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忠
目的:通过小鼠背部全层皮肤创面模型,观察蜂珍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此模型,每日将实验用药涂于创面上,观察药物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结果蜂珍膏能增加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结论蜂珍膏具有较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张晓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胆囊炎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加强化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加强化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卢玉芬;薛丽静;牛嗣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放射线诊疗原理的研读和临床应用规则的探究,针对多位患者的病征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检查方案。结论放射线在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造影检查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治疗提供个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诊断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多桂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纠纷的发生即损害了医务人员的社会形象又给医院管理及医务工作本身带来了诸多的麻烦。这就警醒医务工作者、医学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意识。然而,护生是医疗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工作能力、素质,服务态度等等都间接体现医务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和反映医技、护技水平和医学教育成效。因此,护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强护生对医疗纠纷的认识和防范。
作者:赵云仙;钱迎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病历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总结出系统的治疗方案。结论孕期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治疗,目标将血糖控制到满意水平,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宫喜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我院自1997年以来,用自制药外用贴脐治疗婴幼儿腹泻235例,均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劲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大骨节病中医治疗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诊疗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中医治疗总结。结论中医在治疗大骨节病上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药物、针灸、按摩等综合的传统治疗措施,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作者:王波;谢华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在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的了解在实际的工作中,受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针对于影响因素,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去进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因此,本文针对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赫荣贵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及时掌握细菌耐药动态,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已连续多年进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现将2013年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作者:陈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牙周病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00例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临床综合积极治疗后,治疗有效97例,治疗无效3例。结论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局部因素与全身因素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牙周病治疗时应注重局部因素的消除,也要考虑到全身的状态,以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度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并且以2012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在两年度分别抽取8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考核评分。结果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明显的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护理考核分以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护理考核分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得到患者的好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主要涉及到食管动力学的生理活动或病理改变,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食管黏膜抗返流损害屏障的障碍等。而在祖国医学方面,其属于“吞酸”、“胸痛”、“胃痛”等范畴。《医学心法吞酸》中论述:“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化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水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或吞酸或吐酸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窒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怫郁之极,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热则酸也。然总是木气所致。”由此可见,本病病位虽在食管,但与肝、脾、胃关系密切。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春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 CT 影像。方法回顾患者的完整影像资料,观察患者放疗前、后肝脏 CT 影像改变。结论放射性肝损伤 CT 影像改变与肝脏原发疾病相关。
作者:刘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无痛胃镜相对于一般胃镜而言,是指在做胃镜检查前,先由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这样可以减少检查时间,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无痛胃镜具有无痛苦、创伤小、时间短、更精确等四大优势。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很多人的饮食不规律,从而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而胃镜检查则是上消化道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因此,无痛胃镜成为了多数患者的选择。但无痛胃镜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会出现麻醉剂副作用等不良反应,因此,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杨凤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流的流产率,发现其配伍联用完全流产率高。方法第一天早晨150mg,第二天早晨75mg,口服米非司酮片,第三天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umg。如无宫缩或宫缩乏力,4小时后阴道后穹窿放米索前列醇50ug,视宫缩情况2小时后追加1~2次,所有患者服药前2小时空腹。结果52例孕中期引产中完全流产者49例,无需行清宫术;52例者均未发生大失血,产后2小时出血少约50ml,多300ml。结论米非司酮的主要作用是拮抗孕酮,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能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而米索前列醇片有促进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的双重作用,两者合用,用于中期引产有出血少、组织残留率低、引产成功率高的优点。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厥证的中医治疗理论和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征的临床观测并浅析研读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多年的中医临床诊疗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全面系统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在治疗厥证方面有显著而独特的效果,通过合理的药物搭配调理能达到佳的诊疗结果,必须加大对传统中医的研究力度,继承和发展好传统医学的现代临床诊疗价值。
作者:娄玉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因为心肌缺血存在的时间太长而且呈持续的状态而导致的部分心肌产生的急性坏死的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主要症状为存在持续性的胸骨后的疼痛且疼痛剧烈、急性的循环功能发生障碍、心律绝对不齐、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上升与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上升、心肌急性损伤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呈坏死状态[1]。此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的上升趋势,而且患病的年龄越来越小[2]。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病死率也不断的下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护理也是不容忽视的[3]。笔者现将自己多年来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常大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在脊椎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科脊椎损伤的患者76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生加强体位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体位护理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脊椎损伤的患者在康复中实施体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加快康复效果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吕翠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在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观察组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观察两组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之间的效果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口服益玛欣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作者:林奕媛;孙成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胃恶性间质瘤的 CT 征象。方法对照分析55例(男24例,女31例。年龄12~75岁)胃间质瘤病人的 CT 与病理资料,并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对良恶性胃间质瘤的 CT 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5例胃间质瘤中,良性11例,恶性44例。CT 像上瘤体的大小、形态和强化性质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P <0.05)。胃间质瘤的恶性程度与生长方式关系密切,23例既向腔内生长又向腔外生长的胃间质瘤患者中,22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有8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结论瘤体直径大于5cm、不均匀强化、形态不规则、腔内/外生长和浸润与转移提示恶性胃间质瘤。
作者:薛向生;孙勇;高剑波;杨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