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义;马景贺;张友桂;张贺;郭秀荣;李敏
目的 创新在职护士技术操作培训与考核模式,探索实行骨干操作员负责制的护理操作培训、考核模式,并评价其运行效果.方法 将2011年由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的374人设为传统培训组,将2012年由以骨干操作员为主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的398人设为创新培训组,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创新培训组技术操作考核优秀率由传统组的34.8%上升为45.0%,不合格率由5.6%下降为2.0%.结论 以骨干操作员为主的培训、考核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训练的主动性及技术操作能力.
作者:段晓侠;李茹;袁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腹膜反折平面以下的中、低位和青年人直肠癌比例高.由于直肠癌位于盆腔,转移方向多,手术难度大,不易得到彻底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以及手术时容易损伤盆神经丛,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降.目前直肠癌手术要求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术中保护患者排尿功能已成为临床新追求和研究热点.
作者:刘平;姜从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例37例,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入院后第0,1,3,7天的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变化.结果 实验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3,7天后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水平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有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在SAP早期应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克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重型组(6~8分)、特重型组(3~5分)两组,测定脑外伤24 h内、3d、5d、7d不同时期血清ACTH、COR水平;另选正常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ACTH、COR水平.结果 两者患者血清ACTH、COR在外伤5d内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7天两组血COR、特重型组血ACTH仍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重型组血ACTH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重型组的总有效率(GR +MD+ SD)为81.5%,明显高于特重型组45.5%(x2=17.68,P<0.01),重型组死亡率为11.1%,明显低于特重型组36.4%(x2=33.21,P<0.01).结论 动态监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ACTH、COR水平对判断病情、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回顾和总结鼻出血微波热凝固治疗的技术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 182例反复间断性鼻出血患者,多数合并有全身疾病和局部异常改变,出血量在500 ml以下,给予检查以确定出血部位、表面麻醉、微波止血、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一次性治愈172例(95%);二次性治愈10例(5%).结论 微波热凝固治疗是应用特殊微波辐射电极,电磁波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组织在小范围内因高温瞬间凝固达到治疗目的.微波热凝固治疗具有损伤小、边界清楚、治疗范围易控制,操作简便,疗程短,痛苦小且不需要鼻腔填塞等特点,同时配合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可有效降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治疗中的风险,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及时准确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防止病情复发.
作者:赵慧;魏兆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肿瘤学作为蚌埠医学院较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的学科,其研究生的培养在肿瘤学的教学中占有较大分量.如何提高肿瘤学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社会能力及科研能力是作为研究生导师及成员值得需要思考的问题.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紧跟社会发展及学科发展,创新改革,探索符合肿瘤学特点及本地区特点的培养体系,不断深化培养学科内涵建设,提高肿瘤学研究生教学质量及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将来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适应我国医疗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和医患沟通技巧,加强肿瘤等相关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加强在实践中贯彻循证医学理论,从而达到规范化、个体化的思维及科学研究的思路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探讨适合研究生发展的方向,以培养出能胜任今后社会发展的专科人才.
作者:贾建光;钱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CD4+ CD25 (high)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名RA患者,14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osis of knee,OA)患者和13名正常人外周血细胞CD4+ CD25 (high)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并统计分析其数量变化与有关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high)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率(4.82±0.49)均显著低于OA组(6.54 ±0.45)和组对照(7.05±0.62) (P <0.05),且与RA活动指数DAS28呈负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数量显著降低,提示该细胞亚群可能在调节RA疾病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也可以作为监测RA疾病活动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武加标;任敏;汤丽;李雪飞;顾巧英;戚传平;肖菁;赵东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分流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165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检测高危型HPV和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比较ASCUS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与高危型HPV阴性患者的宫颈病变的发病情况.结果 ①早期宫颈癌4例,占2.42%;CIN Ⅰ 37例,占22.4%,CINⅡ29例,占17.6%;CINⅢ9例,占5.45%;宫颈炎症86例,占52.1%.②本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57.6%(95/165),HPV感染排序为HPV16、52、58、18、CP8304.③高危型HPV阳性组病理结果为CINⅡ级或以上病变检出率为37.9% (36/95),明显高于高危型HPV阴性组8.57%(6/70,P<0.01);4例早期宫颈癌高危HPV均是阳性,其中HPV16阳性2例,HPV58阳性和HPV18阳性各1例.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CIN的发生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HPV高危型以HPV16、52型为常见类型.液基细胞学检查ASCUS辅以高危型HPV检测可以有效分流管理ASCUS患者.
作者:陈勇霞;何凤仪;郭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产新生儿尿中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与早产儿疾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86例生后24 h之内的早产新生儿(胎龄28 ~ 37周)尿中α1-MG含量,采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SNAP)评估患儿疾病危重程度,并分析尿α1-MG含量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的关系.结果 86例早产新生儿的尿α1-MG含量与其胎龄及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关系(P值均<0.05),与SNAP分值呈正相关关系(P值<0.05).结论 尿α1-MG测定作为一种简捷快速、无损伤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其含量水平随着肾功能的逐渐发育成熟而降低,并随早产儿疾病危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尿α1-MG含量对于早产儿病情危重程度的评估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严洁;肖志辉;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肝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主要类型,它由多种基因参与,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多步骤、多阶段的发生过程,但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1].Hedgehog (Hh)信号转导通路具有高度保守性,目前发现在胚胎发育、组织极性的调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近期报道发现,此通路异常激活和基因过度表达可导致各种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胰腺癌、胃癌等[2].国内学者发现,在肝癌组织中的Hh通路活性异常增强,但具体机制尚不明[3].目前研究Hh信号通路与肝癌细胞转移侵袭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热点,为进一步研究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张雷;姜德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舟山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舟山市定海区2所小学7 ~12岁学生共273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共检出超重小学生518人,超重捡出率为19.95%,其中男生为25.15%,女生为14.26%;共检出肥胖学生334人,肥胖检出率为12.86%,其中男生为15.93%,女生为9.51%;共检出超重+肥胖人数852人,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2.81%,其中男生为41.08%,女生为23.77%;男生的超重、肥胖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都较女生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检出率总体按年龄呈单峰分布,以9~10岁组为高.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的BMI以及食欲好,进食快,喜吃肉类、面食及油炸食品,睡前吃零食,户外运动少为儿童期BMI的可能影响因素.结论 舟山市儿童肥胖已呈广泛流行,肥胖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儿童肥胖受遗传因素及环境行为因素影响,卫生部门、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应共同参与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才有可能抑制儿童肥胖的快速进展.
作者:朱蓓;蔡锡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将武警湖北总队医院不同临床来源分布的15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实验,了解该菌的院内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及院内感染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来源的PAE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 Expression细菌自动分析鉴定系统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15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153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液(71.9%);临床病区分布以重症监护室(33.1%)、呼吸科(25.6%)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较为敏感.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该院呈广泛分布,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张译心;王艳;宋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经验.方法 将92例以便血及便后肿物脱出为主要症状Ⅲ~Ⅳ期混合痔患者分为改良PPH组40例和传统PPH组52例,分别进行手术,对比分析手术时间、切除直肠黏膜完整度、术中出血、痔核回缩、术后肛门疼痛、术后出血、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相比较,改良PPH组切除直肠黏膜完整度、术后出血、痔核回缩及复发率明显优于传统PPH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PPH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疗效更确切,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李巍;李季;夏群;刘士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原因,观察护理干预对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9月胸外科静脉留置针患者250例,随机设对照组114例与实验组136例,观察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对实验组采取预防措施,且对发生的静脉炎患者采取中药外敷、硫酸镁湿热敷、水胶体敷料及马铃薯片外敷等护理方法.结果 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的留置针患者114例,并发静脉炎28例,未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留置针患者136例,并发静脉炎14例.结论 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实验组)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概率明显小于未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的患者(P<0.01),通过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振华;谭晓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3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 123例一次碎石成功,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3.6%.3例结石息肉包裹严重患者改开放手术,6例因术中结石移位至肾脏碎石失败.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经过止血、对症处理后消失.术后3~5d出院,恢复良好,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落实周密细致的护理措施以及必要的健康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马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后患者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153例,其中LM治疗97例(LM组),TAM治疗56例(TAM组).结果 LM组以浆膜下肌瘤为主,TAM组以肌壁间子宫肌瘤为主,两组肌瘤类型明显不同(P<0.05);大子宫肌瘤直径及剔除子宫肌瘤数目TAM组大于LM组(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TAM组大于LM组(P<0.05);子宫肌瘤数目<4个肌瘤残留率及复发率小于子宫肌瘤数目≥4个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妊娠率LM组35.29%,TAM组13.0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与TAM术后肌瘤残留及复发率均较为相近,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导致残留及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LM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TAM.
作者:徐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CT在癫痫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今后的临床工作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7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患者脑电图(EEG)和颅脑CT扫描检查结果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经过比较后发现,癫痫颅脑CT检查结果阳性率明显低于EEG,数据处理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检查结果异常的53例患者中,病因为颅内肿瘤20例、脑梗死7例、脑出血4例、脑囊虫9例、先天畸形6例、脑内异物7例.结论 EEG和颅脑CT检查均对癫痫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EEG的敏感性较高,而CT在癫痫病因的检出方面更具优势,更有助于指导癫痫的临床治疗.
作者:肖胜;叶娟;郑黄华;夏烈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39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情况,分析研究与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可能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蚌医附院胸心外科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并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20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相关原因,即时执行治疗并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结果 20例精神异常患者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1~2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食管癌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是多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
作者:解萍;汪国文;叶枫林;黄惠;姚林;崔丽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及其与抗炎作用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低剂量PIO组(DR1组)、糖尿病中剂量PIO组(DR2组)和糖尿病高剂量PIO组(DR3组).于0、8周末测尿白蛋白、尿Nephrin、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尿肌酐(UCr),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UACR)、Nephrin/肌酐(UNER)和MCP-1/肌酐(UMCR).每周监测血糖(BG),8周末取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留取左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Nephrin及MCP-1蛋白表达.结果 ①糖尿病大鼠各时间点BG及8周末HbAlc显著高于NC组(P<0.05),糖尿病大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8周末,各PIO组UACR、UNER和UMCR均显著低于DM组(P<0.05),且DR2、DR3组低于DR1组(P<0.05);肾脏Nephrin蛋白表达:NC组>各PIO组>DM组(均P<0.05),DR1、DR2和D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MCP-I蛋白表达:DM组>各PIO组>NC组(均P<0.05),DR1、DR2和D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UNER与UMCR呈显著正相关(r=0.729,P<0.01),肾脏Nephrin蛋白与MCP-1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696,P<0.01).结论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匡蕾;叶山东;邢燕;胡闻;陈玉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4月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T管,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比较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胃肠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欣;陈安平;张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