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酪氨酸激酶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张大坤;詹晓东;王伟

关键词:抑癌基因, 脾酪氨酸激酶, 肿瘤
摘要: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搜集并整理自2000年6月-2011年6月之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脾酪氧酸激酶基因结构与功能、抑癌机理及其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脾酪氨酸激酶基因与不同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的突变或者缺失表达与众多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食管癌、直肠癌和胃癌等.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脾酪氨酸激酶的缺失表达起积极作用.结论 通过对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的修复,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病毒性脑炎的再认识

    目的 提高对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南医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合2010年欧洲病毒性脑炎处理指南,探讨对病毒性脑炎的再认识.结果 脑脊液异常58例,CT异常38例,MRI异常15例,脑电图异常93例.经更昔洛韦治疗且病程2周后:脑脊液异常的58例患儿复查脑脊液,74.13%脑脊液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脑电图异常的93例患儿中78.49%患儿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108例患儿中96.30%头颅CT或MRI未见异常,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无神经系统阳性症状体征;3.70%患儿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DNA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仍高于正常,头颅MRI示额叶软化灶,脑电图示额叶局灶性慢波.结论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影响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因素之一,按照指南处理更有利于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预后.

    作者:郭虎;陆海英;郑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频次与有机磷中毒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频次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疗效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治疗情况不同分两组.中毒后48 h内行血液灌流治疗3~4次的20例为治疗组.48 h内行一次血液灌流治疗的16例为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阿托品用量、昏迷患者神智转清醒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正常时间、中间综合症(IMS)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阿托品用量少,昏迷患者清醒时间短,治愈率明显提高,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短,IMS发生率低,抢救成功率高.结论 早期多次血液灌流治疗能清除体内有机磷农药,配合常规治疗对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

    作者:卢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院领导、医疗器械及消费品供应部门,需要临床医生和护士及后勤环卫人员的多方面支持、协助和合作.方法 分析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长期以来检验学科建设在理念上更多重视的是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对忽视了生物安全管理.临床实验室及相关人员的防护意识、生物安全知识培训、防护设备、临床标本的运输、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规范的问题.结论 在工作中,医院可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精密仪器设备,而对添置生物安全设备,甚至价格价廉的一次性消费品却考虑甚少.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斗争中的沉痛的教训,使笔者清醒地认识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临床实验室应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

    作者:刘晓平;邵小华;蔡朝阳;陈梅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T2DM)综合防治行之有效且患者易于掌握和接受的模式.方法 以糖尿病综合防治“五驾马车”为原则,对确诊的T2DM患者采取以糖尿病健康教育为先导,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饮食、运动、监测、治疗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跟踪随访管理,通过综合干预使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结果 通过对T2DM患者为期2年的综合干预和管理,结果发现,患者的HbA1c水平显著降低(P <0.01);BMI、TC和血压得到有效控制(P分别<0.01、0.O1和0.05);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的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其机体的生理生化指标.

    作者:樊晓平;卢莱曾;刘建新;王健;宓国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72例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应用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和双氯氛酸钠,或仅用双氯氛酸钠,每组36例,疗程1周.通过观测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ESR、CRP、血尿酸,以及临床指标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功能指标进行疗效评估.安全性指标为局部皮肤反应.结果 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试验组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ESR、CRP、血尿酸水平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ESR、血尿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临床指标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一临床指标疗效组间比较,试验组的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④试验组患者无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梁宏达;王吉波;潘琳;姜秀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议医院营养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目的 为了了解医院营养健康教育的状况,为医院营养教育的全面展开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检索相关文献,了解医院营养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状况.结果 营养健康教育在医院是缺失的.其原因有:高校临床营养教育的缺失,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生,几乎没有一所院校把《临床营养学》设为必修课,只有少数院校把它作为选修课;薄弱的继续教育,医院未把营养教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2002年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显示,只有47%的医院设有营养科,营养科建制的不完善也是营养教育在医院缺失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不断攀升的慢性病发病趋势以及居民相对缺乏的营养知识都与营养的关系非常密切,对慢性病的防控也应加强营养教育;营养支持的快速发展与营养科建设在医院的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在医院大力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以促进营养科的建设,促进营养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在医院的全面展开显得十分紧迫.

    作者:王一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72例慢性HBV携带者肝穿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病人肝穿病理及其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72例慢性HBV携带者接受快速经皮肝穿刺及病理检查,肝组织切片由病理科医师盲法进行读片,分析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其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大部分慢性HBV携带者均有轻重不等的炎症及纤维化,轻度慢性肝炎(G1-2,S0-2)共38例,占52.78%,中度慢性肝炎(G3,S1-3)共25例,占34.72%,重度慢性肝炎(G4,52-4)共5例,占6.94%,其中肝硬化2例.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性别与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大部分慢性HBV携带者均有轻重不等的炎症及纤维化,对慢性HBV携带者,特别是高龄、男性患者,应予肝穿肝组织活检以判断其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以判断是否采取抗病毒治疗等措施,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郭健苗;张水木;罗洽;欧阳小予;陈伟;李华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祛淤排毒汤对狼疮性肾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祛淤排毒汤对狼疮性肾炎(LN)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60例LN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口服泼尼松1 mg/(kg·d),6~8周后逐渐减量.治疗组联合祛淤排毒汤每天1剂,分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测定IL-6、IL-18、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IL-6、IL-18和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IL-6、IL-1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祛淤排毒汤对LN血清IL-6、IL-18及TNF-α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付美鸳;胡国华;郑碧忠;刘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方法 对24例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头颅CT、MRI及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该组24例患者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明确的有机溶剂接触史.临床表现无特殊性,以全脑症状和严重的颅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病变早期CT及MRI检查可显示弥漫性脑水肿和脑肿胀,头颅MRI示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小脑齿状核、苍白球对称受累,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较明显高信号.经长期、足量使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治疗,20例患者症状好转,部分遗留有后遗症,4例死于脑疝.结论 认识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使本病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治,早期、长程、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脱水降颅压治疗是关键.

    作者:程卫国;张剑平;李在望;沈柯及;汤群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农村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的生存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农村50岁以上的独生子女父母的生存现状,探索和分析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的医疗和养老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方法 选取江苏、江西、山西、贵州四省五县980位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8.87%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农村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的主要疾患是关节炎(41.63%)、胃病(23.27%)、高血压(17.25%);只有0.92%的人看病费用“全部免费,自己不出一分钱”.结论 在目前社会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要使农村家庭对生育数量的追求转向质量的追求,政府必须进行政策引导,建立独生子女户父母养老基金,推行独生子女两全保险和父母养老保险,帮助独生子女家庭致富,以推动农村家庭生育需求的转变,从根本上降低农村生育率.

    作者:毛京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17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76例131Ⅰ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的FT3、FT4、sTSH水平及治愈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亢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经131Ⅰ治疗后3,6,12个月时血浆的FT3、FT4、sTS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3、FT4,P<0.01;sTSH,P<0.05);而治疗后3,6,12个月时血浆各项指标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经131Ⅰ治疗后的176例甲亢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痊愈142例(80.7%),有效率94.4%.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经131Ⅰ治疗以后,随着甲亢的治愈,绝大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可以治愈或明显改善.结论 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疗效好,治愈率高,方法简单,可作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胡永全;袁超;陶新全;李卫鹏;刘恒超;申勇;郁中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右室心尖部起博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博对右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对右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临床检查显示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6例;术后分别持续行5 min、10 min心房感知心室起搏(VAT)模式的RVA、RVS起搏,同时记录右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结果VAT模式下,持续5 min、10 min RVA起搏的右房a波、V波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均高于RVS起搏,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VA持续10 min起搏的右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较持续5min的压力有增加的趋势,而RVS起搏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RVS起搏较RVA起搏对右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的影响小,RVS起搏优于RVA起搏.

    作者:王和平;胡业梅;武永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6例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高龄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康复训练,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结果 16例高龄患者均顺利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3~5d坐起,7~10d下床,2周左右拆线,未出现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 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整个围手术期需要护士有预见性地提供精心细致的护理,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患者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子女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葛多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脂饮食兔脂肪肝图像量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分析高脂饮食对免的肝脏超声图像及肝脏功能的影响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予以量化.方法 10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九个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和水喂养90 d.模型组用高脂饲料和水,分别喂养10 d、20 d、30 d、40d、50 d、60d、70 d、80 d、90 d,各组喂养结束时,超声采集肝脏和肾脏声像图.利用Sonic0.1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分析图像.然后采用空气栓塞处死,检测生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肝脏声像图及生化指标随着喂养时间延长,损害逐渐加重.结论 高脂饮食对肝脏损害严重.因此超声不仅可做为检测脂肪肝的首选的、敏感的检测方法,而且有望在Sonic0.1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帮助下,对脂肪肝超声诊断提供客观实用的量化诊断体系.

    作者:张佳青;王键;陈兴新;厉志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奇神经节治疗肛周会阴痛

    肛周会阴痛是病因不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顽固性疾患,给患者带来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效率,其对常规药物治疗反应性较差,更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痛苦.针对该类疼痛,近年采用奇神经节阻滞及毁损的方法获得满意疗效,并针对不同患者开展多种穿刺入路及操作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快捷、可重复的肛周会阴痛治疗方法.

    作者:孙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扬州市两社区55岁以上人群生活习惯与脑卒中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扬州市城市社区中55岁以上中老年人脑卒中的患病情况,调研中老年人生活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病趋势相关性,并以社区为基点对影响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提出促进健康的建议和措施.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扬州市两个城市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共701位5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应调查结果进行健康状况及影响脑卒中发病发展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两社区55岁以上中老年人有一定比例的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3%和5%,其生活习惯、基础疾病、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均参与和影响脑卒中的发病与发展.结论 制定防范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生的措施,有效干预影响脑卒中发病的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提高社区医疗中心的服务功能,有利于全面降低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健;顾蔚;李晓波;李华;伏正予;闪丹;孙幸;朱晓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40岁以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分析其病因、危险因素、起病特点和预后.方法 总结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例年龄4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并发症、预后等.结果 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性占90%,女性占10%),吸烟、酗酒、过度劳累、肥胖、兴奋、家族史、高脂血症是其首要危险因素,起病症状及心电图表现较典型.冠状动脉造影:20例患者有18例行冠脉造影术,其中单支病变14例占77.78%,双支及多支病变3例占16.67%,正常或基本正常者1例占5.56%,并发症少,病死率低,预后良好.结论 请补充结论.

    作者:薄晓红;范吉利;张磊;李万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集体光气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光气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特征.总结不同程度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23例光气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轻、中、重度光气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预防感染、化痰、保护胃黏膜等治疗.结果 轻、中度中毒患者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或两肺斑点状高密度影,重度中毒患者胸片均表现为肺水肿.中毒程度的轻重与性别、年龄无关.症状越多,体征越重,提示病情越重.结论 光气中毒分级与胸部X线征象有一定相关性,根据《职业急性光气中毒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分级与胸片特征做出诊断,及时摄胸片及复查有重要意义.纠正缺氧是抢救光气中毒成功的关键.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预防或治疗肺水肿.

    作者:郭法平;黄(王莹)芝;常琳;冯锋;刘时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次重复ESWL对兔肾功能累积性损害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多次重复ESWL治疗兔肾功能累积性损害模型,探讨ESWL对肾功能的累积损伤,指导ESWL的临床应用.方法 雄性成年免72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于ESWL前及完成ESWL治疗后留取尿液,检测ESWL前后尿液中GGT、NAG、Cr的变化;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测定兔ESWL前后双侧肾脏血流指数(RI)的变化;切片观察、计数镜下100倍视野平均肾小球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及Ⅳ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①不同ESWL治疗组及对照组间尿液Cr、r-GT、NAG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对照组与6次ESWL组、8次ESWL组、10次ESWL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②不同ESWL治疗组及对照组间100倍视野平均肾小球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对照组与6次ESWL组、8次ESWL组、10次ESWL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重复、多次ESWL对肾脏损害具有累积性,呈纤维化改变,应该引起泌尿工作者应用ESWL治疗肾结石的重视.

    作者:刘建民;李庆文;李振;王凤超;张月侠;王明师;汪盛;承泽农;韩德芳;宁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红曲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组织与生化学研究

    目的 研究红曲对改善高脂膳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组织和生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HE染色、光镜下对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评分,从形态学上分析NAFLD大鼠及红曲干预后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ALT、AST及血脂变化;放免法检测肝纤四项.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成模率100%.②红曲对NAFLD大鼠肝功能、血脂的影响:a.肝脏酶学变化提示,模型组与各组比较,以ALT、AST升高为主,ALT/AST<1(P=0.000).b.血脂变化表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血脂紊乱,存在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变化(P=0.001);红曲高剂量组与绞股蓝组比较在CHOL及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③红曲对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NAFLD大鼠肝纤四项变化提示,模型组LN、HA、PCⅢ、CⅣ均呈上升趋势;除红曲低剂量组肝纤四项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余各组肝纤四项变化不明显.模型组与红曲各剂量组、绞股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7);但无明显降低甘油三酯效应及无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结论 红曲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减轻脂肪性肝炎改变.

    作者:罗文政;张清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