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娟;杨文东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氟西汀联合喹硫平组(合并组)与单用氟西汀组(对照组),疗程为6周.于治疗前和治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末合并组HAMD、HAMA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AMD总分在治疗第2周末、HAMA总分在治疗第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喹硫平组低于单用氟西汀组.合并组显效率为75.9%,对照组显效率为37.9%,合并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且起效快、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谭友才;夏俊凝;胡绘姐;陈会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12月在该院呼吸病科住院治疗且应用抗菌药物的146例患者完整病历,统计出患者主要疾病诊断、所用抗菌药物品名、用药疗程.结合病历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份病历中,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为43例,占29.45%.所用抗菌药物涉及9类20种,应用频率高是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其次是头孢菌素类的头孢他啶,再次是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治疗方式多为二联用药,为94例,占64.38%,联用类型大多为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结论 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仍存在少数经验用药现象,应增加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以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郗颖;许健;李小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评价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2~6月出院的甲状腺次全切术、腹股沟疝修补术、乳腺病损切除术三种Ⅰ类切口的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363份,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时机选择、疗程选择及合并用药等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63例患者中,有283例应用抗菌药物(占77.96%),抗菌药物使用占前6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克林霉素、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奥硝唑;用药时机不当者138例(占48.76%)、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者228例(占80.57%)、无指征联用用药33例(占11.66%).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教育培训、监督和管理.
作者:徐德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青兰浸膏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青兰浸膏片作为实验干预(A组),同时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50 μg/500μg治疗为阳性对照组(B组)、常规用药治疗为阴性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水平,比较观察青兰浸膏片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IL-8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①A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浓度明显下降(P<0.01),MRC呼吸困难评分明显降低(P<0.01);②A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MRC呼吸因难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A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MRC呼吸困难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兰浸膏片治疗能明显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由于其价格便宜,可能会大大降低COPD的治疗成本,这将会为COPD防治带来新的内涵.
作者:文艳红;唐文辉;王冬梅;刘灼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细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40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并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 2008~2010年3年中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78株,其中2008年106株,2009年207株,2010年365株;16神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其余抗菌药物3年间耐药率均在46.4%~85.9%之间;对16种抗菌药物全耐药的菌株,2008年1株、2009年4株,2010年4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加强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建立切实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阻断多药耐药菌传播.
作者:周秀文;王云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神经科学(或脑科学)于20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作为神经科学主体的神经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之一.神经生物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科学,揭示人类的感觉、运动、思维、情感、行为、学习记忆等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阐明其机制,就是神经生物学的基本内容.由于本学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专业性强,有别于生理、病理、生化等传统课程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每个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总结历年研究生教学的经验,参考其他教研室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传统的课堂授课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助于提高神经生物学教学效果.具体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①课前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②重视课堂授课效果;③拓宽学习途径,开展网络教学.
作者:武明媚;游思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中,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的静吸复合麻醉的唤醒试验时间及苏醒质量.方法 40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10~25岁患者,随机分入全凭静脉麻醉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七氟烷+芬太尼+阿曲库铵,B组).于相应时点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中唤醒时患者的躁动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唤醒时间较B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结束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较B组缩短(P<0.05),B组患者术中唤醒时HR、MAP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中唤醒时出现躁动的例数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旋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复合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案可以使患者在术中更快实施苏醒,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躁动发生较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更安全可靠.
作者:祁富军;张旭东;刘盼盼;刘九虎;霍建臻;任鹏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阜阳第五人民医院正常体检儿童静脉全血微量元素值进行分析总结,了解本地区儿童全血Zn、Cu、Mg、Ca、Fe5种微量元素的浓度值,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保健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1542名阜阳市健康儿童(男977名,女565名),按照年龄分为4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静脉全血中Zn、Cu、Mg、Ca、Fe的浓度值.经统计分析、处理,研究其随年龄、性别的变化的规律.结果 检测的5种元素中,各元素的正常范围接近从前报道,各元素不存在性别间的差异;钙呈年龄相关性,血钙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呈负相关;血铜、铁、镁不存在显著年龄相关性;儿童血锌在不同年龄段有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静脉全血微量元素参考范围少有报道,分析阜阳市儿童全血5种微量元素含量对临床诊断和儿童预防保健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士彬;李韧;吕世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14 d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疗程14d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从高;周义锋;柏秋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8例ACI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80 mg,1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维脑路通600mg,1次/d,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变学及血脂变化,进行自身比较和相互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粘度(HSR)、血浆粘度(HP)、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HCT)、甘油三酯(TG)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O1),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血胆固醇(T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怀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医院人才梯队建设中基础的部分.青年医师是潜在的医学人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医院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前途和命运.如何加强和提高医院青年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水平和质量是医院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领导重视是实施规范化培训的前提,强化机构管理是实施规范化培训的必然要求,制度完善是实施规范化培训的重点,创新管理使青年医师统一培训管理工作注入活力,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实施规范化培训的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培训计划与医院实际工作需要存在矛盾;科室考核不到位,要求不严,流于形式;带教工作不规范,重使用轻培养,忽视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计划和轮转相兼顾策略协同解决,对相关人员轮转科室进行微调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确立公平的考核审查体制,成立各级考核组,师生间交叉考核,背对背考核;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青年医师统一规范化培训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依赖于各个职能部门配合,也取决于培训全过程中各个关节的把关.搞好这项工作,将有助于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提高医院整体队伍素质和医院医疗技能水平.
作者:王荣珍;邓志勇;于宗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6月间97例老年ACST的治疗情况.根据病情及患者和家属要求,大部分经术前规范处理后采用手术治疗,并加强术后管理;部分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8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一期手术治愈59例,结石残留22例,死亡4例.非手术12例患者中,7例好转缓解,死亡5例.结论 老年ACST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病较多,耐受力差,病情较隐匿且发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解除梗阻,充分引流胆道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冯广革;王昌波;黎木淦;朱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技巧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2月共1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TAPP术,术中应用巴德3 DMax补片.结果 15例患者共进行17侧TAPP术,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手术时间单侧45 min,双侧80min.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6d.术后并发阴囊血清肿1例,无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及异物不适感病例.随访1~10个月,平均6.5个月,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腹腔镜TAPP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可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王政宇;王荣寅;张舒龙;陈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13例宫颈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动脉连续灌注化疗.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术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宣教详细向患者介绍这一疗法的基本原理、优点和术后副反应的原因和处理原则,以消除病人紧张心理.术后采用系统化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3例患者均安全地接受治疗,治疗后检查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腰骶部、会阴及肛门的局部疼痛是术后较突出的一个症状,有9例患者出现术后低热,1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没有出现局部血肿、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细致观察预防并发症,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张华伟;王素侠;王震芳;郭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5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化整体护理,进行预见性评估,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预见性护理计划,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观察两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依从性、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生活方式、饮食供养、用药知识、预防感染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有效地降低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
作者:唐玉梅;孙晶晶;许德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在增加普外科研究生数量的同时,更应提高其质量.普通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普通外科医生.这首先应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临床能力是根本.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产生真正的临床思维,正确的临床思维才能产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措施.选择临床课题是外科研究生培养的佳捷径,外科实践是选题的源泉,也是研究的目标.培养临床研究生研究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
作者:谈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开展科学有效的社区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归纳出6个主题:①患者对生存质量内涵的理解;②躯体症状;③自我管理能力;④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⑤家庭成员的支持程度;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续性.结论 社区医务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通过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与患者建立契约关系,为其提供专业、可及、连续的医疗服务,同时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琦;许志红;王瑞英;张玲;杨月青;张爱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社区干预,评价干预的效果,寻求糖尿病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本辖区社区1572位45岁以上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检出符合2010年中国糖尿病社区干预指南诊断标准的患者126人,进行跟踪随访,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和干预1年观察效果.结果 经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升高(P<0.01),生活方式、行为及防治的依从性显著升高(P<0.01).干预前后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寻找出群众乐意接受有效的措施,能显著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余宗洋;张运谋;吴宝柱;钟礼花;陈玉林;朱春华;刘高丽;黎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手术优势及再次手术的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合理的术式,更好地减少或减轻并发症.方法 对2003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枣庄市立医院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06例,新式剖宫产术360例,以及二次开腹手术(包括上次改良新式剖宫产78例、上次剖宫产术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手术进腹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进腹出血量、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在再次开服手术时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 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粘连较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步骤简单,粘连较轻,发病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童;周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倒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使用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照组使用“洗腿方”,两组均以正清风痛宁片(60mg/次,3次/d)为基础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体疗效上比较,其ACR20、ACR50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5例、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2周内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 五味甘露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维;高春鹤;薛斌;刘晓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