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基层医生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思考

李瑾;唐海沁;李结华;周忠冉;宗晓娜

关键词:基层, 高血压, 调查
摘要:目的 调查安徽基层医生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为基层医生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的培训及进一步加强慢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5月间在合肥市接受培训的171名安徽省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及130名在芜湖接受培训的安徽基层部分一般医生培训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一般医生和卫生院负责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正确率分别为96.2%、83.4%,高血压药物分类正确率分别为46.4%、52.6%,是否服药后就诊回答正确率分别为45.1%、25.0%,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分别为48.2%、53.6%,对基层高血压指南了解和熟悉分别为35.5%、10.0%;在提高我国高血压病防治关键措施中,被调查者认为增加经费为42.5%,大规模高血压知识培训占63.5%,提高基层待遇的为41.1%,建立高血压防治绩效考核制度的为23.1%.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病防治的基础知识掌握仍有欠缺,在基层普及高血压防治适宜技术,规范培训十分必要.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根据传统医学“治未病”的治疗原则,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对症治疗,针刺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皆不使用抗抑郁药物.两组患者由专科工作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使用HAMD进行评分,并分别计算两组患者PSD的发生率.结果 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PSD的发生率为37.5%,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1),两组患者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针刺治疗简便易行,副作用小,对降低PSD的临床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震宇;华启海;阎兴洲;徐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压氧协同药物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9例分析

    目的 探讨0.25 MPa高压氧(HBO)协同药物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疗效,通过分析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机制明确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0.25 Mpa HBO协同清水洗胃催吐、药物(特效解毒剂亚甲蓝拮抗、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补液)综合治疗9例中度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别给予亚甲蓝40 mg或80mg静推,维生素C3.0~5.0g静滴,HBO 1次/d,疗程1~2次.结果 9例中度急性亚硝酸中毒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0.25 MPa HBO协同药物综合治疗中度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有效.临床上除正确应用亚甲蓝等药物外,对病情较严重者应尽早高压氧治疗.

    作者:林琳;钱培丽;朱彩琴;赵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冠心病氯吡格雷抵抗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前瞻性探讨氯吡格雷抵抗(CR)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方法 对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基线检测和随访,对比观察不同基线水平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PAI)值MACCE的发生危险.结果 共调查并随访107例心内科住院患者,1年内MACCE发生率为23.8%;CR抵抗者的MACCE发生危险显著升高(OR =3.71,P=0.024),且随着CR水平的升高,MACCE发生危险逐级抬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MACCE组的DPAI值低于未发生MACCE组(14.7%±3.7%v8.27.9%±24.2%;P=0.074).结论 CR可能是MACCE的一个预测因子.

    作者:王嘉莉;柯元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安徽基层医生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思考

    目的 调查安徽基层医生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为基层医生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的培训及进一步加强慢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5月间在合肥市接受培训的171名安徽省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及130名在芜湖接受培训的安徽基层部分一般医生培训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一般医生和卫生院负责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正确率分别为96.2%、83.4%,高血压药物分类正确率分别为46.4%、52.6%,是否服药后就诊回答正确率分别为45.1%、25.0%,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分别为48.2%、53.6%,对基层高血压指南了解和熟悉分别为35.5%、10.0%;在提高我国高血压病防治关键措施中,被调查者认为增加经费为42.5%,大规模高血压知识培训占63.5%,提高基层待遇的为41.1%,建立高血压防治绩效考核制度的为23.1%.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病防治的基础知识掌握仍有欠缺,在基层普及高血压防治适宜技术,规范培训十分必要.

    作者:李瑾;唐海沁;李结华;周忠冉;宗晓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尔硫卓和曲美他嗪.比较两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P<0.05),心电图回落明显(P<0.05);同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血压下降,心率减慢(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心率、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氟哌利多不同给药途径对硬膜外镇痛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氟哌利多不同给药途径对硬膜外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防治的效果.方法 选择下肢内固定手术患者9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A、B两组,手术结束前30 min,A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15μg/kg,然后硬膜外负荷剂量为罗哌卡因6 mg+吗啡1mg,生理盐水稀释至4ml;B组硬膜负荷剂量为罗哌卡因6mg+吗啡1 mg+氟哌利多1 mg,生理盐水稀释至4ml.观察术后镇痛的恶心、呕吐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24.4%,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锥体外系反应2例.结论 氟哌利多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防治,静脉用药可能比硬膜外给药更为有效、安全.

    作者:邓略初;梁锐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北京市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诊断报告

    目的 探讨了解社区人群生活方式疾病的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确定社区居民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方法 根据WHO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监测(STEPS)推荐方案中样本量估算的一般原则,确定本次调查样本为广外街道下属的29个居委会,从其中单纯随机抽取6个居委会中的360户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家庭.根据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结合社区人口数,第一阶段依据简单随机抽样从广外街道中抽取6个居委会,第二阶段确定抽样住户(360),依据系统抽样6个居委会随机从每个居委会抽取60户(168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家庭.调查问卷统一收回,经数据整理、逻辑核查后,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本社区常见慢性病以40岁以上人群居多,循环系统疾病居死亡原因首位,调查人群对自身血糖关注不足,45.5%的人群不重视体格检查.结论 应充分了解知晓居民患病情况和健康影响因素.

    作者:任宁娟;衡薇;杨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先天性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

    目的 研究梅毒螺旋体母婴传播的实验室检测的特异性方法,应用于新生儿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金标法(GICA)作为初筛实验,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为确诊实验及疗效观察,根据不同检验目的选用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蛋白印迹技术(WB)、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作为辅助检测手段,优化组合实验项目.结果 检测产科住院孕产妇24 636例,检测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530例,其中孕产妇TPPA确诊试验阳性患者325例,占孕产妇分娩患者的1.32%,新生儿科TPPA确诊试验阳性患者89例,占孕产妇分娩患者的0.36%.检测出新生儿梅毒患儿7例,占孕产妇分娩患者的0.03%.结论 联合检测可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检测的特异性,应用于新生儿胎传梅毒的早期诊断,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

    作者:苗岩;欧春怡;王学斌;齐绍伟;王君龙;王伟;张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平均住院日以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在肺功能、平均住院日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有何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现况.方法 选取广东省广州和中山市为调查城市,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的1113名居民为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两地居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现状.结果 广州中山城乡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总体了解率分别是52.9%和25.2%,其中城市居民突发公共卫生知识知晓率(57.1%)高于农村居民的知晓率(50.3%)(x2=34.825,P=0.00);有26.8%的居民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教育,其中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率(27.6%)高于农村居民(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1,P=0.002).有66.9%的城市居民认为需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知识的教育,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高于城市居民(x2 =6.100,P=0.047).结论 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城市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好于农村居民,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余昌泽;黄燕惠;周志衡;杨华杰;王家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0~2011学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昌平区2010 ~2011学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对昌平区2010 ~2011学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营养良好检出率51.5%,女生高于男生(P<0.05),乡村高于城镇(P<0.05),小学高于高中高于初中(P<0.05);营养过剩检出率34.8%,肥胖(21.0%)多于超重(13.8%),男生高于女生(P<0.05),城镇高于乡村(P<0.05),初中高于小学高于高中(P<0.05);营养不良检出率13.7%,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12.2%),女生高于男生(P<0.05),城镇高于乡村(但P>0.05),初中高于小学高于高中(P<0.05).结论 昌平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有关部门应加强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

    作者:张崛;郭红侠;崔永强;刘玉红;黄艳丽;刘晓培;王金飞;滕淑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2例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将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新生儿病房2004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32例胎龄≥34周的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RDS为研究对象,即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同期收治的胎龄<34周早产儿RDS 36例为对照组,即早产儿组.对两组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两组发生RDS的病因不同:早产儿以早产为主要病因,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以选择性剖宫产、围生期窒息、胎粪吸入等为主要原因.②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发生RDS应用呼吸机时间较晚,应用常规剂量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24 h后氧和指数(OI)较早产儿高(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足月儿RDS病因以产程未发动的择期剖宫产和围生期窒息为主,开始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时间晚,且应用外源性PS效果不如早产儿好.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RDS易并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气漏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作者:高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保胆取石术后复发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 观察保胆取石术后长期结石复发情况,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指标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的保胆取石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其中148例通过信访或电话随访6~12年获得随访资料,统计总的结石复发率,并采用关联性分析方法,评估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其诊断标准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建议》.结果 148例患者中54例结石复发,总复发率36.49%.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高血脂和高血糖均与结石复发相关(P<0.05),高血压与结石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 保胆取石术是一种有效地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代谢综合征在胆结石复发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骆助林;汪涛;田伏洲;陈理国;刘湘林;王华;宋宗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ACEI联合ARB治疗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62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 Control)、缬沙坦组(valsartan)、贝那普利组(Benazepril)、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组(Benazepril+ valsartan).Control组仅给予限制蛋白饮食,血脂升高者给予降脂等一般治疗;缬沙坦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valsartan 80 mg/d,如无副作用及低血压增加剂量至160 mg/d; Benazepril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enazepril 10 mg/d,如无副作用及低血压增加剂量至20 mg/d;Benazepril+ valsartan组在valsartan组基础上合用Benazepril 10 ~20 mg/d,1次/d;以上各组疗程共8周.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外,valsartan组、Benazepril组与Benazepril+ valsartan组24小时尿白蛋白量均有下降(P<0.01);与其它组比较,Benazepril+ valsartan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可以快速降低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尿蛋白排泄量,提升白蛋白水平,促使病情缓解.

    作者:张璟;刘伟;施杰;端靓靓;苏安生;韩久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宁津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利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用药4周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分别出现低热、轻度头疼,注射部位红肿、结节.对照组有8例分别出现轻度头疼、乏力、口干、嗜睡等症状,两组均没进行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然消失.两组病例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U)的细菌谱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泌尿外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住院期间留置导尿管患儿427例,在拔管前一天做尿培养,阳性者再行细菌学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Kir by-Bauer琼脂扩散法行药敏试验.结果 留置导尿管患儿427例尿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53株(12.4%),其中革兰阳性细菌31例,革兰阴性细菌20例,白色念珠菌2例.革兰阳性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较高(>77.8%),对氨基糖苷类也有一定耐药,但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都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美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显著低于屎肠球菌,而对达福普汀几乎全部耐药.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左氧氟沙星也有相当高的耐药性(>87.5%).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及1~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75%左右),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30%).结论 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以革兰阳性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出现多重耐药,不同病原菌敏感药物存在较大差异,建议用药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抗生素应交叉使用,必要时联合应用.

    作者:张晓红;周云;陶云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GLP-2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 glucagon like peptide-2,GLP-2)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内毒素组,C组:治疗组.分别以生理盐水、EcolliO55:B5、GLP-2腹腔注射,留取末端回肠组织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匀浆后细菌培养计算细菌移位率,同时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①电镜下A组肠黏膜微绒毛及紧密连接未见异常,B组紧密连接增宽,微绒毛变细、稀疏,部分断裂、脱落.C组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②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及western blot净光密度值结果可见:occludin表达B组明显低于A组,C组明显高于B组.③肠系膜淋巴结、肝、肺器官细菌移位率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 GLP-2可以降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程度,减少细菌移位率,对脓毒症的肠道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张宗兵;刘瑞林;刘牧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战略与策略(待续)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和愿望,并深入分析这些原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 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每个地区研究800名门诊(住院)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4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2份,问卷回收率为86.75%.结果 ①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情况:门诊患者65.4%首选社区医院,20.8%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57.4%首选社区医院,27.8%首选三级医院.60~74岁人群首选社区医院达72.0%,≥75岁老人高达73.0%,门诊患者、年龄大者、退休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首选社区医院比例较高.②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原因分析:门诊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住院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服务态度;在年龄方面,不管是那个年龄组,都认为选择社区医院是有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的原因.其他项目的人群也基本如此,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便宜、交通方便、就医流程便捷.③居民对健康管理、家庭保健的需求较高.④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政策认知较差.结论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势头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健康管理更是当务之急.

    作者: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徐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miR-221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系侵袭功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 评价miR-22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表达的变化时其神经内分泌样转化及其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Northern blot检测LNCaP,LNCaP-AI两种前列腺癌细胞系中7种microRNA的表达变化;细胞转染法检测在雄激素剥夺环境中LNCaP和LNCaP-AI细胞系中miR-221的作用;CCK-8法检测细胞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增殖水平;Transwell法检测转染细胞的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的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dishevelled-2(DVL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的细胞系LNCaP相比,miR-221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细胞系LNCaP-AI中明显高表达.通过转染使miR-221在LNCaP细胞系中高表达可促进细胞的NSE表达,加速其神经内分泌样分化.而在LNCaP-AI细胞系中下调miR-221水平则会升高靶基因DVL2的表达水平,并增强LNCaP-Al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该实验证实在AIPC和ADPC细胞系中miR-221存在表达差异.miR-221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神经内分泌样转化,这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转化的重要原因.MiR-221可通过作用DVL2调节晚期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作者:常征;张爱民;郝俊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分析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1年6月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125 min,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中出血量25~ 70 ml,平均出血量45ml;术后住院天数3~8d,平均住院天数6.5d;术后结石清除率为100%;1例术后出现漏尿,延长至第7天拔管后治愈.术后无大出血、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4周经膀胱镜拔出双J管.术后经B超检查随访4~22个月,平均9.3月,2例轻度肾盂输尿管积水消失,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积水,但均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均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开处狭窄.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微创,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胡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