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元杰;潘武;韦华宁;曾红高;罗敏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罗派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4周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2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要比普通干扰素效果更明显;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较好恢复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长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超早期脑梗死 CT 影像表现特点,在治疗时间窗内得到及时、准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确诊42例超早期脑大面积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对这些患者发病后6h 内的 CT 影像进行分析,总结早期脑梗死在 CT 影像中的异常特征,以及 PACS 调出过往所做的头颅 CT 进行对比。结果在42例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CT 影像中,出现异常特征的患者是27例,阳性率是64.28%,19例脑沟变窄、消失,9例脑室变窄及中线结构移位;12例脑实质密度减低;11例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增征;15例脑池不对称,在 CT 表现为阴性患者中有3例曾经在我院行头颅 CT 检查,将发病早期 CT 与通过 PACS 系统调出的原片对比均发现有脑沟变窄征象。结论CT 影像对于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诊断提供依据;通过 PACS 找到患者过往正常头颅 CT 影像进行对比,均发现脑沟变窄,为诊断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来提供强有力的补充依据。
作者:黄林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 CT 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颅脑 CT 平扫表现。结果外伤性脑梗死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5岁以下患者占53.57%;多发于外伤之后1周内,尤其是外伤后2d 内,2 d 内出现脑梗死的患者占60.71%;多发于基底节区,占73.21%。结论 CT 是外伤性脑梗死诊断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吴淑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的临床诊疗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得出全面系统的诊疗经验总结。结论子宫破裂严重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积极预防十分重要,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应立即采取措施抑制宫缩,给予静脉全身麻醉,肌内注射哌替啶100mg 等,以缓解宫缩,同时应尽快行剖宫产术。
作者:金惠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肌注甲氨喋呤,并配合宫外孕中药方剂保留灌肠,观察疗效。结果34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进行保守治疗成功的病例有28例,治愈率为82.3%。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用法方便,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凤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颅脑外伤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由于其生理性老化,抗病能力降低,重要器官代偿能力下降,大部分患者还合并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故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有其自身特点。现将我们护理老年颅脑外伤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丹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不够及牙龈炎症不能及时治疗等多种因素,造成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本文对75例牙周病患者,先经过牙周病基础治疗,在牙周炎症消除的基础上,再用药物和手术综合治疗,恢复了牙列外形,达到美观和恢复咀嚼功能之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生理指标的全面检测,总结出全面的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严重的烧伤病症,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掌握科学的全面的诊疗措施尤为重要,必须深入的探究和实践,把危害降到低限度。
作者:田枫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究羟氯喹结合糖皮质激素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1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实验组要比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高, P <0.05。结论使用羟氯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作者:蒲彦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治疗适应症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无死亡病例。经保守治疗3~6h 后腹痛明显缓解,腹部体征改善,腹膜炎体征消失;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7~15d,平均住院时间为11d。出院后1个月复查胃镜,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1例、胃窦部溃疡4例。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掌握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学吟;邓儒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将受试者血清酸化,用乙醚提取,溴苯乙酮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丙戊酸钠的浓度。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柱(250×4.0 mm,5um),流动相:甲醇:水(68:32),检测波长为262 nm。结果丙戊酸钠浓度在8.2~180.1ug/ml 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大于99.12%,RSD<4.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于临床丙戊酸钠的浓度监测,值得推广。
作者:曹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早产儿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早产儿9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早产儿的体重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早产儿的 NBNA 神经行为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的提高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能力。
作者:常稳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引言矽肺是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职业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及矽肺结节为主的疾病,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此病多见于矿工,尤其是掘进工人,以及有大量石英、陶瓷和耐火材料等粉尘接触史者,发病一般较为缓慢,一般为5~10年,长者可达20年。2010年5月,我监护室收治一名1例Ⅰ矽肺并心肌梗塞患者,经积极抢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检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并转回普通病房。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刘钦;徐功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和脑血栓的治疗。近年来,随着苦碟子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宽。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苦碟子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其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分析表明苦碟子注射液确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旨在为苦碟子治疗更多临床“血瘀证”疾病拓宽思路。
作者:刘彦;张莉;李夏欣妤;徐宏芳;陈媛;李维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本文通过了解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地区婴幼儿4个月内喂养方式,得出结论:调查地区的纯母乳喂养婴幼儿的比重尚未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至2010年)中要求将用母乳喂养婴幼儿的比重提高到85.0%的目标;该地区乡村的母乳喂养的比重高于城镇。
作者:娜日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的病发机理和西药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及对西药药理的研读分析,制定出综合的治疗方案,并得出系统的总结。结论西药对系统性硬化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必须要对西药特性有全面准确的掌握,才能达到佳的疗效。
作者:狄万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大骨节病中医治疗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诊疗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中医治疗总结。结论中医在治疗大骨节病上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药物、针灸、按摩等综合的传统治疗措施,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作者:王波;谢华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从患者入院后的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结肠造瘘术的护理、造口并发症的护理等方面综述结肠患者的护理。
作者:冯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解放军第253医院收治的1254例受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盐水法和低离子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盐水法检出阳性7例,阳性检出率为0.56%;采用聚凝胺法检出阳性15例,阳性检出率为1.20%。而且采用盐水法检出的7例在显微镜下见到的细胞凝集均只有2~3个,而采用聚凝胺法所出的15例用肉眼便可看到明显的细胞凝集。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中效果较好,可有效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郜玮;姜万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肠梗阻病人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总结78例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经验,观察护理疗效。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对症观察与护理,正确的指导,78例患者肠梗阻症状均缓解。结论对肠梗阻患者的精心护理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有效持续的胃肠减压,可缓解病人不良情绪,对缓解肠梗阻恢复肠壁的血液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避免患者手术的痛苦。
作者:韦月婵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