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学临床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贾建光;钱军

关键词:肿瘤学, 临床研究生, 培养
摘要:肿瘤学作为蚌埠医学院较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的学科,其研究生的培养在肿瘤学的教学中占有较大分量.如何提高肿瘤学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社会能力及科研能力是作为研究生导师及成员值得需要思考的问题.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紧跟社会发展及学科发展,创新改革,探索符合肿瘤学特点及本地区特点的培养体系,不断深化培养学科内涵建设,提高肿瘤学研究生教学质量及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将来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适应我国医疗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和医患沟通技巧,加强肿瘤等相关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加强在实践中贯彻循证医学理论,从而达到规范化、个体化的思维及科学研究的思路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探讨适合研究生发展的方向,以培养出能胜任今后社会发展的专科人才.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社区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就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分析上海市社区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推行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上海选取三个有合作基础的区,分别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徐汇区)、城乡结合区(闵行区)、郊区(金山区)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社区取样2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1份,问卷回收率为86.71%.结果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男性、离退休、文化程度越低、医疗保障为新农合形式、无体检经历、离社区医院距离越近的居民更倾向于首诊选择社区医院就诊(P<0.05).结论 社区医院应起到健康“守门人”作用,而提高社区医院的首诊率是推进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首要环节,且应有相关的配套政策作为保障才能使上海家庭医生制度有实质性的建设.

    作者:裴蓓;蔡泳;鲍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种植牙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92例患者134颗种植牙的回顾、分析、总结,探讨人工种植牙手术的护理配合,加强种植牙手术前后的舒适护理,使患者在信任、镇静、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种植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取2007年4月-2012年4月来院实行人工种植牙的患者92例,使用bicon配套种植系统,根据种植牙的手术特点,采取正确、规范化的护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患者特点,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相应的舒适护理工作.结果 正确、规范的手术配合及有效的舒适护理措施,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增强了患者的信心,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了愉快的心情,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结论 种植牙手术的成功与良好的手术配合和有效的舒适护理是分不开的,不仅大大降低了患者不舒适的程度,同时也提高了种植牙手术的成功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和社会上的舒适.

    作者:王英;王艳;刘文静;郭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采用ROC曲线评价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上皮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及阴、阳性预测值.方法 收集11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健康对照组为10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体检人群.所有对象均行人附睾蛋白4浓度定量检测.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ROC曲线,计算AUC面积,并据此评价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上皮癌排除诊断中的准确性和阴阳性预测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卵巢上皮癌组的人附睾蛋白4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61μg/ml作为卵巢上皮癌的诊断临界值,此时的AUC面积为0.907.以0.20 μg/ml作为卵巢上皮癌排除诊断临界值时的阴性预测值为95.2.结论 人附睾蛋白4检测是卵巢上皮癌诊断和排除诊断的较理想指标.人附睾蛋白4检测诊断卵巢上皮癌理想临界值为0.61 μg/ml,但作为卵巢上皮癌排除诊断指标时的理想临界值为0.20μg/ml.

    作者:吴少芳;刘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针灸及体疗康复在急性脑梗死偏瘫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研究早期针灸及体疗康复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的162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进行针灸及体疗康复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肢体功能(FMA量表)及生活能力(Rankin量表)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量表及Rankin量表评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早期针灸及体疗康复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

    作者:张井芬;肖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门诊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及其陪伴家属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及陪伴家属高血压的有关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血压控制率、预防高血压不良后果的信心.方法 对72例高血压患者及其陪同家属进行面对面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用药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生理和环境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正确监测血压是对病情观察和用药调整的重要依据;发放相关教育资料;患者及陪同家属互相交流和讨论.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及陪伴家属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高血压有明显影响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和体会.使高血压的知情率、正规服药率、血压控制率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及陪伴家属对高血压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规律治疗和终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说明提高陪伴家属的认识对患者起到监督作用也很重要.

    作者:康金兰;方美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3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 123例一次碎石成功,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3.6%.3例结石息肉包裹严重患者改开放手术,6例因术中结石移位至肾脏碎石失败.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经过止血、对症处理后消失.术后3~5d出院,恢复良好,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落实周密细致的护理措施以及必要的健康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马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例染色体大片段平衡易位致流产及家系分析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由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没有发生染色体物质的丢失或增加的易位,是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由于染色体平衡易位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通常以小片段的平衡易位为常见,然而染色体大片段易位却非常少见.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金林;陈碧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可吸收骨水泥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可吸收骨水泥强化椎体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9年2月-2011年5月应用经伤椎椎弓根注射可吸收骨水泥强化,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26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周、2个月、6个月、12个月、去除内固定后3个月行X线检查;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行CT检查,测量后凸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的变化.术后随访10 ~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无神经损伤或异物反应等并发症.未发现有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术前后凸角平均21.8°,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49.7%,术后1周分别为3.2°和94.3%;术后12个月3.8°和92.3%;去除内固定后3个月5.5°和90.4%.并进行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骨水泥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促进椎体骨折愈合,减少远期椎体高度丢失,同时也是防止椎弓根钉松动或断裂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茂生;谢加兵;杨民;汪正宇;胡旭峰;徐祝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谈全科医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全科医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文精神.全科医疗是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佳基层医疗模式.我国全科医生的先天不足,导致全科医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缺失.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掌握对于全科医生来说尤为重要.现代医学模式中的人文科学属性提示,医学精神是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一体的精神.医学的内在道德原则要求医学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内容.人文和科学技术是医学的两个必然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全科医生临床实践来诠释医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人文精神的内在价值的两个领域是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情感领域和认知领域,在与患者的情感互动中,全科医生的共情使这门富有人文关怀与人性温暖的科学才真正体现出人性的光辉.从而,阐述了培养和提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重要性.

    作者:李晓南;叶坤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rhIL-11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44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组和单纯血小板输注组,计数两组患者在接受首次诱导缓解治疗期间血小板数值的变化和恢复至≥20×109/L,≥50×109/L,≥100×109/L的天数,对重组人白介素-11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组的血小板下降谷值较单纯血小板输注组有所提高,P值<0.05.血小板恢复至≥20×109/L,≥50×109/L,≥100×109/L的天数均短于单纯血小板输注组,人均输注血小板数量减少,P值<0.05.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11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提高血小板恢复的速度,减少了患者对输血的依赖.

    作者:盖灿;陆跃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

    目的 评价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12年1月期间住院的28例青年腰椎峡部裂患者,手术采用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3 ~63个月,临床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在术后3~12个月均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椎弓根钉及椎板钩断裂、松动或脱钩等并发症.CT检查峡部裂融合率为92.9%.术前及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5±0.8)及(1.0±0.6),ODI指数为分别为(73.5±7.3)%及(10.6±4.0)%.结论 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直接修复法仅在伤椎上进行简单且符合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的复位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海潮;李存孝;范德刚;钱澍;高浩然;闫国良;胡运生;钱济先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引起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345例进行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妊娠合并症、产房消毒、分娩方式、产道裂伤、分娩产程时间、生殖道炎症及阴道检查频率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影响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 妊娠合并症、产房消毒不充足能明显增加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机率(P<0.01),助产较自然分娩明显增加了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率(P<0.01),由于胎儿巨大后手术器械造成的产道裂伤也显著增加了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率(P<0.01),分娩产程过长、生殖道炎症及阴道检查频率过多等因素也显著增加了伤口感染率,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要降低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率,就必须对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很重要.

    作者:陈丽君;沈艳萍;陈丽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白血病患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策略.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8例白血病患儿的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白细胞数目、营养状况、治疗方法以及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析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措施包括强化患儿的基础护理以及饮食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医护人员知识水平,以及病房的环境控制.结果 208例患儿共发生37例院内感染,感染率17.8%,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岁,住院时间>30 d,白细胞数目,贫血程度以及鞘内注射等.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51.4%),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18.9%).结论 加强对减少白血病患儿较严重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对预防此类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极其重要.

    作者:赵叶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A方案新辅助化疗对青年乳腺癌中VEGF及EGFR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TA方案新辅助化疗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组织中VEGF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灶组织VEGF及EGFR的表达.结果 患者经TA新辅助化疗前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8% (25/41)与43.90%(18/41),P=0.122;化疗前后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5% (27/41)与56.76% (22/41),P=0.2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VEGF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8% (25/41)和37.80% (31/51),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VEGF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90%(18/41)和30.49% (25/82),P=0.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EGFR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5% (27/41)和40.24% (33/82),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EGFR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80% (31/51)和32.93% (27/82),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乳腺癌癌组织VEGF与EGFR的高表达可能与其预后不良的特点有关.TA新辅助化疗后青年组与中老年组VEGF与EGFR表达均降低,而青年组EGFR降低更明显,说明在降低乳腺癌侵袭性方面,相对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可能在青年组疗效更明显.

    作者:李毅;张雪霞;李展宇;周少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光动力学在中重度痤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光动力学在治疗中重度痤疮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参照Pillsbury分类法选取7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局部相应处理后,应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并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7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分别经过1~3次治疗后,其中60例痊愈,7例显效,3例好转,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7%.随着治疗次数增加,疗效逐渐增加.其副作用主要包括局部水肿、红斑,轻微瘙痒与刺痛感,但均可自行缓解.结论 光动力疗法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方法,能够避免出现痤疮疤痕和凹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尿动力学检查全程知识宣教对尿流测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对检查结果的作用.方法 总结145例行尿动力学检查中采取有效全程的知识宣教及相应护理措施,确保检查的结果的可信度.结果 患者积极配合自由尿流率及压力-流率联合检查,经Spearman相关分析,自由大尿流率与自由平均尿流率呈相关,r=0.884,P<0.01;测压期的大尿流率与测压期平均尿流率呈现相关,r=0.815,P<0.01;自由大尿流率与测压期的大尿流率及大尿流率时压力呈相关,分别r=0.271,P<0.05,r=0.434,P<0.01.结论 尿动力检查存在许多影响检查因素,检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全程知识宣教,护士操作技术熟练,患者的主动配合是检查成功的关键,从而提高了尿动力检查报告的准确性.

    作者:黎雪春;邱玲;钟东亮;吴文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患者分流管理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分流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165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检测高危型HPV和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比较ASCUS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与高危型HPV阴性患者的宫颈病变的发病情况.结果 ①早期宫颈癌4例,占2.42%;CIN Ⅰ 37例,占22.4%,CINⅡ29例,占17.6%;CINⅢ9例,占5.45%;宫颈炎症86例,占52.1%.②本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57.6%(95/165),HPV感染排序为HPV16、52、58、18、CP8304.③高危型HPV阳性组病理结果为CINⅡ级或以上病变检出率为37.9% (36/95),明显高于高危型HPV阴性组8.57%(6/70,P<0.01);4例早期宫颈癌高危HPV均是阳性,其中HPV16阳性2例,HPV58阳性和HPV18阳性各1例.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CIN的发生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HPV高危型以HPV16、52型为常见类型.液基细胞学检查ASCUS辅以高危型HPV检测可以有效分流管理ASCUS患者.

    作者:陈勇霞;何凤仪;郭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食管癌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通过观察39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情况,分析研究与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可能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蚌医附院胸心外科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并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20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相关原因,即时执行治疗并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结果 20例精神异常患者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1~2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食管癌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是多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

    作者:解萍;汪国文;叶枫林;黄惠;姚林;崔丽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肿瘤学教学实效性探讨

    随着肿瘤学领域的不断研究进展以及目前肿瘤学专科医生紧缺的社会现状,使得对肿瘤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专业院校在校生是充实临床肿瘤学专业队伍的主要人群,他们对肿瘤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效果是其以后能否胜任临床工作的关键因素,这就对临床肿瘤学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临床肿瘤学教学现状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高等医学专业院校可以通过让学生初步树立多学科综合治疗观念,训练其循证医学思维,注重个体化治疗,强化临床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学生自学能力,提升教师素质等手段来促进临床肿瘤学教学实效性,使学生能全面、准确地认识、掌握肿瘤学的临床诊治基本原则,了解肿瘤学领域的新进展及前沿信息,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以满足现代肿瘤学发展需求.

    作者:汪子书;吴穷;郑荣生;秦凤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感染性疾病目前仍是儿科常见疾病,广泛存于儿科领域的各个专业,除常见的肺炎和腹泻外,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都常有感染存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灵敏性、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可以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预警全身严重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评价治疗效果、判断疾病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均显示出PCT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优于血白细胞计数、CRP等指标[1],现就PCT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如下.

    作者:王磊;潘家华;陈信;诸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