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高血糖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丁芸;戚德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糖, 主动干预, 预后
摘要:目的 通过主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研究应激期保持一定范围血糖值,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干预的AMI患者的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入院即刻血糖≥12.0 mmol/L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或静脉泵入维持血糖值在7.8 ~ 11.1 mmol/L之间.比较2组患者随机血糖、血糖恢复至7.8~11.1 mmol/L时间、住院平均血糖、住院时间、再发AMI、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EF斜率≥35%人数;入、出院时KillipⅡ~Ⅲ级及死亡人数.结果 干预组血糖值恢复至预定值时间、平均血糖值、住院时间、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死亡及出院时KillipⅡ~Ⅲ级人数等都低于对照组,EF斜率≥35%人数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 <0.05,<0.01).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事件与严重心律失常(P=0.001,OR=1.225)、住院平均血糖值(P=0,OR=0.123)密切相关.结论 急诊PCI不能改变应激高血糖引起的心肌的病理生理改变.主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期高血糖,有利于PCI干预的患者的近期预后.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98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FNA微创手术治疗49例,PFN手术治疗49例,通过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等,对两种术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PFNA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0.5±8.5) min、(170.2 ±77.5) ml、(10.6±1.1)周,PFN组相应指标为(90.5±11.6)min、(265.6±70.5) ml、(14.8±1.2)周,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月相关并发症发病率(12.2%)明显低于PFN组(3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7.8%)明显高于PFN组(73.5%)(P<0.05).结论 采用PFNA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并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且操作简单,是目前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金正跃;梅丽芳;胡华刚;罗贤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克拉霉素与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合用治疗复发性鼻窦炎

    目的 观察并探讨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M)与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合用对复发性鼻窦炎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长兴县人民医院于2012年8月-2014年2月接诊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鼻腔吸入鼻用激素(糠酸莫米松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LM治疗.治疗前后统计2组患者的嗅觉减退、头痛、鼻塞和流涕评分,并依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的术腔清洁时间和上皮化时间.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嗅觉减退、头痛、鼻塞和流涕评分以及鼻内镜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嗅觉减退、头痛、鼻塞和流涕评分分别为(1.7±1.2)分、(1.5±1.1)分、(2.5±1.2)分和(2.2±1.3)分,对照组分别为(2.7±1.4)分、(2.4±1.3)分、(3.4±1.3)分和(4.5±1.2)分,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8%(30/32),对照组为71.9%(23/32),2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术腔清洁时间和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M与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合用有利于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泽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危重患者急性胃肠损伤早期肠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对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进行早期肠康复的效果,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方法 调查住院危重患者AGI的发病和肠内营养的使用情况及其效果,患者涉及ICU、神经外科、胸外科等,患者未行胃肠道手术.早期将各种必需的药物与营养制剂,通过肠内途径应用于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促进肠道多种功能的代偿,改善肠黏膜屏障作用、减少肠内毒素和细菌的易位,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结果 56名危重患者在急性疾病阶段及时进行了肠康复治疗,促进患者顺利渡过危急病情.经严格统计分析后认为效果满意.早期肠康复对术后并发症起到了预防作用.除提供机体能量外,在维护肠功能、改善肠黏膜屏障、减少肠内毒素、阻止细菌易位、调节肠道微生态和降低肠源性感染等方面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患者的胃内容物一次抽吸量平均为(280.00±10.17) ml/d.所有患者未发生喂食物误吸.结论 AGI患者应及早进行肠康复治疗和护理,胃内容物一次抽吸的定量管理对临床选择肠内营养的时机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急性胃肠损伤新概念的提出和分级管理有利于危重患者的康复,对肠内营养的剂量和逐步增加的时限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柳红梅;徐冬梅;王淑玲;匡荣光;王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状腺转移性肾癌1例

    甲状腺转移性癌临床很少见,转移性肾癌更是罕见.笔者于2012年6月收治1例甲状腺转移性肾癌患者,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因发现甲状腺肿物半月入院.患者无心慌、消瘦、声嘶呛咳等症状,精神尚可,饮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1年前因右肾透明细胞癌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曾行1次干扰素治疗,但因难以耐受终止后续治疗,同年患者发现右侧原发性肺癌并有右肺叶切除史,术后完成6次辅助化疗.

    作者:丁金旺;叶柳青;张煜;罗定存;雷志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确解读胎心监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为提高胎心异常孕妇分娩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742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胎心监测正常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的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结局的差异,探讨正确解读胎心监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中,有胎心异常曲线者751例,占10.12%(751/7422).其中580例是在产后发现异常因素,占异常总数的77.23%(580/751);新生儿窒息219例、新生儿死亡1例,共占29.29%(220/751).胎儿窘迫的因素有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以及胎盘因素等.2组妊娠方式选择: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7.56%,手术介入率为39.68%;对照组剖宫产率为6.24%,手术介入率为7.44%,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手术介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结局:观察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脐带因素影响的比重分别为16.11%、9.45%、25.97%;对照组分别为2.50%、1.30%、3.4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肺炎为8.92%,新生儿缺氧性脑病5.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0%、1.27%,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产时胎心异常曲线对胎儿窘迫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患者加强胎心监护,并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处理,可适时进行剖宫产,以保证产妇及胎儿的安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发病因素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流行病学现状,研究紫癜性肾炎的发病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以池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0例紫癜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诱因、首发症状、病况发展等指标及相关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相关性研究和护理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分析,从2008至2013年,发病率增加42%,呈现明显上升趋势;68.2%的患者病发在冬春季(409例),显示该病具有明显季节性表现;其中65.5%有明确诱因(393例);38%在发病前有过敏史(228例);92.5%首发症状为皮疹(555例),64.8%患者的尿改变表现为血尿并蛋白尿(389例);97.5%的患者肾功能正常(585例).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紫癜性肾炎的危险因素有患者体质、季节、药物、食物、环境等.患者增强体质,严控相关危险因素是预防和抑制病情发展的主要措施.对患者加强护理管理,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复发、避免并发症及促进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曹桂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绍兴地区妇科就诊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布调查

    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绍兴地区关于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发生报道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该地区宫颈病妇女宫颈部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亚型分布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县中医院妇科就诊妇女4273例,常规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并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 23种亚型检测,采用统计软件分析HPV和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及不同HPV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结果 HPV感染率为21.8% (932/4273).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NILM)、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和癌前病变(SIL)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15.5% (601/3888)、83.7%(236/282)和92.2% (95/103);HPV阳性的NILM、ASC和SIL患者中HR-HPV构成比分别为83.0%(601/724)、94.8%(274/289)和96.7%(118/122);不同人群HR-HPV型排在前五位分别为:NILM患者是HPV-16、HPV-52、HPV-58、HPV-33和HPV-68,ASC患者是HPV-16、HPV-58、HPV-52、HPV-18和HPV-33,SIL患者是HPV-16、HPV-58、HPV-33、HPV-52和HPV-31.NILM、ASC和SIL患者重叠HPV感染率分别为17.6%(106/601)、16.9%(40/236)和18.9% (18/95),不同人群重叠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P>0.05).结论 本地区HPV感染率和HR-HPV构成比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密切相关,而HPV重叠感染与瘤变严重程度无关,与欧美国家不同,HPV-16、HPV-58和HPV-52是该地区常见的HR-HPV亚型.

    作者:金秀萍;凌伟江;俞月萍;刘小香;孙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对孕妇及其子女的危害和干预

    甲状腺疾病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往往较高.尤其是在妇女妊娠这个特殊生理阶段,甲状腺更容易受到不同的生理影响从而引发孕妇甲状腺相关疾病.在妇女怀孕期间,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包括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炎等,而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往往是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1].在国内,育龄妇女中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接近9%[2],而在国外更是高达15%[3].现有研究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将增加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并和育龄妇女不孕、妊娠妇女流产、早产、死产、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等产科并发症息息相关[4].在临床,就孕妇甲状腺减退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我们现已通过干预来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然而针对孕妇合并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临床上往往没有加以重视.

    作者:任佩;排孜丽亚·买提阿西木;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耳内窥镜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耳内窥镜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0月嘉兴市中医院收治的87例共9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在耳内窥镜下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患者的病史及术前检查结果诊断,对24耳单纯型中耳炎患者在耳内窥镜下行鼓室成型术,68耳中耳胆脂瘤患者在耳内窥镜下进行不同类型的乳突根治术,术后6个月对其治疗效果评价,痊愈38耳,占41.3%,有效54耳,占58.7%,无效0耳,总有效率100%;术后6个月气导平均听阈(23.4±4.1)dB显著性低于术前(39.1 ±8.3)dB;术后6个月气骨导差(27.8 ±8.9)dB显著性低于术前的(39.4 ±10.1)d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年,仅发现有1例单纯型中耳炎患者出现鼓膜小穿孔,保守治疗后治愈;另外1例患者术后出现水平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但给予抗炎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采用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临床效果满意,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听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右肺奇叶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肺奇叶(pulmonary azygoslobe)多发生于右肺上叶,其发生率约为0.4%~1.0%[1-2].关于肺奇叶,影像学表现报道较多,但很少有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报道,且婴幼儿期很少被发现,现就文献复习并附婴幼儿右肺奇叶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男,1岁,主因间断咳喘40余天入院.入院查体:阵发性烦躁,呼吸60次/min,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动度一致,叩清音,可闻及大中水泡音、喘鸣音;心率160次/min,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部及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作者:李权恒;安淑华;李金英;田利远;高文杰;孙军锋;李清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治疗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台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分步延期手术治疗的290例高能量胫骨Plion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接受早期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90例高能量胫骨Plion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不愈合的发生率,分析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116.7±15.2)d、完全负重下地时间(161.9 ±23.1)d、并发骨折不愈合(7.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x2=7.094、6.234、9.166,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术中操作情况、并发感染情况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糖尿病情况的患者,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2.078、56.023、86.910、45.835、18.698、47.397、12.629,P<0.01);③高龄、Ⅲ型、早期切开复位、忽略小骨块处理、并发感染、合并骨质疏松和糖尿病是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r =3.611、3.878、3.274、2.904、2.984、3.094、3.764,P<0.05).结论 分步延期手术能够促进骨折愈合、预防骨折不愈合的并发症,整体治疗效果受到患者自身情况、骨折类型、手术操作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准确把握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

    作者:马宁;饶志涛;张景生;夏宁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产前孕妇心理及护理的调查

    目的 探讨临产前孕妇的心理,通过心理护理,提高产妇的分娩率.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2年9月足月妊娠头位分娩210位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临产前有合并症93例,临产前有焦虑抑郁症81例.临产前正常组117例,临产前无焦虑抑郁症129例.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分析心理并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 产前有合并症(包括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妊娠HELLP综合症)与产前正常组比较,焦虑、抑郁状况有显著性差异.临产前有焦虑、抑郁与临产前无焦虑、抑郁产妇比较,剖宫产率、阴道助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活跃期停滞、第三产程延长、行剖宫产或阴道助产占80.17%.结论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大多数的孕妇顺利渡过分娩期,减少难产的发生.

    作者:常红侠;王瑞;潘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晕厥的常见病因与鉴别诊断

    晕厥在普通人群中并非少见,首次报告晕厥事件年龄在10 ~ 30岁,大于65岁人群的发病率高.仅少数患者前去医院就诊.有调查显示,晕厥事件的发生率为(18.1~39.7)/(1000人·年),但前去急诊室者仅为0.7/(1000人·年).由于较大的人群基数,晕厥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存在突发性与复杂性,需要临床医生对其加强理论认识.1 晕厥的分期晕厥是一过性脑低灌注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TLOC),特点为起始快速、持续时间短和自发完全恢复.机制为患者出现一过性的收缩压下降(通常低于6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6~8s的脑血流中断,故而心输出量及总血管阻力异常都可导致晕厥.

    作者:陈惠平;曹克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俯卧位机械通气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时俯卧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7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ICU住院治疗的65例儿童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都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小潮气量6~8 ml/kg+呼气末正压通气)辅助通气,试验组33例在早期机械通气时行俯卧位机械通气(至少有维持10 h/d);对照组32例行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分别观察治疗后6h、12 h、18h、24 h动脉血气分析、氧合参数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隔天查胸片对照观察肺部炎症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aO2和PaO2/FiO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后胸片肺部炎症吸收明显改善(P<0.05).经过2周治疗后,试验组的有效率为78.79%,而对照组为53.13%.结论 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中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提高通气效果、更有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更好地增加氧供,减少对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实现早日撤机,且实施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卓亚;吕勤;叶朝辉;吕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帕罗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实效性及不良反应综合研究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帕罗西汀(首日20 mg/d,第7天后剂量增加至30 mg/d,维持这种浓度,治疗42 d)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帕罗西汀(与对照组相同)与奎硫平(第1天服用50 mg/d,药物分成2次服用,第3天增加至100 mg/d,第5天增加至150 mg/d,第7天增加至200 mg/d,维持这种浓度,治疗42 d)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 8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6,P=0.003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评分为(29.62 ±3.17)分、(28.93 ±7.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3,P <0.05);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9.87±4.46)、(15.27 ±5.37)、(11.18±4.51)、(6.83 ±5.48)分及(25.32 ±3.83)、(20.68±4.97)、(6.38±3.42)及(10.34±5.38)分,与治疗前的(29.62±3.17)及(28.93±7.2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3、3.453、3.833及4.813,P<0.05);同时,2组患者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经过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863、4.676、5.810及2.891,P<0.05).结论 帕罗西汀与奎硫平联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能起到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萍;姜波;方向明;张惠芳;张凤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训练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评估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在康复科指导下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入院1周时和出院时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经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训练,不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而且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作者:陈秀芳;王朝军;罗国英;相松飞;马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清AFP、CA199、CA125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AFP、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21例作为恶性肿瘤组,消化系统良性病变患者225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20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AFP、CA125及CA199阳性例数及表达水平,并计算出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AFP、CA125及CA199阳性比例及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P<0.05).AFP+ CEA+ CA199三项联合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提高至67.25%、84.43%、78.92%,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时的结果(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FP、CA125及CA199能够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作者:李丽坤;邸雅南;赵可;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细节问题探讨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手术中的细节问题,通过对常规分流手术方式的改进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方法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与同期开展的27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对比研究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利用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预后,评价改良手术方式的优越性.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获随访,平均18个月(9个月~3年),改良组48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37例,改善7例,症状无改善4例.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分流管阻塞2例,硬膜下积液2例;常规手术组27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5例,改善6例,症状无改善6例.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为分流管堵塞.经统计学分析,改良组患者预后较常规组好.结论 常规分流手术方式中部分手术步骤可以进行改进,正确处理手术中的细节问题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高志波;钱令涛;陈彬;王永志;梁卫东;李琦;张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增生期血管瘤的个性化治疗

    目的 探讨增生期血管瘤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整形外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50例增生期血管瘤病例,根据增生期血管瘤的部位、大小、色泽、侵及范围、增生速度、功能影响、对患儿及家长心理影响等因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较小的、不位于功能性部位、增生速度缓慢、色泽较暗、消退后无色素沉着及纤维脂肪组织的血管瘤,可等待观察,不采取任何的手段去干预治疗.难治性大、危险性高、面积大、生长迅速、色泽鲜红或位于口唇部位的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关节、颜面等特殊部位血管瘤,口服激素治疗效果欠佳、较为局限的小范围病变或就诊年龄超过了血管瘤自然消退的年龄采用平阳霉素和(或)曲安奈德注射治疗.非功能性部位或位于头顶部、会阴部血管瘤,或上述几种治疗后仍有较大残存病变者,消退期病灶残存病变、瘢痕、畸形、色素沉着、脂肪堆积等需进一步改善外形和功能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分别采用以上几种方法,治疗效果满意,其中好转20例,治愈30例.结论 增生期血管瘤可根据其部位、大小、色泽、侵及范围、增生速度、功能影响、对患儿及家长心理影响及就诊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避免过度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方式,准确把握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副作用、使用剂量及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是治疗血管瘤的关键所在.

    作者:曹程程;张莉;李旭文;孙恒亮;霍继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脊柱外科手术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减少因定位不准而造成手术失败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68例脊柱病变且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X线检查方法进行定位,观察组采用C臂X光机改进的方法定位目标脊柱上缘并标记,分别测量两标记点距离该中心的距离、定点成功率、记录两种定位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对工作人员的损伤程度等,观察2组方法的效果及相关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 常规定位法定位所需时间平均(72.1±7.9)min,改良方法定位法为(18.2±3.8)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8,P<0.05);常规定位法在定位准度方面,常规定位法所标记点距参考点的距离为(47.2±4.8)mm,改良定位法为(31.3±3.7)m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3,P<0.05);采用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有助于减轻巡回护士身体的疲劳、减少工作人员的硬损伤,观察组患者放射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5).结论 C臂X光机方法的改进较传统定位方法具有定位准确且迅速的优势,能够提高脊柱病变的定位的准确度,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杨晟;郑文标;肖柏松;管军辉;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