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博
目的 了解德阳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 选用德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救护记录单为调查表,调查对象为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德阳市急救中心所有院前急救患者,共16 265例,采用现况研究.结果 ①16 265例患者平均年龄(45.23±17.46)岁,男女性别比为1.18:1,职业以工人(38.26%,6223/16 265)多.院前急救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分别为(1.89±0.82)min、(14.22±5.23)min、(14.33±4.34)min、(13.12±4.35)min.院前急救病种前5位是创伤(38.80%,6311/16 265,)、脑血管病(18.73%,3047/16265)、心血管病(17.54%,2852/16 265)、呼吸系统疾病(9.67%,1573/16265)、中毒(6.00%,975/16265).院前急救病例一年中以冬夏季多(62.99%,10 245/16 265);一天中以昼多夜少分布,高峰时间是8:00 ~24:00(86.74%,14 108/16 265).院前急救出诊半径为(8.15±3.25)km,区域分布以市区为主(52.36%,8517/16 265),城郊与农村次之.②死亡病例与非死亡病例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时间死亡病例比非死亡病例明显延长(P<0.05);院前死亡病例以>60岁多,占54.30%(638/1175);死亡原因以脑血管疾病(28.34%,333/1175)、心血管疾病(24.94%,293/1175)和创伤(22.38%,263/1175)为主.结论 德阳市院前急救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本调查为德阳市院前急救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鄢涛;王森;谭鸿;姜伟;刘辉;李远建;胡壮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初学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的基层眼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沉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参加Starr“手把手”MSICS培训项目的50名基层眼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学员在学习MSICS早期手术中发生沉核的病例临床特征,手术操作过程.结果 发生沉核的病例数有9例,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为62~92岁(平均77.78岁).诊断均为老年性白内障,其中2例为过熟期,6例为大/黑核,3例合并有高度近视,1例伴有晶状体半脱位.9例MSICS手术的前囊切除方式均为截囊.结论 高龄患者、过熟期、大/黑核、高度近视、晶状体半脱位等是MSICS初学者发生沉核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开罐式截囊也是发生沉核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圣松;黄文勇;刘斌;王德才;何明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Kiss-1基因在5种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Z、SUNE-1、SUNE-1-5-8F、SUNE-1-6-10B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种细胞株中Kiss-1基因的表达.结果 5种细胞株中Kiss-1蛋白的表达皆为阳性,在低转移性细胞株SUNE-1-6-10B中Kiss-1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具有较高转移习性细胞株中的表达(P<0.01).5种细胞株中均扩增出Kiss-1 mRNA,在低转移性细胞株SUNE-1-6-10B中Kiss-1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具有较高转移习性细胞株中的表达(P<0.01).结论 Kiss-1基因在低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细胞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细胞中低表达,提示了该基因可能在鼻咽癌肿瘤细胞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洪波;汪庚明;江浩;张亚军;周育夫;崔慧君;承泽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对狭长窄蒂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5只,12只大鼠背部两侧各设计制作1块皮瓣,皮瓣设计为:蒂宽=蒂长=0.8 cm,蒂部所携带直径为3.5 cm的皮瓣,形状类似“乒乓球拍”,建立皮瓣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另3只大鼠,冲洗骨髓腔,密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在适宜的培养环境中(EGM-2MV培养液)培养出EPC;鉴定细胞CD34、CD133、vWF及VEGFR-2表型,并将目的细注射移植于皮瓣,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皮瓣进行大体观察,测量皮瓣成活面积,计算局部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注射EPC的皮瓣的存活面积以及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部位(P<0.05).结论 EPC移植于狭长窄蒂皮瓣后,加速皮瓣缺血缺氧组织再血管化,改善皮瓣缺血缺氧状态,扩大皮瓣成活面积.
作者:余道江;赵天兰;徐又佳;孟庆友;谢晓明;陈琦;韩文雅;伍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减少不当的护理方法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尿路感染.方法 将100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手术前后的膀胱功能锻炼指导,观察患者术后尿管拔除后自然排尿情况、辅助排尿情况、尿潴留及残余尿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能自行排尿者48例,重置尿管2例,残余尿量≥100 ml的患者8例;对照组能自行排尿者40例,重置尿管10例,残余尿量≥100 ml的患者17例.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重置尿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膀胱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患者痛苦,减轻心理和生理负担,缩短住院时间,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峰;崔苗;彭正燕;郭燕;顾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改良的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PCI患者100例随机分组:A组,PCI术前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40 mg×7d,以后20 mg qd;B组,PCI术前术后均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分别于服药前及术后24 h,服药后7d分别测定hs-CRP、MMP-9及NO水平.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血管事件.结果 服药前两组患者hs-CRP、MMP-9、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hs-CRP、MMP-9较术前升高,NO较术前降低(自身对比,P<0.05,组间对比,P>0.05);服药7d后两组hs CRP及MMP-9均较术后24 h下降,NO较术后24h升高(自身对比,P<0.05,组间对比,P<0.05).结论 改良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显著降低PCI术后体内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并改善内皮功能,并不增加肌溶解等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金艳;杨承健;徐欣;曹佳宁;叶新和;董丰;李麟;王仁荣;杨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结合CIK细胞抗肿瘤效应.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 CD56+细胞比率较相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水平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水平高(P<0.01),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与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1).结论 DC-CIK细胞比CIK细胞有更强的抗肿瘤效应.
作者:董毅;朱太岗;李月红;葛曦;长飞虎;汤继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对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南医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合2010年欧洲病毒性脑炎处理指南,探讨对病毒性脑炎的再认识.结果 脑脊液异常58例,CT异常38例,MRI异常15例,脑电图异常93例.经更昔洛韦治疗且病程2周后:脑脊液异常的58例患儿复查脑脊液,74.13%脑脊液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脑电图异常的93例患儿中78.49%患儿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108例患儿中96.30%头颅CT或MRI未见异常,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无神经系统阳性症状体征;3.70%患儿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DNA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仍高于正常,头颅MRI示额叶软化灶,脑电图示额叶局灶性慢波.结论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影响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因素之一,按照指南处理更有利于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预后.
作者:郭虎;陆海英;郑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海军四一一医院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的110例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通过支气管镜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10例患者共采集痰标本487份,获病原菌310株,阳性率为63.6%.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6.5%,革兰阳性球菌占16.1%,真菌占16.7%.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87.3%患者存在混合感染.两类病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有多重耐药趋势,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本组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以多重耐药菌和/或混合感染为主,病原菌具有广泛的耐药率,临床上对肺部感染患者应特别重视病原学诊断,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卓安山;曾葭;李奕;童皖宁;谢仁春;董洁;徐永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红曲对改善高脂膳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组织和生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HE染色、光镜下对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评分,从形态学上分析NAFLD大鼠及红曲干预后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ALT、AST及血脂变化;放免法检测肝纤四项.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成模率100%.②红曲对NAFLD大鼠肝功能、血脂的影响:a.肝脏酶学变化提示,模型组与各组比较,以ALT、AST升高为主,ALT/AST<1(P=0.000).b.血脂变化表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血脂紊乱,存在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变化(P=0.001);红曲高剂量组与绞股蓝组比较在CHOL及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③红曲对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NAFLD大鼠肝纤四项变化提示,模型组LN、HA、PCⅢ、CⅣ均呈上升趋势;除红曲低剂量组肝纤四项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余各组肝纤四项变化不明显.模型组与红曲各剂量组、绞股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7);但无明显降低甘油三酯效应及无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结论 红曲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减轻脂肪性肝炎改变.
作者:罗文政;张清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老年病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有力证据,以降低细菌耐药率及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该院老年病科患者住院期间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晨起痰标本送检培养结果进行筛选,收集痰培养阳性菌株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009年痰培养细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53.3%),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30%),后为真菌(16.7%).2010年细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42.9%),其次为真菌(38.1%),后为革兰氏阳性球菌(19.0%).2009及2010年排名前3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而革兰氏阳性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粪肠球菌.结论 2009~2010年的痰培养结果提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院内感染中占首要位置.2010年真菌感染的几率较2009年有所上升.
作者:吴培生;郭莉;郝艳霞;吴晓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10d为一疗程,休息3d后开始下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6.7%,好转率2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率为33.3%,好转率为40%,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都对偏瘫肩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的疗效.
作者:徐磊;江勇;曹小芳;张学云;史伟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方法 对24例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头颅CT、MRI及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该组24例患者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明确的有机溶剂接触史.临床表现无特殊性,以全脑症状和严重的颅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病变早期CT及MRI检查可显示弥漫性脑水肿和脑肿胀,头颅MRI示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小脑齿状核、苍白球对称受累,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较明显高信号.经长期、足量使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治疗,20例患者症状好转,部分遗留有后遗症,4例死于脑疝.结论 认识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使本病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治,早期、长程、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脱水降颅压治疗是关键.
作者:程卫国;张剑平;李在望;沈柯及;汤群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26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双向转诊与转出是为了更准确定地进行诊断和准确地治疗;同时还可对社区医院诊断符合率予以验证,利于基层医院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方法 对26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双向转诊与转出,对转回的26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每月一次的连续随访.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关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变化,随PSA高低选择是否再继续给予激素、化疗或放射治疗.健康体检时要进行PSA筛查,以助早期发现前列腺癌,以便早期接受治疗,控制率达到96.2%;连续跟踪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上级医院,使患者及时获得新的救治,相对生存率为100%(26/26),弥补了大医院不能按时追踪随诊的缺憾.回访率100.0%.结论 对转回的26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每月一次的连续随访,防止了不连续或漏访现象的发生.不仅方便患者,也减轻了大医院就诊压力,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矛盾.
作者:李虹;张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头颈血管病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头颈动脉狭窄及动脉瘤等疾病发病往往表现为急性症,可引起脑水肿、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多种病理性改变,病死率、致残率较高[1].因此,颅颈血管病变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死率、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金标准和常用方法,但DSA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多层以及双能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CTA)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其方便快捷、无创、特异度及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7].头颈部CTA是利用受检者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时期性,进行连续解剖及病、生理原始数据的立体采集,然后利用CT图像后处理软件重建成直观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其适用于诊断头颈部动脉瘤、血管畸形、斑块、钙化、狭窄等[8].本文结合MSCT在头、颈动脉成像方面的技术进展,针对对比剂的使用、扫描方法和图像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文保;陈建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中不同给药方式对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1组于患者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缩宫素,剂量为10 U;研究2组患者推注方法、时间与1组相同,剂量改为20 U;对照组不予缩宫素注射.记录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各时期变化值.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各检测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2组患者于缩宫素注射后2 min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明显上升,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10 min后才逐渐恢复正常.三组患者各时期比较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2组应用缩宫素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对于产妇循环功能短期内具有极明显的影响,可降低血压、升高心率,但对血氧饱和度无影响.
作者:谭景;余立波;周艾;叶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胸腺肽-α1含量的探讨分析.方法 色谱柱:C18柱(ψ4.6×250mm,Agilent,USA);流动相:A:0.1%三氟乙酸;B:80%乙腈及0.1%三氟乙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室温;压力:15 MPa;梯度:乙腈浓度20%~ 40%.进样量为20μl.样品浓度1 mg/ml.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以日达仙作为标准品,在同样HPLC色谱条件及相同样品浓度下对国产的迈普新、和日及基泰进行测定,发现国产迈普新、和日及基泰纯度高,与日达仙相同纯度均大于99%.以峰面积进行样品含量计算,基泰含量高于迈普新及和日,国产胸腺肽-α1的效价比远高于日达仙.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胸腺肽-α1的纯度及含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专属性强.
作者:宋卫华;赵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补康灵联合G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GP方案化疗,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于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补康灵50 ml/次,2次/d,直至化疗结束后1周.用药2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46.51%)略优于对照组(41.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疲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3+、CD4+、CD4 +/CD8+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69.2%优于对照组的45.5%(P<0.05).结论 补康灵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张锦林;杨磊;倪美鑫;王建红;谭清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温馨服务的护理工作模式,把人性化服务贯彻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之中,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以整体护理为基础,按照《全程温馨护理活动方案和品质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和奖惩.构建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主动温馨服务的工作模式,并逐步扩展到医院各部门,全院形成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温馨氛围.结果 2009年2月至今,徐州市老年病医院护理部开展全程温馨护理服务后,使老年患者享受到了温馨舒适的医疗服务,改善了老年患者康复的软环境,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全程温馨服务的护理工作模式,继承并丰富了整体护理服务模式,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行为,及时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温馨的氛围有利于护士与老年人的沟通与交流,更适合对老年人的护理.
作者:韩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口腔修复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5月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追踪随访并进行其功能评价.结果 33例患者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33例患者黏膜组织缺损修复均获得成功,术后12~14 d未见修复膜脱落,愈合良好.结论 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能够起到早期覆盖创面,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其操作简单易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复方法.
作者:李海如;华春清;吴蕾;张涛;唐梦霓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