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慎;李蓉;陈杰;黄浩;施海燕;马玉美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改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静息心率的改变)对心衰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意义.方法 根据ACC/AHA心衰分期标准,选择正常对照组、心衰高危因素组、心功能代偿组各40例,心衰组32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法检测4组受试者静息状态下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记录4组患者的静息心率,并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心衰不同发展阶段受试者静息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静息心率的变化及其与6 min步行距离的关系.结果 ①静息心率:心功能代偿组及心衰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心衰高危因素组(P<0.05);②静息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按心衰高危因素组、心功能代偿组、心衰组顺序依次递增(P<0.05);③6 min步行距离:按心衰高危因素组、心功能代偿组、心衰组顺序依次递减(P<0.05);④静息状态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r =0.209,P<0.05),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6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r=-0.263,P<0.05),静息心率与6 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r=-0.311,P<0.01).结论 静息状态下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心率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可作为心衰进展的评估指标,且此3项参数均可用于代偿期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评估.
作者:施益忠;姚亚军;陈维明;侯杰;董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可逆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 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以可逆性神经精神障碍及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由免疫介导的,主要发生在脑白质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现象的少见综合征.主要特征为急性起病、血压突然升高、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1],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昏迷或死亡.文献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生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比率(5%~8%)[2],国内报道甚少.为提高对本病特征的认识和护理水平,现将我科一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梅;许德香;孙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4CH8健康管理模式后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管控效果明显提高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在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100名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在脑卒中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参照4CH8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综合管控,对照组则采用一般的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情况和危险行为变化情况,对比2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综合管控后脑卒中确诊标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高脂血症导致脑卒中,成人每日食盐摄入标准的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食盐控制、饮食规律、吸烟、饮酒、滥用药物、适量运动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卒中复发率由68%降低到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复发率由70%降低到32% (P <0.05).结论 “4CH8”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初步临床效果是积极的,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值得在社区进行全面推广.
作者:陈越;陈涛;王永华;栾晶;鲍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研究以患者信任和医生诊疗行为相互关系为切入点,PZB(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理论支撑,定性、定量和多中心现场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诊疗行为与患者感知、患者满意和患者信任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方法:情景观察法.应用情景观察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观察者应尽量避免与观察对象的实质性接触.当观察对象知道自己的行为被人观察研究时,行为动机常常受到影响,以致发生不符常规及本质的行为改变.因此应用情景观察法首先要考虑的是减少或消除观察对象的反应性行为改变.主要具体内容:①情景观察法描述并分析诊疗行为.通过第三方观察医生与患者接触诊疗过程,并分析其行为内容.②PZB差距理论分析患者与第三方对诊疗相互行为的感知差异.通过诊疗过程中患者和第三方对诊疗行为的评价以及两者间差异分析,获得患者对诊疗行为的真实感知水平.③患者信任度量表衡量患者信任水平.通过患者在诊疗行为中信任度测量,分析患者信任对诊疗行为的影响.
作者:鲍勇;鲍晓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脊柱外科手术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减少因定位不准而造成手术失败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68例脊柱病变且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X线检查方法进行定位,观察组采用C臂X光机改进的方法定位目标脊柱上缘并标记,分别测量两标记点距离该中心的距离、定点成功率、记录两种定位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对工作人员的损伤程度等,观察2组方法的效果及相关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 常规定位法定位所需时间平均(72.1±7.9)min,改良方法定位法为(18.2±3.8)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8,P<0.05);常规定位法在定位准度方面,常规定位法所标记点距参考点的距离为(47.2±4.8)mm,改良定位法为(31.3±3.7)m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3,P<0.05);采用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有助于减轻巡回护士身体的疲劳、减少工作人员的硬损伤,观察组患者放射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5).结论 C臂X光机方法的改进较传统定位方法具有定位准确且迅速的优势,能够提高脊柱病变的定位的准确度,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杨晟;郑文标;肖柏松;管军辉;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腹主动脉局限性膨大,大直径超过预计正常腹主动脉直径50%以上称为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目前治疗腹主动脉瘤主要有传统开放手术(open surgical repair,OSR)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而传统的经胸腹手术创伤大,费用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17%和26%[1].我科运用杂交手术室对1例巨大腹主动脉瘤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闯;郭清旭;赵克强;魏霞;赵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4月-2013年9月住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三维CT及MRI检查,了解有无脊髓压迫及是否为新鲜骨折.术前、术后测量伤椎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51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性12例,女性39例;年龄54~ 89岁,平均70.47岁,其中轻微外伤48例,无外伤3例,病程1 ~30 d.骨折部位:T10 1例;T11 2例;T12 15例,L1 16例;L2 6例;L3 5例;L42例,双节段4例.随访6 ~ 2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51例中发生骨水泥漏入椎管1例,出现急性心肌梗塞1例,术前VAS评分(8.7±1.6)分,术后2天VAS评分(3.5±1.3)分,末次随访日(3.8±1.5)分,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6,P<0.01).术前Cobb角(28.2±7.5)°与术后2天Cobb角(7.5±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0,P<0.01).结论 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定安;俞胜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肺奇叶(pulmonary azygoslobe)多发生于右肺上叶,其发生率约为0.4%~1.0%[1-2].关于肺奇叶,影像学表现报道较多,但很少有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报道,且婴幼儿期很少被发现,现就文献复习并附婴幼儿右肺奇叶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男,1岁,主因间断咳喘40余天入院.入院查体:阵发性烦躁,呼吸60次/min,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动度一致,叩清音,可闻及大中水泡音、喘鸣音;心率160次/min,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部及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作者:李权恒;安淑华;李金英;田利远;高文杰;孙军锋;李清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未足月特发性羊水过少的临床处理、妊娠结局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2013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检查的晚孕单胎妊娠孕妇(28~36+6周),按照羊水指数(AFI)进行分组:羊水过少组(27例)、羊水偏少组(47例)及羊水正常组(70例).对羊水过少组及偏少组给予补液治疗,对3组的妊娠结局以及补液治疗效果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①母体结局:补液治疗总有效率51.35%.补液治疗明显延长羊水偏少组的妊娠时间.早产为主要的并发症.羊水过少组的早产发生率为37.04%,主要为医源性早产.羊水过少组及羊水偏少组均以剖宫产为主要的终止妊娠方式,且2组的引产率均明显增加.②围产儿结局:羊水过少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为44.44%.羊水过少组新生儿体重低.但如果期待治疗至37周后分娩,则3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治疗效果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与治疗效果无关,治疗有效孕妇早产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降低、可维持的妊娠时间及新生儿体重明显增加.结论 有效的补液治疗对于改善未足月特发性羊水过少的妊娠结局可能是有益的.治疗有效及≥37周后分娩对未足月特发性羊水过少妊娠结局的改善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包影;欧荣英;周美茜;李莹;张文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对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海宁市妇幼保健院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12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A组应用丙泊酚麻醉,B组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2组孕妇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手术5 min中及手术完成这些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所有孕妇的术中疼痛反应、丙泊酚用量、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MAP、HR、SpO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74,1.267,1.047,P>0.05);与诱导前比较,2组在麻醉诱导后的MAP、HR、SpO2均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开始5 min后A组的MAP、HR较B组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2.413,2.558,P均<0.05);而B组在各个时间点的MAP、HR、SpO2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清醒时间及术中丙泊酚总用量B组均显著小于A组(P<0.05);A组患者术中出现呼吸抑制、循环抑制、体动及术中疼痛均显著性高于B组(P<0.05);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短,术中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建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分析其与家庭硬环境的相关性,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医学生教学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的本科生为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080个学生.利用学习动机量表,对医学生的家庭硬环境与学习动机进行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 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外生动机分数为(22.850 ±0.201)分;内生动机平均分为(27.030 ±0.218)分.“自评家庭经济情况很好”的学生的外生动机得分高为(27.000 ±1.421)分,“对本专业很喜欢”的学生内生动机得分高为(30.850±0.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学历与外生动机分数及内生动机分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动机与家庭硬环境的关联性分析得出自评家庭经济情况与外生动机分数呈负相关(r=-0.122,P<0.05),与内生动机分数呈负相关(r=-0.145,P<0.05).结论 医学生的总体学习动机状况一般,家庭硬环境越好,医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越高.
作者:黄美琪;李玉婷;黄志杰;周志衡;王家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呼吸科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能否有效降低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坠跌这一安全隐患.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呼吸科患者共计9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将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例进行传统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就2组病例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坠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组在各个方面的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坠跌的次数仅为6次,而对照组出现坠跌次数则高达2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个实验组中出现坠跌现象患者的疾病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坠跌情况与患者的患病情况无关.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呼吸科老年患者坠跌风险,为呼吸科老年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治疗环境,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徐佩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以脾动脉栓塞结合腹腔穿刺引流术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治疗结果的体会,分析该项技术在急诊脾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介绍脾动脉栓塞结合B超引导腹腔穿刺引流术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脾动脉栓塞和超声引导穿刺方法;非手术治疗死亡率、中转开腹率及原因;观察脾栓塞综合症发生情况及处理;住院时间.结果 全组29例应用弹簧钢圈行近端脾动脉栓塞术,13例用绵胶海绵碎片注射行远端脾动脉栓塞术;13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无死亡病例,2例中转开腹,中转原因为持续出血,非手术成功率95.5%;早期出现脾区疼痛31例;术后1周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无脾脏脓肿和腹腔感染患者.单发脾脏破裂患者住院5~21 d,平均7.8d.结论 非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一项有效方法,通过合理应用脾动脉栓塞结合腹腔穿刺引流能够显著提高成功率,减轻损伤,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裴正芬;金平;张军宪;陈林军;李子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131 I治疗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人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38例DTC肺转移患者,将其分为老年组17例和非老年组21例,采用胸部CT、131I显像及Tg变化综合判断131I治疗效果差异,并对可能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131I治疗有效率老年组为9例(52.9%),非老年组为18例(85.7%,P=0.0364,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合并其他脏器远处转移(P =0.0126)及肺病灶类型(P=0.0211),均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P=0.8634)、肿瘤病理分类(P =0.6475)及颈部淋巴结转移(P =0.9177),均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DTC肺转移的131I治疗效果不及非老年,其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略有差异,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学军;张蓉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a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MPM)为一少见恶性肿瘤,预后差;文献报道中位生存期≤1年,5年生存率≤1%,笔者应用培美曲塞/顺铂/参一胶囊一线治疗达到PR后,继之培美曲塞/参一胶囊及单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1例患者,效果理想,至今生存66个月;报告如下,以期探讨.1 病例介绍1.1 一般情况 患者,女,1965年8月出生,无石棉接触史.2008-10-15因胸闷10 d,CT检查(见图1)示右侧胸膜多发结节,右肺多发结节,右侧胸腔积液,疑胸膜间皮瘤.
作者:胡岳棣;毕延智;宋红蕾;陈绍亮;叶黛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晕厥在普通人群中并非少见,首次报告晕厥事件年龄在10 ~ 30岁,大于65岁人群的发病率高.仅少数患者前去医院就诊.有调查显示,晕厥事件的发生率为(18.1~39.7)/(1000人·年),但前去急诊室者仅为0.7/(1000人·年).由于较大的人群基数,晕厥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存在突发性与复杂性,需要临床医生对其加强理论认识.1 晕厥的分期晕厥是一过性脑低灌注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TLOC),特点为起始快速、持续时间短和自发完全恢复.机制为患者出现一过性的收缩压下降(通常低于6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6~8s的脑血流中断,故而心输出量及总血管阻力异常都可导致晕厥.
作者:陈惠平;曹克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 (CA19-9)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二甲双胍抗癌机制提供临床思路.方法 收集治疗血糖达标(HbA1c <7%)的初诊2型糖尿病136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按治疗时有无应用二甲双胍分为双胍组和非双胍组.检测治疗前及3个月后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结果 双胍组和非双胍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基本资料:双胍组男性略多,体质指数大于非双胍组(P<0.05),餐后血糖非双胍组高于双胍组(P<0.05),年龄、HbA1c、FB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等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双胍组和非双胍组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均各有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下降幅度比较,双胍组血清CEA下降更明显(P<0.05),而血清CA19-9两组间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5).结论 二甲双胍有降低血清CEA和CA19-9水平作用,其中对血清CEA作用部分独立于降糖作用,而对血清CA19-9水平影响和非双胍降糖药物无显著差异.提示二甲双胍的抗肿瘤作用可能部分与降CEA作用有关,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二甲双胍防癌机制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张广吾;申小英;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临床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考评指标体系,构建量化考评模型,探索临床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考评方法.方法 通过对临床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现状以及实施必要性的分析,从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出发,采用文献法和系统分析法相结合筛选指标和考评框架设计,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医师临床执业能力考核指标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考评指标体系,根据医师执业能力指标体系设计指标权重调查表,对指标赋权,建立考评模型.结果 发放问卷13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7%,分别从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3个维度筛选考评指标体系,终确定33项执业能力考评指标,制定了量化考评流程.提出采用SAATY的1~9标度法对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进行专家咨询,两两比较作出判断,得出权重评价.结论 建立一套临床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考评模型势在必行,通过对临床医师的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等3维度33项的指标构架符合医师执业的性质与特点,结合严格的考评流程能对医师执业的业务素质、工作质量数量、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系统考评,可操作性强,切合医院实际,考评模型能够满足现阶段临床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估的需要,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为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张国群;徐凌忠;马玲;王洪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甲状腺转移性癌临床很少见,转移性肾癌更是罕见.笔者于2012年6月收治1例甲状腺转移性肾癌患者,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因发现甲状腺肿物半月入院.患者无心慌、消瘦、声嘶呛咳等症状,精神尚可,饮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1年前因右肾透明细胞癌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曾行1次干扰素治疗,但因难以耐受终止后续治疗,同年患者发现右侧原发性肺癌并有右肺叶切除史,术后完成6次辅助化疗.
作者:丁金旺;叶柳青;张煜;罗定存;雷志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绍兴地区关于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发生报道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该地区宫颈病妇女宫颈部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亚型分布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县中医院妇科就诊妇女4273例,常规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并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 23种亚型检测,采用统计软件分析HPV和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及不同HPV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结果 HPV感染率为21.8% (932/4273).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NILM)、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和癌前病变(SIL)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15.5% (601/3888)、83.7%(236/282)和92.2% (95/103);HPV阳性的NILM、ASC和SIL患者中HR-HPV构成比分别为83.0%(601/724)、94.8%(274/289)和96.7%(118/122);不同人群HR-HPV型排在前五位分别为:NILM患者是HPV-16、HPV-52、HPV-58、HPV-33和HPV-68,ASC患者是HPV-16、HPV-58、HPV-52、HPV-18和HPV-33,SIL患者是HPV-16、HPV-58、HPV-33、HPV-52和HPV-31.NILM、ASC和SIL患者重叠HPV感染率分别为17.6%(106/601)、16.9%(40/236)和18.9% (18/95),不同人群重叠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P>0.05).结论 本地区HPV感染率和HR-HPV构成比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密切相关,而HPV重叠感染与瘤变严重程度无关,与欧美国家不同,HPV-16、HPV-58和HPV-52是该地区常见的HR-HPV亚型.
作者:金秀萍;凌伟江;俞月萍;刘小香;孙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