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皮祖细胞对狭长窄蒂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

余道江;赵天兰;徐又佳;孟庆友;谢晓明;陈琦;韩文雅;伍丽君

关键词:狭长窄蒂皮瓣, 内皮祖细胞, 成活面积
摘要: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对狭长窄蒂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5只,12只大鼠背部两侧各设计制作1块皮瓣,皮瓣设计为:蒂宽=蒂长=0.8 cm,蒂部所携带直径为3.5 cm的皮瓣,形状类似“乒乓球拍”,建立皮瓣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另3只大鼠,冲洗骨髓腔,密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在适宜的培养环境中(EGM-2MV培养液)培养出EPC;鉴定细胞CD34、CD133、vWF及VEGFR-2表型,并将目的细注射移植于皮瓣,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皮瓣进行大体观察,测量皮瓣成活面积,计算局部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注射EPC的皮瓣的存活面积以及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部位(P<0.05).结论 EPC移植于狭长窄蒂皮瓣后,加速皮瓣缺血缺氧组织再血管化,改善皮瓣缺血缺氧状态,扩大皮瓣成活面积.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在住院接诊护理中的实施及效果

    目的 探讨实施人文关怀对住院接诊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09年1月未采用人文关怀接诊患者200例及2009年2月-2009年7月采用人文关怀接诊患者200例,通过在住院接诊室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对比两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人文关怀在住院接诊护理中的应用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事住院接诊工作的护理人员,应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并有意识地将它贯穿于整个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使住院接诊室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张金梅;刘敬芳;吴岳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脊柱肿瘤术中硬脊膜缺损的处理

    目的 探讨脊柱肿瘤手术术中硬脊膜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蚌医二附院2008年2月-2010年8月脊柱肿瘤手术术中出现硬脊膜缺损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3.5岁,脊膜瘤8例、神经鞘瘤3例、椎体转移瘤2例.肿瘤连同受侵硬脊膜切除后硬脊膜缺损,采用自身组织填塞、覆盖、紧密缝合、局部加压包扎、持续硬膜外引流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13例患者切口完全愈合,无脑脊液漏、硬脊膜假性囊肿及中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术中硬脊膜缺损,采用自身组织填塞、覆盖、紧密缝合、局部加压包扎、持续硬膜外引流,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耿春辉;周功;韩俊柱;袁伶俐;刘学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上海市全科医师培训工作的回顾与展望(续完)

    (接2011年第9卷第11期)2.1.2 建立政策文件体系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两个层次的文件.一是《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7]主文件,二是若干具体操作性文件,包括《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劳动人事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培训医院和师资管理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同时在市人事局、市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制定了统一规范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暨劳动合同》.

    作者:许铁峰;王涛;张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Vitapex糊剂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Vitapex糊剂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患有急慢性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乳磨牙178颗共114人,将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实验组93颗患牙采用日本森田株式会社生产的Vitapex糊剂根充,对照组93颗患牙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材料厂生产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充,根充后每半年复查,拍X线片观察根充情况,随访2年后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2年实验组6颗患牙失败,成功率93.3%;对照组26颗患牙失败,成功率7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itapex糊剂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炎是更适合于临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胸腺肽-α1的含量分析

    目的 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胸腺肽-α1含量的探讨分析.方法 色谱柱:C18柱(ψ4.6×250mm,Agilent,USA);流动相:A:0.1%三氟乙酸;B:80%乙腈及0.1%三氟乙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室温;压力:15 MPa;梯度:乙腈浓度20%~ 40%.进样量为20μl.样品浓度1 mg/ml.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以日达仙作为标准品,在同样HPLC色谱条件及相同样品浓度下对国产的迈普新、和日及基泰进行测定,发现国产迈普新、和日及基泰纯度高,与日达仙相同纯度均大于99%.以峰面积进行样品含量计算,基泰含量高于迈普新及和日,国产胸腺肽-α1的效价比远高于日达仙.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胸腺肽-α1的纯度及含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专属性强.

    作者:宋卫华;赵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联合检测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CHD患者来自苏州市立医院心内科根据国际CHD诊断标准诊断的住院患者,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病变支数进行分为1,2,3支血管病变组;正常对照组来自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匹配,具有可比性.CHD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病变支数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LP(a)水平.结果 CHD组HCY、LP(a)水平均值都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2,3支血管病变组HCY、LP(a)浓度呈逐级增高趋势但两者增高程度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HCY、LP(a)与冠脉粥样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CHD的两个危险因素,如两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秀玉;张霞;张国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341例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的疾病谱,探讨急诊抢救室资源利用情况,从而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医惠纠纷.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2年期间急诊抢救室的所有死亡病例,共计341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猝死在抢救室死亡病例中所占比例高为18%,其次为恶性肿瘤、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病等,这些是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抢救室的时间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猝死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胸外按压比例高,但在抢救室时间短.结论 急诊抢救室需要配置充足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同时需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强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抢救技能的培训,提高急救队伍的急救能力.

    作者:孙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IK细胞与DC-CI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结合CIK细胞抗肿瘤效应.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 CD56+细胞比率较相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水平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水平高(P<0.01),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与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1).结论 DC-CIK细胞比CIK细胞有更强的抗肿瘤效应.

    作者:董毅;朱太岗;李月红;葛曦;长飞虎;汤继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类风湿关节炎社区防治路径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服务中心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普查和疾病防治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上海浦东新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人群共计1000例,首先对所有人群进行血清学指标初筛,包括抗CCP抗体、RF、CRP和ESR;对于血清学指标异常的120名体检者进行专家会诊,以确认是否为RA;同时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类风湿关节炎危险因素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结果 本次研究中,120名血清异常的体检者共确诊23例RA患者,其抗CCP抗体均为阳性,其中女性19例,男性4例;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结论 本研究从早期普查、快速确诊、长效随访和危险因素分析等方面初步验证了类风湿关节炎社区防治路径探索的可行性.

    作者:陶惠红;陆建民;褚亚萍;诸佳丽;倪卫红;鲍勇;沈福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频发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芪参益气组和普罗帕酮组,用药前后分别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一般状态、早搏次数、P-R间期、R-R间期及24h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P<0.01),普罗帕酮组减少房性早搏的效果比芪参益气组更明显(P<0.05),两组减少室性早搏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芪参益气组提高心率变异性比普罗帕酮组更显著(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对于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疗效.

    作者:魏炜;刘加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86例强脉冲光子脱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286例强脉冲光子治疗身体各部位多余毛发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强脉冲光子脱毛机,运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有效的治疗前、中、后护理对286例患者进行脱毛治疗;选用3脉冲,输出能量密度为17 ~28 J/cm2,光斑大小为8 mm×15 mm,3~5次为一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30~50 d;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效果.结果 随访观察治疗后患者6~12个月,治愈者155例占54%,显效者91例占32%,好转者11例占4%,无效者29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仅有9例患者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癜(6例)、水疱(3例),经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得以恢复,无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强脉冲光子脱毛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作者:周娟;杨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治疗cNO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cNO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28例初诊的cNO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病灶根治性切除加同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颈Ⅵ区淋巴结阳性8例(占28.6%);并发症2例(占7.1%),其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cNO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雷;张年庆;杜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

    目的 研究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10d为一疗程,休息3d后开始下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6.7%,好转率2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率为33.3%,好转率为40%,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都对偏瘫肩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的疗效.

    作者:徐磊;江勇;曹小芳;张学云;史伟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对病毒性脑炎的再认识

    目的 提高对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南医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合2010年欧洲病毒性脑炎处理指南,探讨对病毒性脑炎的再认识.结果 脑脊液异常58例,CT异常38例,MRI异常15例,脑电图异常93例.经更昔洛韦治疗且病程2周后:脑脊液异常的58例患儿复查脑脊液,74.13%脑脊液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脑电图异常的93例患儿中78.49%患儿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108例患儿中96.30%头颅CT或MRI未见异常,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无神经系统阳性症状体征;3.70%患儿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DNA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仍高于正常,头颅MRI示额叶软化灶,脑电图示额叶局灶性慢波.结论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影响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因素之一,按照指南处理更有利于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预后.

    作者:郭虎;陆海英;郑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肌酐水平(SCr)分为4组:A1组(UAER< 20 μg/min,SCr≤109.6μmol/L),A2组(UAER20-200 μg/min,SCr≤109.6μmol/L),A3组(UAER >200μg/min,SCr≤109.6 μmol/L),A4组(UAER≥0.5 g/24 h,SCr> 109.6 μmol/L),同时选择正常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肾动脉血流参数Vsys、Vm、Vdias、PI、RI和每分钟肾动脉血流量(Q),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Vsys、Vm、Q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肾损害的加重,肾动脉Vsys、Vm、Vdias、Q呈逐渐下降的趋势,RI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 彩色多普勒测量肾动脉血流指标对判断糖尿病肾损害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景钗;肖燕榕;袁清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直肠癌根治术后恢复膀胱功能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减少不当的护理方法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尿路感染.方法 将100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手术前后的膀胱功能锻炼指导,观察患者术后尿管拔除后自然排尿情况、辅助排尿情况、尿潴留及残余尿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能自行排尿者48例,重置尿管2例,残余尿量≥100 ml的患者8例;对照组能自行排尿者40例,重置尿管10例,残余尿量≥100 ml的患者17例.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重置尿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膀胱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患者痛苦,减轻心理和生理负担,缩短住院时间,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峰;崔苗;彭正燕;郭燕;顾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护理人员从护理安全管理出发,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针对脑卒中患者特点,找出常见安全隐患,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主动实施相关防范措施,将脑卒中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安全隐患评估,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消除了患者的安全隐患,患者危险发生率为0,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

    作者:颜顺荣;刘玉芳;徐云侠;高文贤;赵玉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院领导、医疗器械及消费品供应部门,需要临床医生和护士及后勤环卫人员的多方面支持、协助和合作.方法 分析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长期以来检验学科建设在理念上更多重视的是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对忽视了生物安全管理.临床实验室及相关人员的防护意识、生物安全知识培训、防护设备、临床标本的运输、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规范的问题.结论 在工作中,医院可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精密仪器设备,而对添置生物安全设备,甚至价格价廉的一次性消费品却考虑甚少.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斗争中的沉痛的教训,使笔者清醒地认识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临床实验室应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

    作者:刘晓平;邵小华;蔡朝阳;陈梅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次重复ESWL对兔肾功能累积性损害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多次重复ESWL治疗兔肾功能累积性损害模型,探讨ESWL对肾功能的累积损伤,指导ESWL的临床应用.方法 雄性成年免72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于ESWL前及完成ESWL治疗后留取尿液,检测ESWL前后尿液中GGT、NAG、Cr的变化;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测定兔ESWL前后双侧肾脏血流指数(RI)的变化;切片观察、计数镜下100倍视野平均肾小球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及Ⅳ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①不同ESWL治疗组及对照组间尿液Cr、r-GT、NAG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对照组与6次ESWL组、8次ESWL组、10次ESWL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②不同ESWL治疗组及对照组间100倍视野平均肾小球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对照组与6次ESWL组、8次ESWL组、10次ESWL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重复、多次ESWL对肾脏损害具有累积性,呈纤维化改变,应该引起泌尿工作者应用ESWL治疗肾结石的重视.

    作者:刘建民;李庆文;李振;王凤超;张月侠;王明师;汪盛;承泽农;韩德芳;宁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Kiss-1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

    目的 检测Kiss-1基因在5种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Z、SUNE-1、SUNE-1-5-8F、SUNE-1-6-10B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种细胞株中Kiss-1基因的表达.结果 5种细胞株中Kiss-1蛋白的表达皆为阳性,在低转移性细胞株SUNE-1-6-10B中Kiss-1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具有较高转移习性细胞株中的表达(P<0.01).5种细胞株中均扩增出Kiss-1 mRNA,在低转移性细胞株SUNE-1-6-10B中Kiss-1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具有较高转移习性细胞株中的表达(P<0.01).结论 Kiss-1基因在低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细胞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细胞中低表达,提示了该基因可能在鼻咽癌肿瘤细胞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洪波;汪庚明;江浩;张亚军;周育夫;崔慧君;承泽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