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放射性损伤的 CT 表现

刘莹

关键词:肝损伤, CT, 表现
摘要:目的: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 CT 影像。方法回顾患者的完整影像资料,观察患者放疗前、后肝脏 CT 影像改变。结论放射性肝损伤 CT 影像改变与肝脏原发疾病相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以护理重点学科指标体系促护理学科内涵建设

    本文从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考核指标体系,探讨指标体系的差异对护理学科内涵建设的推动力;倡导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的一体化建设,重视护理学科发展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拓展护理服务领域等方面加以论述。

    作者:何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孕产期心搏骤停与复苏的护理

    目的:简述孕产期心搏骤停与复苏的护理。方法对孕产期心搏骤停的妇女进行复苏护理。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恰当合理的复苏后治疗,维持正常平稳的机体内环境,严防各种并发症,及早实施全面脑保护,是成功复苏的关键。

    作者:王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苦碟子治疗血瘀证疾病的研究进展

    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和脑血栓的治疗。近年来,随着苦碟子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宽。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苦碟子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其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分析表明苦碟子注射液确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旨在为苦碟子治疗更多临床“血瘀证”疾病拓宽思路。

    作者:刘彦;张莉;李夏欣妤;徐宏芳;陈媛;李维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析心脏损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损伤的护理护理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护理的重点要使患者卧床休息,加强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吸氧纠正低氧血症,补足血容量以维持动脉压,并控制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作者:于旭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放射线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断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放射线诊疗原理的研读和临床应用规则的探究,针对多位患者的病征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检查方案。结论放射线在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造影检查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治疗提供个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诊断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多桂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的作用。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唑安定组,除镇静药物不同外其余治疗方法均相同,观察二者的镇静效果及再出血风险和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结果2组在降低再出血和术后谵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降低再出血风险和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方面优于咪唑安定,但二者在镇静效果方面没有差异。

    作者:刘洪飞;张祖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异位妊娠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细致的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确保异位妊娠手术的顺利康复。结论异位妊娠手术的首选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科学、合理、细致、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将为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肿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结论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对策,大限度地改善和消除由于肿瘤应起的肢体和心理障碍,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作者:李红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十二指肠壅滞症的治疗

    目的:简述十二指肠壅滞症的诊疗。方法对十二指肠壅滞症患者进行诊疗。结论严重病例需住院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脱水和贫血,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

    作者:孙忠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7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儿经综合治疗后,心力衰竭均迅速得到控制,治愈22例(占81.5%)、好转5例(占18.5%);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肺炎易并发心力衰竭,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情重而复杂、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而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患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丽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患有泌尿结石的患者98例,并将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8例患者则采用排石汤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3.2%,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都没有明显明显的并发症。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泌尿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患者疼痛程度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于航;丛莲莹;张万生;王立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9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8例患儿经治疗后,显效64例(占65.3%)、有效30例(占30.6%)、无效4例(占4.1%),总有效率为95.9%。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且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而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抢救及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抢救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我院60例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窒息患者抢救及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的影响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儿中,59例患儿经抢救及实时复苏技术而抢救存活,仅1例患儿因重度窒息终抢救不利而死亡。结论及时地抢救及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去年一年工作当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并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虽然不断地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得问题: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总体素质低下、基础护理不到位、消毒管理制度不严格、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及时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总体水平等。结论乡镇卫生院应当重视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穆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根尖周炎的诊疗

    目的:探讨根尖周炎的基本病理和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对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研读和临床观测,总结出规律性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根尖周炎是较常见的牙周疾病,常有牙髓炎发展而来,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全面综合的治疗,根尖周炎能够达到理想的诊疗效果。

    作者:何伟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普通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普通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外科收治行腹部手术治疗的8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普通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探讨防止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876例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9例,感染率7.9%;患者年龄、肥胖、合并糖尿病、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因素是引起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尽量降低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率。

    作者:赵恩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 CT 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采取 CT 检查临床应用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和临床观测,结合 CT 的临床应用规则,制定出系统的诊断方案。结论 CT 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显著作用,值得深入的探究和推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

    作者:宋玉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在手术时间、宫颈扩张、出血量、去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宫颈扩张、出血量、减少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症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出血量,减少了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颜承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肠癌术后肠造口的病人的心理护理

    0 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细食物的过多吸入,以及运动量的减少等原因,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肠造口术是外科不得以而为之的常见治疗手段[1]。喻德洪等估计我国每年新增的肠造口者约10万人,今后还有增加趋势,由于肠造口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且不能随意控制,所以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肠造口者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康复状态,因此做好肠造口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刘秀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人文关怀在提高实习护生角色适应能力方面的应用

    临床实习阶段是每个护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是学校与医院相互连接的桥梁。实习期间,护生离开原来熟悉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而进入陌生的工作环境,会出现角色适应方面的偏差。对实习护生应用人文关怀能帮助其尽快适应实习生活,巩固专业思想,端正奉献卫生事业的态度,而且能培养对病人人文关怀的能力,适应现代卫生行业优质护理的新需求。

    作者:顾雪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