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单绿虎;束新华;叶珍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217(zinc finger protein 217,ZNF21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7月间于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58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同期收集临床疑似诊断为胃癌但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良性疾病的胃黏膜组织30例.采用qRT-PCR检测ZNF217 mR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ZNF217蛋白表达.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ZNF217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 ZNF217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6.911 ±0.139)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1.372±0.205),P<0.001;ZNF21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也呈现异常高表达状态(x2 =39.910,P<0.001),并且胃癌组织中ZNF217蛋白高表达与肿瘤体积增大(x2 =5.810,P=0.016)、淋巴结转移(x2=5.778,P=0.016)及高TNM分期(x2=4.806,P=0.028)呈显著正相关.ROC分析提示:ZNF217的表达作为诊断胃癌的价值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在0.8附近.结论 ZNF217 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高水平ZNF217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恶性临床及病理特征有关.ZNF217在胃癌早期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及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马学强;梁斌;袁世超;刘翰林;朱雄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于用ELISA法检测HCV-Ab结果在临界值周围的可疑标本,用核酸扩增及微流芯片法进一步检测,以探讨不同方法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出率及其感染的危险性.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中经2种不同的HCV-Ab ELISA法试剂①或试剂②检测结果S/CO≥0.4至<1.0的血清标本24份,其金标试纸条法检测均为阴性,分别用核酸扩增及微流芯片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A)测HCV-Ab法进行检测.结果 24份用ELISA法检测S/CO值处于临界值的标本,经核酸扩增及微流芯片法检测阳性16份(阳性率66.67%),CLIA测HCV-Ab法检测阳性16份(阳性率66.67%),HCV-Ab ELISA法试剂①阳性6份(阳性率25.00%),试剂②阳性10份(阳性率41.67%).核酸扩增及微流芯片分析法与ELISA法试剂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ELISA法试剂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酸扩增及微流芯片分析法对HCV的检出率高于ELISA法和金标试纸条法,因此,对ELISA法检测HCV-Ab结果在临界值周围的可疑标本,可能存在感染性,应对这些可疑标本做进一步的检测,可选择性的应用核酸扩增及微流芯片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A)法等方法联合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防误检和漏检.
作者:陈娜云;姚仁南;马继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目前公认与冠状动脉、脑动脉中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相关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2].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质网蛋白(homocysteine-induced endoplasmicreticulum protein,Herp)是一种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密切相关的内质网膜蛋白,即Hcy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时诱导表达上调的一种ERS相关蛋白[3].
作者:季政;周昌钻;朱虹岷;蒋凤春;孟立平;潘孙雷;许富康;彭放;池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5年生存率有明显提高.然而,远处转移仍然是其常见的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寻找可靠、有效的分子标记来筛选具有鼻咽癌高转移风险的患者,并为这些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策略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张磊;江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中抽取80例,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为2组,其中单纯糖尿病(DM1组)40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DM2组)40例.另外同时选择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血液生化等指标.以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作为因变量,以年龄、血脂、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cy等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DM1组Hcy比NC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血清Hcy的水平高于DM1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肽、TG、TC、HbA1c、Hcy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有关,高Hcy血症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玉森;武玮;梅艳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OPSIS法和秩和比法(RSR法)的联合使用对5种不同中医适宜技术包在基层地区推广效果评价的可行性,并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排序,从而为技术包的推广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针对基层地区治疗同类疾病的适宜技术归类打包,本文共涉及5个技术包:“颈肩腰腿痛”包(A包)、“妇科疾病”包(B包)、“小儿腹泻”包(C包)、“慢性胃病”包(D包)以及“肿瘤疾病”包(E包).选取投入费用、专家人次数、高级职称人次数、专家下基层指导人次数、培训学时数、培训人次数、评价率和使用人数8个评价指标,使用TOPSIS法、秩和比法以及二者模糊加权联合对5种中医适宜技术成果包在基层的推广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TOPSIS法得出Ci值由大到小分别为A包0.76、D包0.66、B包0.49、C包0.44和E包0.00;通过秩和比法得出RSR值由大到小分别为A包0.90、D包0.80、C包0.58、B包0.53和E包0.20;同样通过二者的模糊联合法得出的结果也是A包值大,D包其次,E包值小.所以TOPSIS法、秩和比法以及二者模糊联合的方法对各成果包的推广评价结果基本一致,A包和D包排名前2位,情况较好;E包排名后,推广效果相对较差.结论 TOPSIS法和RSR方法的联合使用能够更客观合理的评价中医适宜技术包在基层地区推广取得的成效,故可以作为同类研究的评价方法.
作者:徐静;石学峰;房耘耘;石诗雯;巴合加娜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对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 1年3月-2014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共8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单纯康复治疗组39例和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组(联合组)43例,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推拿、语言训练等,双鲸维生素D滴剂1粒/次,1次/d,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比较2组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及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语言发育改善程度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大于单纯组(95.3% vs.74.4%,0=7.213,P=0.007),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发育商数DQ平均得分显著提高[(70.4±11.3)分Vs.(53.3±10.5)分,t=6.127,P=0.026],正常患儿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组(41.9% vs.20.5%,F=4.304,P=0.038);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发育指数优秀比例显著提高(F=9.202,P=0.002).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比单纯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8.9±23.8)pmol/L vs.(56.3 ±21.0) pmol/L,t=6.025,P=0.023;(1.9±0.4)mol/Lvs.(1.3±0.1)mol/L,t=5.624,P=0.028].结论 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可较为有效地改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语言功能及发育状况,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伟文;孙增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PICC-R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方法 对自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导管的258例老年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ICC-RI的发生情况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以70岁为界分组)、性别、季节(春秋/夏冬)、穿刺方式(直接/赛丁格穿刺)、留置时间(以7d为界)、导管移动(有/无)、并发症(是/否)、周期性导管维护(有/无)、免疫功能(正常/低下)等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共有31例患者出现术后PICC-RI,感染率为12.0%,分离出2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6株(57.1%),革兰阳性菌11株(39.3%),真菌1株(3.6%);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导管移动、并发症、导管维护、穿刺方式、留置时间、季节、免疫功能等发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夏冬季节、直接穿刺、有并发症、留置时间超过7d、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免疫功能低下等危险因素可引起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将以上因素进行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夏冬季节、有导管移动、留置时间超过7d、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免疫功能低下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主要的因素,同时感染发生同样和留置时间超过7d、有导管移动、冬夏置管、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徐洪恩;贾勇士;吴树强;吴颖;高惠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阿霉素诱导小鼠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及瑞舒伐他汀对该通路的干预效果.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干预组预先给予瑞舒伐他汀悬液10 mg/(kg·d)5d,与模型组分别给予阿霉素15 mg/kg建立肝脏损伤模型,干预组继续瑞舒伐他汀干预5d.末次灌胃24h后处死全部小鼠,半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血脂、肝功能;同时检测肝组织匀浆SOD、MDA含量;HE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Sirt1、NF-κB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C、TG、LDL-C、ALT、AST明显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匀浆MDA增多,SOD降低(P<0.05),肝细胞肿胀,血管拥挤,淋巴细胞浸润,Sirt1表达减少,NF-κB增加(P<0.05).干预组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ALT、AST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SOD增多,MDA降低(P<0.05),肝细胞结构完整、炎细胞减少,Sia1表达增加,NF-κB降低(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通过调控Sirt1/NF-κB表达,有效保护阿霉素诱导的肝脏毒性损伤.
作者:王秀;王志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提供依据,从而为严重脓毒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8月一2015年8月收治的58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SPSS 16.0软件自动生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BP治疗72 h.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清生化指标及炎症指标水平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心慌、胸闷气促及烦躁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心肾等脏器功能指标逐步好转稳定,内环境失衡得以纠正并趋于稳定,CRP、PCT、TNF-o、IL-8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同时体温、心率、WBC等全身炎症反应指标及血生化及代谢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循环氧合功能改善,乳酸水平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APACHE-Ⅱ、MODS及SOFA评分均降低,明显提高抢救存活率,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清生化指标及炎症指标、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过度释放的炎症因子及毒素,纠正内环境酸碱失衡,重建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改善过度的炎症反应,并能够改善患者单核细胞功能,重建免疫稳态,有效阻断SIRS向MODS发展,促进器官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汪永斌;姬晓伟;占林兵;谢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社交恐惧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和社交焦虑、惧怕否定评价与面部表情识别相关性.方法 采用社交焦虑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面部表情强度识别测试分别对30例门诊社交恐惧症患者及30名正常人进行测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2组间结果进行比较,用相关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社交恐惧组在面部识别正确数上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恐惧组在面部正确反应时比对照组反应时要短(P<0.05);同类表情强度识别在2组间的正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恐惧被试对“高兴”的正确数要多于其他表情的正确数(P<0.05),其他表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组内对“高兴”的正确数同样要多于其他表情正确数(P<0.05),对“害怕”的准确数除了与“鄙视”的表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正确数要少于其他4种表情(P<0.05);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三者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可得:表情强度识别与社交焦虑程度相关系数(r =0.24,P=0.32)、表情强度识别与惧怕否定的相关系数(r=-0.10,P=0.68),2组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焦虑与惧怕否定之间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59,P<0.05).结论 社交恐惧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无下降,不存在面部表情的注意加工偏向;社交焦虑与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惧怕否定与面部表情识别能力不存在相关性.
作者:林子江;林海西;林雪丹;杨天兴;王常绿;杜松妹;杨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IL-18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认知功能损害与IL-18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入组温州康宁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158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5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认知水平,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IL-18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IL-18基因-607C/A位点多态性,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检测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BANS总分、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分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IL-18蛋白水平与RBANS总分和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因子分成正相关(P<0.05).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IL-18是RBANS总分和即刻记忆、延迟记忆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 免疫反应在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中起重要作用,IL-18在慢性患者中起神经保护性作用.
作者:温娜;唐伟;潘建设;章金良;杨馥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托吡酯对癫痫患儿血糖、胰岛素、皮质醇、瘦素、胃饥饿素和神经肽Y水平及对患儿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0月-2013年10月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20例癫痫患儿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5 mg/(kg·d)托吡酯进行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测定患儿空腹血糖、胰岛素、血清瘦素、神经肽Y、胃饥饿素、皮质醇的水平和患儿体重指数.结果 治疗3个月时,患儿胰岛素水平、身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为(4.65 ±2.28) μU/ml和(15.87±1.90) kg/m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83±2.72) μU/ml和(16.44 ±1.84) kg/m2(p<0.05);而治疗6个月时,胰岛素水平比治疗3个月时升高,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患儿血清皮质醇和瘦素水平分别为(10.13 ±4.17) μg/dl和(2.14±2.03) 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3.25 ±5.50) μg,/dl和(2.89±2.63) ng/ml] (P <0.05);治疗前后,患儿的血糖、胃饥饿素和神经肽Y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血清瘦素、皮质醇水平降低,这可能是托吡酯治疗导致癫痫患儿身体质量指数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作者:余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学龄前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评估脊灰疫苗免疫策略效果.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安徽省16个县(市、区)的0~7岁年龄组的1 754名儿童,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所有调查对象均有脊灰疫苗免疫史,96.41%的调查对象接种3~5次;调查对象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阳性率分别为99.43%、99.20%、98.8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s,GMT)分别为1:193.40、1:117.26、1:85.03;98.29%的调查对象3种型别抗体均为阳性.各型间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的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均>97%,随年龄增长抗体GMT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皖北、皖中、皖南地域脊灰抗体阳性率均>98%,不同地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FⅡ之外,P<0.05);多元分析发现年龄、地域和3种型别均阳性对抗体GMT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安徽省学龄前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过脊灰疫苗接种,已建立牢固的脊灰免疫屏瞳.
作者:王斌冰;张秀军;陈晓琴;柴瑜;沈永刚;刘丹青;赵月萍;晏开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利用物联网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管理的效果,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新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已在本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符合条件的120例患者纳入本次随访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糖尿病管理,n =60)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n =60).分别于研究开始及研究6个月时进行随访.随访时测定2组患者血糖、血脂、腰围等指标;记录患者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包括:糖尿病症状、血糖控制适宜值、吸烟等共11项回答,比较2组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腰围、体质指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了解糖尿病症状、餐后血糖适宜值、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措施的相关知识知晓率(98.33%、100.00%、95.00%、70.00%)高于对照组(58.33%、48.33%、25.00%、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按医嘱坚持服药、控制饮食、定期检测血糖、规律锻炼的比例(100.00%、93.33%、95.00%、96.67%)较对照组(48.33%、50.00%、40.00%、30.00%)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物联网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代谢指标控制更加理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糖尿病管理方法.
作者:汪春燕;陆志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脂质(皿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治pSS患者81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pSS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体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球蛋白(Ig)、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并根据血脂情况把pSS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和非高脂血症组,利用统计软件检验2组之间的差异,观察pSS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并分析血脂旨异常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SS患者的TG、TC、HDL、LD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血脂异常组ANA(抗核抗体)升高、RF(类风湿因子)升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分别占69.35%、66.13%、23.46%,与血脂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高血脂发生率为76.5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ESR(r=-0.37,P=0.03)呈负相关,TC、TG、LDL-c与ESR无明显相关性(P>0.05);TG、TC、HDL-c、LDL-c等和CR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干燥综合征血脂异常发生率为76.54%,且与病情活动度指标血沉密切相关,这可能增加pSS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作者:李鞠;唐凤英;王莲;潘文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与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的关系,为新生儿HIE寻找一种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根据aEEG 的检查结果,97例HIE患儿被分为aEEG正常组、aEEG轻度异常组和aEEG重度异常组.3组均进行aEEG检查、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评价aEEG与新生儿HIE临床分度、MRI分度、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 3组的HIE临床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598,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EEG检查结果与新生儿HIE临床分度存在统计学关联(r=0.758,P<0.05).3组的MRI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415,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EEG检查结果与MRI分度存在统计学关联(r=0.710,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组的血气pH和血气BE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的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EEG检查是早期诊断新生儿HIE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可萍;朱品俐;王艳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以颈内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在使用华法林抗凝进行出凝血监测时,以来自颈内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标本代替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血透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华法林抗凝的患者30例次,对每一例次患者同一时间段抽取3个不同的血标本:①常规外周静脉抽血作为对照组,②经颈内半永久导管静脉端抽取20 ml血后留取血标本(以下称方法一),③经颈内半永久导管静脉端抽取40 ml血后留取标本(以下称方法二),比较3组血标本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值的差异.结果 方法一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rT)3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方法二与对照组比较,PT、INR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以颈内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进行出凝血检验时,应尽量由外周静脉抽取血标本,当由外周静脉抽血存在实际困难时,可以用方法二由颈内半永久导管留取血标本来代替外周静脉抽血,但必须在送检标本上注明抽血方式以便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吴瑶瑶;徐武敏;黄筱燕;金领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围术期强化护理在内镜下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varices,EV)中的价值,为EV治疗方案的优化和选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接受EVL手术的48例EV患者实施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心理咨询教育、术中术后舒适护理、音乐疗法和术后饮食指导和观察等),作为干预组;选取此前1年仅接受常规护理(协助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准备术前用药,指导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常规心理护理)的48例EV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EV清除率、清除所需治疗次数、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EV清除率、清除所需治疗次数、再出血率分别为91.7%(44/48)、(2.3±0.7)次和8.3%(4/48),对照组为87.5%(42/48)、(3.5±1.1)次和20.8%(10/48),观察组清除所需治疗次数和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 (3/48),对照组为25.0%(12/48),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EV患者EVL手术治疗的次数,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雨虹;荀运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灶清除后病理学证实为椎管内炎性肉芽肿的临床诊断情况.方法 对有症状及功能障碍的椎管内占位患者行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常规行病变节段脊柱正侧位X线片用于鉴别、排除脊柱肿瘤及结核等病变;MRI扫描均行矢状位、冠状位及轴状位扫描,更好地显示病变结构范围,其与周围软组织的毗邻关系及其对硬脊膜、脊髓的侵犯与压迫;CT及三维重建除明确椎体的侵蚀破坏及病灶对椎管的侵犯范围,协助MRI检查,进一步明确手术指证.所有影像学资料,均经2名以上高年资脊柱外科及影像科医生阅读,明判病情及手术指证,待手术指证明确后行病灶清除等手术治疗,术后常规送病理学检查,用于病变的后确诊.结果 收治的23例排除结核、肿瘤的椎管内占位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炎性肉芽肿,有泡沫样组织细胞增生,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病灶区有出血及结缔组织增生.区别于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物及肿瘤的病理改变.结论 术前详尽的影像学检查对明确病变性质及特征至关重要,MRI、CT等检查在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不仅对区别排除结核、肿瘤等相关性疾病异常必要,而且在显示病灶侵犯的范围、对脊髓的影响及病灶与周围软组织的毗邻关系、在脊柱不同层面上显示椎体及椎管的破坏侵蚀情况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后病理学结果与前者结合可予以椎管内炎性肉芽肿明确诊断.
作者:甫拉提·买买提;梁亮;米日古丽·沙依提;朱松青;张健;盛伟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