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刘小兰
目的:对比分析64层螺旋 CT 与256层螺旋 CT 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64层螺旋 CT(A 组)与256层螺旋 CT(B 组)扫描,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两种均为100%;图像信号噪声比:A 组为56.35±16.11、B 组为56.29±14.22;图像对比度噪声比:A组为48.09±16.41、B组为47.93±14.15;有效剂量为:A组为5.77±0.82mSv、B组为4.85±1.58mSv;扫描时间:A 组为7.33±1.24s 和 B 组为3.26±1.41s。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256层螺旋 CT 与64排螺旋 CT 相比,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256层螺旋 CT 能够显著缩短扫描时间,从而可缩短患者的屏气时间,降低患者所接受的放射剂量及检查的危险性,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李艳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浅析多发性硬化病人的护理。方法对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结论护理应重点关注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自理能力和防止并发症三个方面。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 CT 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病变的 CT表现。结论肾脏囊性病变因形成机制及病理特点的不同使其在 CT 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作者:么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老年妇女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方法2010年6月到2013年2月我站妇科门诊诊治的66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每晚用3%碳酸氢钠液冲洗阴道后,放入达克宁栓;治疗组33例患者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每晚用3%碳酸氢钠液冲洗阴道后,放入达克宁栓,克霉唑软膏外用;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个月后观察治愈者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7%、复发率为12.5%,治疗组有效率为93.9%、复发率为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中老年妇女真菌性阴道炎可有效缩短起效时间,提高疗效的同时减低复发率。
作者:梁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及时掌握细菌耐药动态,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已连续多年进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现将2013年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作者:陈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将受试者血清酸化,用乙醚提取,溴苯乙酮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丙戊酸钠的浓度。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柱(250×4.0 mm,5um),流动相:甲醇:水(68:32),检测波长为262 nm。结果丙戊酸钠浓度在8.2~180.1ug/ml 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大于99.12%,RSD<4.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于临床丙戊酸钠的浓度监测,值得推广。
作者:曹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解放军第253医院收治的1254例受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盐水法和低离子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盐水法检出阳性7例,阳性检出率为0.56%;采用聚凝胺法检出阳性15例,阳性检出率为1.20%。而且采用盐水法检出的7例在显微镜下见到的细胞凝集均只有2~3个,而采用聚凝胺法所出的15例用肉眼便可看到明显的细胞凝集。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中效果较好,可有效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郜玮;姜万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自动化工作模式对我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效果的影响。方法结合盒装药自动发药系统、拆零分包机、智能药架、自动传输系统的工作流程及运行情况,对现有工作模式主要存在问及对策分析。效果是“高效、健康、安全、专业化、以人为本”。
作者:邱星安;邓小凡;谢乃集;包能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肠梗阻是一种食品不能通过肠腔,或者是肠疾病病因来自本身所引起的阻塞的形成的肠腔狭窄症状。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还有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由于肠梗阻性疾病非常复杂的,且伴有高风险,因此肠梗阻病人的内科临床治疗治疗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对肠梗阻病人的内科临床治疗情况的调查,探讨肠梗阻病人在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以便能更好地起到内科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苏智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和发生不良反应少以及清除迅速等优点,进而使得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地应用。但是丙泊酚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全麻醉药物的作用能够使得人体中枢抑制性神经传递得到加强或者使得人体中枢神经兴奋性神经传递降低或者两种情况都存在。为此,对丙泊酚对人体中枢神经的抑制性和兴奋性受体的作用做一综述,探讨和分析其的麻醉作用机制。
作者:罗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心律失常病人病历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总结出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案。结论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涵盖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心理心电等方面的护理,要注意护理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作者:孙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为妇产科临床工作提供更加有利可靠的依据。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二次妇产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其首次剖宫产术式分为改良新式剖宫产组39例,新式剖宫产组36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25例,对其二次妇产科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及盆腹腔粘连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组和新式剖宫产组患者的二次妇产科手术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短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三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无显著差异;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结论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二次妇产科手术有着显著的影响,与新式剖宫产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妇产手术的负面影响小,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桂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妇科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展,主要应用于异味妊娠、急性盆腔炎、不孕症诊治、子宫内膜异位诊治和子宫手术中。
作者:石灵绯;刘洪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国内早产占分娩数的5%~15%。临床上各种早产诊断的方法、指标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的目的都是明确诊断,抑制早产昨产,延长妊娠期限,发挥胎肺成熟药物的作用,完善胎儿成熟度,改变新生儿的结局,可以减少早产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作者:幸有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感冒作为一种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常见病,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自限性疾病,7d 左右患者多会自行康复。目前并没有可以有效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产生抗体来消灭病毒。感冒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症状,即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喉部不适、乏力等,这是由于呼吸道免疫屏障功能失调导致的后果。抗病毒感冒药往往是一种药物针对一种病毒,如果没有针对具体病毒而滥用抗病毒感冒药,不仅没有疗效,还可能产生药品不良反应。感冒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急性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如今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感冒后急于求成,有的是加大服用药物剂量,有的是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是药三分毒”,即使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加大剂量或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也就相应增加了药物对人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本文的重点就是关注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罗派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4周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2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要比普通干扰素效果更明显;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较好恢复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长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支气管哮喘以阵发性发作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声、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病理变化以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粘膜分泌亢进,粘膜肿胀为主。冬春季节发病率较同。大多数病人是由于过敏因素引起,过敏源多数为吸入性物质,如花粉、螨虫、真菌孢子、刺激性气体等,部分病人由食入鱼、虾、蛋、奶类食物所致,还有少数病人由药物引起,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等过敏所致,统称为外源性哮喘;有些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冷空气刺激、精神因素等使副交感神精兴奋,释放乙酰胆碱类介质等引起的内源性哮喘,还有一部分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混合性哮喘[1]。
作者:贡惠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高白细胞血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甲40例和乙组80例;甲组:WBC 为(20.0~40.0)×109/L;乙组:WBC>40.0×109/L。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Hb 测定。结果甲组:患者的血液在去白细胞前、后,其 Hb 测定结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乙组:患者的血液在去白细胞前、后,其 Hb 测定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高白细胞血对 Hb 测定结果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查找原因,制定解决措施,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刘广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检查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A 组),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B 组),对比两组彩超检查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重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多项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其中的收缩压、舒张压、LVM、LVMI 等指标上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是临床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为心衰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社区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况以及社区护理的实际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社区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作用,必须要深入的探讨,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