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龙;鲁卫健
目的:探讨贫困地区纤维桩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患者35颗牙齿残冠残根采用高强度纤维桩并进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随访观察半年。结果在临床观察时间内,35个修复体有一个出现纤维桩松动脱落,1例出现纤维桩折断,其余33例效果良好,成功率为94.3%。结论高强纤维桩加烤瓷全冠修复牙齿残根残冠的半年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蓝元杰;潘武;韦华宁;曾红高;罗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已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在给予扩冠,吸氧,心电监护,休息的同时应用0.9%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30u 静脉推注,随即0.9%生理盐水+尿激酶120u,30分钟内滴完。结果22例患者中,有19例达到冠脉再通,3例未通。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同时正确的护理配合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洪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放射线诊疗原理的研读和临床应用规则的探究,针对多位患者的病征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检查方案。结论放射线在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造影检查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治疗提供个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诊断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多桂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合并用药的合理性及临床应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国内报道的79例应用卡马西平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卡马西平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为多见,可占34.2%左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7.8%),神经系统损害(15.2%),18.9%的患者联合使用了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不当易导致不良反应。结论卡马西平在临床应用中易出现较多类型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应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谢飞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6周引产的方法,以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方法我院自2005年至2012年我们对6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0~16周妇女随机分为二组即: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用米非司酮75mg(3片)于空腹或饭后二小时口服,间隔12h 一次共三次,后一次服药后24小时空腹或饭后二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用米非司酮50mg(2片)于空腹或饭后二小时口服,间隔12h口服米非司酮25mg(1片),间隔12h 再次口服米非司酮50mg(2片),间隔12h 再次口服米非司酮25mg(1片),后一次服药后12小时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0%、60%,胎囊排出时间分别为8±3小时、12±4小时;阴道流血时间均为4-12天,二组完全流产率及胎囊排出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阴道流血时间及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6周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胚囊排出时间,不加重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患有泌尿结石的患者98例,并将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8例患者则采用排石汤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3.2%,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都没有明显明显的并发症。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泌尿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患者疼痛程度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于航;丛莲莹;张万生;王立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云克联合双醋瑞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给予云克联合双醋瑞因治疗3月;对照组给予双醋瑞因治疗3月,以 Lequensen 总指数和血沉(ESR)等作为疗效判断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 Lequensen 总指数和血沉(ESR)均下降,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云克联合双醋瑞因治疗可明显改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
作者:董焱;柴国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分析规范化语言在儿科患者及家属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组,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以规范化语言与患儿和家属沟通,另外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规范化语言沟通制度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变化。结果规范化语言沟通制度实施后儿科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考核得分(92.5±3.8)分明显高于实施前(72.5±6.9)分(P <0.01);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0%(P <0.05)。结论儿科医护人员使用规范化语言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能有效提高沟通效果,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就医环境,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猝死的中医诊疗措施。方法对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或特色治疗。结论本病当参照中医之厥证辨治。本病乃急危之候,当及时救治为要,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
作者:徐惠梅;张之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当下 MPP 呈流行趋势。发病早期 MP-IgM 多为阴性,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 X 线表现,结合当地的流行病学史,及早判断,及早合理用药;入院后10天~2周内复查 MP-IgM,确定 MP-IgM(+)后经大环内脂类药物系统序贯治疗,联合头孢菌素协同抗炎;肺外并发症严重或持续高热不退者加用甲强龙短期抑制感染后免疫,减轻感染中毒症状;胸部阴影在2~4周左右吸收,少数重症完全吸收需6~8周。近年来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 MPP 渐趋多,单纯静点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明显,加用头孢菌素效果佳,肺部病灶吸收相对快;同一类药物作用时机、靶器官不同,疗效亦不同。红霉素缓解支原体血症效果较好,阿奇霉素在细胞和组织内浓度高,有效浓度持续时间长。
作者:尹秀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0年至2013年间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报告。报告分为两组,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收集261份不良反应报告,其中174份阿莫西林不良反应报告,87份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报告。在采用两种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效果较好。结论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杜艳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肠瘘患者36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后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肠瘘患者早期实施临床护理配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随着我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儿童医疗 X 线照射的频率明显上升。为了促进医用 X 线技术在儿童防病治病中更好发挥作用,同时又尽量避免 X 线可能带来的危害,必须认真搞好儿童医用 X 线的防护和剂量控制。
作者:冯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罗派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4周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2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要比普通干扰素效果更明显;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较好恢复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长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对我科100例患者行动脉穿刺置管,建立有创血压及其护理方法的经验回顾。结果95例患者均无出血、感染、空气栓塞、血栓等并症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的建立给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直观的数据,能及时评估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邱慧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异位妊娠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细致的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确保异位妊娠手术的顺利康复。结论异位妊娠手术的首选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科学、合理、细致、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将为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头孢克肟颗粒5 mg/kg/次,口服,3次/d,连续5~7 d;对照组60例给予头孢拉定15 mg/kg/次,口服,3次/d,连续5~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总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P >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刘雪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分类与合理使用。方法将本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3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统计各类降压药的使用频率,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的频率高,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用频率低的为利尿剂;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结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有其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应在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达到“长期有效,平稳降压”的目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瞿凤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简述妇产科胎膜早破患者的诊疗。方法对妇产科胎膜早破的孕妇进行诊疗。结论鼓励孕妇及家属配合医生治疗,将胎膜早破的危害详细告知病人,引起重视,一旦阴道流水,立即就诊。
作者:吴淑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患者42例采用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联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单纯采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治疗时间为3~6个月,两组患者比较排卵率、妊娠率及妊娠后流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正常排卵率为72.7%,对照组患者正常排卵率为62.3%(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妊娠18例、流产2例;对照组妊娠8例、流产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在接受促排卵治疗前先行二甲双胍、达英-35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对治疗患者不孕症疗效显著。
作者:谭伟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