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AFP、CA199、CA125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李丽坤;邸雅南;赵可;张波

关键词:消化系统, 肿瘤, 甲胎蛋白, CA125, CA199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AFP、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21例作为恶性肿瘤组,消化系统良性病变患者225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20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AFP、CA125及CA199阳性例数及表达水平,并计算出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AFP、CA125及CA199阳性比例及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P<0.05).AFP+ CEA+ CA199三项联合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提高至67.25%、84.43%、78.92%,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时的结果(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FP、CA125及CA199能够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氧明与麻黄碱预注射对老年患者肌松效果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甲氧明与麻黄碱预注射对老年手术患者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62例老年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氧明组与麻黄碱组各81例,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分别给予甲氧明20μg/kg与麻黄碱注射液1 mg/ml,同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注射,观察2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甲氧明组患者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为(3.2 ±0.4) min,麻黄碱组患者为(3.1±0.5)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明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发生低血压3例,恶心、呕吐1例,心悸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5例(6.2%),麻黄碱组患者发生低血压4例,恶心、呕吐3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8例(9.9%),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氧明与麻黄碱均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但甲氧明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且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比较稳定.

    作者:章明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盘多肽注射液在高龄食管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在高龄食管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的高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39例患者行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在上述化疗治疗的基础上行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NK细胞活性,评价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结果 观察组39例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10%,对照组为61.5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NK细胞活性水平依次为(48.35±6.21)%、(34.67±4.18)%、(29.45±4.33)%,对照组依次为(27.32±4.36)%、(20.44±5.34)%、(18.32±4.3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PFS和OS依次为(8.4±1.3)个月、(12.4±2.2)个月;对照组依次为(5.2±1.2)个月、(9.3±2.4)个月.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行化疗治疗的同时辅助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不仅不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并延长患者的PFS和O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富春;王友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PZB模型的公立医院医生诊疗行为对患者信任影响理论基础研究

    研究以患者信任和医生诊疗行为相互关系为切入点,PZB(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理论支撑,定性、定量和多中心现场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诊疗行为与患者感知、患者满意和患者信任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方法:情景观察法.应用情景观察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观察者应尽量避免与观察对象的实质性接触.当观察对象知道自己的行为被人观察研究时,行为动机常常受到影响,以致发生不符常规及本质的行为改变.因此应用情景观察法首先要考虑的是减少或消除观察对象的反应性行为改变.主要具体内容:①情景观察法描述并分析诊疗行为.通过第三方观察医生与患者接触诊疗过程,并分析其行为内容.②PZB差距理论分析患者与第三方对诊疗相互行为的感知差异.通过诊疗过程中患者和第三方对诊疗行为的评价以及两者间差异分析,获得患者对诊疗行为的真实感知水平.③患者信任度量表衡量患者信任水平.通过患者在诊疗行为中信任度测量,分析患者信任对诊疗行为的影响.

    作者:鲍勇;鲍晓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对孕妇及其子女的危害和干预

    甲状腺疾病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往往较高.尤其是在妇女妊娠这个特殊生理阶段,甲状腺更容易受到不同的生理影响从而引发孕妇甲状腺相关疾病.在妇女怀孕期间,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包括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炎等,而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往往是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1].在国内,育龄妇女中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接近9%[2],而在国外更是高达15%[3].现有研究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将增加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并和育龄妇女不孕、妊娠妇女流产、早产、死产、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等产科并发症息息相关[4].在临床,就孕妇甲状腺减退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我们现已通过干预来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然而针对孕妇合并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临床上往往没有加以重视.

    作者:任佩;排孜丽亚·买提阿西木;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吸科老年患者坠跌安全隐患及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呼吸科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能否有效降低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坠跌这一安全隐患.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呼吸科患者共计9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将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例进行传统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就2组病例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坠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组在各个方面的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坠跌的次数仅为6次,而对照组出现坠跌次数则高达2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个实验组中出现坠跌现象患者的疾病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坠跌情况与患者的患病情况无关.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呼吸科老年患者坠跌风险,为呼吸科老年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治疗环境,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徐佩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危重患者急性胃肠损伤早期肠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对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进行早期肠康复的效果,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方法 调查住院危重患者AGI的发病和肠内营养的使用情况及其效果,患者涉及ICU、神经外科、胸外科等,患者未行胃肠道手术.早期将各种必需的药物与营养制剂,通过肠内途径应用于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促进肠道多种功能的代偿,改善肠黏膜屏障作用、减少肠内毒素和细菌的易位,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结果 56名危重患者在急性疾病阶段及时进行了肠康复治疗,促进患者顺利渡过危急病情.经严格统计分析后认为效果满意.早期肠康复对术后并发症起到了预防作用.除提供机体能量外,在维护肠功能、改善肠黏膜屏障、减少肠内毒素、阻止细菌易位、调节肠道微生态和降低肠源性感染等方面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患者的胃内容物一次抽吸量平均为(280.00±10.17) ml/d.所有患者未发生喂食物误吸.结论 AGI患者应及早进行肠康复治疗和护理,胃内容物一次抽吸的定量管理对临床选择肠内营养的时机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急性胃肠损伤新概念的提出和分级管理有利于危重患者的康复,对肠内营养的剂量和逐步增加的时限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柳红梅;徐冬梅;王淑玲;匡荣光;王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脊柱外科手术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减少因定位不准而造成手术失败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68例脊柱病变且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X线检查方法进行定位,观察组采用C臂X光机改进的方法定位目标脊柱上缘并标记,分别测量两标记点距离该中心的距离、定点成功率、记录两种定位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对工作人员的损伤程度等,观察2组方法的效果及相关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 常规定位法定位所需时间平均(72.1±7.9)min,改良方法定位法为(18.2±3.8)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8,P<0.05);常规定位法在定位准度方面,常规定位法所标记点距参考点的距离为(47.2±4.8)mm,改良定位法为(31.3±3.7)m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3,P<0.05);采用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有助于减轻巡回护士身体的疲劳、减少工作人员的硬损伤,观察组患者放射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5).结论 C臂X光机方法的改进较传统定位方法具有定位准确且迅速的优势,能够提高脊柱病变的定位的准确度,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杨晟;郑文标;肖柏松;管军辉;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肾康治疗组,2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一般治疗,肾康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肾康注射液8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2组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检测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及晨尿蛋白/尿肌酐,2组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并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研究提示肾康组治疗后血Scr、Cys-C及晨尿化验尿蛋白/尿肌酐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这些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裴晶;齐志刚;高燕;汪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标准化病人在社区医患沟通能力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社区全科医师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在社区基地实习4周的全科医师30名,给予SP教学后,分别在第1周与第4周根据SEGUE量表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评估.结果 30名全科医师,男性8名,女性22名,平均年龄(26±1)岁,90%对社区医患沟通技能方面的教学表示满意.SP教学后全科医师医患沟通技能较教学前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信息收集(66.6%)、信息给予(53.3%)、结束问诊(53.3%)3个方面(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合格率由教学前的23.3%提高到教学后的93.3%.结论 社区全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可以通过SP短期教学提高,其中在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结束问诊3个方面的提高较为显著.因此,SP在社区医患沟通能力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慎;李蓉;陈杰;黄浩;施海燕;马玉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帕罗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实效性及不良反应综合研究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帕罗西汀(首日20 mg/d,第7天后剂量增加至30 mg/d,维持这种浓度,治疗42 d)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帕罗西汀(与对照组相同)与奎硫平(第1天服用50 mg/d,药物分成2次服用,第3天增加至100 mg/d,第5天增加至150 mg/d,第7天增加至200 mg/d,维持这种浓度,治疗42 d)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 8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6,P=0.003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评分为(29.62 ±3.17)分、(28.93 ±7.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3,P <0.05);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9.87±4.46)、(15.27 ±5.37)、(11.18±4.51)、(6.83 ±5.48)分及(25.32 ±3.83)、(20.68±4.97)、(6.38±3.42)及(10.34±5.38)分,与治疗前的(29.62±3.17)及(28.93±7.2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3、3.453、3.833及4.813,P<0.05);同时,2组患者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经过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863、4.676、5.810及2.891,P<0.05).结论 帕罗西汀与奎硫平联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能起到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萍;姜波;方向明;张惠芳;张凤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干细胞移植后致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护理

    可逆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 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以可逆性神经精神障碍及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由免疫介导的,主要发生在脑白质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现象的少见综合征.主要特征为急性起病、血压突然升高、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1],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昏迷或死亡.文献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生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比率(5%~8%)[2],国内报道甚少.为提高对本病特征的认识和护理水平,现将我科一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梅;许德香;孙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双重造影在进展期胃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研究

    目的 双重造影为一种临床检测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双重造影在进展期胃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评估2005-2012年间超声双重造影与二维超声对进展期胃癌诊断的准确度,同时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经手术及放化疗治疗后,超声显示胃壁的基础强度(BI)及峰值强度(PI)的变化.所有诊断均病理确诊,其中,150例患者采用了超声双重造影进行诊断,120例患者采用了二维超声诊断.结果 超声双重造影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84% (126/150),二维超声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68.3% (82/120),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进展期胃癌经手术切除后并予以放化疗,再经超声双重造影复查,结果示术前患者肿瘤区域胃壁的超声基础强度(BI)为(25.04 ±2.14)dB,术后经放疗或化疗治疗后胃壁的基础强度(BI)为(22.11±2.35)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示术前患者肿瘤区域胃壁的超声峰值强度(PI)为(17.36±2.74)dB,术后经放疗或化疗治疗后胃壁的超声峰值强度为(14.23±2.12)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双重造影有助于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诊断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作者:洪勇强;战微微;杨继东;叶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HA230联合HA330)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血液灌流(HA230联合HA330)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一2014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住的4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血液灌流(HA230)对照组,共25例;B组为血液灌流(HA230联合HA330)治疗组,共16例.A组予常规+血液灌流(HA230)治疗,B组予常规+血液灌流(HA230联合HA330)治疗.结果 B组的临床疗效优于A组,发生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肌炎、急性肝炎及死亡例数均少于A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行血液灌流(HA230联合HA330)治疗优于单独行血液灌流(HA230).

    作者:刘媛媛;伍德生;潘莉;吴晓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参一胶囊继参一胶囊单药维持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长期生存1例报告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a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MPM)为一少见恶性肿瘤,预后差;文献报道中位生存期≤1年,5年生存率≤1%,笔者应用培美曲塞/顺铂/参一胶囊一线治疗达到PR后,继之培美曲塞/参一胶囊及单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1例患者,效果理想,至今生存66个月;报告如下,以期探讨.1 病例介绍1.1 一般情况 患者,女,1965年8月出生,无石棉接触史.2008-10-15因胸闷10 d,CT检查(见图1)示右侧胸膜多发结节,右肺多发结节,右侧胸腔积液,疑胸膜间皮瘤.

    作者:胡岳棣;毕延智;宋红蕾;陈绍亮;叶黛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极危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机械通气下换血疗法的实效性评价

    目的 探讨极危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机械通气下换血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49例极危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机械通气下换血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胆红素、血常规、血气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换血后总胆红素为(313.7±73.43)μmol/L、间接胆红素为(263.2±72.84)μ,mol/L,比换血前的(618.4±95.64μ)mol/L,(553.2±64.72) μmol/L明显下降(t=4.246,5,326,P<0.05);换血后血浆白蛋白为(31.5±1.84) g/L、胆红素/白蛋白比值(0.48±0.15)比换血前(36.4±4.22) g/L,0.83±0.12明显下降(t=4.672,5.246,P<0.05);换血后白细胞为(7.03±4.84) g/L、血红蛋白为(131.36±18.43) g/L、血小板为(103.35±41.76) g/L比换血前(13.23±6.33) g/L,(154.32±31.46) g/L,(312.32±113.43) g/L显著下降(t=6.353,7.346,9.464,P<0.05);治疗前后血钙离子、pH值、碳酸氢根离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无患儿死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结论 极危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机械通气下行换血治疗效果显著,但可导致血液内环境明显变化,结合常规生命支持治疗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严信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发病因素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流行病学现状,研究紫癜性肾炎的发病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以池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0例紫癜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诱因、首发症状、病况发展等指标及相关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相关性研究和护理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分析,从2008至2013年,发病率增加42%,呈现明显上升趋势;68.2%的患者病发在冬春季(409例),显示该病具有明显季节性表现;其中65.5%有明确诱因(393例);38%在发病前有过敏史(228例);92.5%首发症状为皮疹(555例),64.8%患者的尿改变表现为血尿并蛋白尿(389例);97.5%的患者肾功能正常(585例).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紫癜性肾炎的危险因素有患者体质、季节、药物、食物、环境等.患者增强体质,严控相关危险因素是预防和抑制病情发展的主要措施.对患者加强护理管理,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复发、避免并发症及促进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曹桂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98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FNA微创手术治疗49例,PFN手术治疗49例,通过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等,对两种术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PFNA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0.5±8.5) min、(170.2 ±77.5) ml、(10.6±1.1)周,PFN组相应指标为(90.5±11.6)min、(265.6±70.5) ml、(14.8±1.2)周,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月相关并发症发病率(12.2%)明显低于PFN组(3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7.8%)明显高于PFN组(73.5%)(P<0.05).结论 采用PFNA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并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且操作简单,是目前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金正跃;梅丽芳;胡华刚;罗贤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尿IL-1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尿白细胞介素-18(IL-1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39例PNS并AKI(观察组)及PNS不合并AKI(对照组)患者尿IL-18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PNS合并AKI患者尿IL-18与血肌酐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TC、TG、Alb、BUN、Scr平均分别为(8.2±2.2) mmol/L、(3.7±0.9) mmol/L、(25.7±5.2) g/L、(7.7±1.6) mmol/L、(201.3±32.1)mmol/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9±2.1) mmol/L、(3.6±0.8) mmol/L、(26.5±4.9) g/L、(4.3±1.5) mmol/L、(92.2±29.7)mmoL/L,2组患者TC、TG、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BUN、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尿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5.4066,P<0.01);观察组患者尿IL-18与Scr呈显著性正相关(r=0.4623,P<0.05).结论 尿IL-18检测对于PNS并发AKI具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与预测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操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与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建立放射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探讨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与肝纤维程度的相关性,寻找放射性肝纤维化较佳血清标志物.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大鼠右半肝均接受单次6MV-X线25 Gy照射,建立放射性肝纤维化模型.在模型组接受照射第2月、4月、6月后,随机抽取模型组大鼠10只、对照组3~4只,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值,同时进行大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及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将后者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值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照射第2月、4月、6月后,模型组:血清透明质酸分别为(208.23 ±41.23) μg/L、(269.00±59.21) μg/L、(320.82±67.53) μg/L,Ⅳ型胶原分别为(17.83±4.03) μg/L、(22.31 ±4.61) μg/L、(27.19 ±5.43)μg/L、层粘连蛋白值分别为(101.88±38.23)μg/L、(142.31±48.21)μg/L、(189.29±55.13) μg/L,均逐渐升高,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5.11±45.78) μg/L、(13.45±3.78) μg/L、(58.89±20.78) μg/L,F值分别为19.46、17.14、17.13,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鼠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值与肝纤维化程度正相关(r =0.787、0.715、0.682,P<0.05).结论 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可作为放射性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其中以透明质酸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肖蕾;王云莲;艾力江·吐尔逊;艾尼瓦尔·艾木都拉;张华;张瑞丽;杨颖;吴戈;程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晕厥的常见病因与鉴别诊断

    晕厥在普通人群中并非少见,首次报告晕厥事件年龄在10 ~ 30岁,大于65岁人群的发病率高.仅少数患者前去医院就诊.有调查显示,晕厥事件的发生率为(18.1~39.7)/(1000人·年),但前去急诊室者仅为0.7/(1000人·年).由于较大的人群基数,晕厥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存在突发性与复杂性,需要临床医生对其加强理论认识.1 晕厥的分期晕厥是一过性脑低灌注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TLOC),特点为起始快速、持续时间短和自发完全恢复.机制为患者出现一过性的收缩压下降(通常低于6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6~8s的脑血流中断,故而心输出量及总血管阻力异常都可导致晕厥.

    作者:陈惠平;曹克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