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张晓红;周云;陶云珍

关键词: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U)的细菌谱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泌尿外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住院期间留置导尿管患儿427例,在拔管前一天做尿培养,阳性者再行细菌学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Kir by-Bauer琼脂扩散法行药敏试验.结果 留置导尿管患儿427例尿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53株(12.4%),其中革兰阳性细菌31例,革兰阴性细菌20例,白色念珠菌2例.革兰阳性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较高(>77.8%),对氨基糖苷类也有一定耐药,但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都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美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显著低于屎肠球菌,而对达福普汀几乎全部耐药.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左氧氟沙星也有相当高的耐药性(>87.5%).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及1~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75%左右),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30%).结论 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以革兰阳性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出现多重耐药,不同病原菌敏感药物存在较大差异,建议用药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抗生素应交叉使用,必要时联合应用.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侵犯上矢状窦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侵犯上矢状窦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侵犯上矢状窦的脑膜瘤患者,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34~ 63岁,平均49岁.颅内压增高者9例,癫痫发作3例,偏瘫等定位体征4例.肿瘤部位均为单侧.对14例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同时行受累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11例,受累上矢状窦部切除3例.结果 14例患者手术结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9例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后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3例癫痫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缓解,4例术前偏瘫等定位体征患者,术后阳性体征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5年,1例患者术后脑膜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其余13例均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上矢状窦旁脑膜瘤镜下全切除,同时行受累矢状窦切除,或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可有效治疗侵犯上矢状窦的窦旁脑膜瘤.

    作者:方宪清;汪瑞;方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20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收集耳鼻喉科2008年2月-2012年2月因反复出血行鼻内镜检查止血术的206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在鼻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情况,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单极电凝烧灼、可吸收明胶海绵保护创面或凡士林纱条局部填塞等不同的止血方法止血,观察疗效.结果 1次手术治愈179例(86.9%),2次手术治愈21例(1O.2%),3次手术治愈6例(2.9%),总有效率100%.术中发现鼻中隔偏曲12例,鼻息肉3例,鼻微小血管瘤3例,除微小血管瘤术中处理外,余嘱1个月后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无一例再出血,无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探查止血术具有准确、有效、无痛、安全等优点,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川;林潮楷;林楷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比较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对5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应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行双吻合术(以下简称双吻合组)与7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使用荷包钳荷包闭合行单吻合术(以下简称单吻合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双吻合组保肛率为98.0%,手术时间为145~27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3 ~247 ml,吻合口瘘为4.0%,吻合口出血为4%;单吻合组保肛率为82.9%,手术时间为220~350min、术中出血量为246~354ml,吻合口瘘为11.4%,吻合口出血为8.6%.双吻合组保肛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单吻合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弧形切割闭合器的应用能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肠腔内容物溢出对术区的污染,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骥骜;王芝钧;刘鸿亚;谢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504s/P63/34βE12联合双染标记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P504s、P63、34βE12双染标记前列腺组织标本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特异性、敏感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P504s单抗、P63单抗、34βE12单抗先后在同一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标本上行前列腺腺泡细胞和基底细胞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染色.P504s表达于癌变的前列腺细胞浆;P63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核,34βE12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浆.结果 P504s表达阳性而34βE12和P63表达阴性或不连续表达提示为前列腺癌,并可行Gleason评分;P504s表达阳性、34βE12和P63完整阳性表达提示前列腺上皮内瘤;504s表达阴性、34βE12和P63连续阳性表达提示良性前列腺病变.结论 通过联合使用P504s、P63和34βE12在同一前列腺标本上进行双重染色标记前列腺癌变细胞、前列腺基底细胞,通过观察前列腺基底细胞的完整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形态学表现等可以有效诊断和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肿瘤( PIN)、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增加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的准确性,促进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治疗.

    作者:孙明;廖勇彬;庞健;周伟;邓星辉;甄沛林;程洲平;吴荣海;卢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冠心病氯吡格雷抵抗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前瞻性探讨氯吡格雷抵抗(CR)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方法 对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基线检测和随访,对比观察不同基线水平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PAI)值MACCE的发生危险.结果 共调查并随访107例心内科住院患者,1年内MACCE发生率为23.8%;CR抵抗者的MACCE发生危险显著升高(OR =3.71,P=0.024),且随着CR水平的升高,MACCE发生危险逐级抬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MACCE组的DPAI值低于未发生MACCE组(14.7%±3.7%v8.27.9%±24.2%;P=0.074).结论 CR可能是MACCE的一个预测因子.

    作者:王嘉莉;柯元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压氧协同药物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9例分析

    目的 探讨0.25 MPa高压氧(HBO)协同药物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疗效,通过分析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机制明确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0.25 Mpa HBO协同清水洗胃催吐、药物(特效解毒剂亚甲蓝拮抗、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补液)综合治疗9例中度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别给予亚甲蓝40 mg或80mg静推,维生素C3.0~5.0g静滴,HBO 1次/d,疗程1~2次.结果 9例中度急性亚硝酸中毒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0.25 MPa HBO协同药物综合治疗中度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有效.临床上除正确应用亚甲蓝等药物外,对病情较严重者应尽早高压氧治疗.

    作者:林琳;钱培丽;朱彩琴;赵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颈中变感神经节阻滞(MCGB)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偏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氟桂利嗪10 mg/d,睡前口服,连服2个月;B组患侧MCGB,1次/d,10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进行第二疗程,共4个疗程.两个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管、血流变化.治疗结束后,由不了解治疗方案的医生判断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B组治疗前脑血管血流异常率分别为80.0%、82.5%;治疗结束后脑血管血流异常率分别50.0%、12.5%;治疗结束后治愈(优)率分别为5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GB能够有效纠正脑血管的舒缩功能失调,对偏头痛的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冯力;郑虎山;蒋劲;黄增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创伤性脾包膜下巨大血肿的穿刺治疗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创伤引起的闭合性脾包膜下巨大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B超及CT明确的闭合性脾脏损伤并发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12例,经保守治疗及严密的临床观察,出血停止后1~2周,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血肿穿刺引流术,引流出陈旧性血液后,留置导管充分引流.结果 穿刺引流后3~4d引流出陈旧性血性液体(248±92)ml.第4~7天每天引流量约20~30ml,复查B超见血肿体积约为治疗前的1/10~1/20.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无继发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创伤引起的闭合性脾脏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行经皮穿刺引流术,可有效引流包膜下陈旧性出血,降低脾包膜内张力,减少了自发性破裂的风险,避免了脾脏切除,减少了脾脏继发感染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波;张思平;耿超;孙永华;秦雪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6例烟雾病MRA及DSA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烟雾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烟雾病患者的MRA和DSA资料.结果 16例均为成年人,发病年龄平均40.5岁,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临床表现为偏瘫6例,双侧肢体交替性无力4例,阵发性或持续性头痛3例,阵发性或持续性头晕2例,记忆力减低1例,言语不清3例.头颅MRI显示:脑出血4例,脑梗死9例,3例未见异常.MRA和(或)DSA显示两种检查所见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病变基本一致,均能发现烟雾状血管网.烟雾病的病变血管与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结论 对年轻无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患者,反复头痛、头晕者,应予MRA检查,必要时DSA检查,以早期诊断烟雾病,从而指导临床作出合理的治疗.

    作者:李正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5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及病理特点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改变及与肝肾损害的关系,为HBV-GN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肾内科2001年11月-2011年11月10年间经肾活检确诊HBV-GN并资料完整的25例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占同期肾活检4.70%,患者男性14例(56%),女性11例(44%);发病年龄9~47岁,平均22.83岁;乙肝标记物大三阳者12例(46.8%),乙肝小三阳者9例(36%);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4例(56%),肾功能不全6例(24%),肝功能受损8例(32%);肝功能是否异常和肾脏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无明显差异;病理表现以膜性肾病为主,占12例(48%).结论 HBV-GN患者以青少年为主,性别差异不大;临床表现主要是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以膜性肾病多见;HBV血清标志物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BV-GN诊断;HBV对肝脏及肾脏的损伤具有不同步性.

    作者:吴国仲;韩久怀;张璟;苏安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管状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7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吻合嚣在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怀宁县人民医院199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7例因胃溃疡、食道、胃、结肠、直肠肿瘤手术切除后采用胃肠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吻合器顺利完成消化道重建手术,且效果良好.其中并发吻合口漏3例,2例经负压引流冲洗、肠外营养支持治愈;1例胸腔内吻合口漏死亡,可能与重复使用国产吻合器的质量有关;5例吻合口狭窄采用器械扩张或内支架支撑治愈.结论 用吻合嚣行消化道重建操作简便,吻合可靠,手术时间短,尤其是当手术部位较高、较深,手工操作不便时,吻合器具有更迅速、方便、可靠地进行吻合的优越性.

    作者:周礼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淋巴结转移性鼻咽癌调强放疗头部与颈部摆位误差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集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的17例中晚期鼻咽癌(T2-4N1-3M0)患者的模拟机位置验证图像,与首次计划设计的CT扫描数字重建影像(DRR)图像进行骨性参考点的偏离值比较,并采用双独立样本t检验头部、颈部摆位误差.结果 头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1.08±0.62)mm,Y轴(前后)(1.18±0.92)mm,Z轴(头脚)(1.08 +0.99)mm;颈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2.40±1.86)mm,Y轴(2.07±1.42)mm,Z轴(1.99±1.56) mm,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作者:徐全敬;段诗苗;李多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丙种球蛋白佐治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佐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儿均先后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及对症治疗,疗程2周左右,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400 mg/( kg·d),连用3d.结果 治疗组发热、咳嗽、干啰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1±1.3)d、(4.2±1.2)d、(2.5±1.2)d、(3.6±1.1)d,对照组分别为(3.3±1.0)d、(5.6±2.3)d、(4.3±2.5)d、(5.4±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佐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郑刚;邓衍圣;王俊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现况.方法 选取广东省广州和中山市为调查城市,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的1113名居民为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两地居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现状.结果 广州中山城乡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总体了解率分别是52.9%和25.2%,其中城市居民突发公共卫生知识知晓率(57.1%)高于农村居民的知晓率(50.3%)(x2=34.825,P=0.00);有26.8%的居民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教育,其中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率(27.6%)高于农村居民(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1,P=0.002).有66.9%的城市居民认为需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知识的教育,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高于城市居民(x2 =6.100,P=0.047).结论 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城市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好于农村居民,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余昌泽;黄燕惠;周志衡;杨华杰;王家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71例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回病房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呼吸系统管理、合理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结果 7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3例肺部感染,2例窦性心动过速,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进食后出现反酸饱胀胸闷,经及时治疗与护理,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护士要掌握疾病的病因病理,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科学、周密地做好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任莉;冉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先天性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

    目的 研究梅毒螺旋体母婴传播的实验室检测的特异性方法,应用于新生儿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金标法(GICA)作为初筛实验,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为确诊实验及疗效观察,根据不同检验目的选用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蛋白印迹技术(WB)、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作为辅助检测手段,优化组合实验项目.结果 检测产科住院孕产妇24 636例,检测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530例,其中孕产妇TPPA确诊试验阳性患者325例,占孕产妇分娩患者的1.32%,新生儿科TPPA确诊试验阳性患者89例,占孕产妇分娩患者的0.36%.检测出新生儿梅毒患儿7例,占孕产妇分娩患者的0.03%.结论 联合检测可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检测的特异性,应用于新生儿胎传梅毒的早期诊断,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

    作者:苗岩;欧春怡;王学斌;齐绍伟;王君龙;王伟;张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眼睑睫毛异物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上常见、报道少见的眼睑泪小点及睑板腺睫毛异物,总结其临床表现和特点,分析其好发部位.方法 观察近十年来临床16例(16眼)眼睑泪小点及睑板腺异物,统计临床表现和异物发生部位.结果 眼睑睫毛异物刺激症状明显,上泪小点部位睫毛异物和下睑板腺部位睫毛异物临床多见.结论 临床上眼睑睫毛异物并不少见,容易误诊、漏治泪小点及睑板腺眼睑异物,相关报道较少,临床上对于有明显异物感症状的患者,在角膜、结膜检查均未发现异物时,要考虑泪小点及睑板腺内异物存在的可能性,详细检查,尤其是扳开眼睑检查泪小点的情况,避免误诊、漏治.治疗简单,预后良好.

    作者:孙鹏锐;姚小琪;杨建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U)的细菌谱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泌尿外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住院期间留置导尿管患儿427例,在拔管前一天做尿培养,阳性者再行细菌学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Kir by-Bauer琼脂扩散法行药敏试验.结果 留置导尿管患儿427例尿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53株(12.4%),其中革兰阳性细菌31例,革兰阴性细菌20例,白色念珠菌2例.革兰阳性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较高(>77.8%),对氨基糖苷类也有一定耐药,但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都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美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显著低于屎肠球菌,而对达福普汀几乎全部耐药.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左氧氟沙星也有相当高的耐药性(>87.5%).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及1~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75%左右),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30%).结论 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以革兰阳性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出现多重耐药,不同病原菌敏感药物存在较大差异,建议用药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抗生素应交叉使用,必要时联合应用.

    作者:张晓红;周云;陶云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和浅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Ⅱ型16例,浅Ⅲ型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均采用单枚螺钉固定.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片和颈椎CT、MRI检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复位满意,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固定螺钉无松动、移位或断裂.23例患者枕颈部基本恢复正常的颈椎活动度,尤其是颈部旋转、屈伸功能.结论 经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浅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较好地保留颈椎正常活动度,尤其是颈部旋转、屈伸功能,是治疗该类型骨折较好的选择,值得推广.

    作者:庄怀铭;郭跃跃;林勇彬;徐耿填;林加阳;黄青;林可新;林楚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9例61眼,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全部61眼接受光凝治疗,综合组35眼配合中药分型治疗,单纯组26眼,观察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眼底病变改善情况.结果 综合有效率为97.1%,恶化率为2.9%,单纯组分别为83.6%、1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1,P<0.05);眼底病变改善治疗后两组相比,综合组出血、渗出、水肿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 x2=3.823,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1,P>0.05).结论 中药分型治疗联合激光先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疗效,提示我们中医药应尽早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作者:杨孝埔;马龙;姚豪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