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首次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雷桂芳

关键词:首次剖宫产术式, 二次妇产科手术, 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为妇产科临床工作提供更加有利可靠的依据。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二次妇产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其首次剖宫产术式分为改良新式剖宫产组39例,新式剖宫产组36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25例,对其二次妇产科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及盆腹腔粘连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组和新式剖宫产组患者的二次妇产科手术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短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三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无显著差异;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结论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二次妇产科手术有着显著的影响,与新式剖宫产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妇产手术的负面影响小,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非临床生物等效性分析

    目的:利用非临床生物,分析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对8条米格鲁猎兔犬随机交叉单剂量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检测法对不同时刻的血浆中泮托拉唑浓度进行测定;采用双向单侧t 检验、方差分析等进行等效性分析。结果按照 AUC0-12的数据为基础对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计算,平均值结果为97.61±1.77%。AUC0-12的90%置信区间:受试制剂为参比制剂的96.5~100.8%;AUC0-∞及Cmax 的90%置信区间:受试制剂为参比制剂的91.2~107.2%。两种制剂的相似因子为99.98。结论两种制剂在 AUC0-12、AUC0-∞、Cmax、Tmax 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生物等效性检验合格。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3例进行分析研究,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并采取溶栓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抢救成功率为98.8%,其中1例患者治疗无效临床死亡,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以及尿量与入院时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析外科感染病人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要点及健康指导。方法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全身疗法的护理,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做好伤口和疼痛的护理,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结论定时、定量、正规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观察。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如何预防疾病传播的相关措施。合理搭配饮食,满足机体蛋白质及热量的需要。保证充足休息及适当的体育锻炼。

    作者:郭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0 引言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治疗儿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应用的也比较多。特别在基层医院,大多是门诊输液,不能给患儿进行静脉留置,必须每天进行静脉穿刺。笔者在基层医院工作二十年,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达万余次,成功率在90%以上。笔者就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小儿静脉穿刺方法进行了总结。

    作者:顾建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去年一年工作当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并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虽然不断地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得问题: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总体素质低下、基础护理不到位、消毒管理制度不严格、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及时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总体水平等。结论乡镇卫生院应当重视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穆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颈椎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社区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况以及社区护理的实际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社区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作用,必须要深入的探讨,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超声引导下肾囊肿介入治疗5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对57例临床确诊肾囊肿的二维声像图,经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超声引导下对肾囊肿穿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论本疗法的作用原理是酒精对细胞有较强的脱水作用,当向囊内注入时引起内壁细胞变性,坏死失去分泌功能,并由内皮细胞的萎缩,脱离和吸入,导致囊肿缩小,以致消失。

    作者:郭丽琴;孙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Ⅰ矽肺并心肌梗塞患者的1例救治和护理

    0引言矽肺是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职业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及矽肺结节为主的疾病,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此病多见于矿工,尤其是掘进工人,以及有大量石英、陶瓷和耐火材料等粉尘接触史者,发病一般较为缓慢,一般为5~10年,长者可达20年。2010年5月,我监护室收治一名1例Ⅰ矽肺并心肌梗塞患者,经积极抢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检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并转回普通病房。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刘钦;徐功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24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依据患者的各自特点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达到控制患者病情以及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情况:乳头状癌、髓样癌、滤泡状癌、微小癌临床诊治正确率分别为92.86%、85.71%、100%、100%、91.67%。结论冰冻切片和超声可以提高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正确率,而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正确诊断是手术前的必备工作,患者术后需要服用甲状腺激素。

    作者:骆兴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贴脐药在贫困牧区治疗小儿腹泻235例

    0 引言我院自1997年以来,用自制药外用贴脐治疗婴幼儿腹泻235例,均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劲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胎膜早破患者的诊疗

    目的:简述妇产科胎膜早破患者的诊疗。方法对妇产科胎膜早破的孕妇进行诊疗。结论鼓励孕妇及家属配合医生治疗,将胎膜早破的危害详细告知病人,引起重视,一旦阴道流水,立即就诊。

    作者:吴淑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产褥期常见问题及护理

    目的:简述产褥期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对产褥期妇女常见的问题进行护理。结论正常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对产妇的身体恢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微微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6周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6周引产的方法,以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方法我院自2005年至2012年我们对6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0~16周妇女随机分为二组即: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用米非司酮75mg(3片)于空腹或饭后二小时口服,间隔12h 一次共三次,后一次服药后24小时空腹或饭后二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用米非司酮50mg(2片)于空腹或饭后二小时口服,间隔12h口服米非司酮25mg(1片),间隔12h 再次口服米非司酮50mg(2片),间隔12h 再次口服米非司酮25mg(1片),后一次服药后12小时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0%、60%,胎囊排出时间分别为8±3小时、12±4小时;阴道流血时间均为4-12天,二组完全流产率及胎囊排出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阴道流血时间及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6周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胚囊排出时间,不加重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方法针对胆道闭锁手术14及术后患儿的护理难点,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实施并发症的护理防范措施,重视出院指导和随访。结论认真分析术后的护理难点,积极采取护理对策,对提高手术后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范玉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度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并且以2012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在两年度分别抽取8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考核评分。结果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明显的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护理考核分以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护理考核分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得到患者的好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儿童X线检查中的相关防护

    随着我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儿童医疗 X 线照射的频率明显上升。为了促进医用 X 线技术在儿童防病治病中更好发挥作用,同时又尽量避免 X 线可能带来的危害,必须认真搞好儿童医用 X 线的防护和剂量控制。

    作者:冯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脐带疾病及异常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脐带疾病及异常的超声波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病历资料的分析结合超声波检测的规则,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征,制定针对性的超声波诊断方案。结论超声波对脐带疾病及异常诊断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深入的探究和全面系统的掌握超声波的诊断措施。

    作者:黄景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呼吸困难的问诊内容和治疗要点

    目的:讨论呼吸困难的诊断和治疗举措。方法借鉴国内外诊断和治疗呼吸困难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的体会。结论判断有无呼吸困难不仅要询问患者的主观感觉,更要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的客观表现,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作者:马大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病因的诊断价值,并对临床手术解除血管-神压迫指导、建议。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26例患者进行 MRTA 检查,行三维时间飞跃(3D-TOF SPGR)序列采集图像,对三叉神经行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观测三叉神经周围组织关系。结果26例三叉神经痛中,1例为肿瘤压迫引起,MRTA 显示症状侧22例存在血管神经压迫或接触,可疑压迫3例。压迫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或两者共同压迫及椎动脉。22例受压者进行血管减压术,MRTA 诊断与术中发现基本相符,术后患者疼痛缓解,麻木减轻。结论 MRTA 原始图像及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是显示三叉神经、血管接触的敏感方法,对微血管减压术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志奎;李建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C 反应蛋白水平对判断炎症和创伤转归的价值

    我们选择三组不同的患者,对比与追踪检测 CRP 在判断炎症及创伤转归中的价值,结果指示,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以后,CRP 的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为明显。凡 WBC 显著增高的患者,CRP 量就有显著的升高,反之亦然。但是有少部分的人例外,经过进行持续的随访,WBC 数与 CRP 水平两者基本上呈平行的关系。外科术后24 h,CRP 量均见升高。手术进行的顺利且没有感染的患者,7天后 CRP 均恢复正常范围。据此确认,CRP 水平是判断炎症与创伤转归的一种可靠的指标。

    作者:杨录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