思维应始终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其护理抢救行为决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运用急救护理思维,根据患者情况及护理自身规律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快的速度、娴熟的技术,配合做好抢救护理工作。

    作者:韩萍;贾崇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简析卡氏肺泡子虫的检验措施

    目的:探讨卡氏肺泡子虫的基本常识和检验措施,为治疗卡氏肺泡子虫所致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室的化学检验,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做出系统性规律性的检验总结。结论通过科学系统的全面检验,能准确掌握卡氏肺泡子虫的基本特性和致病原因,为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作者:张国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抢救及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抢救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我院60例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窒息患者抢救及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的影响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儿中,59例患儿经抢救及实时复苏技术而抢救存活,仅1例患儿因重度窒息终抢救不利而死亡。结论及时地抢救及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心律失常病人病历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总结出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案。结论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涵盖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心理心电等方面的护理,要注意护理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作者:孙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后的心理护理。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患者实施放疗后心理存在着不同的焦虑、否认、紧张恐惧、急躁易怒、悲伤易泣、绝望等不良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消除或减轻心理压力,有效的配合治疗和护理。结果此组患者经过透彻的心理问题分析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教育,终患者不同程度的消除或减轻心理负担,均能有效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并拥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放疗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使晚期癌症患者的能够接受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果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胆囊炎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加强化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加强化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卢玉芬;薛丽静;牛嗣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罗派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4周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2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要比普通干扰素效果更明显;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较好恢复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长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睡眠的护理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的基本常识和具体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睡眠做全面的监测,结合身体指标的全面检查,制定出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睡眠的质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睡眠的护理,以免诱发其他病征。

    作者:邹纪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40例护理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血液透析维持通路动静脉内瘘的患者40例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建立内瘘手术的围手术护理,特别是掌握内瘘成功后的使用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此组液透析患者中,36例患者血管通路的长久保持,平均使用寿命3~5年;其余4例患者透析后出现并发症,保留失败,其中假性动脉瘤1例,血栓形成3例,无感染发生。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通路加强护理及维护、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宣传教育和家庭指导,可以有效防止内瘘闭塞,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周盛英;刘乾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肠瘘患者的36例临床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肠瘘患者36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后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肠瘘患者早期实施临床护理配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人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在老年人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进行抗 TP抗体检查的患者1830人,按年龄分组,统计各组抗 TP 抗体人阳性率。结果老年组阳性率为6.54%,中青年阳性率为2.09%,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梅毒血清学实验阳性,只提示其体内有抗类脂抗体或抗 TP 抗体存在,不能作为感染梅毒螺旋体的绝对依据[1]。年龄因素是造成老年人梅毒抗体易发生假阳性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云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5284例调查分析

    0 引言为了加强妇女生殖保健,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我站对2012年至2013年妇女病的普查普治资料进行分析,以制定干预方案,有效降低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华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颅内感染的 CT 诊断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疾病的 CT 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及临床病征监测,结合多年 CT 临床检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全面系统的 CT 临床诊断方案。结论 CT 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显著作用,为治疗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值得深入的探究和推广,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

    作者:冯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我院精神科门诊用药的不合理性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科门诊处方不合理之处并探求原因和策略。方法收集我精神科门诊处方1531张,依据我院的合理用药规范,查找其中不符合用药规范的门诊处方共143例次,收集其患者一般资料、诊断、用药种类、用法及剂量、购药金额等信息,并对其中存在的用药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我院精神科门诊用药不合理共143例次,主要集中在苯二氮卓类不合理共84例次,占全部不合理用药的58.8%;其次为用药过量、二药联用或三药联用、过度频繁换药等。结论我院精神科门诊仍存在由于医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过分依赖以往用药习惯和受经济利益驱动等造成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应采取针对措施着力解决。

    作者:陈玉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肺癌患者 PICC50例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肺癌患者 PICC 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入院治疗的50例行 PICC 置管的肺癌患者,分析 PICC 常见的并发症及原因与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所选50例患者 PICC 后有8例发生不同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根据其发生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导管局部感染5例、静脉血栓1例、静脉炎1例、单纯上肢肿胀1例。结论在行 PICC 置管术时,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同时配合给予严密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使 PICC 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王凤荣;孙振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丽;义菡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8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6%,呼吸道感染占58%,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0.7%,其次为泌尿系占29.6%;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使用、意识、心功能。结论适宜地控制精神疾病、积极治疗基础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注意手卫生及无菌操作等,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韦玉华;赵梅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房间隔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膨突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膨突瘤的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20例病人膨突瘤均位于房间隔卵圆窝处,向右房侧呈囊状膨出,随心脏舒缩而变化,无穿瘤体壁的心房水平分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房间隔膨突瘤的有效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董晓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食管疾病的 CT 诊断

    目的:采用 CT 对食管疾病进行检验。方法 CT 扫描检查。结论 CT 在估计患者的生存期及预后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楠;马勇;王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因素以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因素,给予葡萄糖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3例低血糖症新生儿进行常规血糖监测,分析其发生因素,同时给予低血糖症新生儿葡萄糖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与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窒息、硬肿症、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喂养困难等因素有关。经治疗,63例均痊愈,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患有低血糖症的新生儿应常规检测血糖,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吴一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