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敏;黄美琴;李青
目的 回顾和总结鼻出血微波热凝固治疗的技术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 182例反复间断性鼻出血患者,多数合并有全身疾病和局部异常改变,出血量在500 ml以下,给予检查以确定出血部位、表面麻醉、微波止血、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一次性治愈172例(95%);二次性治愈10例(5%).结论 微波热凝固治疗是应用特殊微波辐射电极,电磁波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组织在小范围内因高温瞬间凝固达到治疗目的.微波热凝固治疗具有损伤小、边界清楚、治疗范围易控制,操作简便,疗程短,痛苦小且不需要鼻腔填塞等特点,同时配合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可有效降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治疗中的风险,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及时准确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防止病情复发.
作者:赵慧;魏兆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月坛地区更年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知信行现况,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月坛地区355例40~60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月坛地区更年期妇女对于妇科、慢性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生活方式采纳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②定期进行疾病筛查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血压检测:90%,血糖检测:77%,血脂检测:74%等.③有一项以上更年期症状的妇女所占的比例为76.9%,kupperman评分平均为10.34.④对于全科诊疗服务的需求:希望在全科门诊得到妇科疾病相关指导的比例高为77.7%.结论 月坛地区更年期妇女知信行现况不容乐观,对全方位妇女保健指导有很大的需求,需要全科医师加强对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管理.
作者:佟秀梅;杜雪平;孙艳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吸入高剂量布地奈德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静滴地塞米松,2次/d,雾化吸沙丁胺醇,3次/d.试验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滴,1次/8 h;雾化吸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3次/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治疗后7d试验组PEFam;PEFpm;FEV1;FEV1/FVC(%)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哮喘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d和14 d试验组临床计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高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增清;邹有群;陈永新;钟纪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作者:梁若玲;王丽萍;马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入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痛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应用卡维地洛及尼可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压低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P<0.01);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改善(P<0.01);体力负荷持续时间、心肌缺血功率均显著增加(P<0.01);总缺血负荷显著降低(P<0.01);以上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贝雪艳;吕亮;卢思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分析改良内镜引导下放置胃空肠营养管的置管方法与技巧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需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患者共42例,给予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 ml.常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观察病变,然后经内镜引导,直接送入或用活检钳夹住胃内鼻肠管的固定线头,利用胃镜及胃肠蠕动将其推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缓慢轻柔抽出导丝,胶布固定营养管.结果 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共42例,放置一次性成功率为100%,平均置管时间约8 min,程序简单,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空肠营养管为不能经口及胃进食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改良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成功率高、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高效、安全.
作者:张慧;沈翔;蔡世飞;胡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腹膜反折平面以下的中、低位和青年人直肠癌比例高.由于直肠癌位于盆腔,转移方向多,手术难度大,不易得到彻底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以及手术时容易损伤盆神经丛,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降.目前直肠癌手术要求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术中保护患者排尿功能已成为临床新追求和研究热点.
作者:刘平;姜从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应用自体骨粉及耳后肌骨膜瓣缩小根治腔对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总结分析2002年3月-2012年7月间56例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肌骨膜瓣及自体骨皮质骨粉及纤维蛋白凝血酶粘合剂充填上鼓室、乳突尖和术腔凹凸不平骨坑,骨粉表面覆盖筋膜,粘合剂固定,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乳突腔缩小、干耳时间及术腔上皮化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乳突腔明显缩小,听力明显提高,干耳时间4~9周,平均为6周,干耳率94.64%(53/56).结论 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难于清理是乳突根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乳突腔彻底开放,轮廓化,应用自体骨粉及耳后肌骨膜瓣缩小根治腔并同期行耳甲腔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能够使术腔上皮化迅速,干耳快,并发症少,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齐少恒;陶祥明;褚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4月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T管,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比较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胃肠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欣;陈安平;张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制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管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福田区30家已推行家庭医生制的社康中心近1年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做法进行分析,并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福田区制定并落实了全科服务团队各成员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岗位职责和服务流程,建立绩效考核办法,实施1年后老年人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服药依从性、满意度、健康体检率和全科诊疗利用率均较实施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医生为核心、全科服务团队参与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作者:莫瑞豪;曾润颜;余健;黄胜海;郑文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ROC曲线评价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上皮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及阴、阳性预测值.方法 收集11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健康对照组为10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体检人群.所有对象均行人附睾蛋白4浓度定量检测.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ROC曲线,计算AUC面积,并据此评价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上皮癌排除诊断中的准确性和阴阳性预测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卵巢上皮癌组的人附睾蛋白4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61μg/ml作为卵巢上皮癌的诊断临界值,此时的AUC面积为0.907.以0.20 μg/ml作为卵巢上皮癌排除诊断临界值时的阴性预测值为95.2.结论 人附睾蛋白4检测是卵巢上皮癌诊断和排除诊断的较理想指标.人附睾蛋白4检测诊断卵巢上皮癌理想临界值为0.61 μg/ml,但作为卵巢上皮癌排除诊断指标时的理想临界值为0.20μg/ml.
作者:吴少芳;刘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及其与抗炎作用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低剂量PIO组(DR1组)、糖尿病中剂量PIO组(DR2组)和糖尿病高剂量PIO组(DR3组).于0、8周末测尿白蛋白、尿Nephrin、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尿肌酐(UCr),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UACR)、Nephrin/肌酐(UNER)和MCP-1/肌酐(UMCR).每周监测血糖(BG),8周末取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留取左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Nephrin及MCP-1蛋白表达.结果 ①糖尿病大鼠各时间点BG及8周末HbAlc显著高于NC组(P<0.05),糖尿病大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8周末,各PIO组UACR、UNER和UMCR均显著低于DM组(P<0.05),且DR2、DR3组低于DR1组(P<0.05);肾脏Nephrin蛋白表达:NC组>各PIO组>DM组(均P<0.05),DR1、DR2和D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MCP-I蛋白表达:DM组>各PIO组>NC组(均P<0.05),DR1、DR2和D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UNER与UMCR呈显著正相关(r=0.729,P<0.01),肾脏Nephrin蛋白与MCP-1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696,P<0.01).结论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匡蕾;叶山东;邢燕;胡闻;陈玉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A方案新辅助化疗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组织中VEGF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灶组织VEGF及EGFR的表达.结果 患者经TA新辅助化疗前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8% (25/41)与43.90%(18/41),P=0.122;化疗前后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5% (27/41)与56.76% (22/41),P=0.2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VEGF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8% (25/41)和37.80% (31/51),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VEGF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90%(18/41)和30.49% (25/82),P=0.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EGFR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5% (27/41)和40.24% (33/82),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EGFR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80% (31/51)和32.93% (27/82),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乳腺癌癌组织VEGF与EGFR的高表达可能与其预后不良的特点有关.TA新辅助化疗后青年组与中老年组VEGF与EGFR表达均降低,而青年组EGFR降低更明显,说明在降低乳腺癌侵袭性方面,相对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可能在青年组疗效更明显.
作者:李毅;张雪霞;李展宇;周少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产新生儿尿中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与早产儿疾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86例生后24 h之内的早产新生儿(胎龄28 ~ 37周)尿中α1-MG含量,采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SNAP)评估患儿疾病危重程度,并分析尿α1-MG含量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的关系.结果 86例早产新生儿的尿α1-MG含量与其胎龄及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关系(P值均<0.05),与SNAP分值呈正相关关系(P值<0.05).结论 尿α1-MG测定作为一种简捷快速、无损伤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其含量水平随着肾功能的逐渐发育成熟而降低,并随早产儿疾病危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尿α1-MG含量对于早产儿病情危重程度的评估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严洁;肖志辉;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人感染H7N9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病死率较高.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院收治1例H7N9感染患者,系安徽省省内收治的首例病例,成功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克义;马景贺;张友桂;张贺;郭秀荣;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2例采用Solitaire AB装置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1名患者血管成功再通(TICI≥2b或者3),其中2例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后存在高度狭窄,1例基底动脉栓塞取栓失败,患者死亡.术后症状性出血1例.10例术后NIHSS变化≥10分,30 d随访mRS <2分7例.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MCA、BA急性血管栓塞再通率高,预后较好.
作者:李瑞;曹红元;刘磊;石倩千;易旭;李惠允;周华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Posner提出注意可分为警觉、定向、执行控制三个子系统,Jin Fan根据Posner的理论设计了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软件,可快速有效地测验警觉、定向及执行控制这三个注意网络.本研究系运用注意网络测试对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对患者注意网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28~58岁仅患有2型糖尿病史,病程在3~7年,不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及糖尿病并发症等的中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以40例年龄27~56岁健康中青年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所有的受试对象进行MMSE及ANT测试,全部资料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均在24分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执行控制效率及平均反应时间受到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意网络的警觉效率及定向效率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存在执行控制网络异常.
作者:胡丙清;汪凯;胡盼盼;王长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由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没有发生染色体物质的丢失或增加的易位,是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由于染色体平衡易位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通常以小片段的平衡易位为常见,然而染色体大片段易位却非常少见.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金林;陈碧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的不孕症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以输卵管因素为主的原发或继发性不孕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盆腔粘连分离,伞端成形或输卵管造口术及美兰输卵管通液术等治疗.结果 31例患者均于盆腔内呈现不同程度病变并实施相应的手术操作.31例中双侧输卵管梗阻12例,双侧输卵管粘连7例,一侧输卵管梗阻另一侧输卵管粘连占12例.经过本方法治疗31例患者,至今已有19例受孕(61%),正常妊娠18例,宫外孕1例,其中半年内妊娠11例(58%).结论 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的不孕症,可清楚地了解盆腔内情况,发现病变并同时进行治疗,具有可视、微创、出血少、复通率高、妊娠率高等优点,是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不孕症的理想途径,值得倡导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艳艳;刘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后患者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153例,其中LM治疗97例(LM组),TAM治疗56例(TAM组).结果 LM组以浆膜下肌瘤为主,TAM组以肌壁间子宫肌瘤为主,两组肌瘤类型明显不同(P<0.05);大子宫肌瘤直径及剔除子宫肌瘤数目TAM组大于LM组(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TAM组大于LM组(P<0.05);子宫肌瘤数目<4个肌瘤残留率及复发率小于子宫肌瘤数目≥4个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妊娠率LM组35.29%,TAM组13.0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与TAM术后肌瘤残留及复发率均较为相近,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导致残留及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LM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TAM.
作者:徐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